庫存狀況
「香港二樓書店」讓您 愛上二樓●愛上書
我的購物車 加入會員 會員中心 常見問題 首頁
「香港二樓書店」邁向第一華人書店
登入 客戶評價 whatsapp 常見問題 加入會員 會員專區 現貨書籍 現貨書籍 購物流程 運費計算 我的購物車 聯絡我們 返回首頁
香港二樓書店 > 今日好書推介
   
區政新角度
  • 定價64.00元
  • 8 折優惠:HK$51.2
  • 放入購物車
二樓書籍分類
 
晚清風雲《第一卷》英倫涅槃

晚清風雲《第一卷》英倫涅槃

沒有庫存
訂購需時10-14天
9789864020331
果遲
大地
2015年5月08日
107.00  元
HK$ 90.95  






ISBN:9789864020331
  • 叢書系列:HISTORY
  • 規格:平裝 / 432頁 / 15 x 21 cm / 普通級
    HISTORY


  • 人文史地 > 中國史地 > 朝代史 >











      本書以三個獨立的篇章,描寫了同一歷史時空中的三個人物:郭嵩燾、左宗棠、李鴻章。他們都以鎮壓太平天國起家,是所謂「同光中興」的功臣,這以後,為富國強兵,大辦洋務,三人又是這一亙古未有事業的中堅,以大致相同的經歷開頭,卻以不同的功業、不同的命運結束。



      第一卷《英倫涅槃》以郭嵩燾為主角,重點放在他的兩年使英生涯。所謂洋務,不外乎兩途,一為強兵富國,一為和輯列強(外交),郭嵩燾的事業在後者。本書開頭以遊記的形式,?述郭氏出使途中的見聞,接著寫他到達倫敦後的外事活動,以一個受儒家傳統教育、封建士大夫的視角,以個人的親歷親見,比照國內的情形,終於得出「洋人民風政教優於中國」的結論,這個結論,超出了同時代士大夫的認知範圍和道德底限,也超出了他們的容忍程度,郭嵩燾最終未能完成自己的使命,其實是以言論獲罪,是守舊派與洋務派鬥爭的犧牲品。






    序 走向世界的挫折 ?? ? 005

    引? 子 ?? ? 009

    第一章 使西紀程 ?? ? 011

    第二章 瞞天過海 ?? ? 083

    第三章 大清公使 ?? ? 119

    第四章 擊濁揚清 ?? ? 181

    第五章 壯士填海 ?? ? 201

    第六章 西風落葉 ?? ? 249

    第七章 西望長安 ?? ? 265

    第八章 舉步趑趄 ?? ? 301

    第九章 內外交困 ?? ? 321

    第十章 不虛此行 ?? ? 349

    第十一章 徹底洋化 ?? ? 373

    第十二章 公使鎩羽 ?? ? 399










    走向世界的挫折




      本書以三個獨立的篇章,描寫了同一歷史時空中的三個人物:郭嵩燾、左宗棠、李鴻章。他們都以鎮壓太平天國起家,是所謂「同光中興」的功臣,這以後,為富國強兵,大辦洋務,三人又是這一亙古未有事業的中堅,以大致相同的經歷開頭,卻以不同的功業、不同的命運結束。



      道咸時代,大清朝國無寧日,愛新覺羅氏已是日薄西山,但歷史老人卻要玩一個惡作劇,讓這個垂死的王朝,有一個迴光返照的過程--關鍵時刻,湘淮軍應運而生,曾、胡、左、李等人,像光芒四射的流星,劃破歷史的夜空,他們是林則徐、魏源一脈相承的、頭腦清醒的知識份子,安內攘外,傾畢生之力,從而創造了歷史的奇蹟,這就是「同光中興」。從郭嵩燾出使英法,左宗棠成功地收復新疆,到李鴻章屈膝春帆樓,大約十餘年的跨度,就是本書的歷史背景。



      首卷《英倫涅槃》以郭嵩燾為主角,重點放在他的兩年使英生涯。所謂洋務,不外乎兩途,一為強兵富國,一為和輯列強(外交),郭嵩燾的事業在後者。本書開頭以遊記的形式,敘述郭氏出使途中的見聞,接著寫他到達倫敦後的外事活動,以一個受儒家傳統教育的、封建士大夫的視角,以個人的親歷親見,比照國內的情形,終於得出「洋人民風政教優於中國」的結論,這個結論,超出了同時代士大夫的認知範圍和道德底線,也超出了他們的容忍程度,郭嵩燾最終未能完成自己的使命,其實是以言論獲罪,是守舊派與洋務派鬥爭的犧牲。



      第二卷《西省戰紀》寫左宗棠那氣壯山河的西征。結構採用歷史小說不多見的群像展覽式,以倒述開頭,矛盾凸出,事件集中,圍繞左宗棠的西征,圍繞他這一個,和他身邊的這一群,有機地展開故事,有民族矛盾,有異族情愛,悲歡離合,跌宕坎坷。尤其是對左宗棠這個極其複雜的、充滿矛盾的歷史人物的描寫,既有他縱橫捭闔、大刀闊斧的軍旅生涯,又有他鮮為人知的個人私生活;既有對他維護國家統一、不屈不撓的戰鬥精神濃墨重彩的謳歌,又有對他的血腥手段的無情揭露。文章最後,以「瞎幫閒」為隱喻,指出左宗棠的成功,雖然維護了國家版圖的完整,但於奄奄一息的大清王朝,只不過打了最後一劑強心針,暫時的勝利,最終改變不了歷史巨輪的走向,左宗棠內心的矛盾和痛苦,是這個歷史時期知識份子集體的迷惘。



      末卷《甲午祭壇》寫李鴻章和中華民族最可悲的一頁歷史--甲午海戰。比較上面二人,李鴻章在中國歷史舞臺上活動時間較長,且毀譽不一。但無可否認,作為曾國藩的衣缽傳人,他算是洋務派中最有成就者。為創辦北洋水師,使中國能躋身於世界強國行列,篳路藍縷,慘澹經營。本書就以北洋水師的起始為開頭,以水師的覆滅為終結,按歷史的時間順序,層層鋪述,有慈禧置個人私欲於國家利益、民族利益之上的大揭祕,也有日本人修心練膽、亡我中華的野心大寫真。北洋水師的興與亡,雖是李鴻章的人生之旅、榮辱浮沉的大賭博,但春帆樓的屈膝,卻不應看作他個人的恥辱,而是整個朝廷(包括主戰派)都應該負責的,「戴張冠、代桃僵」之說,寄託了作者對李氏失敗的同情。



      全書展示給我們的,雖是三個歷史人物的命運,卻也是國人的命運。悲劇,悲劇,還是悲劇!他們是引領潮流的先行者,卻因後繼乏人而成為孤獨的前軀。按他們的設想,中國從此就應該走向世界,但是,這努力卻遭遇嚴重的挫折,所謂的「同光中興」,終成為光榮的夢想。



      此時的世界,民主已是主流,中國卻沒能融入到主流中去,仍由極少數人在掌握民族的命運。雖有魏源的「師夷長技以制夷」的正確口號,雖有曾、左、李等人的身體力行,但所謂的洋務,說到底只是師其皮毛而失其骨架,三人中,以有出國經歷的郭嵩燾認識最深,也以他跌得最慘。



      克羅齊說:所有的歷史都是當代史。這個老克,真是一針見血呵!





    其 他 著 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