庫存狀況
「香港二樓書店」讓您 愛上二樓●愛上書
我的購物車 加入會員 會員中心 常見問題 首頁
「香港二樓書店」邁向第一華人書店
登入 客戶評價 whatsapp 常見問題 加入會員 會員專區 現貨書籍 現貨書籍 購物流程 運費計算 我的購物車 聯絡我們 返回首頁
香港二樓書店 > 今日好書推介
二樓書籍分類
 
郎咸平說──中國進入從亂局到變局關鍵十年!:金融、樓市、食安、教育等改革,重裝上陣!

郎咸平說──中國進入從亂局到變局關鍵十年!:金融、樓市、食安、教育等改革,重裝上陣!

沒有庫存
訂購需時10-14天
9789863611523
郎咸平
高寶
2015年5月27日
107.00  元
HK$ 90.95  






ISBN:9789863611523
  • 叢書系列:RICH致富館系列
  • 規格:平裝 / 288頁 / 25k正
    RICH致富館系列


  • 商業理財 > 經濟/趨勢 > 觀念/趨勢












    陸股牛市效應,是股市泡沫,

    還是中國改革的「紅利」效應?





    序言 「新政」能否改變中國?



    第一篇 中國改革重裝上陣

    第一章 「新型城鎮化」將是誰的盛宴?

    第二章 我們能和高官腐敗,說永別嗎?

    第三章 治霾要靠舉國之力

    第四章 上海自貿區不只是「看上去很美」



    第二篇 經濟弊病無處遁形

    第五章 漲價不是改革紅利

    第六章 華人首富李嘉誠是在「撤資」嗎?

    第七章 房產稅是稻草:拯救樓市?還是壓垮「房奴」?

    第八章 「地下世界」考驗城市「良心」



    第三篇 金融變局迫在眉睫

    第九章 金融困局•百姓困惑

    第十章 民營銀行「千呼萬喚始出來

    第十一章 馬雲的勇敢者遊戲

    第十二章 「餘額寶」讓金融界「地動山搖」



    第四篇 社會危機一觸即發

    第十三章 老有所養,太難了!

    第十四章 中國為什麼缺一口「安全奶」?

    第十五章 我們給孩子種的是疫苗,還是「禍根」?

    第十六章 中國教育病根在「公平」






    前言



    「新政」能否改變中國?




      我在2006年的新年感言裡說過,我不反對改革,但我主張反思改革路徑,並將自己定位為「改革反思派」。在對過去十年改革的經驗教訓反思的過程中,我發現了經濟、社會、政治領域的很多問題,以及相互之間的關聯性與內在邏輯,這也是我在本書中觀察、分析經濟與社會熱點問題的基本思路。



      從2012年十八大順利完成領導班子交接,到2013年的十八屆三中全會,以及剛結束不久的2014年全國「兩會」,我們看到了從理念到政策層面出現的積極變化,可以說改革已經再出發。但在這裡,我要提醒那些只看表面現象的盲目樂觀派,不客氣地講,我認為我們的經濟社會仍然處在比較危險的邊緣,而接下來的改革,不但需要清理多年積弊,而且必須要突破龐大的既得利益集團,特別是中層官僚的阻撓。可以說,未來十年是從「摸著石頭過河」到「打碎石頭過河」,從「亂局」走向「變局」的關鍵十年。



      「新政」能否改變中國?



      從2012年十八大之後新一屆政府上台,中國開始了新的政治經濟週期,到2013年十八屆三中全會結束後發布的《中共中央關於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問題的決定》,全面布局經濟、政治、社會、文化、生態建設「五位一體」的改革,以及隨後陸續端上桌的政策規定,我們可以看到從理念到政策層面出現的積極變化,我將這兩年內出現的變化統稱為「新政」。



      「新政」開始改變中國



      從本書主要內容,比如新城鎮化、反腐敗、上海自貿區等,都可以看到「新政」的影子。那麼,「新政」能否改變中國?對此,我持樂觀態度。以經濟改革為例,《決定》提出:「經濟體制改革是全面深化改革的重點,核心問題是處理好政府和市場的關係,使市場在資源配置中起決定性作用和更好發揮政府作用……著力解決市場體系不完善、政府干預過多和監管不到位問題。」



      體現這些理念的政策之一就是大力推動新型城鎮化,由它取代2008年推出的「四萬億投資計畫」,成為中國經濟未來十年的主要發展方向。在官方的解讀裡,新型城鎮化的核心是:「不以犧牲農業和糧食、生態和環境為代價,實現城鄉基礎設施一體化和公共服務均等化,促進經濟社會發展,實現共同富裕。」



      我對新一任政府履新以來的施政綱領以及具體的改革措施,到目前來看持謹慎樂觀態度。「五位一體」的改革布局,和我一直強調的「市場的歸市場,社會的歸社會,政府的歸政府」、「釐清政府與市場的邊界」這些核心理念不謀而合。而且,2014年2月初,國務院決定向社會公開國務院各部門目前保留的行政審批事項清單,我認為這是一個很好的開端。但從清單的內容來看,我覺得實質性的東西還是太少,進展的還是太慢。



      我非常贊同李克強總理在剛結束的2014年「兩會」記者招待會上說的,「簡政放權」的改革是「開弓沒有回頭箭」。所以,當務之急就是盡快廢除那些不必要的,卻又涉及政府部門巨額利益的審批事宜,並盡快公布行政審批清單,將簡政放權進行到底。因此,「新政」能在多大程度上改變中國,說到底還是取決於改革的決心和勇氣。



      改革關鍵十年,政府應該幹什麼?



      政府除了盡快與市場「換手」之外,我覺得最主要的是必須改變這些年來在市場監管上的不作為,保護智慧財產權、反壟斷以及解決就業、教育、醫療等民生問題,提高公共服務和社會保障的品質。具體包括:



      不要讓「市場在資源配置中起決定性作用」成為一句口號。首先,政府不能越過市場的邊界,而應在食品安全、教育公平、城鄉二元、收入分配、醫療、養老、就業輔導、環境治理、徵地拆遷、社會治安等方面提供基本的保障和公平的服務。其次,從政策層面,打破國企壟斷,逐步放開行業准入門檻,讓「黑名單」制度取代「白名單」制度;給民營企業和國有企業同等的地位,在完全開放的市場裡讓二者公平、充分地競爭,杜絕一邊產能過剩、一邊無米可炊的現象。



      我們的政府還要繼續削減不必要的行政審批權,同時加強對各級政府機關和企、事業單位,以及國企的監督,徹底杜絕權力尋租(編注:指政府官員藉勢藉端中飽私囊的行為)、腐敗的空間;改變地方政府官員政績考核以GDP為綱的錯誤標準,讓老百姓的幸福指數取而代之。



      不要把新型城鎮化搞成又一輪建設「大躍進」,它的核心是讓已進城農民工擁有和城市居民同等的待遇;在改造現有農村的時候因地制宜,在不破壞環境的情況下進行建設,同時在養老、醫療等領域逐步實現城鄉居民同等待遇。說得直白一些,如果能讓已經進城的民工擁有真正的市民身分,中國的新型城鎮化建設就等於完成了60%以上。



      密切關注金融市場可能出現的眾多危機,比如企業債券、理財產品違約、地方政府違約、「影子銀行」等,大力防範通貨膨脹問題;以上海自貿區為試點,大力推進金融改革、創新,同時還要對「餘額寶」等互聯網金融,以及規模小但提供市場化服務的城商行給予和現有金融體系同樣的地位,讓各種主體在市場上公平競爭,讓老百姓獲得更多、更實惠的金融服務。



      重振我們的製造業。製造業從「中國製造」向「中國創造」的轉型,不僅能夠提高國家經濟的競爭力,而且是解決就業問題的基本保障。但必須注意的是,政府只是營造良好公平的營商環境即可,而不是越俎代庖替市場決定誰應該得到發展所需的生產要素。



      以上內容是我在《中國經濟到了最危險的邊緣》、《郎咸平說:讓人頭疼的熱點》和現在這本書所著力表達的核心理念,可以作為我對中國經濟過去五年,從熱點聚焦、資料透析到問題剖解所做的反思。



      本書的寫作主要依據我在廣東衛視所做的《財經郎眼》節目內容,但我深知要上升到本書這樣一個高度是遠遠不夠的。因此,我和我的團隊在後期還做了大量的資料蒐集和研究工作。我要感謝以馬行空為主的研究團隊,沒有他們的資料提供和初步研究,就不會有本書的出版;同時也要感謝東方出版社的編輯,他們研究性的編輯工作,也為本書增色不少。





    其 他 著 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