庫存狀況
「香港二樓書店」讓您 愛上二樓●愛上書
我的購物車 加入會員 會員中心 常見問題 首頁
「香港二樓書店」邁向第一華人書店
登入 客戶評價 whatsapp 常見問題 加入會員 會員專區 現貨書籍 現貨書籍 購物流程 運費計算 我的購物車 聯絡我們 返回首頁
香港二樓書店 > 今日好書推介
   
秘密花園
  • 定價93.00元
  • 8 折優惠:HK$74.4
  • 放入購物車
二樓書籍分類
 
關鍵時候的接話藝術:怎麼搭腔、怎麼回答?對方會開始講重點,認為你專心聽,讓你不靠口才就打動人心。

關鍵時候的接話藝術:怎麼搭腔、怎麼回答?對方會開始講重點,認為你專心聽,讓你不靠口才就打動人心。

沒有庫存
訂購需時10-14天
9789865770945
櫻井 弘
羅淑慧
大是文化
2015年7月28日
87.00  元
HK$ 73.95  






ISBN:9789865770945
  • 叢書系列:Biz
  • 規格:平裝 / 224頁 / 25k正
    Biz


  • 商業理財 > 職場工作術 > 溝通說話

















      「原來如此」,「然後呢」,「也就是說……」

      日本經營之神松下幸之助在與人談生意時,

      會在『關鍵時候』使用各種不同的搭腔和附和,

      看似簡單的幾句話,卻能誘導對方不知不覺說出更多經營撇步。

    ?

      日本溝通專家櫻井弘認為,想要跟松下幸之助一樣,不靠口才就打動人心,

      你得知道,什麼時候讓對方多說,以致於脫口說出關鍵

      什麼時候該少說,節省大家的時間,

      又該怎麼接話,讓你明明心不在焉卻顯得投入?

    ?

      ◎接話前,先「帶著目的、帶著表情」聆聽



      •聆聽並非被動,其實是主導,當出現對方意見和你相左的關鍵時候,接對了話更能引導他發揮。

      「是喔?」、「然後呢?」、 「真有趣」、「原來如此」,能讓說話者放下心防。



      •最強的不說話接話技巧:對方的視線和自己的視線高度是否相同?



      ◎接話有幾個大忌,想想看自己犯過幾個:



      •一開頭就說:「我知道」,容易讓人認為你先入為主,妄下斷論。

      •如果接話時沒有眼神接觸、會讓人認為你不在意、不真誠;

      •聽別人傾訴苦惱時,有時候你明知怎麼做才是對的,也別說。為什麼?

      •回話太直、不用腦子的搭腔附和,例如直接重複對方話語的最後幾個字,不但會顯得氣度小還會得罪人,

      •「啊啊、嗯嗯」這種話語容易顯露你內心的不耐煩與焦慮,令對方覺得你在敷衍。

      •什麼樣的話語,你接得無心,卻會讓對方耿耿於懷?

      除此之外,還有什麼?

    ?

      ◎讓對話生動、不用聽廢話的接話藝術

    ?

      •搭腔共有六種方式:促進、轉換、整理、同意、共鳴和吃驚,你知道怎麼用嗎?

      •平時要經常練習用正面字眼說負面的事:像是用『做事謹慎』,不說『性格懦弱』。

      •還有千萬小心,聽人說話別太聰明,一語道破,為什麼?

      •當說話者離題、廢話一堆時,你要怎麼禮貌的拉回來:對了,我們剛才聊到什麼?

    ?

      ◎高明的接話者,聽完之後這樣問問題

      

      •你的主張是?理由是?有什麼資料能證明?這是問問題的最強大三角邏輯。

      •記得自己的目的,並且活用五個技巧,就能提出明確的問題,讓對方自然說出你想聽的資訊。

      •要小心,別問「為什麼」,要接「該怎麼做」。

    ?

      此外,如果你要「橋」事情,又該怎麼問問題?還有,

      為什麼主管老愛反問而不直接給答案????

      各種天天上演的對話小劇場,教你如何接得深入人心。



    名人推薦



      暢銷書作家、演講家、主持人�鄭匡宇

      廣播人、「GAS口語魅力培訓」創辦人�王介安





    推薦序一? 搭腔六大招,跟誰都能聊不停/ 鄭匡宇

    推薦序二? 聽到什麼與問了什麼,比說什麼重要/ 王介安

    前言──溝通就像傳球,得有來有往

    ?

    第1章 接話前,先帶著目的,帶著表情聆聽

    1 聆聽不是處於被動,而是主導

    2? 意見和我相左,更要誘導他發揮

    3 口拙?那就用「不說話說服」

    4 練習最強技巧:「對方視線」

    5 邊聽,邊流露自我主張

    6 要「帶著目的」來聽

    ?

    第2章 接話的十一個大忌

    1 切忌一開頭就說:「我知道」

    2 沒想過「對方可以得到什麼」,你就什麼也得不到

    3 為了逮住說話機會而說話,會喪失信任

    4 不善於眼神接觸,誤會你不真誠

    5 聽的時候做別的事,洩漏你不在意

    6 回話太直,會顯得氣度太小

    7 不用腦子的搭腔附和,當場得罪人

    8 表現出不耐煩,會得到更不耐煩的結果

    9 看鐘、接手機,不會得到原諒

    10 傾聽煩惱時,切忌深入核心卻袖手旁觀

    11 無心的一句話,最不可原諒

    ?

    第3章 讓對話生動、不用聽廢話的聆聽技術

    1 聽,有三種,視情況使用

    2 讓對話生動、不必聽廢話的搭腔技巧 

    3 分類a整理a轉換式接話,聊天有斬獲

    4 抱著肯定的本意搭腔,幾句話就混熟了

    5 引導他聊興趣,陌生就變熟悉

    6 練習用正面的字眼,說負面的事

    7 聽人說話別太聰明、一語道破

    8 沒當面說過話,絕不評斷一個人

    9 口拙的人最常犯的錯誤聆聽方式

    10 好好利用沉默

    11 用共鳴打動對方,當口才不管用時

    12 溝通,從「不帶情緒」開始

    13 對方口頭交代,我就複誦確認

    14 電話交談更要白紙黑字確認

    15 說話者要的是接納,未必要你建議方法

    16 被忽視,比任何責罵都令人難受

    17 說話者離題,你怎麼禮貌的拉回來?

    ?

    第4章 高明的聆聽者,這樣問問題

    1 你的主張是?理由是?有什麼資料證明?

    2 記得自己的目的,提問就例無虛發

    3 提出好問題的人,哪裡不一樣?

    4 拋出好問題的五個技巧 

    5 別問「為什麼」,要問「該怎麼」

    6 成功人士採用的提問方式

    7 聆聽後、提問前讓人舒服的一句話

    8 為什麼主管老愛反問,不直接給答案?

    9 「橋」事情的高手,要聽出各方理由

    10 將消極意見變正面的技巧

    11 學閒聊之必要

    ?

    結語──人都希望被接納,就看你怎麼接話





    推薦序一



    搭腔六大招,跟誰都能聊不停

    暢銷書作家、演講家、主持人�鄭匡宇

    ?

      很多人都知道,「聆聽是最好的溝通」這句話,但知易行難,實際操作上仍讓許多人摸不著頭緒,甚至覺得自己真的專心聽了,但為何對方卻嫌自己沒有反應?表情不對?不夠真摯?

    ?

      由櫻井弘先生出版的《關鍵時候的接話藝術》,恰巧提供了最實際有效的「聽話---接話」技巧,幫助你在人際破冰和關係深化上無往不利。我在自己的生活中,早已不斷靈活運用作者介紹的方法,在他系統性的整理之下才恍然大悟,原來這些人際溝通的技巧,都是有其邏輯和脈絡,並且可以透過學習和練習而內化的。作者特別舉出了搭腔六招,分別是:

    ?

      促進(你的意思是……?)

      整理(也就是說)

      轉換(話說回來)

      同意(說得也是)

      共鳴(你一定很辛苦吧)

      吃驚(有這種事!)



      交錯運用這六招,一定能讓你與對方的談話,從一個話題延伸到另一個,彼此欲罷不能,友誼也會在自然而然的氣氛下增進。



      讓我用一個實際的例子說明。



      前陣子我和朋友赴韓國洽公,在首爾金浦機場候機時,剛好認識了坐在我們旁邊的一位崔小姐。崔小姐服務於LG的一家子公司,當天被授命出差到上海處理公務。當她知道我曾經在韓國工作過後,立刻進一步詢問:「是怎樣的工作?」(促進),而我在稱讚她的英語發音很好時,她回覆我:「曾經到德國當過一年交換學生,主修國際經營的課程全程英語授課」,我再接著說:「難怪(同意)你的英語說得這麼好,大概是我認識的韓國人中最好的(吃驚、讚美)!」因為兩個人都懂得聆聽,從對方的回答中再衍生出更多的問題,並結合自身的相關經驗加以應對,當然便容易營造出「他鄉遇故知」、「非常聊得來」的感覺。

    ?

      接話、搭腔,從來就不該是一個「被動」的行為,而是一種「被動式的主動」,透過櫻井弘先生的分享,在生活和職場上多加練習,成為和他人溝通時最好的潤滑劑、推進器。預祝大家看完書後實際操作,都能成為左右逢源的人際溝通達人!



    推薦序二



    聽到什麼與問了什麼,比說什麼重要


    廣播人、「GAS口語魅力培訓課程」創辦人�王介安



      現代人的聽力很差,甚至已達「重聽」地步,我講的不是耳疾,是大家都不再安靜聽聽世界的聲音、別人的聲音。我們往往自以為是地解讀他人所傳達的意思,自動過濾掉不想聽的內容,只擷取感興趣的內容,這些現象在我多年從事口語溝通教學及研究中屢見不鮮。我們該如何聆聽他人的話,進而接對話呢?

    ?

      這是一個過度民主自由的時代,強調自我,表達自我,讓我們感受自己、理解自己的能力提高,感受他人、理解他人的能力下降。聆聽,幾乎成了這個混沌時代化解紛爭的唯一解藥。

    ?

      聽,是為了理解對方;聽,是為了解決問題。當我們懂得聆聽,不僅是觀察力的延伸,更是理解世界能力的提升。

    ?

      拜讀過很多櫻井先生的著作,過去也曾為他著作的《話術》中文版寫序,而今他的新作《關鍵時候的接話藝術》問世,先睹為快,感動莫名。相信一定能影響某些人的聆聽模式,尤其「自我意識強烈」甚至「自我感覺良好」的人更應該靜下心來看看這本書。

    ?

      本書分成四大部分:聽的能力、聽的方式、聽的練習、如何提問,書中分享的點點滴滴和我在「GAS口語魅力培訓課程」中進行的「高效傾聽技術」幾乎不謀而合,我們都強調「聽了什麼與問了什麼,比你要說什麼更重要」。

    ?

      櫻井先生的作品特色,貼近生活、淺顯易懂、容易運用。「聆聽」看似簡單,做得到位卻不容易。但願我們都願意一起靜下心來想想,業績下滑、產品滯銷的原因是不是聽力出了問題?造成對立、衝突不斷的原因是不是聽力出了問題?但願我們都能從這本書中,找到這個混沌時代中化解紛爭的解藥。



    前言



    溝通就像傳球,得有來有往


     

      在話術指導的專業領域中,我已經有30年以上的經驗。在這當中,多數人都在追求「能言善道」的技巧。

    ?

      但是,在授課時,我總是會再三重申:「即使多麼能言善道,說出再多令人感動的話語,或是擁有多麼好聽的嗓音,仍舊無法單靠完美的話術,與他人達到最佳的溝通」。

    ?

      我經常用「投接球」或「網球」來比喻對話的行為。因為這類運動的特徵和溝通一樣,同樣都是「有來有往」。

    ?

      準備登板的投手在牛棚練投時,其實就是在培養與捕手間的傳接球默契,即使說這是決定比賽勝負的關鍵,也一點都不誇張。

    ?

      捕手用捕手手套接球時,會把手套放在身體正中央,使手套發出「啪碰!」的結實聲響。這個時候,捕手的視線會與投手相交,面露笑容地點頭,以精神飽滿的開朗聲音說:「好球!」。這樣一來,投手便能夠更有自信地站上投手丘。

    ?

      可是,如果投手投出相同的球,捕手手套接球時的聲音卻發出沉悶的聲響,同時,捕手又面露不安的皺著眉頭,沉默地歪著頭把球傳回給投手,結果又會是如何?投手應該會抱著揮之不去的不安心情站上投手丘,結果,應該也很難帶領球隊邁向勝利吧!

    ?

      人類所採用的「說話、聆聽」溝通方法,就跟傳接球的行為相同。

    ?

      無論再怎麼雄辯,只要無法確實聆聽對方的話語並做出適當回應,就沒有辦法達到真正的溝通。

    ?

      如果能夠確實聆聽並回應,也就是具備傾聽的能力,別說是巧妙接球了,甚至還能夠帶來更大的成果。




    其 他 著 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