庫存狀況
「香港二樓書店」讓您 愛上二樓●愛上書
我的購物車 加入會員 會員中心 常見問題 首頁
「香港二樓書店」邁向第一華人書店
登入 客戶評價 whatsapp 常見問題 加入會員 會員專區 現貨書籍 現貨書籍 購物流程 運費計算 我的購物車 聯絡我們 返回首頁
香港二樓書店 > 今日好書推介
   
好吃(NO.5+6)套書(共二冊)
  • 定價99.00元
  • 8 折優惠:HK$79.2
  • 放入購物車
二樓書籍分類
 
英國社會企業之旅:讓「社會效益」變成一門好投資!

英國社會企業之旅:讓「社會效益」變成一門好投資!

沒有庫存
訂購需時10-14天
9789576968075
劉子琦
新自然主義
2015年8月24日
120.00  元
HK$ 102  






ISBN:9789576968075
  • 叢書系列:綠色生活系列
  • 規格:平裝 / 252頁 / 17 x 23 cm / 普通級
    綠色生活系列


  • 社會科學 > 社會工作












    英國這個資深的工業國家與資本社會,從二十世紀末啟動了一場寧靜的社會民主運動:

    從多元創新、公益價值,力圖扭轉環境消耗與貧富懸殊的社會結構…

    15年的社會創新行動,塑造一套英國──

    具有社會效益標舉、財務健全獲利、型態彈性多元特色的社會企業體系





    推薦序

    緣起── 一群旅人到倫敦

    英國的社會創新工程

    歷時14年完成體系建構

    英倫社企小記事:社企政策歷經三任首相力推

    古老資本社會的公益傳統

    從大政府走向小社區來解決社會問題

    社會效益顯著,風潮擴散影響世界

    社企話題:全球社會企業運動風起雲湧

    何為社會企業?著重效益勝於定義

    社企話題:以投資報酬率作為衡量基準的雙重效益

    重視明確的管理權責,但組織型態不受拘束

    社會價值,是不分類型社企組織的共同屋頂

    開放政府,改變資源分配方式

    社企話題:健全的社企生態:法治、組織網絡、效益衡量驗證三系統

    社企話題:社會企業(Social Enterprise)與社會事業(Social Business)

    創新思維衝擊下的亞洲與台灣 

    從英倫經驗思索台灣政策現況

    用創新思維找出台灣需要的第三方管理

    亞洲國家競相發展社會企業

    韓國以專法專署推動社會企業

    台灣發展社會企業的種子已在社區

    社企話題:社會企業所從事的範圍與社區高度連結

    一窺英國社企風景的行程安排

    英國之旅結束,社企之旅才正開始



    第O部 就當作是前言

    歐洲社會企業發展脈絡

    七○年代:因應經濟衰退政府失靈的工作整合型社會企業

    八○年代:公部門補貼與政策與社會企業體系開始整合

    社企話題:社企的經濟、社會、參與三類指標

    各國社企型態風貌迥異

    九○年代:透過提供服務與產品達成社會公益目標

    義大利是立法確立社會合作社資格的先驅

    歐洲國家的公司型態改革

    社企話題:美國的兩種社企公司型態

    義大利經驗所觸發的英國體系發展

    強調市場機制的英式公共服務

    政策型的社會企業定義成為共同行動框架

    英倫社企小記事:卡麥隆內閣大社會政策的核心面向

    制度改革促使社會企業有超乎預期的表現

    著重經營能力,英國建構多元體系後發先至

    英國社會企業發展大事記



    第一部? 公部門社企轉骨的政策行動

    靈活組織型態構築多元社企風貌

    英國慈善組織有其法定資格

    英倫社企小記事:個人商販、合夥、及未具法人身分的社團與信託

    社會互助,共同持有的合作社型態

    有限責任公司型態更能適應市場競爭

    為社會企業量身訂做的社區利益公司

    英倫社企小記事:社區利益公司股利與利潤分配的雙重限定

    輔導多於管理的CIC管制官

    主導行政展現創新思維的BIS

    以「從輕原則」審查、輔導社區利益公司

    社區利益公司採登記審核制

    管制官年度報告呈現社企寫實面貌

    打造政府社企體質的「向紅帶挑戰」

    接受挑戰,法規全面改革

    社會行動中心開放民間參與公共服務

    建立驗證社會投資效能機制

    英倫社企小記事:Nesta社會效益評估所劃分的五個層級

    社會投資市場在倫敦

    政府創立的社會投資銀行:大社會銀行

    英倫社企小記事:成果矩陣衡量9大成果

    大樂透基金的公益用途:投資、管理社會企業

    英倫社企小記事:透過社會投資活化的費納姆泳池

    全球首見社會投資證券交易中心開張

    資訊透明、衡量嚴謹讓社會投資環境更健全

    用社會效能債券解決棘手的公共議題

    社會投資領先各國的債券制度思維

    債券限定獲利率,政府期滿再付費

    社企話題:社會效益顯著帶動全球仿效

    英倫社企小記事:轉型回復方案

    民間團體成為公共服務生力軍

    改良版的跨國債券隨之興起

    英國社會企業體系圖



    第二部 英國NGO部門的行動

    倫敦初印象──英國社會企業最大的發聲團體:SEUK

    ?? ?選擇社企,社會得利

    遊說社會價值法案的立法

    社會投資市場的功用

    購買社會價值,行銷社會企業

    大誌投資──社會創業家所有、為社會創業家而存在的社會銀行

    社會企業需要資金挹注,擴大深化影響力

    募款成立基金,提供財務與經營輔導

    做「社會事業」而不是「社會企業」

    [BOX] BII榮獲2014年花旗微型創業獎(The Citi Microentrepreneurship Awards)

    以貸款、股份形式而非補助金方式提供社會企業金援

    大誌投資執行長奈吉爾.克蕭(Nigel Kershaw OBE)

    透過教育,讓商業來自於人性──史科爾社會企業中心

    PEPY:從慈善機構到社會企業

    在倫敦的時候還是HUB,回台灣後就改名成Impact HUB

    BOX- Big Society Network(BSN)

    充滿設計感,孕育創業靈感的HUB

    投資而非補助,政府成為社會創新推手

    大社會政策:讓更多社區工作者投入社區事務

    社會運動式的發展

    組織變革是營運的重大挑戰

    Impact Hub的快速崛起

    合理收費、穩定獲利,才能持續改變世界

    謹守社會優先的核心價值

    以Impact Hub Westminster為培養皿:零零建築事務所的社區活化試驗

    UnLtd──資助社會創業家的無限可能

    SMaRT汽車修理廠──幫助身心疾病患者重回職場的聰明選擇

    不只是修車廠,多角化經營讓職涯輔導更有彈性

    社會企業標章(Social Enterprise Mark)(字數:3117)

    從「社會企業標章」型態看靈活的社企運作型態



    第三部 英國社企案例

    英國大誌集團

    Belu Water──最環境友善的瓶裝水

    全身都是公平基因的Cafedirect

    生產者夥伴計畫

    小公司,大典範

    以伊甸為名,人與自然的重新擁抱──伊甸計畫的生態旅遊

    從海利根花園的失落到伊甸快樂園興建

    人對自然植物的高度依賴關係

    Elvis & Kresse──化工業廢料為新生綠色時尚

    找到消防水帶材質的出路

    每條皮帶都長的不同,包裝也是

    綠色、設計、工藝、時尚是品牌價值

    帶來幸福的料理人生──Jamie Oliver’s Fifteen Restaurant

    食物革命,從動手下廚開始

    「像我們一樣的女性(Women Like Us)」──平衡工作時間與家庭照顧責任

    姐姐妹妹站出來

    BOX社會事業信託(Social Business Trust,SBT)

    員工合夥經營的CSH Surrey

    第一個由員工所有的社會企業



    第四部 台灣案例

    找回綠竹筍的自然風(字數:2466)

    ?充滿生活藝術的新農村(字數:2013)

    小鎮故事正開始

    生態生活風的台灣農夫

    竹夢人生的生活態度-陳靖賦與青竹竹文化園區

    創新蛻變,讓愛加倍蔓延






    前言



    家有七十歲父母落單時




      自古以來,七十歲稱為「古稀」,所以只要滿七十歲就會慶祝(正確來說應該是滿六十九歲)。會有古稀的說法,是因為古時候活到七十歲的人非常稀少。



      聯合國世界衛生組織在一九五六年將年滿六十五歲的人定義為高齡者。而這一年日本人的平均壽命就是六十五歲。



      過了半世紀之後的二○一二年,日本人的平均壽命女性是八十六•四一歲,男性則是七十九•九四歲(厚生勞?省調查)。隔了兩年,女性的平均壽命則是世界第一,而男性則是從去年的第六名躍升到世界的第五名,日本堪稱是長壽之國。



      你的身邊,是否有著還想繼續工作,希望對社會有所貢獻的七十幾歲的人呢?



      然而,若父母已經七十歲了,那你就不能太放心。即使現在雙親看起來還很硬朗,但總是會有一位先離開,也總有一位會被留下來。身為子女的我們,遲早都要面對要跟落單的父母同住還是分開住等問題。



      假設你是個社會新鮮人,或是需養育幼子,我想你應該沒有餘力讓生活轉變太大。此時,你不但會煩惱要如何安慰落單的父母,而且也會為了要是請父母到窄小的家裡同住,他會不會太可憐了等,種種莫名的不安而感到無所適從。



      難道我們能夠做的,就只有想像萬一父母離開人世自己會有多傷心,而不願意面對現實,假裝這些事情都不會發生呢?



      請不用擔心。因為只要在發生這些事情之前,深入了解父母的狀態,就知道自己還能做些什麼,不安感也會減輕。



      本書為了幫各位解決「家有七十歲父母落單時」這個問題,會從各方面做深入的探討,並且想出因應的對策。或許讀過這本書之後,有人會覺得「這是教導我們如何與落單父母相處的指導手冊」。



      現在父母應該不像養育你時那麼硬朗。而且總有一天,逐漸衰老的雙親會需要子女照顧。



      失去老伴,只剩下自己的父母,當然會對往後的人生感到不安和寂寞。這時候,身為子女,要如何照顧他們而不影響目前的生活呢?



      希望本書能幫助各位讀者和父母親建立良好關係,而且我認為這對各位來說一點也不困難。



    推薦序



    如何與落單父母相處的指導手冊




      年近半百後,每每聽到江蕙的「家後」就要和先生爭辯是應該「讓他先走」還是「我該先走」,擔心的無非是留下來的沒人照顧,又會增加子女的負擔。



      我很幸運的出生在六個子女的家庭中,作為一個么女,在結婚離家多年後成為「失去配偶的落單父母的子女」。傳統台灣家庭,自然而然將關於照顧父母親的責任,推給身為長男、長女帶頭安排處理、由兒子們接落單的父母一起同住。但隨著公婆年紀漸長,媳婦也需要扮演照顧鰥寡公婆的角色。可惜當時沒有這本《如何照顧失去老伴的爸媽》可參考,一切都在未知中,揣測、摸索、學習。



      本書是由日籍作家河合千惠子就其多年來輔導喪失伴侶,以及面對人生最後一個階段的人的經驗所著。內容詳列如何面對喪偶父母、可能發生的問題,及如何從中做出最佳的決策,更一步步從落單父母的居住安排、照顧規劃、預防意外,到如何幫助落單父母從失落感振作起來,如何跟他�她談起「萬一」後的身後事安排。我想,這本書絕對是本「教導我們如何與落單父母相處的指導手冊」,能協助失親者從悲傷中站起來,更讓死者無憾,生者無爭。



      我特別喜歡書中解析父母個性、教導做子女的要如何應對的那一章節。我的母親就是典型的「藉由孩子來提升自我評價的父母」,多跟她說說工作上的成就、多在她跟朋友聚會時噓寒問暖,在她八十大壽時,子女承膝、兒孫滿堂,風光地為她辦場壽宴,就是她最大的快樂了!



      本書特別推薦給三明治世代的中年子女,更祝福失去配偶的落單父母,單身快樂。



    國立成功大學護理學系老年研究所教授 陳靜敏




    其 他 著 作
    1. 英國社會企業之旅:以公民參與實現社會得利的經濟行動【增訂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