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薦序
追尋與理想的共鳴
自從《看見台灣》發表之後,產生了些許的影響力。我常想可以怎樣鼓勵年輕人? 鼓勵他們做更多對臺灣有益的事。而電影創作的過程中,我一直堅信,逐夢與實現理想是一份難得的人生體驗,而承寬實踐了他的選擇。
有一種研究方法叫做「田野調查法」,鼓勵大家親自去走、去看、去思考。我從事空中攝影 25 年來,無數次鳥瞰臺灣,每一次出發前都興奮無比、充滿期待;每一次拍攝也都帶給我不一樣的收穫與感動,因為我用生命去熱愛這片土地。
我在天上拍,承寬在地上走,最重要的都是勇敢地踏出第一步。我不否認知足常樂是一種很好的狀態,但我更欣賞的是「長風破浪會有時,直掛雲帆濟滄海」的人生。我也很鼓勵我的小孩到陌生的環境去探索,去學習,因為安逸的暖流可能腐蝕掉我們心中的夢想,只有經歷過獨立的思考、冷靜的選擇,才看得到更遠的未來。
承寬說,《看見台灣》與土地的連結讓他產生了很大的共鳴,而當他在南美旅行的時候,這份共鳴越發強烈。人與環境的情感交互是很難用言語表達的,就像我第一次登上直升機從事空中攝影,就愛上了這項工作,並把它當成這輩子要做的事。而環境往往也帶給人強烈的震撼,包括心靈層面的感動和心智層面的啟迪。這是我的體驗,是承寬的體驗,也是我們鼓勵大家踏出家門去實踐夢想的原因。
承寬的故事,讓我想起切.格瓦拉這位著名的革命家,年輕時也是一名醫學院的學生的他,遊歷了中南美洲,看到貧窮、病痛的震撼,這些見聞與經驗或許就是他後來進行世界革命的出發點。
臺灣是我們扎根的地方,是我們汲取養分的源泉,無論走到何方,最終要回到這溫暖的故鄉。經歷過遠方闖蕩的點點滴滴,才更深刻地認識我們的家園,更知道疼惜。當你開始一段夢想的旅程,開始撰寫屬於自己的生命故事,臺灣,一定是你心中那鏗鏘作響的力量之源。
《看見台灣》導演 齊柏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