庫存狀況
「香港二樓書店」讓您 愛上二樓●愛上書
我的購物車 加入會員 會員中心 常見問題 首頁
「香港二樓書店」邁向第一華人書店
登入 客戶評價 whatsapp 常見問題 加入會員 會員專區 現貨書籍 現貨書籍 購物流程 運費計算 我的購物車 聯絡我們 返回首頁
香港二樓書店 > 今日好書推介
二樓書籍分類
 
一本書讀懂哥吉拉:解開跨越半世紀的怪獸之謎

一本書讀懂哥吉拉:解開跨越半世紀的怪獸之謎

沒有庫存
訂購需時10-14天
9789571363042
小野俊太郎
王榆琮
時報出版
2015年8月17日
107.00  元
HK$ 90.95  






ISBN:9789571363042
  • 叢書系列:異言堂ISSUE
  • 規格:平裝 / 248頁 / 25k正
    異言堂ISSUE


  • 社會科學 > 社會議題


















    人類電影史上最為傳奇的怪獸,日本怪獸們的始祖──

    哥吉拉究竟有什麼魅力,可以風靡超過半世紀?

    走進1954年第一部日本怪獸電影《哥吉拉》(???),

    台灣第一本哥吉拉聖經,看見哥吉拉不可思議的誕生過程。





    前言 哥吉拉突破60大關

    哥吉拉的誕生

    邁向國際化的哥吉拉

    哥吉拉是氫彈怪獸嗎?

    本書的主旨

    故事大綱與主要登場人物



    第一章 作為敘事詩的《哥吉拉》

    北緯24度,東經141度

    明神礁和洞爺丸颱風

    侏儸紀的恐龍

    歸類為兩棲類的哥吉拉

    身為複合恐龍的哥吉拉

    消滅惡龍的敘事詩

    成為嶄新手法下的敘事詩電影



    第二章 潛藏在海中的影子

    安全帽式潛水術

    海上保安廳與飢餓作戰

    解除武裝後的發展

    香山滋的哥吉拉創作內幕

    《海底兩萬哩》和《哥吉拉》

    兩艘鸚鵡螺號潛艇

    《哥吉拉》和《潮騷》

    本多豬四郎和《Man of Aran》



    第三章 終極武器間的對決

    哥吉拉登陸本土

    圍繞在哥吉拉身旁的社會文脈

    抵抗外侮的戰爭

    神奈川條約一百週年

    破壞東西合併風氣的哥吉拉

    從江戶城到皇居

    祕密開發下的武器

    芹澤博士與日製原子彈

    芹澤博士與化學兵器



    第四章 原始怪獸乎?原子怪獸乎?

    原始怪獸變成原子怪獸

    恐龍與兩百萬年前

    古生物學與進化論

    恐龍電影的族譜

    《哥吉拉》和《原子怪獸現身》的不同之處

    創造原子怪獸的男人們

    促進原子科技的和平利用



    第五章 哥吉拉=大猩猩+大鯨魚

    《大金剛》與《哥吉拉》

    以猴子來比喻

    大金剛對哥吉拉

    鯨魚和日本人

    大戶島和美國的陰霾

    社會改革與哥吉拉的造訪



    第六章 美國的酷斯拉和日本的哥吉拉

    哥吉拉與GODZILLA

    兩個神明的國度

    經過美國解讀的《哥吉拉》

    太平洋戰爭的回憶

    輻射能的比喻

    被當作日本之神的哥吉拉

    戰後復興和女性們

    哥吉拉和山根惠美子

    與過往訣別的惠美子



    第七章 哥吉拉後來所留下來的足跡

    哥吉拉之後的發展

    《哥吉拉的反擊》

    《哥吉拉(1984年版)》

    《哥吉拉VS戴斯特洛伊亞》

    哥吉拉常保不滅的原因



    後記

    參考文獻










    哥吉拉突破60大關

    哥吉拉的誕生




      從《哥吉拉》於1954年公開上映到2014年,總共歷經了六十個年頭,以人類的標準來看,哥吉拉已經到了不惑之年。在這段期間內,說哥吉拉影響了各種日本文化、社會也不為過。在日本社會上,許多人很喜愛哥吉拉那融合了禽龍和劍龍的外觀,以及獨有的咆哮、腳步聲。如果這世上沒有哥吉拉,或許恐龍的人氣就無法再日本社會中傳播開來,甚至連春假、暑假的恐龍展都沒辦法順利舉辦。



      哥吉拉就跟福爾摩斯、皮卡丘、哆啦A夢這些頗有人氣的虛擬角色一樣,光看剪影的輪廓就能立刻猜出來。也因為如此,全國各地的觀光景點都能找到「哥吉拉岩」。例如北海道的知床半島、秋田縣的男鹿半島、靜岡縣的伊豆半島等,全都因為「哥吉拉岩」而聲名大噪。許多人也樂於將滔滔海浪中的風化岩當成哥吉拉來看待。



      當「受佔領的日本」脫離了1952年生效的《對日和平條約》後,到了1954年11月3日文化之日,第一代的哥吉拉終於登場。所以這一天可說是哥吉拉的生日。既然是11月3日,也就是明治天皇的生日─天長節。後來這個節日被改稱為明治節,戰後也根據憲法的發布而改為法定紀念日。



      至於片商將首映日選在星期二的放假日,可能是因為這一天方便讓家長帶小孩到電影院的關係。不過選在代表日本邁向近代化的這一天,也多少算是一種機緣巧合。



      其實,當時的觀眾不是從宣傳海報上和哥吉拉邂逅,而是比《哥吉拉》本篇還要早在電影院上映的預告片。雖然預告片對部分人來說只是起了提醒的作用,不過同時也是讓觀眾提昇期待感的重要手段。而且片商也不只要以創作《哥吉拉》的本多豬四郎、圓谷英二作為賣點,他們也知道必須加上其他的手法來大肆宣傳。



      當你看了當時保存下來的預告片,你會發現音樂用的不是伊福部昭的曲子,而是從一開始就用像是穆索爾斯基的《展覽會之畫》般的詭異曲子。還有剪接出和劇情發展不同調的畫面,使預告片本身有著和電影本篇不同的氛圍。預告片中所能看到的哥吉拉摧殘房屋、因輻射線而燃燒的船隻、襲擊東京的哥吉拉、紛紛逃難的人群、陷入混亂的國會、對抗哥吉拉的軍隊、潛入水中接近哥吉拉的場面,其實只有短短的數幀畫面而已。



      在預告片中,旁白用高亢的語氣強調了「斥資一億日圓」、「本年度最優秀的作品」,但以美國的標準來看,這類以怪獸和怪物為主的電影,通常會被歸類為「B級科幻作品」,同時也是一種典型的低成本電影,而《哥吉拉》卻意外地用了如此破格的預算完成。其實,這是因為《哥吉拉》片中人類的劇情和特攝部份也相當吃重,靠著這兩種要素的編排,《哥吉拉》才能在表現上產生出強烈的戲劇張力。再來就是預告片最厲害的武器─塞滿整個畫面的大文字。



      「哥吉拉預告片」

      「人類的末日即將來臨!」

      「從氫彈中誕生的現代惡夢」

      「兩百萬年前的大怪物」

      「地下實驗室之謎」

      「牽扯不清的愛戀與理性」

      「陸海空精銳全員出擊」

      「即將征服哥吉拉」

      「超越美國電影的特殊技術攝影」

      「恐怖萬分」「來自大東寶的惡獸即將出閘!」

      「哥吉拉」「導演:本多豬四郎」「眾人盼望已久的好戲!」

      「哥吉拉」「即將上映!」



      雖然這邊只是照著順序列舉出來,但光看就知道每一句都是以《哥吉拉》為基礎而想出來的詞。雖然出現四次的「哥吉拉」非常引人注目,不過「人類的末日」和「氫彈」這些詞,很容易聯想到美俄冷戰時期的核武競賽。還有用「現代的恐怖」和「兩百萬年前的過去」互相對比。以及劇情從圍繞在「實驗室」的謎團,到「征服哥吉拉」。雖說這部電影有海上保安廳與自衛隊的協助,讓電影場景較貼近於現實,不過預告片所展示的軍事武力不只能捍衛日本,其「陸海空精銳」甚至能保護全球「人類」。



      東寶自稱為「大東寶」雖然是為了避免和「新東寶」混淆和爭議,不過同時也是一種「超越美國電影」的自負。後來,東寶公司也常常將「舉世聞名」這個詞放進自家特攝電影的預告片中。由此可見,東寶公司很想趁著推出哥吉拉的勢頭上,讓自己出品的特攝電影就此進軍國外市場。只是後來由日本和印尼片商合作拍成的《哥吉拉》系列卻是以失敗收場。不過,《哥吉拉》電影在兩年後改變形象,終於在美國上映時獲得廣大好評,此時總算證明東寶的電影創作能力不拘限於日本市場。



      由於預告片是在戰後的日本復興期推出,那是日本國力逐漸追上歐美列強(包含戰前的歐美國家)的時代。值得一提的就是日本航空公司在1954年時,也正式啟用太平洋航線,他們專飛國際線的Douglas 6B客機─「City of Tokyo」號終於能直接飛往舊金山(雖然機長是美國人)。因此在《哥吉拉》片中,你可以從各國研究團隊抵達日本準備研究哥吉拉的場面裡,看到日本航空的飛機和越南等國外航空公司的飛機並列在一起。



      就這樣,預告片中所強調的「哥吉拉的身影」、「準備在上映日見證《哥吉拉》表現的宣傳」,這些片段的資訊確實地烙印在許多觀眾的心中。此外還有電台廣播劇場、圖畫故事書等等,片商在跨媒體宣傳上也下足了功夫,為的就是準備迎接哥吉拉正式亮相的11月3日。



      邁向國際化的哥吉拉



      雖然本書會探討許多有關哥吉拉的話題,不過主要還是會把重點集中在系列的第一部電影,也就是《哥吉拉》裡登場的元祖哥吉拉(本文以後的《哥吉拉》即為系列第一部電影)。這麼做不只是為了對這部超過六十歷史的電影表達敬意,也隱含了這部電影在「起源」上,是個無法一語道盡的角色。如果所謂的經典就是指不但風靡一時,也無法因各種消費而邁入終結的一種體驗,那麼一九五四年的《哥吉拉》確實堪稱為現代的經典作品。而且以一個經典作品而言,《哥吉拉》往後仍然可以取得嶄新的詮釋,並且從再次生產的過程中不斷重生。



      雖然關於《哥吉拉》的基本情報,可以從維基百科的「哥吉拉」條目中看到詳細的資料,不過在這之前井上英之先生已經先出過一本《檢驗哥吉拉的誕生》,這本書會從哥吉拉的製作過程中開始進行研究,然後再探討其中的發展歷史。而野村宏平先生的《哥吉拉大字典》裡,網羅了所有哥吉拉電影的基本情報。在造型方面的探討中,則是以《哥吉拉VS碧奧蘭帝》的原案.小林晉一郎先生所著的《形態學怪獸論》較有研究。還有將《哥吉拉》的劇情還原到現實社會,並且加以論述劇中自衛隊和哥吉拉之間的著作,不過這類分析哥吉拉的文化論、社論早已不勝枚舉。其他還有怪獸圖鑑、特攝英雄情報誌等等,在市面上也多的像山一樣。



      此外,哥吉拉的影響力甚至遍及了海外。由於松井秀喜在高中棒球時期以哥吉拉為外號,因此這個外號到了美國也照樣通用,這可說是因哥吉拉的知名度而沾了光的例子。還有在美國人介紹松井秀喜時,也會特別以「Hideki "Godzilla" Matsui」稱呼之。專門開發網頁瀏覽器的美國企業Mozilla基金會(Mozilla Foundation),其由來就是「馬賽克」與「哥吉拉」的複合詞。而好萊塢也開始拍攝第二部哥吉拉電影。不過,我想國外對於《哥吉拉》的劇情,比較不會著墨於日美之間的關係吧?此外,最近更多了一些非官方英語專刊,例如《G-fan》等等。其內容從哥吉拉電影本身到圓谷英二、本多豬四郎的傳記體分析文章,都是有著相當龐大資訊量的英語文獻。



      英國的電影研究家─科萊特•巴爾曼(Colette Balmain)所著的《日本恐怖片入門》(2008年)中,將《哥吉拉》和《雨月物語》做了一個比對。該書的文章中,以「廣島原爆後的恐怖片」為標題,對日語中的「內」、「外」概念,做出了詳盡的分析。我光是讀過一遍該書,就感到驚為天人。因為這位英國人不但對「鬼在外,福在內」這句話做出了深刻的分析,而且還不是用英國人的主觀看法來說出自己的理論。當你理解此書的文脈時,就能驚嘆作者從日語中分析出關鍵字的研究成果。



      既然《哥吉拉》的論述出現如此廣泛的國際化,那麼大家寫出哥吉拉論文的理由究竟為何呢?我想其動機就是在2014年,哥吉拉滿六十週年所製作的好萊塢版《GODZILA》吧。既然「我們的哥吉拉」再度以「他們的哥吉拉」的身份侵襲日本,那麼我們又該如何迎接這次的風潮呢?難道要將哥吉拉從核子實驗中誕生的背景,轉變成經過好萊塢洗禮後再度浴火重生的怪獸嗎?這點我真的感到相當地好奇。



      還有那部電影似乎是以3D電影的方式上映。雖然是使用3D眼鏡讓影像從大銀幕中跳出來,但《哥吉拉》畢竟是一部1953年的作品。將這部大約六十年以上的作品重新製成3D立體電影,其實算不上是嶄新的創意及技術,而且市面上的3D電視多少也有在做廣告宣傳。就我個人所知的範圍裡,某些電視節目例如「THE 世界遺產 3D GRAND TOUR」,就會出現新力公司的贊助宣告。既然哥吉拉電影將會運用許多人已經看到習慣的3D視覺技術,那麼在內容上就應該會多下一點功夫吧?



      1998年,當我看到如同巨大鬣蜥的美製哥吉拉初次登陸日本時,那種可以輕取獵物的模樣反而令我笑了出來。在片頭登場的真實鬣蜥,就是所有故事的開端。而選擇法國大溪地作為舞台,可能就是為了把美國的氫彈試驗背景給轉化掉吧?話說回來,從這次第二回的美製《哥吉拉》中,明顯可以看出製作團隊真的有用心拍攝。



      自從邁入二十一世紀後,許多以怪獸襲擊為主軸的電影習慣大量使用電腦CG。例如,《科洛弗檔案》、《超級戰艦》、《環太平洋》等。值得注目的就是這類將日本特攝劇給比下去的電影,還能看出幾個日美文化互相較競的橋段。而且製作團隊除了曾研究過怪獸電影之外,也看得出在製作上頗有致敬經典作品的意味。



      由此可見,日美的特攝電影在互相影響之餘,也開始互相較競了起來,他們不光只是單純模仿哥吉拉和其他怪獸電影而已。就像《哥吉拉vs王者基多拉》(一九九一年)一樣,裡頭不但有史匹柏少尉之類的角色專門攻擊日本,還有借鑒《魔鬼終結者》、《回到未來》等電影作品,出現了攻擊型機器人、來自未來並干涉現代歷史的劇情。而且他們似乎刻意模仿史匹柏導演的作品特色,將回憶以老電影的手法呈現。



      然而,日本的哥吉拉電影已經有十年沒有任何新作品,因此哥吉拉現在可說是處於讓人有些著急的狀態。其實,我認為大家趁此機會回顧一下1954年的哥吉拉電影會比較好吧?當然我這不是因為「以前就比較好」的心態,所以才去回顧戰後復興期的昭和時代、去進行懷舊的動作。而是認為當我們遇到瓶頸時,先試著回歸初衷才是最重要的觀念。



      不過,這時我們可能會像少部份粉絲一樣,會認為哥吉拉的一切都是由日本所原創,我認為這種狹隘的想法正是我們必須極力避免的。因為若是沒有揉合「他們的電影、文化」就不可能憑空誕生「我們的哥吉拉」,而《哥吉拉vs王者基多拉》這個作品就是最好的例子。



      事實上,第一代的《哥吉拉》就是從這樣的背景中誕生。例如原作者香山滋先生,他是從各種英語文獻以及為電影作品執筆時得到哥吉拉的創作靈感。而圓谷英二和本多豬四郎則是深受來自美國的啟蒙作品─《大金剛》的吸引。至於伊福部昭所創的哥吉拉主題曲,其節奏則是參考自他所崇拜的莫里斯.拉威爾的鋼琴協奏曲。由此可見,《哥吉拉》並不是單靠日本就能產生的作品。而且要不是當年有膾炙人口的《原子怪獸》,那就更不可能誕生之後的《哥吉拉》。不過,光是用《原子怪獸》這個較早的作品把《哥吉拉》給比下去,是無法說盡哥吉拉帶給人們的魅力。我認為往後的《哥吉拉》必須一邊接受國外因素所帶來的影響,並一邊跨越各種的難關。所以,我希望《哥吉拉》未來可以在這個重點上盡量地和國外互相比較。




    其 他 著 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