庫存狀況
「香港二樓書店」讓您 愛上二樓●愛上書
我的購物車 加入會員 會員中心 常見問題 首頁
「香港二樓書店」邁向第一華人書店
登入 客戶評價 whatsapp 常見問題 加入會員 會員專區 現貨書籍 現貨書籍 購物流程 運費計算 我的購物車 聯絡我們 返回首頁
香港二樓書店 > 今日好書推介
   
好吃(NO.5+6)套書(共二冊)
  • 定價99.00元
  • 8 折優惠:HK$79.2
  • 放入購物車
二樓書籍分類
 
冰海之鯨

冰海之鯨

沒有庫存
訂購需時10-14天
9789863380931
珍•克雷賀德•喬治
黃琪瑩
台灣東方
2015年9月01日
87.00  元
HK$ 73.95  






ISBN:9789863380931
  • 叢書系列:青春悅讀
  • 規格:平裝 / 240頁 / 25k正
    青春悅讀


  • 童書/青少年文學 > 兒童故事/小說 > 溫馨勵志












    一段跨越兩百年的人鯨交流

    一場對海洋最關切的呼籲!

    這是一本集護鯨、環保、人鯨關係於一體的小說





    出版緣起

    導讀? 人鯨之間

    關於鯨聲波所使用的記號

    西苦的世界示意

    弓頭鯨身體部位

    第一章 海洋上 ──西元一八四八年

    第二章 海洋裡 ──西元一八四八年

    第三章 陸地上 ──西元一八五八年? 聖羅倫斯島

    第四章 陸地上 ──西元一八五八年

    第五章 陸地上 ──西元一八五八年∼一八五九年

    第六章 海洋上 ──西元一八六一年

    第七章 海洋裡 ──西元一八六二年

    第八章 海洋上 ──西元一八七一年

    第九章 海洋裡 ──西元一八七一年

    第十章 陸地上 ──西元一八七一年

    第十一章 陸地上 ──西元一九一八年

    第十二章 陸地上 ──西元一九四六年

    第十三章 陸地上 ──西元一九四八年

    第十四章 海洋裡 ──西元一九四八年

    第十五章 陸地上 ──西元一九五九年

    第十六章 陸地上 ──西元一九八○年

    第十七章 海洋上 ──西元一九八○年

    第十八章 海洋裡 ──西元一九八○年

    第十九章 海洋裡 ──西元一九八○年

    第二十章 陸地上 ──西元一九八○年

    第二十一章 海洋裡 ──西元一九八○年

    第二十二章 陸地上 ──西元一九八○年

    第二十三章 海洋裡 ──西元一九八○年

    第二十四章 陸地上 ──西元一九八○年

    第二十五章 陸地上 ──西元一九八○年

    第二十六章 陸地上 ──西元一九八○年

    第二十七章 海洋上 ──西元一九八○年

    第二十八章 陸地上 ──西元一九八○年

    第二十九章 陸地上 ──西元二○○五年

    第 三十章? 海洋裡 ──西元二○○五年

    第三十一章 海洋上 ──西元二○○五年

    第三十二章 陸地上 ──西元二○四八年



    附錄 原編輯的話

    附錄 致謝詞

    附錄? 後記

    圖薩與西苦的世界示意






    導讀與賞析



    人鯨之間 張東君(科普作家)




      二○一二年時,有部名為《鯨奇之旅》(Big Miracle)的電影上映。原著描述發生在一九八八年的真實故事。有一家三口的灰鯨在阿拉斯加被冰困住,駐於巴羅的地方記者拍攝、報導這則消息後,引發救鯨熱潮。環保人士與一般民眾想要拯救牠們卻苦無方法、當地的伊努皮愛特人(Inupiat people)想要依照傳統方式捕捉牠們當食物……雙方衝突愈演愈熱,等到伊努皮愛特人決定參與拯救這三頭鯨的活動時,冰已愈結愈厚,若是等到水面完全結冰,屬於哺乳動物的鯨無法浮上水面呼吸,牠們就只有死路一條。



      於是在大家腦力激盪跟四處奔走後,為了這三頭鯨,組成了幾乎說得上是史無前例的救鯨團隊。成員包括記者、一般民眾、石油公司、環保人士、伊努皮愛特人、美軍,以及俄羅斯的破冰船。雖然最後只有鯨爸爸、鯨媽媽從冰中脫困重獲自由,小鯨不幸喪生,但是這場救援不只實際上鑿破冰層,也打破美蘇僵局的奮戰,還是算得上創造了奇蹟。



      為什麼要花費如此多的人力、物力、財力,還讓原本不肯直接對話的美蘇、算得上死對頭的環保人士與石油公司、原住民與一般民眾拋棄成見、無怨無悔的去救那三隻鯨?或可從這本《冰海之鯨》中見到一點端倪。兩則故事的背景都發生在同一個地點──阿拉斯加的巴羅。



      在二○一二年時,卡洛琳•坎農(Caroline Cannon)──阿拉斯加僅存的七百名伊努皮愛特人之一──也由於阻止在北極海域激增的石油及天然氣鑽探,而獲頒環保金人獎。他們的祖先從幾千年前起,就靠獵捕當地海域的鯨、海象、北極熊、魚類,有時還有候鳥維生。若是油田入侵,環境被破壞,資源不再,他們的生活便會陷入困境,更為嚴重的是,傳統、文化也將隨之消失。她為了要社會大眾重視這件事,出席了非常多的會議,跟聽眾們分享北極的海洋環境、鯨類遷徙、各種海洋哺乳動物的棲息地,以及其他的各種傳統知識。



      再說到《福爾摩斯探案》的作者柯南•道爾醫師,在二十歲前後曾經以船醫的身分搭捕鯨船到北極,不但實際參與了捕鯨活動,還掉到冰海中好幾次,差點命喪北極。他的手記《柯南•道爾北極犯難記》中,詳細記錄著他們每天捕捉到多少的海洋哺乳類、鳥類、魚類等。那個數字非常龐大,可是最令我在閱讀時流冷汗的,其實是:那個數字只是他們那艘船的獵捕量,在他們的周圍還有數百到上千艘的捕鯨船,而這項活動年復一年,直到二十世紀末期,才因鯨的數量減少到令人擔憂的程度,國際上才對捕鯨有了禁令。這條禁令至今仍在捕鯨的國家間引起很大的摩擦與爭議。



      《冰海之鯨》由從前與現在、人類與鯨的角度,來讓我們認識優匹克愛斯基摩人與鯨之間的牽絆及承諾、了解愛斯基摩人的傳統生活方式、捕鯨活動的操作模式、幾種鯨的行為與生態,外加一些些野外求生的方法。



      現代研究鯨的方法,跟書中的圖薩家族辨識對他們別具意義的那頭鯨『西苦』差不多。西苦的下巴上有一個圖案,看起來很像一個跳著舞的愛斯基摩人的側面像。圖薩一世看到西苦的出生,透過人鯨對望,他們之間形成了一種兄弟般的默契,那個緣分,在這本書中持續到圖薩家的第七代才算完成。而代代傳承護鯨的訓誡,則是藉由口口相傳。



      雖然鯨研究者和愛斯基摩人在研究鯨的目的上有著根本的不同,但是在做個體辨識的時候,卻真的是靠著鯨身上的斑紋、顏色、傷痕等等來進行的。研究者會把他們看到的鯨一隻隻的拍照存檔,也許只有編號,也許取個名字,再進行觀察、記錄。然後,那份鯨檔案就會傳下去,給下一個對鯨有興趣的學生、助理……



      都會人與愛斯基摩人的生活型態南轅北轍,卻透過鯨而有了交集。鯨,也由於這些人,而在被捕獵跟被保護的夾縫中求生存。臺灣是有鯨可賞的地方,但不可諱言,仍舊有少數的海豚(齒鯨)會被偷偷吃掉。海豚,對某些人來說,正是海裡面的豬!



      《冰海之鯨》是本看了會讓人很想到海中與鯨同游,希望能夠幫助牠們恢復族群量、生生不息的書。所以,我不告訴你在臺灣可以看到哪些鯨,在哪裡可以看到那些鯨的蹤跡。假如你對牠們有興趣,就自己查資料咯。




    其 他 著 作
    1. 冰海之鯨(二版)
    2. 山居歲月(二版)
    3. 山居歲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