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emname}
{itemname}
香港二樓書店 > 今日好書推介
魔法森林(《秘密花園》第二集,中文版獨家附贈32頁練習本)
定價93.00元
8
折優惠:
HK$74.4
●二樓推薦
●文學小說
●商業理財
●藝術設計
●人文史地
●社會科學
●自然科普
●心理勵志
●醫療保健
●飲 食
●生活風格
●旅 遊
●宗教命理
●親子教養
●少年讀物
●輕 小 說
●漫 畫
●語言學習
●考試用書
●電腦資訊
●專業書籍
有種生活風格,叫小鎮:天空的院子:翻轉地方的夢想、信念、價值
沒有庫存
訂購需時10-14天
9789863208075
何培鈞/著
天下文化
2015年8月27日
117.00 元
HK$ 93.6
詳
細
資
料
ISBN:9789863208075
叢書系列:
心理勵志
規格:平裝 / 272頁 / 25k正
心理勵志
分
類
心理勵志
>
勵志故事/散文
>
真實人生故事
同
類
書
推
薦
真心追夢:黃政傑回憶錄
人生順利需要設計,偶爾也要靠演技:黃小柔女人柔性覺醒的20堂課(限量親簽版)
帶著愛與療癒的香氣行者:一個芳療照護師,以香草給予14個傷痛心靈
人生順利需要設計,偶爾也要靠演技:黃小柔女人柔性覺醒的20堂課
微笑天使
內
容
簡
介
當你知道追逐夢影的百鍊艱辛與圓夢後的甘甜美味,
我想,你也會愛上有夢的感覺。
目
錄
推薦序──他是一位文創過動兒 王浩一�作家、浩克慢遊主持人
推薦序──水牛精神的韌性創業家 許毓仁�TEDxTaipei 策展人 & 共同創辦人
好評推薦──田定豐、林以涵、廖嘉展
我有一個夢
夢想,緣起
古老的宅院
關於追尋,你需要的是……
父親,母親
堅持
翻轉人生心法1:態度
照著心底的熱情去走!
翻轉人生心法2:尋找自己的信念與價值
從民宿到社區
大鞍山城風味餐廳
聯結過去與現在的大鞍古道
台灣鄉鎮的問題
我的小鎮事業
飽島,意外的波折
翻轉人生心法3:莫忘初衷
青年回來了
找到自己的信念與價值
文憑與夢想
竹藝復興運動
廟口路跑,竹山動起來
翻轉人生心法4:運動
點亮地方的光點論壇
翻轉人生心法5:愈分享,愈有熱情
來竹山圓夢:青創平台
我從「創業」學到的幾件事
小鎮文創2.0
把遊客變成社會學家
竹巢學堂:鄉鎮知識的累積轉型
小鎮知識庫
翻轉人生心法6:閱讀
小鎮夢想製造機
青年創業圓夢網
序
推薦序
他是一位文創過動兒
王浩一�作家、浩克慢遊主持人
他很容易解讀,因為沒有什麼心機,熱情奔放。他也不容易解讀,因為總有過度投入的旺盛熱情,所為何來?
去年,因為拍攝「浩克慢遊」投宿了「天空的院子」,那次的錄影主題是「山城」,先拍攝了埔里,再趕路夜奔竹山,準備隔天山上的竹林與茶園。盤桓山路到了「天空的院子」民宿,抵達的時候已經十點多了,山上的夜讓人有些迷惘與興奮,可是必須早起,拴起大門,上床時間已是近十二點了。半夜的山雨下得急,被驚醒然後再度沉沉睡去,在如此不真實地感受下,我懷疑那陣山雨是我的幻覺。清晨五點要起床了,因為待會要錄影。
為何要如此早起,因為民宿主人何培鈞要趕著去遠地演講,他要早早動身,所以整個攝影團隊空著肚子開始錄影。劉克襄與我配合他的出發時間,算是搶拍吧。我終於遇見這位過動兒的毅力了,常常看見他的臉書說今天又去哪裡演講,昨天又參加了什麼座談會。一次的舟車勞累沒有問題,五次也可以挺得過去,可是一年近百次的苦行僧南北奔波,那就蹊蹺了,他在忙什麼?他所為何來?
他曾經邀約我回竹山,向在文創路上努力的一群年輕人,分享我在台南的文創經驗。「回竹山」那是少小離家老大回的「某種惶恐」,也是重新檢視我曾經熟悉的故鄉小鎮,有一種「雀躍的虛名」。然而這個約定,我還等著他的召喚。雖是如此,我已經環視了何培鈞的「小鎮文創」種種,隱然的喝采,訝然的驚喜。我是竹山人,何培鈞不是;何培鈞在竹山,而我不在。這種交換立場的觀察,真是有趣。
其實趣說他是過動兒,是欽佩,是高度肯定。現代很少人像他帶有唐吉軻德的傻勁,前進,不成功,再試;效果不佳,再換個方法;挫折,再試一次……。當年他將一座半頹的老房子煥然新生,就是如此。從此「天空的院子」的晴亮,就像他清湛的眉宇,山林的雲雨與霧靄,就成了他的心路寫照。何培鈞營造自在的山野生活形式,卻是效率騰騰。他創建的悠閒山居空間,過程則成了年輕人的心靈雞湯,裡面蘊含了激發動力的啟發。演講中,年輕人專注地傾聽他的山路與心路,甚至哲學式的生命價值與行銷思考。
我也喜歡聽他說著那一段「天空的院子」從動心起念開始,一路奮起不懈的往事,故事總是如進行曲一般,有強烈的節奏,輕鬆中卻又鬥志昂揚。然而,我卻更感興趣他的「小鎮文創」景色。
文創,文化創意,而「文化」兩字的精煉意涵,就如余秋雨所說的「精神價值,生活型態」。文創絕對不是華山、松菸那種財團公主所展示的型態,如果你知道了何培鈞的小鎮文創演化過程,你一定會同意我的說法,那是地方小鎮特質與居民生活型態的創意呈現,精采而有質感,感動而有未來。
竹山,是南投縣西南隅的小鎮,歷史久遠,也曾是中部地區的重要交通樞紐。當然她沒落許久了,九二一地震後更顯小鎮的寥落,人口外移的數量加劇。然而,這個小鎮開始文創之後,年輕人回來了,怎麼辦到的?發生什麼事?有無其他正在掙扎的小鎮可以借鏡的地方?
讓小鎮動起來,這是大事。現在不流行大有為政府了,小鎮要走出自己的希望,要有年輕人回來。然而要年輕人回來,要先讓他們看到「活力與希望」,於是一些留守小鎮的文青開始路跑、夜跑,他們從「改變安靜」開始,揪人也揪心,小鎮的街道跑動起來了。把小鎮的資源仔細盤整,熱心達人清單列出,明白「在地化與國際化」是不相悖的,接著「青創平台」建構出來了。
這時,何培鈞與一群人提出「把遊客變成了社會學家:知識經濟鄉鎮」,把小鎮的問題變成資源,許多外地年輕人來此以工換宿,他們到了一個友善的小鎮學習,也創新小鎮的可能性,在地人與外來者一起把「小鎮資料庫」建立起來,開始向外傳授經驗。
這是驚人的行動累積與成果,也清晰的宣告「方法比熱情重要」。小鎮的希望,看到了;青年的未來,可以碰觸得到了。我明白何培鈞是旗手,他真的是一位無可救藥的文創過動兒,令人欽佩。我也期待台灣有更多的過動文創者在各地,起飛。
推薦序
水牛精神的韌性創業家
許毓仁�TEDxTaipei 策展人&共同創辦人
我跟培鈞都是第一屆行政院青年顧問團的成員,這個在318學運後應運而生的非正式團體,一共有二十七位來自各行各業的年輕人參與,定期開會,認養議題,扮演政府和人民溝通的角色。我認養的議題是教育和青年創業,培鈞則是青年鄉鎮發展……等。因為青顧團的關係,我和培鈞也常常有機會互動交換意見。每次青顧團開會他必定準時出席,準備充分,積極的參與,由於他住在南投竹山的山上,每次要發言時他總是會說:「今天我從海拔八百公尺的山上前來與各位見面。」
前些時日,我終於有機會到培鈞的「天空的院子」住上一晚。這個位於南投竹山的百年三合院,與其說是民宿,更是記載一個年輕人奮鬥、展現生命力的最佳寫照,而這個故事也是一個社會創新的實踐。從竹山沿著山路緩緩上山,盡收眼底的是綠油油的竹林和層次分明的茶園,隨著海拔線的上升,遠方的山已經被山嵐環繞,陽光透過雲層若隱若現。我和太太抵達時已經是傍晚,車子駛入停車區,培鈞已經在那兒招手,用他那招牌的微笑、永遠不變的「小鎮文創」白T-shirt和大圓框眼鏡迎接我們。
「天空的院子」是一個三合院建築,座落在一個小山丘上,天氣好的時候可以遠眺南投,四周種滿了欒樹、松樹,院子有六間房間,入住時已經有一個外國家庭在院子的中庭乘涼聊天。培鈞在三合院的川堂(現為會客室)砌好一壺茶,細數當年如何創建這個心中的夢想。原來,他在大學時就邂逅這間房子,當時算是一個廢墟。他借貸了上千萬,修整這座廢墟。從來沒有經營民宿的經驗,他從做中學,被拒絕過上百次,過程中還遇到了他的父親病危,每天醫院民宿兩邊跑。
培鈞的每一個故事都是真真實實的,他的眼睛充滿熱情和希望,我問他:「是否曾經想要放棄?」想想他遇到的困難,培鈞說:「有啊,好幾次都瀕臨絕望了……」我心想,是什麼原因讓他撐下去,讓他走到今天?他說那段醫院民宿兩頭跑的日子,所有人連醫生都建議他拔管放棄治療,但他堅持讓父親繼續治療,希望有一天他能看到「天空的院子」成功的樣子。而奇蹟似的,父親竟然慢慢有知覺,可以講話,漸漸復原了!培鈞的努力感動天,幾年以後他在「天空的院子」舉行婚禮,父親也參加了。我依稀記得那天傍晚談到這段往事,培鈞的眼眶濕潤了。
夜裡山上的涼風吹得竹林沙沙響,有種安詳的氣息,睡得也特別甜。隔天,用過早餐後,培鈞邀請我到他的另外一個社會企業「小鎮文創」參觀。「小鎮文創」是培鈞在竹山建立的一個社會創新顧問公司,在於用社會觀察以群眾之力來解決社會問題。
培鈞的做法總是令人耳目一新,他與在地年輕人在廟口辦路跑比賽,把竹山的年輕人凝聚起來;他租下一棟透天厝,用提案換宿的方式,一年吸引了數十個各路英雄好漢幫竹山提案,有些想法、做法也被實踐了。他還帶我去看正進行中的「台西客運轉運站」活化案,他想把一個廢棄的客運站,重新改裝,成為社會創新的基地。我們穿過竹山鎮的大街小巷,拜訪竹子工藝工作坊、當地的打鐵鋪。每到一個地方,透過他的眼睛、理想和熱情,看到未來的可能性。在他的眼裡,困難是挑戰,資源匱乏正好讓他發揮創意,他是一個真正的翻轉創業家。這是我認識的何培鈞。
我很開心也很榮幸替培鈞的新書寫推薦序。我覺得台灣需要多一點領袖,各行各業的領袖,需要更多人站出來承擔責任。培鈞就是一個這樣的人,勇於承擔責任。他的光芒不是光輝絢爛,稍縱即逝的,他是持續不疑的水牛精神。這一個世代的台灣需要有更多的韌性,而培鈞已經做了最好的示範。
書
評
其 他 著 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