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序
懂法是為了更好的生活
  懂法是為了更好的生活法律,古老而又年輕。
  說它古老,是因為它擁有漫長的歷史;說它年輕,是因為時至今日,它還在不斷完善和發展,在未來依舊會煥發勃勃生機。
  法律,是人類歷史的縮影。
  當我們翻開歷史的畫卷,看到人類從原始社會走來,他們之間有著最原始的氏族規則,這些規則被稱為民間法。在這之前,人類生活在自然界中,如同上帝的螞蟻,即便這樣,他們也有法律,這些法律被法學家們稱為自然法。人類從氏族社會走向奴隸社會,他們擁有古羅馬帝國的城邦法、古埃及的農奴法……到了黑暗的中世紀,世俗的法律被教會法取代,文藝復興之後,法律至上成為一種信仰,司法權真正脫離行政權和立法權而獨立。在人類踏過荊棘,在流血抗爭中走向現代社會,他們又擁有了國際法。
  可見,法律和人類社會的發展是如影相隨的。
  不僅如此,法律還與我們每個人的生活息息相關:做為一國公民,個人權利由基本法來保障;在經濟生活中,有物權法監督交易的規範操作;在人與人之間的婚嫁娶離中,有婚姻法保護;
  受到人身傷害,有刑法來為你討還公道;出國在外,國際法接過國內法護衛的盾牌;甚至在死後,也會有財產法來保障遺產不受侵佔。
  瞭解法律、學會法律,能讓我們更清晰地瞭解人類的歷史,更好地生活在法治社會中。
  出於這個目的,我應出版者邀請,為讀者朋友撰寫了《用故事推開法律之門》這本書。
  它不是枯燥的法律理論書,而是一本法律故事書,力求讓讀者朋友在故事中學會法律。當然,本書也不盡完善,不可能涵蓋幾千年的法律發展史,只是試圖拋磚引玉,為讀者朋友將來讀懂
  更多的法律書籍奠定基礎。
  在這一百個法律故事中,讀者可以瞭解到法律是以大多數人的權益為基準的,維護的是統治階級的利益;一個人的努力或許在某種程度上影響到法律的發展,但這種影響是極小的,促進法律不斷完善和進步的還是無數普通人的意願,這是「良心」規則的延續。你也可以看到法律做為人為規定的條例,的確有不合理的地方,但法律卻能在最大程度上展現公平和正義。
  法律,一直肩負人道主義的重任,恰如一首詩說的那樣:
  是的,我們對她求全責備,
  而她,疲倦的神,已然耳聾眼花,過度的操勞,終於使她如此疲乏。
  她不左顧右盼,只默默地向前,向前……
  肩負著巨大的,難以承受的重擔,
  沿著她命運的無盡軌道,
  邁著她的永遠不變的步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