庫存狀況
「香港二樓書店」讓您 愛上二樓●愛上書
我的購物車 加入會員 會員中心 常見問題 首頁
「香港二樓書店」邁向第一華人書店
登入 客戶評價 whatsapp 常見問題 加入會員 會員專區 現貨書籍 現貨書籍 購物流程 運費計算 我的購物車 聯絡我們 返回首頁
香港二樓書店 > 今日好書推介
   
地圖+地圖創意遊戲 (附行旅世界地圖包)
  • 定價650.00元
  • 8 折優惠:HK$520
  • 放入購物車
二樓書籍分類
 
翔鷺:歐洲暨紐澳華文女作家文集

翔鷺:歐洲暨紐澳華文女作家文集

沒有庫存
訂購需時10-14天
9789570530131
林婷婷
台灣商務
2015年10月01日
120.00  元
HK$ 96  






ISBN:9789570530131
  • 規格:平裝 / 352頁 / 25k正 / 14.8 x 21 cm / 普通級 / 單色印刷 / 初版
  • 出版地:台灣


  • 文學小說 > 華文創作 > 散文












    西方有句名言:「移民便是文化的擴張。」





    歐洲篇



    第一輯?? ?入鄉隨俗

    提鄉村九號�方麗娜(奧地利)

    書香飄飄的島國�文俊雅(英國)

    84畫室與極品客人�丘彥明(荷蘭)

    回顧:中西婚姻四十載�池元蓮(丹麥)

    天地暉映契闊情�朱頌瑜(瑞士)

    入境隨俗 �林凱瑜(波蘭)

    三個女人的三句話�株株(德國)

    五月,地中海風情�張琴(西班牙)

    我的德國朋友�高蓓明(德國)

    一隻來訪的貓� 郭蕾(挪威)

    土耳其掠影�蔡文琪(土耳其)

    誰是好孩子?�劉瑛(德國)

    綻放在德國山村的中國茉莉�盧曉宇(德國)

    「紅妝仕女」新年漢堡婦女會�譚綠屏(德國)



    第二輯?? ?說聲再見情猶濃

    麵包和伏特加�田心(德國)

    潮起潮落的時候�呢喃(德國)

    心心相印�常暉(奧地利)

    摩卡�夢娜(荷蘭)

    說聲再見情猶濃�穆紫荊(德國)



    第三輯?? ?建起一座溢滿書香的塔

    歐洲華僑婦女的現況淺談 -兼談我家孩子的中文教育�鳳西(比利時)

    精通外語是華文作家融入當地社會之利器�楊翠屏(法國)

    建起一座溢滿古典書香的塔 ─ 論呂大明散文創作的特色�麥勝梅(德國)

    愛情價,高不高?�顏敏如(瑞士)



    澳大利亞篇



    第四輯?? ?遺憾不再有

    窗外的「鄰居」�立秋

    洋女婿吃中餐�辛夷楣

    心甘情願做宅婆�林則

    遺憾不再有�林鍵

    團圓在望�蕭光

    僑民悲歡離合的故事 …交織母女的客旅人生

    恭喜發財�李澍

    忘記年齡? 享受生活�吳愛珍

    民國才女潘柳黛�周文傑

    那裡的聖誕靜悄悄——懷舊篇章/唐飛鳴

    滑雪的感覺,飛的體驗�胡仄佳

    那年春節�梁綺雲

    臨時房客�海曙紅

    三世同堂的日子�曾湘平

    牛奶潑了以後......�張月琴

    為人之母�蕭蔚



    第五輯?? ?心動如水

    亞美尼亞幼兒園�山林

    協議臨終關懷�北笑笑

    心動如水 �崖 青

    名字叫「路」的餐廳服務生�莊雨



    紐西蘭篇



    第六輯?? ?寂寞紫園

    從窮貧中走出來�安娜

    貓狗這檔事�林寶玉

    牧羊犬的雕像�李蘊

    黃昏戀歌——特別的生日禮物�冼錦燕

    寂寞「紫園」�阿爽

    淺議婚戀之今昔�瑞瑤

    編後記:在遷徙中昇華�林婷婷、劉慧琴






    序《歐洲暨紐澳華文女作家選集》



    世界公民的天涯寫作




      「加拿大華人文學學會」顯然是個非常有凝聚力和行動力的文學組織。幾個月前,林婷婷女士為編就歐洲、澳洲和紐西蘭等地女作家作品集,商我為之作序,我才知道這個學會近年已經陸續出版了加拿大及東南亞等地區的文集。婷婷女士和共同編者劉慧琴女士的辛勞可以想見,而學會的指導者詩人?弦,想來也必以他的詩壇重鎮加編輯高手的功力,給予不少協助。



      我的青少年期,是台灣的「留學生文學」蔚為文類的時候。當時的台灣,民生仍相當困蹇,觀光更未開放,出國留學因而不僅是為深造知識、追求前程,事實上也是走出去看見世界的僅有管道。這些「看見世界」的知識份子,或所見所聞不吐不快,或鄉思沉重只能藉文字抒發,卻因緣際會,為島上的閱讀者打開了一扇望向世界的窗,事實上對台灣日後的經濟發展社會開放,也發揮了重大影響。



      當年的海外書寫,當然,除了留學生,也有出自1949以後因大陸易幟而流亡海外的知識分子和其他外移人口。當時他們能一吐塊壘的園地,只有台灣和少數香港報刊或僑報。回想起來,這些書寫真是感時悲懷多於歡悅。家國之思、文化重負,和「江東父老」的期待,往往使書寫者鄉思如縷、筆觸沉重。其中心緒,用唐君毅先生的話是「花果飄零」,陳之藩則喻之為「失根的蘭花」,我們感受到的自多是無奈和感傷。



      是的,去國失鄉之悲曾是民族的共同重負,使孔夫子遲遲其行,使屈原憔悴澤畔,使王粲嘆息「雖信美而非吾土」。即使到了上世紀的九?年初,大陸流亡法國的蘇曉康還寫下過題為「在美麗的巴黎的那種痛苦」的篇章。



      相對之下,我們才更能看出這冊《歐洲暨紐澳華文女作家選集》的時空意義。這冊文集裡收了歐紐澳地區華文女作家的49篇作品,概分為散文小說和論述文。除了少數議論性文字,絕大多數篇章裡,作者寫的都是自己的生活情境、旅居地的文化,或和親人友人、工作夥伴相處的經驗……。偶有不諧的異國婚姻,或碰到了難處的工作主管、挑剔的居所房東,大致亦視之為人情之一環,並不引發身世的感懷。



      這些作者不乏名家,即使有些名字還不廣為人知,也都有很好的華文駕馭和觀察析理的能力;共同的是她們幾乎都幸運地卸下了感時憂國、失根流離的重擔。我讀集裡的作品,特別感覺到這些域外篇章,「域外」對作者只是諸多選擇的一個,不是不得不;選擇有其理由,但她們返家的路也暢通無阻;更重要的是,如果選擇不回故土,異鄉在感情上也可以成為故鄉;……我們幾乎可以說,這本文集見證的是,華文作者如今是站在世界公民的基點上寫他/她的人生,異地也許吸引她久居或暫留,但家回得去,選擇既不難,回首也無傷。



      我喜歡這樣的文字裡的歡悅陽光,雖然也追念曾經的,那離亂過後旅人濃重的鄉思和百轉的愁腸。




    黃碧端




    其 他 著 作
    1. 芳草萋萋:世界華文女作家選集 The Songs of Grass—Selected Works of World Chinese Women Writers
    2. 歸雁:東南亞華文女作家選集
    3. 漂鳥:加拿大華文女作家選集
    4. 到北橫遊學
    5. 開賓士,狂飆德奧
    6. 狠愛土耳其:地中海最後秘境
    7. 廚房規劃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