庫存狀況
「香港二樓書店」讓您 愛上二樓●愛上書
我的購物車 加入會員 會員中心 常見問題 首頁
「香港二樓書店」邁向第一華人書店
登入 客戶評價 whatsapp 常見問題 加入會員 會員專區 現貨書籍 現貨書籍 購物流程 運費計算 我的購物車 聯絡我們 返回首頁
香港二樓書店 > 今日好書推介
   
區政新角度
  • 定價64.00元
  • 8 折優惠:HK$51.2
  • 放入購物車
二樓書籍分類
 
敷演與捏合:敦煌通俗敘事文學的敘人體物

敷演與捏合:敦煌通俗敘事文學的敘人體物

沒有庫存
訂購需時10-14天
9789866475757
楊明璋
政大出版社
2015年9月01日
113.00  元
HK$ 107.35  






ISBN:9789866475757
  • 叢書系列:史地.歷史
  • 規格:平裝 / 278頁 / 15.5 x 23 cm / 普通級
    史地.歷史


  • 文學小說 > 文學研究 > 華文文學研究

















      敦煌通俗敘事文學作為中國俗文學目前所見較早期的作品,我們對於它的敘述、編創、展演等所知仍有限。本研究讓它回歸到唐五代宋初的寫本文化語境之中,利用那些看似片段甚至有些支離的作品,如〈前漢劉家太子傳〉、〈葉淨能詩〉,一窺講述者以人物為核心、以物件為結點的敷演與捏合情形。同時,也借重那些開展地較成熟的作品,如〈伍子胥變文〉、目連變文、〈韓朋賦〉、敦煌本《搜神記》等,以了解當時的通俗審美觀、物質文化。一方面試著解決敦煌文學研究的若干爭論,另一方面也嘗試為唐五代宋初通俗敘事文學之研究開拓新的進路。







    導論

     一、層級性與交涉性:通俗敘事與文人敘事、民間敘事

     二、敦煌通俗敘事與唐宋說話的敷演、捏合傳統

     三、從敘「人」到體「物」:敦煌通俗敘事文學研究的新進路



    上篇 敦煌通俗敘事文學的人物敷演與捏合



    1 講經敘事的善惠──以S.3050V、S.4480V、S.3096為中心

     一、前言

     二、S.3050V、S.4480V、S.3096三個寫本所敘故事彼此的關係

     三、S.3050V、S.4480V、S.3096三個寫本所敘故事與佛典的關係

     四、S.3050V、S.4480V、S.3096三個寫本所敘故事的文本屬性

     五、S.3050V、S.4480V、S.3096三個寫本的用途

     六、小結

    2 講史敘事的劉家太子──〈前漢劉家太子傳〉考論

     一、前言 047

     二、〈前漢劉家太子傳〉的主人翁

     三、〈前漢劉家太子傳〉的敘事旨趣

     四、〈前漢劉家太子傳〉五組故事的關係

     五、〈前漢劉家太子傳〉的文本屬性

     六、小結

    3 通俗敘事文學中的漢高祖

     一、前言

     二、S.3457、BD.14665二寫本中的四則故事之源流及其文本屬性

     三、敦煌通俗敘事文學中漢高祖的角色功能與形象

     四、小結



    下篇 敦煌通俗敘事文學的物件敷演與捏合



    4 講唱敘事中的劍──以〈伍子胥變文〉為中心

     一、前言

     二、敦煌變文中作為劍之對照的刀、弓、箭

     三、講唱之劍的敘事美學功能─以〈伍子胥變文〉為例

     四、講唱之劍的象徵意涵

     五、小結

    5 〈目連變文〉他界遊行敘事的?與錫杖

     一、前言

     二、〈目連變文〉的空間敘事及?、錫杖於其中的作用

     三、作為他界遊行中介物的?之源流及其他神異功能

     四、作為他界遊行中介物的錫杖之源流及其他神異功能

     五、?、錫杖與目連形象連結之源流

     六、小結

    6 〈葉淨能詩〉的敘事紋理與他界遊行敘事的符籙、衣著

     一、前言

     二、〈葉淨能詩〉的主人翁及敘事旨趣

     三、〈葉淨能詩〉的時空敘事及符籙的敘事美學功能

     四、符籙於〈葉淨能詩〉他界遊行敘事反映的文化語境

     五、衣著於〈葉淨能詩〉他界遊行敘事的功能及反映的文化語境

     六、小結

    7 餽贈與象徵:講唱敘事中的禮物

     一、前言

     二、作為全篇故事核心的禮物及其象徵

     三、作為全篇故事敘事結點的禮物及其象徵

     四、作為部分情節敘事結點的禮物及其象徵

     五、小結

    8 〈韓朋賦〉的禽鳥蟲魚敘事之承衍與民俗象徵

     一、前言

     二、〈韓朋賦〉在唐五代的流布及其禽鳥敘事的意義與作用

     三、〈韓朋賦〉禽鳥蟲魚敘事對先唐文學的承繼及其民俗象徵意涵

     四、〈韓朋賦〉禽鳥敘事於唐以後的流衍及其民俗象徵意涵

     五、小結

    9 神變、物件與敦煌本《搜神記》

     一、前言

     二、敦煌本、八卷本、二十卷本《搜神記》重出者之神變敘事與物件

     三、敦煌本《搜神記》獨見者之神變敘事與物件

     四、小結

    結論

    參考書目





    其 他 著 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