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的話
「從動物的眼睛看世界」原本是一個活動的構想,卻陰錯陽差的化身成這本圖畫書,這個美麗的轉變,不但能將我原本的想法表達出來,而且更豐富。
這可以是一本簡單的生物科普書,讓小朋友認識不同的眼睛,學習生物多樣性的概念;也可以是一本簡單的美學書,讓小朋友知道這世界上沒有一定的「美」的標準;更可以是一本學習尊重的故事書,讓小朋友將注意力由「我」向外擴大,學會尊重差異。
我在蒐集資料和構思整個故事的過程中,也很意外的發現,動物的眼睛看出去的世界,竟然跟某些著名畫派的畫法有些雷同,也許自然跟藝術之間,原本就是一體的吧!
最後建議爸爸媽媽在陪你的小孩讀這本書的時候,先不要急著告訴小朋友答案,多鼓勵他們去思考,說不定你還會在孩子的答案中,發現更多有趣的事情呢!
導讀
尊重「不同觀點」和「創作自由」? ?
這本圖畫書以富有創意及趣味的手法,闡釋「尊重差異與多元」的意義。故事的結構完整,作者以「每個人眼中看到的世界各不相同」這種比喻式的概念為前提,再以呈現不同的藝術風格為例,代表各種不同的觀點,推演出結論—尊重不同的觀點,世界才會豐富並多采多姿。書中還蘊含另一個重要的訊息,就是尊重「創作自由」。這樣的主旨很有教育性,也很嚴肅深刻,但作者卻能做到深入淺出,情節鋪陳中亦屢見童趣及新意,這樣傑出的表現使人印象深刻。
故事以「畫畫」為主軸,既貼近大多數小孩喜歡畫畫的心理,又充分利用圖畫故事書的主要特色,還順便介紹了繪畫史上不同的畫家及流派,不論是與兒童溝通的親和力還是藝術表現方面,都有很不錯的效果。書中誇張的角色造型及巧妙的場景設計,使故事在現實經驗的層面外又有寓言般的氣氛,延伸出意在言外的想像,也讓讀者能對書中的比喻及象徵有思考詮釋的空間。
色彩的運用不但提供讀者豐富的視覺經驗,還適當的表現人物情緒的轉折。文圖之間合作密切,布局、連貫性及節奏等方面也都有平穩完整的表現。
就圖畫書而言,意見或訊息的傳達並不一定用文字,有時可用圖像或其他繪畫元素,如色彩、布局等,用得適當時,反而是比文字更高明的手法。書中各評審的造型就有意義上的隱喻,傳達了主張多元畫風及觀點的立場。作者選擇了特定名畫中的人物來當評審,借助他們本身蘊含的意義使讀者產生概念上的聯想,來達到情節所需要的效果。這些名畫人物是一般大眾常見的,即使不一定熟知細節,仍可理解主張多元畫風的立場。這種做法加強了圖畫書作品的層次和深度。
這是一本有趣的圖畫故事書,也是想像及創意的集合。它會刺激小孩不斷發出驚嘆和疑問:「怎麼會這樣?」「為什麼?」「真的嗎?」「有可能嗎?」當讀者在閱讀中產生新的聯想、打開新的視野時,大概就真正體會到什麼是閱讀的樂趣和自由了。
文�柯倩華(兒童文學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