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序
工作其實可以既認真又無負擔
?
2008年初,我首次踏上荷蘭的土地,對於學花卉栽培的我來說,這裡是園藝界的聖殿國度,也是進修深造的第一選擇。沒想到,自此我與荷蘭的緣分愈結愈深,讀書、實習、工作、買房定居、結婚、迎接第一個寶寶,都是在荷蘭,荷蘭已經成為我的第二個家。時常會有荷蘭親友問起:「妳喜歡荷蘭嗎?會想要一直住在這裡嗎?」我總是回答:「要是能夏天在這裡避暑,冬天回到台灣躲開又冷又濕的荷蘭天氣,那就最完美了!」
?
現在的我,非常喜歡荷蘭的開放思想、直接不做作的表達方式,少有旁人閒言閒語,能夠讓我直率的做自己。在這種環境下生活,能省去許多無謂的壓力,過得輕鬆自在,難怪許多幸福快樂的相關調查,都顯示荷蘭人是世界上最快樂的一群人。但老實說,荷蘭人直爽不諱的特色,也是我初到荷蘭時經歷最痛苦的文化差異。每每遇上意想不到的文化衝擊後,我就會自問在台灣背景下成長的我,到底與荷蘭人有何不同?又是什麼態度或思考模式造成這些差異?經過這些年不斷的體驗與反思,文化衝擊的不安感早已逐漸消失,取而代之的是從荷蘭人身上學到許多快樂過日子的關鍵。
?
雖然身在荷蘭,我一樣心繫著台灣,尤其是在看到富者愈富、貧者愈貧的社會;缺少包容力而造成衝突的芝麻小事;以及超出體力與人性負荷的職場環境,總是為台灣人感到心疼。而讓我決心積極下筆的楔子,是我一位剛進入職場的年輕友人,經歷了連日加班,甚至需要睡在辦公室裡,他在臉書上發洩,道出滿滿的疑惑,不只是身體上的疲累,更是精神上的無力感,不知道這麼辛苦是為了什麼。當時我已在荷蘭工作數年,見到這樣的敘述,實在難以想像自己也可能會面臨這樣的工作條件,然而此職場環境卻是切切實實的發生在更多親朋好友身上。
?
因緣際會之下,我開始於職場女性議題網站CAREhER發表文章,分享在荷蘭工作與生活的反思,其中一篇《別當甘蔗渣:荷蘭的彈性工時哲學》,更是收到許多讀者的意見反饋,很高興看到許多人認同工作不應是生命的全部,生活中還有許多更值得我們停下腳步享受的人事物;但難過的是,發現也有不少讀者對於「擁有更好的職場環境」竟是抱著絕望的態度。受到荷蘭人無可救藥樂觀態度的影響,我竟也變成「沒有不可能、行動便是關鍵」的信奉者,看到這類絕望的留言總會覺得特別刺眼,也因此當出現了寫書的邀約時,我告訴自己:這是盡己力量改變現況的機會,好好把握,藉此能讓更多人了解荷蘭人的Work-Life Balance究竟是怎麼一回事。
?
身在荷蘭工作,的確有許多保障與規定令人相當羨慕,但除了羨慕,我更期待藉由本書與大家分享我所觀察到的荷蘭職場文化,以及這些自稱瘋狂荷蘭人的生活態度,讓更多人可以見證「工作其實可以既認真又無負擔」。
?
最後,本書能完成實在要謝謝我的媽媽,在我發現全職工作與照顧嬰兒之際,實在難以應付寫書而求助時,二話不說飛來荷蘭,讓我著著實實睡了兩個月的好覺。還要感謝我的先生,在認識他後,讓我體驗辦公室之外的荷蘭生活,更在寫書這段期間分擔照顧女兒與家務的實質支持。當然,還要謝謝我的荷蘭同事們,這些快人快語提供我源源不絕的素材。以及感謝正在閱讀本書的你,你的分享與參與,讓本書得以發揮更大的影響力,讓我們一同期待更好的職場環境。
?
林昭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