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emname}
{itemname}
香港二樓書店 > 今日好書推介
魔法森林(《秘密花園》第二集,中文版獨家附贈32頁練習本)
定價93.00元
8
折優惠:
HK$74.4
●二樓推薦
●文學小說
●商業理財
●藝術設計
●人文史地
●社會科學
●自然科普
●心理勵志
●醫療保健
●飲 食
●生活風格
●旅 遊
●宗教命理
●親子教養
●少年讀物
●輕 小 說
●漫 畫
●語言學習
●考試用書
●電腦資訊
●專業書籍
圖解大氣科學
沒有庫存
訂購需時10-14天
9789571183305
張泉湧
五南
2015年10月25日
160.00 元
HK$ 152
詳
細
資
料
ISBN:9789571183305
叢書系列:
圖解書系
規格:平裝 / 392頁 / 17 x 23 cm / 普通級
圖解書系
分
類
自然科普
>
天文學/地球科學
>
天文觀測/氣象
同
類
書
推
薦
颱風解密:你也可以做天氣達人!
宙斯與玉帝談星:四季星宿×神話故事×觀星指南,一次了解各具特色的東西方星空,成為讀星高手不是夢!
流星迷蹤:從璀璨星體到黯淡隕石,每一次墜落都是來自天外的珍貴禮物!
毀滅,還是新生?黑洞的可能與奧祕:天體碰撞、吸收光線、扭曲時空……為什麼人們要研究星空與黑洞?
暖化尚無定論:氣候科學告訴或沒告訴我們的事,為什麼這很重要?
其
他
讀
者
也
買
為什麼男人愛說謊,女人愛哭? Why Men Lie and Women Cry
香港行山植物探賞徑
吉澤明步的戀愛教習所:不當魯蛇!Acky親自開課調教
UFO&宇宙人大百科:107則幽浮與外星人造訪地球實錄揭祕
山藝讀本
四季的露營
內
容
簡
介
輕鬆理解大氣科學的發展與相關理論
以簡潔扼要的方式,清楚說明、重點整理
配合圖表輔助,加深學習記憶
目
錄
第1章 藍色地球與地球大氣的誕生
1-1 宇宙的誕生
1-2 太陽星雲假說
1-3 太陽系的誕生
1-4 太陽系行星的誕生
1-5 地球的形成與地球結構
1-6 地球內部層圈的形成
1-7 地球形成旋轉橢圓體
1-8 地球的運轉
1-9 地球進動與歲差運動
1-10 海洋的形成
1-11 海洋分布與海底地形
1-12 地球大氣的形成
1-13 原始大氣及氧氣濃度的增加
1-14 臭氧層的形成與大氣的進化
1-15 火山活動與次生大氣的形成
1-16 藍色地球是宇宙中唯一的綠洲
第2章 地球大氣概述
2-1 地球大氣的組成
2-2 大氣的垂直結構--對流層與平流層
2-3 大氣的垂直結構--中氣層與增溫層
2-4 高層大氣與磁層
2-5 臭氧層與紫外線的吸收
2-6 地球大氣能量來源
2-7 大氣及地表能量收支
2-8 入射太陽輻射緯度分布
2-9 大氣及地球輻射
2-10 溫室氣體與溫室效應
2-11 輻射平衡溫度
第3章 大氣運動
3-1 氣壓與等壓線
3-2 等壓面
3-3 氣壓場
3-4 低壓槽
3-5 大氣運動
3-6 氣壓梯度
3-7 科氏力及摩擦力
3-8 地轉風及近地面風
3-9 離心力與向心力
3-10 大氣環流系統
3-11 三胞環流/三圈熱力環流
3-12 行星風系
3-13 大氣環流的季節變化
3-14 區域環流
3-15 焚風
3-16 綜觀尺度大氣運動
3-17 東風波/熱帶波
第4章 大氣現象
4-1 霧的形成與分類(一)
4-2 霧的形成與分類(二)
4-3 雲的形成與分類
4-4 雲的種類(一)
4-5 雲的種類(二)
4-6 雲的種類(三)
4-7 雲的種類(四)
4-8 雲的種類(五)
4-9 雨的形成與種類
4-10 地形雨
4-11 雷暴
4-12 多胞型雷暴
4-13 氣旋雨
4-14 熱帶風暴結構與強度
4-15 熱帶風暴的移動
4-16 熱帶風暴命名
4-17 溫帶低壓與鋒面降水
4-18 冷鋒及暖鋒
4-19 囚錮鋒
4-20 龍捲風
4-21 沙塵暴
第5章 海洋氣象
5-1 海洋與大氣的關係
5-2 大氣與海洋交互作用
5-3 熱塔效應
5-4 海洋沿岸的風與流
5-5 潮汐
5-6 暴潮
5-7 洋流系統
5-8 溫鹽環流
5-9 聖嬰及反聖嬰現象
5-10 聖嬰現象的效應和影響
5-11 冰山與航運安全
第6章 大氣現象觀測
6-1 全球對地觀測綜合系統
6-2 氣象觀測網分類
6-3 氣象觀測系統地面氣象觀測
6-4 氣壓及風向風速觀測
6-5 降水量及溫濕度觀測
6-6 雲的觀測
6-7 雲量和雲高觀測
6-8 農業氣象觀測
6-9 海洋氣象觀測
6-10 航空氣象觀測
6-11 航空氣象觀測設備
6-12 微爆氣流與陣風鋒面影響飛安與觀測
6-13 高層氣象觀測
6-14 氣象雷達觀測
6-15 氣象飛機觀測
6-16 下投式探空儀
6-17 氣象衛星觀測
6-18 繞極氣象衛星
6-19 紅外線衛星雲圖
第7章 天氣分析與預測
7-1 天氣學的演進
7-2 天氣現象的尺度與壽命
7-3 天氣圖分析
7-4 高空天氣圖與厚度圖
7-5 天氣分析輔助圖
7-6 天氣預報
7-7 數值天氣預報
7-8 短期天氣預報
7-9 降雨機率預報
7-10 長期預報
7-11 颱風預報
7-12 影響侵臺颱風因素
7-13 藤原效應
7-14 颱風路徑預報
7-15 颱風強度預報
7-16 颱風降雨預報
7-17 數值模擬
第8章 大氣化學
8-1 大氣的化學組成
8-2 大氣化學研究對象
8-3 懸浮微粒或氣膠
8-4 氣膠化學
8-5 衛星觀測氣膠
8-6 環境破壞與大氣汙染
8-7 主要空氣汙染物
8-8 化學煙霧
8-9 酸雨
8-10 酸雨的採樣與監控
8-11 平流層化學
8-12 臭氧層減弱的傷害
8-13 大氣放射性物質化學
8-14 電離輻射的危害
8-15 公眾年曝露劑量
8-16 放射性物質的輻射性汙染
第9章 氣候學
9-1 地球的氣候系統
9-2 氣候學研究領域
9-3 氣候形成因素
9-4 氣候分類法
9-5 地球能量的收支平衡
9-6 輻射平衡溫度與溫室效應
9-7 影響氣候變化的自然因素
9-8 歲差
9-9 太陽黑子
9-10 板塊漂移與地形變化
9-11 火山噴發
9-12 火山噴出物
9-13 大氣氣體成分的變化
9-14 地表狀態的變化
9-15 海洋與氣候
9-16 聖嬰/南方震盪
9-17 雲與氣候
9-18 大氣內部動力與氣候
第10章 氣候異常與氣候災害
10-1 我們所居住的地球發出哀嚎
10-2 全球暖化跡證-北極冰床逐漸消失
10-3 全球暖化跡證-南極大陸異常改變
10-4 全球暖化跡證-各地山脈冰河後退
10-5 全球暖化跡證-北極永凍土逐漸融化
10-6 全球各地熱浪益發頻繁
10-7 侵襲各地風災增強
10-8 噴射氣流與極地渦旋異常
10-9 氣候災難
10-10 氣候變遷與糧食危機
10-11 中國沙漠化與沙塵暴更趨惡化
10-12 低海拔珊瑚環礁國家恐被海面上昇淹沒
10-13 喪失生物多樣性物種
10-14 全球氣候異常對人類健康狀態造成負面影響
第11章 大氣科學的應用
11-1 大氣科學與地球系統科學
11-2 地球系統能量收支平衡
11-3 地球系統的水文循環
11-4 水文循環與洪水
11-5 航空運輸運用-飛航安全與氣象因素
11-6 航空運輸運用-影響飛安之低空風切
11-7 航空運輸運用-影響飛安之亂流
11-8 低雲與濃霧
11-9 農業氣象應用
11-10 水文氣象學應用
11-11 引發洪水常見原因
11-12 水災監測與預警
11-13 森林氣象學
11-14 太空科學的應用
11-15 軍事氣象之應用
11-16 氣象戰
序
序
異常氣候隨時隨地上演,影響全球各地日益嚴重,且恐成常態,導致的衝擊已成為全球高度關切的議題;不論貧富,沒有人能從異常氣候的影響免疫。作者於2015年6月2日搭機抵達紐西蘭北島奧克蘭國際機場時,在雷電交加中飛機嘗試降落兩次失敗拉起重飛,在劇烈亂流中持續盤旋超過一小時後放棄,改降紐西蘭南島之基督城國際機場,旅程延誤約5小時,作者因而深深體驗大氣威力除影響人類日常生活外,更嚴重影響飛安。
大氣科學是研究大氣本身及大氣中各種現象的科學,需運用物理、數學、化學等基礎科學知識,以了解、詮釋曾經被歸諸於宗教神奇力量的大氣。大氣科學也是一座知識的橋樑,一端是基礎科學,另一端連結人類社會與天下蒼生;我們觀測大氣、嘗試了解大氣甚至預測未來,這中間環環相扣,我們將這些知識內化成獨一無二的大氣科學,最終的目的無非是充分掌握大氣的瞬息萬變,預測大氣的走向,再善加利用這些資訊,希望可以趨吉避凶,更期待能讓地球環境永續發展;本書利用圖解方式,讓讀者能迅速理解並掌握先機。
我們所居住的地球表層由大氣圈、水圈、岩石圈、冰雪圈及生物圈等5大部分,共同組成一個綜合系統。大氣圈圍繞著地球,不但提供我們所須的空氣,並且影響陽光和氣溫、濕氣以及空氣流動,從而決定天氣。由於大氣圈中發生的各種現象不僅種類繁多,而且在時間和空間尺度上不受限制,還因地表的水圈、岩石圈、冰雪圈及生物圈的影響,其複雜性和不確定性是自然界最為突出的;大氣科學的研究必須擁有觀測點分散全球,觀測方法具高度協調統一以利比較,觀測資料能迅速交換集中,而國際間任何一個地區、一個國家都無法孤軍作戰;相反的,世界氣象工作也少不了任何一個地區或一個國家的合作。
大氣科學在它的發展進程中已逐漸形成許多分支,如大氣探測學、大氣化學、天氣動力學、氣候學及航空氣象學等。大氣科學像是一棵百年大樹,它的根深入基礎科學的土壤,吸取養分;從大氣科學主幹長出的枝葉,競相朝無窮的蒼穹伸展,象徵無限的應用層面與發展潛勢。
應用大氣科學是將大氣科學的原理、方法和成果應用於農業、水文、航海、航空、軍事及太空等方面,也著重開發利用氣候資源。了解大氣科學的特性後,即可發現它的多樣性,每個人依照興趣,都可以在大氣科學中找到適合自己才能的研究方向,讓自己在這個充滿挑戰的領域中發光發熱。為讓國人能體認氣候異常的嚴峻課題,建議學校教育積極推廣大氣科學的科普知識,使成為大學生必備的基本科學素養。
本書得以出版,首先要感謝五南文化事業機構楊榮川董事長,因他對天氣現象頗富好奇心,適因作者所學專長曾在交通部民用航空局實際從事氣象業務多年,並兼大學教學工作,拙著《全球氣候變遷──危機與轉機》」一書,亦由五南圖書出版公司發行,作者在偶然機會與楊董事長聊天後,他即吩咐其編輯群對我發出邀稿信函。其次要感謝編輯部等工作團隊,三年來不斷給予協助與鞭策才得以完成初稿,編輯團隊更克服萬難,完成本書最繁雜且艱困的繪圖與製表工作。最後希望讀者閱讀本書後,對從事之工作、研究與日常生活都能獲得實質助益。
書
評
其 他 著 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