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emname}
{itemname}
香港二樓書店 > 今日好書推介
魔法森林(《秘密花園》第二集,中文版獨家附贈32頁練習本)
定價93.00元
8
折優惠:
HK$74.4
●二樓推薦
●文學小說
●商業理財
●藝術設計
●人文史地
●社會科學
●自然科普
●心理勵志
●醫療保健
●飲 食
●生活風格
●旅 遊
●宗教命理
●親子教養
●少年讀物
●輕 小 說
●漫 畫
●語言學習
●考試用書
●電腦資訊
●專業書籍
夜行:風神鳴響
沒有庫存
訂購需時10-14天
9789869194365
黃致中
奇異果文創事業有限公司
2015年11月13日
117.00 元
HK$ 99.45
詳
細
資
料
ISBN:9789869194365
叢書系列:
說故事
規格:平裝 / 364頁 / 25k正
說故事
分
類
文學小說
>
華文創作
>
小說
同
類
書
推
薦
不羈的晚霞:忘情墨爾本
一夫一妻:曹明霞中短篇小說集
浮世百願:昔日心願(豪華特裝版)
聊齋本紀
疫情蔓漫徬徨時
內
容
簡
介
風吹燭火? 光影搖曳? 如露如電? 風神鳴響
你怎麼確定鏡子裡真的是你?
你怎麼確定靈魂裡只有自己?
目
錄
第一章? 醒不來的夢
第二章? 劍名「無悔」
第三章? 飛翔之夢
第四章? 開進腦袋的公車
第五章? 脫胎換骨
第六章? 主角命
第七章? 開誠布公
第八章? 鬼神之說
第九章? 當你聽到了哭喊
第十章? 不公平
第十一章? 只要一次
第十二章? 劍出無悔
第十三章? 寧靜亂世
第十四章? 劍鬼
第十五章? 信
第十六章? 實驗
第十七章? 地下道
尾聲? 風神鳴響
序
推薦序一
概念與言語之書
許榮哲(小說家)
一開始,我以為這是一部「輕」小說(從書名、角色、時空設定,以及不斷出現的動漫哽來看,確實如此),只要兩三下,就可以輕鬆讀完,然後打個飽嗝,一覺醒來,全忘光光。但我錯了,這其實是一部「重」小說。
原因在於輕的世界裡,來了一個重的傢伙:墨子。
近幾年,我和致中合作了多場活動,我是個瞻前不顧後的人,他則正好相反,是個心思細膩、邏輯強大的人,常在事發前預見各種可能的漏洞,並一一列出解決方案,像防毒軟體,有他在,就不怕活動卡關,是個令人安心的傢伙。
以邏輯和揪錯見長的他,簡直就是小說裡的軍師主角芸草化身,他們同樣擁有一顆強大的邏輯腦,總能把漏洞百出的世界(飛雁造成的紕漏),事先用概念和語言,打下一劑又一劑的預防針。
然而過於強大的優點,反倒常常造成主體建築的傾斜,因此作者引進超強的混合、黏著劑「墨家」,把主人翁設定成「墨家的鬼神」,從此一切都合理、順暢了起來。
一如小說裡提及的:
小子才初次明白了,大叔(墨子)為何不堅持要讓自己變強。
或許是因為他堅信一個道理:
概念與言語勝於刀槍。
正因此,千萬別帶著看爽片的心情來看這本書,刀光劍影從來不是作者的目的。這是一部「墨子舌戰公輸般」的概念與言語之書。跟著邏輯縝密的軍師芸草(其實就是作者),用她的理路去探索這個世界,會比跟著行動力強大的劍客飛雁,用他的魯莽去殺敵,有趣很多。
推薦序二
如果有誰可以理解,那就是動漫社長了吧
朱宥勳(作家、《秘密讀者》編輯委員)
1.
在談這本書前,要先從一次文學獎評審經驗說起。去年,我受邀評溫世仁武俠小說獎的複審,短時間讀了四十個武俠長篇,頗有即將仙去之感。不只是因為每篇都幾十萬字,更大的原因是稿件素質。當代大部份寫武俠小說者,不是模仿金庸、就是複製古龍。前者若無金庸的編劇能力,就容易讓那樣的角色流於刻板;後者若無古龍的詩意和洞明世事的瀟灑,就只是一群換個方向刻板並且很中二的角色在紙上亂跑。
就在我絕望地讀完大多數的稿子,才發現了一篇讓我精神一振的,非常奇妙的小說。它基本上是一篇「輕小說」,從角色設定到文字風格都有著強烈的輕小說氣味;但同時它也確實是武俠小說,它用非常聰明的方式來重新詮釋「武」,角色的掙扎也確實環繞著「俠」的核心。而且更讓我感到愉悅的,是這篇小說「非常知道自己在做什麼」,不但每個段落的方向感很明確,各自發揮應有功能,有時還會有些小段落對內行的讀者眨眼睛——比如說,裡面有個叫做芸草的角色,教女主角曉楓如何編造出無限個故事的段落,就是小說編劇的基本功。作者將之不著痕跡地融入了故事情節裡,一般讀者大概不會有感覺,但會看的人一定會噗哧笑出來。
好小子,你寫篇小說來參賽,還有餘裕在賽事中途跟評審眨眼睛:
「你知道這招是什麼嗎?^_<」
好啦我知道啦。靠北喔。(你就不怕看不出來的評審惱羞成怒嗎?)(啊,我忘記了如果他們看不出來,就根本不會知道要腦羞。)
瞬間那一整票學金庸、學古龍、學到不知道自己是誰的,通通失色了。
輕小說加武俠,然後還發生在原汁原味的臺灣現代社會耶,這組合太有梗了,這真的是只有臺灣人才寫得出來的東西啊。
由於審議過程一切匿名,我根本不曉得這是誰寫的。但我很愛它,在評審會議上努力為它拉票,我也當場說:我認為這篇不只應該入圍,而且應該得獎。(評審會議影片已經公開上網,有興趣可參閱)。然而同時,我卻也有點不安,我大概可以想像,如果下一階段的決審委員很堅持「武俠小說」的傳統樣式的話,「很像輕小說」這個在我看來是優點的部分,正是它可能落敗的原因。因為「武俠小說」,在很多人眼中,就是應該像金庸或像古龍。
最後我的不安成真了,它真的一個獎都沒有撈到。
但對我個人而言,卻是中了另外一個獎:靠,原來這篇叫做《夜行:風神鳴響》的小說,是我已經認識好幾年的黃致中寫出來的。我們同在耕莘寫作會,但出於我的疏懶、以及長年都無法在臺北參加活動的關係,我竟然從來不知道,他小說寫得這麼好。
2.
我知道的是,他是工程師。行事穩重可靠,辦活動時也有靈活的企劃能力。如果硬要找出他容易讓人困擾的地方,那就是你不管跟他說什麼,他都會用全力以赴的認真眼神看著你,你看得出你的每個字都讓他的腦袋全速運轉,正在找出一個絕對可以讓大家都滿意的解決辦法,然後說:「好的。沒問題。」
但我最記得的一件事,還是「他是工程師」這個刻板的角色設定。因為他實在是一個太精準、太清晰的人了,在他的腦袋裡,沒有任何雜亂的經驗現象,無法提煉成簡潔的運轉模式;也沒有任何抽象概念,不能被用一兩個簡明的例子說清楚。和他說話,對於長年浸泡在各式各樣模糊語意的同輩文青、前輩作家的我來說,是令人安心的休息。
而我認為,武俠小說也有他的「運轉模式」,這點黃致中掌握得非常好。你可以幫武俠小說添上各式各樣的外在設定元素,但它的核心就是「武」(一種超乎尋常的、發自肉體的力量)和「俠」(一種必須為弱者做些什麼的倫理自覺),所以「武俠」就等於可以化約成一個問題:「你有了超凡的力量,你接下來要拿它做些什麼?」
所以,雖然表面上《夜行:風神鳴響》跟我們想像中的「武俠小說」長相完全不同,但核心的本質就是在回答這個問題。曉楓意外獲得了飛雁提供的強大武藝以及芸草提供的超人智力之後,小說的主要軸線就是在「要不要出手」這件事上。從貫穿全書的「能否棄劍」的問題,到第一次學會「諦聽」,知道有人在廁所裡被毆打開始,轉接到王安治被欺負、為了解決一個麻煩帶來更大的N個麻煩,以及飛雁帶曉楓回去看那些「曉楓曾經最想殺掉的人」這些情節來看,我們可以看出作家非常知道自己在辯證的問題是什麼,一層層加重問題的力度。
這個你不出手嗎?
那下一個呢?
你說到此為止,那接下來的問題怎麼辦?
而在小說的結尾,黃致中強化了參賽版本中最軟弱的部分,添了不少原版沒有的情節。其中最重要的改動,就是以某種迂迴的方式,來告訴我們曉楓如何以自己的風格,用不同於飛雁的武力壓制和芸草的智力取勝的第三條路,回答了這個倫理問題。毫無疑問,這個改動讓小說比原版更好了。
3.
作為小說寫作者,黃致中另有一項少有人能及的能力:他是個非常棒的「詮釋者」。他擅長把一件事說成你沒想像過的樣子,結果你竟然還覺得那件事更清晰、更銳利、更美好了,簡直就像他伸手到你的後腦勺,幫你調整腦袋和眼睛的解析度一樣。
而小說,往往正是小說家如何「重新詮釋世界」的文學形式。他把你習以為常的世界變成別的樣子,結果卻讓你對這個世界有更美更好的理解。這正是《夜行:風神鳴響》最令人享受的一點。將武俠元素放入現代社會的小說很多,但想到要解決活在集體主義思維的古代俠客,如何與活在個人主義盛行的現代女高中生磨合問題的並不多。讓主角被附身、擁有心內的另一人格的小說很多,但想到「隱私」是個問題的並不多。想到要建立一套解釋體系來讓現代人容易重新理解「武術」內含的小說很多,但能提出能讓現代角色接受卻又不傷害原有武術魅力的並不多。
《夜行:風神鳴響》有一種異乎尋常的清醒,從結構到內容都是。它毫不含糊,因為作者不允許自己閃避,每一個可能的問題都要解決,每一個可能的破綻都要提出好的說法去縫補。
就此而言,《夜行:風神鳴響》的寫法其實很類似科幻小說。科幻小說的操作方式是,置入一項不曾存在的新科技,以它為中心去捲動人類個體、人類社會的變化,而我們就可以比對出自己現在的狀況和小說中有什麼不同。透過這個「先乘上一個X,再還原」的手法,讀者可以更明確地理解「自己」是什麼樣的一種生物。而在黃致中手上,這裏的「新科技」可以代換成任何元素,讓它們交互作用:氣、劍法、智慧型手機、監視攝影機、社群網站、人的鬥爭本性或怯懦……
而我覺得最有趣的一點,是黃致中選擇了輕小說的元素,來作為他辯證「武俠」的載體。我相信對敘事概念瞭若指掌的他,絕對有能力寫出任何比較「典型」的現代武俠套路,但他沒有。他給了我們一個嬌蠻的學妹、北七的技術宅,和冷靜到不行的指揮官學姊,由他們組成的動漫社是主角之所以能度過難關的支持系統。為什麼是他們呢?
這是我為了這篇推薦序再次閱讀小說時,才終於比較清晰感覺到的。那或許可以讀作黃致中給他同世代,甚或下一個世代的臺灣年輕人的信號。「我們」之所以如此特別,如此強大,不只是因為古老的劍靈飛雁和芸草附身在「我們」身上而已。重要的是我們面對這一切時,可以像麒麟學姊一樣冷靜、開放、評估所有可能並且做出合理的決定。唯有這樣的我們,才能把「武俠」變成另外一個樣子,把「小說」變成另外一個樣子。因為我們,是一個從小什麼動畫都看,什麼夢想都敢做,什麼詭異的解決方案都敢去闖的世代。
我們能把「世界」變成另外一個樣子。
這是小說最核心的宣言或預言:
「如果有誰可以理解,那就是動漫社長了吧。」
推薦序三
這座城市需要更高明的超級英雄
神小風(小說家)
幾乎就跟想像中完全一樣,彷彿她無意間早已理解了些許風神劍的運作原理,那些風弦就這麼纏繞在背後,阻住她的跌勢,一根接一根承接住她的身體,張力拉到極限就斷裂。當她緩緩躺在天臺的水泥地板,最後一根弦也剛好斷光,就像溫柔抱著再輕輕放到地上一樣。眼前只見無限寬廣的藍天,從黃昏漸層墜落至深藍的夜。──《夜行:風神鳴響》
雖然說,如果不是致中的關係,我大概不會特別去讀這樣的小說,尤其這是一部融合了武俠與校園玄幻的作品,以輕小說而言,我並沒有偏愛這幾項元素,又沒有腐情節或電鋸殺人魔,或少女賣萌賣肉賣悲慘往事,雖然的確是有少女啦……但翻開頭一頁,這個叫朱曉楓的高中女生,感覺不太一樣。
但我還是不得不說,這部小說還真好看。
但或許又忍不住要說,大概是因為是致中寫的,才會這麼好看。
我所理解的致中,是一個相當自制的狂熱份子──這兩個詞似乎有點互斥,但或許正說明了他是如何構成自己的寫作小宇宙。舉凡小說、桌遊、電影、電玩、漫畫或大型LARP跑團遊戲等等,他總是對於那些充滿創造力的事物充滿熱情,卻又嚴苛得要命,如一個剛拿到精密機械的工匠,將每個關節拆解並細細研究其脈絡,一鑽進去就渴望更多。伸手觸摸肌理,碰碰這裡,摸摸那頭,可能是讚嘆、佩服、質疑接著不免俗的思考:為什麼這樣走,為什麼人物這樣說話,這樣真的合理嗎?最終會推導到一個問號,那這樣走看看會不會比較好?做為好事的旁觀者,我看著他打呵欠:有必要這樣嗎?有必要研究成這樣還打成好幾千字的文章嗎?可能別人也只是「閱」、「推」、「讚」的給你按過去啊。我當然看不到致中當時的背影,可是我想像著,那個背影在說的一定是:當然、當然有必要啊。
或許這本小說,就是在這樣「有必要」的狀況下誕生了。練武奇才如果會出現在武當山、峨嵋派或周星馳的電影裡,當然也可能在我們都熟悉的現代都市裡悄然現身。故事的軸線是這樣拉扯出來的:高中女生朱曉楓拾得一把名叫「無悔」的神劍,當墨家魂魄附上少女真身(而且一次兩個,半買半相送。更藉「元祖」飛雁的之口表明,這把劍如客棧人來人往,下一次入住是誰?是續集的暗示?)也讓傳統武俠正式踏入現代校園。這樣的古今交融並不少見,但難便難在如何將兩者完美結合而不突兀?作者顯然有深入思考過此類問題,甚至可以說,他預備好用這一整本書來回答了。於是朱曉楓所遇到的挑戰,當然並不僅僅是神劍「飛雁」和「芸草」佔領她身體的麻煩,也包括腦袋裡的麻煩,「不是跟妳說現代不能帶劍上街?」「我才不管你以前如何快意恩仇,我可不想變成臺灣史上最年輕的連續殺人犯啊!」作者心有所感,故先自我吐槽一番。我特別愛看這類藏在文字間的小小亮點,這往往是內力所在。包括作者透露出的閱讀品味(寄生獸、羅蘭巴特等關鍵字),以及他描述「芸草」教授朱曉楓如何編故事給孩童聽的橋段——數十種經典元素排列組合,那不正是「寫作的技術」嗎?回頭再讀這本融會各種文類公式的作品,正是它的「身世之謎」?這是作者的圈中之圈,眨眨眼睛,悄悄向讀者揭開這本小說的後臺一角。
像這樣,大量融合了自身知識,包括對話、動作乃至對現代社會的觀察思考,以及角色間細膩的相處,不僅保有了俠義精神,又充滿現代的趣味性。那多像小說裡所提到的「風弦」啊,在以為要失手之際,一根接一根飽滿的承接住故事本體。加上成熟的文字掌握力,讓小說從序章就進入一個安穩的節奏,一急一緩,劇情流暢到像精準的齒輪,每一段都緊緊咬合,毫無雜念,全神貫注的讓故事直速奔流,最終完成了一次輕盈的飛躍。完美落地。
這是新的時代了,連鋼鐵人都需要不斷升級反應爐,屌爆俠得透過社群網路威嚇犯人,再孤高的聶隱娘也得下山入世。如果說小丑那句經典名言:「這個城市需要更高明的罪犯。」是身為犯罪者的自負,那戴上老虎面具,穿梭在高樓大廈間的高校少女,便是身為創作者的強力宣告:看啊。別再看向別的山頭,就在這裡。這座城市需要更高明的超級英雄。
祝福致中,也祝福這本小說,終於把自己鍊成一柄願意出鞘的劍。劍術已成,速速下山,接下來,就請持續拚搏直到讀者滿意吧。
推薦序四
少女的江湖
Killer(小說家)
一個青春少女的人生應該是什麼樣子?在自以為是的成人眼中,應該是充滿陽光和活力,一直玩一直玩一直玩……
但是對很多人而言,青春歲月就像空手闖江湖一樣,放眼全是一片詭異與險阻,只是我們一步入成年期就把它忘了。
至少在我念高中的時候,常希望會有從天而降的使者守護在身邊,陪伴我度過一連串的考驗,陪我練習過生活。
別的不說,白天是乖乖上課的高中生,晚上跟著個性互異的劍靈四處遨遊,甚至可以在夢中穿越時空,連考試都有人代打,這種生活應該是很多人的夢想吧?
只是,這樣外掛全開的人生,真的幸福嗎?自我會不會迷失掉呢?
致中選擇了一個充滿想像力的題材,讓曉楓在開外掛之餘,也學著去分享別人的人生,畢竟青春期原本就是開始思考人生的時候啊。
閱讀著致中的文字,讓我恨不得也讓劍靈附身,跟著曉楓一起,輕鬆愉快地在都巿水泥叢林中遊走。笑傲江湖,應該是所有人共同的渴望吧!
書
評
其 他 著 作
1.
2015竹塹文學獎得獎作品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