庫存狀況
「香港二樓書店」讓您 愛上二樓●愛上書
我的購物車 加入會員 會員中心 常見問題 首頁
「香港二樓書店」邁向第一華人書店
登入 客戶評價 whatsapp 常見問題 加入會員 會員專區 現貨書籍 現貨書籍 購物流程 運費計算 我的購物車 聯絡我們 返回首頁
香港二樓書店 > 今日好書推介
   
成為賈伯斯:天才巨星的挫敗與孕成
  • 定價217.00元
  • 8 折優惠:HK$173.6
  • 放入購物車
二樓書籍分類
 
張春橋的革命之路:濟南•上海•延安•晉察冀

張春橋的革命之路:濟南•上海•延安•晉察冀

沒有庫存
訂購需時10-14天
9789869154550
約翰•西西弗斯
西西弗斯文化出版
2015年11月28日
183.00  元
HK$ 155.55  






ISBN:9789869154550
  • 叢書系列:文革風雲叢書
  • 規格:平裝 / 422頁 / 16 x 23 cm / 普通級
    文革風雲叢書


  • 人文史地 > 中國史地 > 人物史/傳記











      「我們知道:民族革命戰爭不是有了大都市裡的覺醒大眾就可以得到最後勝利的,我們需要全民總動員,因而,對於農民大眾的教育和組織工作絕不能夠放棄。…敵人對於我們的進攻正在加緊,把全國大眾組織教育是文化人底義務。」──張春橋:〈論通訊員運動〉 (摘錄)

    ?

      完整原始史料編撰與整理。本書編撰張春橋青年時期的作品,起訖時間為1932~1946年。是首次結集出版、最為詳盡完備的張春橋文集。內容是張春橋在濟南、上海、延安、晉察冀四個地方的作品彙集,敘述曲折起伏的革命道路。本書編撰的目的,在於通過發掘原始文獻,引導公眾去認識一個更全面、立體、複雜的張春橋。



    本書特色



      史料揭示真相,歷史昭示真理!

      文革史研究的里程碑,第一手文革史料。

      首次全面、系統出版,還原「文化大革命」的歷史原貌!





    「文革」風雲叢書•總序

    「文革」史料整理綜述

    編者的話

    體例說明

    ?

    第一篇 文壇履痕

    ?

    1932

    春雨之夜

    為國捐軀

    愛痕之一

    這一天

    漫談

    學校生活素描─宿舍速寫

    學校生活素描─早操

    學校生活素描─代數班

    學校生活素描─放假之前

    學校生活素描─離別之夜

    ?

    1933

    銀鈴



    ?

    1934



    失業的人

    另一個問題

    濟南文藝界簡報

    相聲

    濟南底報紙副刊一覽

    鯰魚

    關於另外一頁的將來

    關於拉丁中文

    論詩意

    答覆

    《漫畫生活》創刊號的我見

    人肉市場

    《太白》(上)

    印象帖

    山東底方言

    水手

    回讀屋跟文學青年

    唱讚美詩的時候

    「詩人」

    我怎樣答覆他們

    關於臧克家

    纏腳改組派天足

    折扣的說話

    俺們的春天



    ?

    1935

    布的交易─用濟南話寫作的實驗

    濟南(地方印象記)

    女性的悲劇

    夜行者

    濟南話劇界歡迎熊佛西先生記

    明湖春色

    俺們山東人

    半瓶子

    行之端

    林相士

    土槍射手

    驅逐

    我控訴

    講故事



    明星

    鄉愁



    晚秋



    金線泉邊

    老人樣的少年

    作家的生活

    ?

    1936

    錯了嗎?

    俺們被攢著

    老鴉與胡適

    我還有一隻眼睛

    漫畫是圖畫底武裝

    草原之歌

    我們要執行自我批判

    《八月的鄉村》(田漢作)

    狄克給魯迅的信

    革命的詩歌

    也是文學管見

    讀者想不到的

    把孩子領向哪去

    多作些連續圖畫吧!

    文藝新刊集評─光明



    吃飯之外



    紀念高爾基

    海燕

    加速度,列車!

    自己與群眾─評臧克家的詩

    一個土匪

    一個關裡人的紀念辭

    紀念九一八

    魯迅先生斷片─我的悼念

    從洋人打死人力車夫說起─「驕子」和「下等人」

    論通訊員運動

    要求作品通俗化



    ?

    1937

    孩子們

    先行者,你安息吧

    小說家座談會第二次記錄

    炮臺

    明天的太陽

    速寫紅蘿蔔

    關於語言

    生活吧迎著春光─寫給你跟我自己

    用武力回答武力─紀念八一反戰節

    七月八日晚上

    槍斃間諜

    別動隊來了─一個緊急報告

    怎樣對付漢奸

    武裝民眾

    中國為甚麼勝利的?─報告文學

    血火中的上海

    要有計劃地工作

    ?

    1938

    韓複

    漢奸吉思恭

    在鞏固和擴大中的陝北公學

    ?

    1942

    秋天在平原上

    ?

    1943

    對目前邊區文藝工作的意見

    ?

    1946

    為王老栓全家復仇

    ?

    第二篇 遭逢魯迅

    三月的租界

    《出關》的「關」

    田軍作《八月的鄉村》序

    有所感─關於一本「不夠真實」的書

    ?

    第三篇 張春橋年譜(1917-1949)

    ?

    張春橋著作目錄(1932-1946)

    張春橋研究文獻(1976-2011)

    後記





    「文革」風雲叢書•總序

    ?

      優秀的歷史學者都認為史料對於研究工作具有至關重要的價值。史學家傅斯年認為:「史學即是史料學。」史料固然並非史學的全部,而史學的學科起點必須建立在史料勘查、輯佚、校勘等整理工作的基礎之上。沒有史料積累的歷史學家,正如巧婦難為無米之炊。

    ?

      歷史學者沈志華介紹他的治學經驗道:「浩瀚的史料,其實很簡單,我覺得做研究能成功要竅門,第一,你得下工夫,誰也不比誰聰明到哪兒去,都差不多。……別的學問我不敢說,你說你搞哲學,你劃著船轉悠轉悠,回去就能想出點東西來。搞歷史的不行,搞歷史不是想出來的,是看出來的,你得看材料,看不到就不知道,怎麼可能想出來一件事呢?道理可以想出來,史實想不出來的,史實是看出來的。」從材料入手,強調實證,這是史學研究的鐵律。沈志華進一步強調核實原始材料的重要性,他說:「研究歷史需要看大量史料,不看就是蒙自己,如果沒有史料那就沒辦法了,至少我對這個事情的判斷是只要能看到的東西,我必定把它找來看,就是人家都寫了,你都不敢信,你都要找原件看看,做學問不下這點苦工夫,不可能做到有多好。」1不但要高度重視史料,而且要做到廣泛搜求、竭澤而漁;即使有二手材料可用,也要親見原始資料才放心。

    ?

      瑞典隆德大學「文革」史專家沈邁克(Michael Schoenhals)談治學體會時,也強調佔有史料的重要性,他介紹了「文革」研究的心得與經驗:「不管你準備去寫哪個題目、深入什麼課題,你腦子裡肯定不是『一張白紙』,而是由無數早已接觸到事實而形成的一些初步觀點和看法。為了對這些觀點和看法進行核對總和改進,從而寫一部不但對你自己能說明問題的,而且對你想像中的讀者(中國的也好,外國的也好)較有意義的歷史著作,你首先必須查閱汗牛充棟般的原始資料。這是我想強調的第一點:閱讀大量材料的重要性。」2他在研究過程中最喜歡使用的中國出版物之一,就是研究資料中的「大事記」或「年譜」。他認為此類材料的信息量往往非常大。

    ?

      文學史家錢理群對枯燥史料的研究傾注了個人的生命體驗,從中發現了一番別樣的滋味。他說:「史料本身是一個個活的生命存在在歷史上留下的印記。因此,所謂『輯佚』,就是對遺失的生命(文字的生命,及文字創造者的生命)的一種尋找與啟動,使其和今人相遇與對話;而文獻學所要處理的版本、目錄、校勘等整理工作的物件,實際上是歷史上的人的一種書寫活動與生命存在方式,以及一個時代的文化、文學生產與流通的體制與運作方式」,「無不包含著極其豐富的文化內涵與生命內容」。3史料的確並非冰冷之物,研究者的生命體驗、問題意識以及所處時代的社會氛圍決定他會喚醒哪些相關的史料。向公眾開放史料,無異於復活一條條鮮活的生命。

    ?

      本叢書的編撰思路借鑑了謝冕編撰「百年中國文學總系」,而他的思路則來自於《萬曆十五年》、《十九世紀文學主潮》的啟發,即通過一個人物、一個事件、一個時段的透視,來把握一個時代的整體精神,從而區別於傳統的歷史著作。根據這一啟發他提出了叢書編寫的三點原則:

    ?

      一、「拼盤式」:即通過一個典型年代裡的若干個「散點」來把握一個時期的文學精神和基本特徵。比如一個作家、一部作品、一個作家群、一種思潮、一個現象、一個刊物等等。這說明叢書不是傳統的編年史式的文學史著作。二、「手風琴式」:寫一個「點」,並不意味著就事論事、就人論人,而是「伸縮自如」。「點」的來源及對後來的影響都可以涉及,強調重點年代,又不忽視與之相關的前後時期,從而使每部著作涉及的年代能夠相互照應、聯繫。4三、「大文學」的概念:即主要以文學作為敘述對象,但同時鼓勵廣泛涉獵其他藝術形式,如歌曲、廣告、演出等等。5根據謝冕的上述宗旨,本叢書以「文革」歷史風雲作為對象,通過敏銳的問題意識,試圖梳理重要的人物、觀念、事件、運動、思潮等歷史脈絡;以深入的文獻考證,詳實的第一手資料編撰專題性的史料文集。

    ?

      例如本叢書以人物為主的史料編撰,聚焦研究對象整體的生命歷程,全面展現重要問題的來龍去脈,勾勒人物跌宕複雜的人生軌跡。這種編撰方式,可以稱之為史料傳記,或人物史傳。歷史是人的歷史,人是歷史中的行動者,也是歷史的創造者。因此,研究歷史,從根本意義上而言也就是研究人;反之,研究人,是瞭解歷史的一條主導進路。研究人的歷史,首先需要掌握歷史的載體,即史料。通過對史料的整理、輯佚、考據、爬梳,進一步確立理解歷史的理論與方法,從而形成一種關於史料的闡釋經驗與學術傳統。以「文革」人物個案為對象的史料考察,是形成中國當代通史的前提,也是建構中國當代史料學的基礎。

    ?

      本叢書希望凸顯五個方面的特點:第一,文獻性。希望達到奠基學術根基的目的,為「文革」研究建立紮實的史料基礎。第二,知識性。通過編者按、編者注等詮釋形式對一些史料解題,或者對細節進行補充說明。第三,故事性。每一本書都是一段歷史,一個故事,在編撰體例中試圖給讀者一種講故事的起承轉合的感覺。第四,問題式。本叢書的選題或者每一本書中的專題設計聚焦於特定對象,例如普遍有爭議的、有疑問的重要問題,產生了重大歷史影響的人物、事件、運動、思潮或者制度。總之,這些選題都應該具有學理思考的深度。第五,讀本式。每一本書從選題、內容與體例安排等等方面的設計,試圖將該選題的相關問題與知識進行整體掃描,一網打盡。不僅提供原始資料,而且還有研究文獻等,為讀者瞭解該選題提供一個學術地圖或者研究攻略。

    ?

      本叢書的編撰方式所體現出的「史料學」,有待讀者做出回答,敬祈社會各界專家、朋友多多指教。




    其 他 著 作
    1. 權爭、黨爭及其他:劉少奇走向「文革」(上)
    2. 權爭、黨爭及其他:劉少奇走向「文革」(下)
    3. 資深獄吏:康生與「文革」(Ⅰ)
    4. 毛澤東的金棍子:姚文元與「文革」(上)
    5. 毛澤東的金棍子:姚文元與「文革」(下)
    6. 江青的上海往事:作為藝人的藍蘋
    7. 毛澤東的旗手:江青與「文革」(上)
    8. 毛澤東的旗手:江青與「文革」(下)
    9. 毛澤東的理論家:張春橋與「文革」(上)
    10. 毛澤東的理論家:張春橋與「文革」(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