局長序
南方吹起文學熱
  每座城市都有獨特的氣質。台灣位處東西方海路的十字路口,而高雄又是這路口的必經之處,這樣絕佳的地理位置也形塑出港都城市的海洋性格,傳統與新潮並列、多元文化並存,容許自由發展,且展現高度的包容性,令人欣喜的是,這些特性也忠實地反映在我們的文學裡。
  本屆高雄青年文學獎的特點即為「多元共榮」,正是在此時空背景下形成的產物。今年的參賽作品觸及面向很廣,如〈剪輯回憶─側寫高雄遺落的景點〉談城市角落印象與記憶,〈那日廟宇煙迴〉則以無私的神明,反襯出一幅有所求的浮世眾生畫卷,〈南風不競〉寫下對家鄉林園的鄉愁,對於教育本質思索的〈師云〉、〈翠雲〉,而〈漬櫻桃沒有果核〉談多元成家談的輕巧,〈玫瑰色的〉透露出年輕世代對於「天色漸漸光」的想望。這些年輕世代的寫作者,表現出有意識的、積極關懷時代與社會的文學書寫,其多樣性讓人印象深刻。
  昔日高雄有台灣文學的精神導師葉石濤、文壇大師余光中等前輩在此耕耘;近年地方誌書寫的盛行、年年舉辦的青年文學獎,則發掘出無數新秀,書寫下這塊土地的美好。不僅顯示出豐富且多元的文學風貌,更能從字裡行間窺得創作者們對家鄉和城市的豐沛情感,以及未來發展的期盼。
  此次文學獎收穫了豐碩的果實,不但要恭喜所有得獎者及背後用心指導的老師,更要恭賀所有市民。高雄青年文學獎的初衷始終未變,並儼然形成一項指標,引領其他城市跟進。期許文學根苗能在眾人的耕耘下更加茁壯,進而傳承下去。
  今年冬季冷得晚,因為南方正在吹起文學熱。
 高雄市政府文化局局長 史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