凱思林•辛的洞見與智慧是如此吸引人、引人入勝而且能改變生命(甚至改變死亡!)這本書本身就是個恩寵。── 理查.羅爾(Richard Rohr),《踏上生命的第二旅程》(Falling Upward, A Spirituality for the Two Halves of Life)作者
?
在這本奇妙的書裡,凱思林•辛協助我們面對、擁抱生命艱難與不安的本質,接受這個事實,可以讓我們對生命的價值心懷深刻感激,讓我們不再浪費時間,而想要全然進入生命。在她睿智的帶領下,我們會發現老化是歲月的恩寵,可以生意盎然。── Frank Ostaseski,慈心禪工作坊(Metta Institute)創辦人
?
凱思林•辛透過老化過程的變化與挑戰,清楚地揭示了靈性覺醒的契機,這本書是一本心理與靈性動力的實務指南,對每個年齡的人都有助益,但對老年人尤是。凱思林•辛讓我們帶著尊嚴與決心前行,讓我們相信老年階段有其獨有的應許與潛能。── Rodney Smith,《臨終課題》(Lessons from the Dying)作者
?
帶著自身的恩寵,凱思林•辛讓我們更親近了人人都必須面對的老化與死亡。未來的時間比過去短了,但她樂觀地展現我們內心所渴望的靈性覺醒。明智而清晰地,這本書讓我們舒適、輕鬆且詳和地貼近了內心最深刻、由衷的追尋,帶來一個美妙的空間,讓不安的心得以去探索它。── Jean Smith,《人生就是靈性修鍊》(Life Is Spiritual Practice)作者
?
老化雖是必然,卻不必要是黯淡、疾苦的場景,反而能是當狂暴的年少歲月遠去後的一個通往溫柔智慧與寧靜祥和的美麗開端。讓凱思林•辛引領你走向這殊勝的生命歲月,歌頌它,而非因它失落。── Larry Dossey, MD,《萬物一心》(One Mind)作者
本書作者凱思林•辛於一九九八年在美國出版了〝The Grace In Aging: How We Are Transformed Spiritually As We Die〞,而中譯本《好走:臨終時刻的心靈轉換》於二○一○年問世時,心靈工坊曾邀我寫序,而使我對這位作家留下很深的印象。她是專攻超個體醫學(transpersonal psychology)以及各種靈性傳統(spiritual traditions)的心理學專家,曾經有一段時間走入佛羅里達州的安寧病房,有機會陪伴幾百位病人步入人生終點,得到許多對瀕臨死亡的寶貴經驗,而寫出《好走》這本好書。想不到她由死亡的研究,進而寫出這本新作,探討人生步入老年、漸趨終點的過程中如何得到心中的寧靜。書中散發出充滿睿智的話語,使人打從心內發出會心的微笑與讚嘆。尤其是書中每個章節,都有一些很美的心靈宗教經典詩句,除了來自各種佛教、基督教宗派以外,也有一些神學家、哲學家,作家的睿言、甚至還引用美國家喻戶曉,且剛過世不久、一生歷經捕手、教練、經理且妙語如珠的棒球明星尤吉•貝拉(Yogi Berra, 1925-2015)膾炙人口的話語,而為本書在探討這嚴肅的主題時灌注一些幽默。
這本書曾經贏得數種出版界的殊榮,包括列名於二○一四年最佳靈性書籍(Spirituality & Practices? Best Spiritual Books of 2014),我特別高興的是我所景仰的雷門博士(Dr. Rachel Naomi Remen),一位熱衷於提倡醫學人文關懷、在美國首創醫學院「療傷者的藝術」(Healer’s Art)課程的醫學教育家,也以「不要變老了還沒有讀過這本書」(Don’t grow old without it)盛讚這本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