庫存狀況
「香港二樓書店」讓您 愛上二樓●愛上書
我的購物車 加入會員 會員中心 常見問題 首頁
「香港二樓書店」邁向第一華人書店
登入 客戶評價 whatsapp 常見問題 加入會員 會員專區 現貨書籍 現貨書籍 購物流程 運費計算 我的購物車 聯絡我們 返回首頁
香港二樓書店 > 今日好書推介
   
好吃(NO.5+6)套書(共二冊)
  • 定價99.00元
  • 8 折優惠:HK$79.2
  • 放入購物車
二樓書籍分類
 
百年立霧溪:太魯閣橫貫道路開拓史

百年立霧溪:太魯閣橫貫道路開拓史

沒有庫存
訂購需時10-14天
9789862941201
金尚德
玉山社
2016年1月05日
140.00  元
HK$ 119  






ISBN:9789862941201
  • 叢書系列:生活•台灣 歷史
  • 規格:平裝 / 256頁 / 16.8 x 21 cm / 普通級
    生活•台灣 歷史


  • 人文史地 > 台灣史地 > 其他











      立霧溪,發源於中央山脈上巍峨高峻的奇萊山區,千萬年不絕的溪水,掘鑿出雄偉壯麗的太魯閣峽谷。沿著立霧溪上溯,腳下的道路曾是做為戰備之用的警備道路,後來成為產金、養蠶、發電的產業之路,更是聞名全台的觀光道路。



      這條道路上不只有榮民開山築路的血汗,還有更多開路先鋒留下的遺跡。歷時長達百年的開路過程,經歷了不同政權的開拓政策,不同的文化、不同的族群,就在這條東西向的道路上衝擊與融合。



      從前山到後山,從高山到大海,太魯閣橫貫道路的開拓史,是台灣歷史中充滿血淚而又豪情壯闊的一頁。



    本書特色



      ◎運用史料釐清中部橫貫公路的開發真相。一百多年來,多個族群先後在此開山闢路,產生文化碰撞——從原住民的山路小徑、日治時期的警備道路、產業道路、觀光道路,一直到戰後時期榮民再度打開通道。



      ◎附45cm╳21cm全彩拉頁,以日治時期地圖為底圖,加上重要景點、各時期的道路標示,呈現太魯閣峽谷周邊重要河川、地名,以及百年來的路線變遷。



      ◎多張首度公開的珍貴老照片,40多頁的全彩印刷,今昔對照,讓立霧溪百年來的風貌盡收眼前,看遍立霧溪周邊道路的過去與現在。



      ◎附錄「合歡越之旅」,介紹合歡越道路旅遊路線,完整旅程規劃加上風景照片,彷彿一場精彩的紙上行旅。





    推薦序

    自? 序

    目? 錄

    前? 言

    第一章 膏腴之地,生民初始─遷徙之路

      族群遷徙、生命之河

      「開山撫番」下的相遇火花─曇花一現的「北路」



    第二章 浴血抗敵,討伐征途─太魯閣軍用道路

      未知之境、探險測量

      東西夾擊、峽谷烽煙─「太魯閣討伐」戰爭下的全面入侵



    第三章 殖民授產,理蕃之路─內太魯閣警備道路

    一、統合路線、定於一尊的「內太魯閣隘勇線」

      太魯閣理蕃道路開鑿與警備機關的設立

      警備機關─深入峽谷的「一等隘勇線」

      蕃地駐軍─「海鼠山守備隊」的成立

      山地行政─設立「蕃地支廳」

    二、山海相連的峽谷甬道─「新城內太魯閣道路」

      高地路─取徑高遶的「高地舊道」

      峽中道─溪上盤迴的「峽口新道」

      溪上橋─克服「太魯閣關口」的鐵線橋

      斷崖徑─越過三角錐山的「三角錐山大鞍部道路」與「斷崖道路」

    三、北向南湖大山─「支廳至陶賽道路」

      隘勇線上的警備大裁編

      內太魯閣道路最大支線─「陶賽道路」竣工

      立霧溪上的絲路

    四、西進中央山脈─「支廳至西拉歐卡夫尼道路」

      危殆險巇的惡路「饅頭山道路」

      迂迴北繞的新道「荻?道路」

      穿越鑿掘曲流的「西拉歐卡夫尼道路」

    五、殖民地景與鄉愁─「內地式」的地景改造

      隘勇制度的廢止與「研海支廳」設立

      「日本化」的地名改正

      仙寰殊途緣切橋、山月陌徑離緣?─蕃界警備的浮生夢

      「內地式」的宗教推行

    六、西段幹線大北遷─「卡拉寶道路」的誕生

      持續修繕的「荻?路段」

      瑕疵畢露的南岸「支廳至西拉歐卡夫尼道路」

      改道抬昇的北岸「卡拉寶道路」

      警備防線的再調整

    七、東段路線大改道─開鑿「斷崖新道」

      「佐久間神社」鎮座

      「蕃社併合」措施

      「平地誘致」政策

      斷崖上的新道路─「斷崖新道」



    第四章 山嶽攬勝,合歡越嶺─合歡越道路

    一、「臺灣八景」太魯閣|迎接攬勝時代的來臨

      獲選「臺灣八景」─脫穎而出的東臺灣新意象

      文風雅遊,人潮初現

      海鼠山分遣隊「光榮撤軍」

      「霧社事件」的大震撼

      全力推動的報復政策─「集團移住」

    二、「合歡越」道路竣工─觀光攬勝的全盛高峰

      再現觀光熱潮

      橫斷中央山脈的新道路

      「合歡越」道路的誕生

      檜御殿「???閣」的興建

      全日本道路的最高點

      迎接始政四十周年─「峽口自動車道」時代的來臨

    三、風起雲湧的國立公園請願運動

      「東臺灣勝地宣傳協會」的成立

      地方請願下的總督府回應

      分庭抗禮、百家爭鳴的地方競逐

      「次高???國立公園」誕生



    第五章 風雨時局,產金之道─太魯閣產金道路與發電道路

    一、戰爭陰霾下的「國策產業」開發

      戰時體制下的「國民體位向上」運動

      「黃金河」的傳說

      「砂金四十億」之說

      高位丘段的金礦大發現

      花蓮港工業化的奠基─立霧溪水力發電

    二、日暮下的最後餘暉─「發電道路」、「太魯閣產金道路」誕生

      「發電道路」的興工

      「太魯閣產金道路」的開發

      勞力與物資短缺下的築路困境

      馳車入峽,越度重山

      峽谷名勝的凋零與新生

      悲情移住、闊別家園

      太平洋戰爭全面爆發

      帝國日暮─黃金預言的印證



    第六章 汗血築路,東西橫貫─東西橫貫公路

      被遺忘的太魯閣

      廢墟中的重生─籌建「東西橫貫公路」

      三線取捨、確立路線

      鎚幽鑿險、開山闢路??

      天災地變、傷亡枕藉

      峽谷中的新生命



    結 語 ?

    附 錄? 「合歡越」探勝之旅

    附:立霧溪流域道路開拓示意圖拉頁





    推薦序一



      花蓮自古被以西部漢人觀點稱之為「後山」,直至晚近仍有「文化沙漠」的誤解與戲稱。依山傍水的花蓮,是原住民的傳統居地,近年來由於原住民遺跡的陸續出土,發現花東地區早在三千多年前,即有非常熱絡的貿易活動,其觸角遠至東南亞地區。事實上,花蓮較西部地區先獲得太陽日照,因此,應正名為「前山」。



      花蓮,自清代開始少量的募墾與貿易,日治時期大舉的移民開拓,乃至戰後大量榮民於此解甲歸田;使得花蓮在歷史上擁有多元豐富的族群文化、在地理上更保有著台灣最為精采的自然地景之美。從數千年前的原住民居留之地,到今日成為名聞國際的世界級景點;位於太魯閣的立霧溪,正是這樣一個具代表性的花蓮地景。



      金尚德君畢業於本校,他長期將太魯閣作為研究的田野,除了親身踏查高山上的文化遺跡,也致力追尋峽谷中的歷史軼事。今將研究成果出版,除了身為東華大家長的同感喜悅;也期許其為花蓮,補齊此一頁珍貴的章篇、繼續豐富這塊土地的精彩歷史。




    國立東華大學校長 吳茂昆




    其 他 著 作
    1. 合歡山史話(精裝)
    2. 峽谷山徑二十里:內太魯閣警備道路
    3. 古今峽谷-變動的太魯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