庫存狀況
「香港二樓書店」讓您 愛上二樓●愛上書
我的購物車 加入會員 會員中心 常見問題 首頁
「香港二樓書店」邁向第一華人書店
登入 客戶評價 whatsapp 常見問題 加入會員 會員專區 現貨書籍 現貨書籍 購物流程 運費計算 我的購物車 聯絡我們 返回首頁
香港二樓書店 > 今日好書推介
   
秘密花園
  • 定價93.00元
  • 8 折優惠:HK$74.4
  • 放入購物車
二樓書籍分類
 
當前形勢下的臺灣學運研究

當前形勢下的臺灣學運研究

沒有庫存
訂購需時10-14天
9789869161992
陳玲
時英
2015年12月25日
100.00  元
HK$ 85  






ISBN:9789869161992
  • 叢書系列:社會科學
  • 規格:平裝 / 18 x 25 cm / 普通級
    社會科學


  • [ 尚未分類 ]











      2014年3月18日至4月10日,臺灣。一場「太陽花」風暴席捲而來,震撼世界。它扯掉了兩岸關係中的曖昧情愫,把部分臺灣民眾對大陸崛起的複雜的情緒顯現得淋漓盡致。對中國大陸的恐懼與擔憂的情緒早已經不是第一天瀰漫在臺灣島內,但這一次絕對是情緒的大爆發。



      這是一場自由服務貿易協定引發,起初以青年學生為主導的學生運動,後期演變為各界民眾參與的大規模的群眾運動。縱觀整場運動,訴求陸陸續續呈現,並不單一,包羅反中、反程式不當、反統一以及青年對前途的憂慮,但自由服務貿易本身卻匪夷所思地未成為運動主軸。部分參加的民眾尤其是青年學生在看過有傾向性的懶人包或者其他文字後,認定這份服務貿易協定會侵害臺灣民眾利益,認定中國大陸因素會侵害臺灣民主秩序,認定進一步擴大的兩岸經貿往來會加劇貧富兩極化。「當獨裁成為現實,革命就成為義務」,華麗麗的語言,標榜著民主的旗號,刷在牆上,喊在嘴裡,似乎一切是那麼天經地義,只是,是誰給這些青年灌輸了這樣的理念?是什麼讓這些身處象牙塔的青年感受到巨大的危機,並且願意冒著法律上的風險集聚在立法院或者行政院附近?尤其是被青年人所運用的「公民不服從」作為印證行為合理性的理由,總是讓人感覺到有那麼點無力。



      反服貿的論述,舉著維護民主的大旗,導火索是張慶忠的30秒過關說。只是,扛著民主大旗的這場運動所引發的諸多事件本身,是否已經侵害了其他人的民主權利?

    ?? ?

      風暴過後,臺灣出版市場出現了一批以不同視角和體驗撰寫的關於學運的觀察、反思和檢討。律師陳長文和前總統府副秘書長羅智強的觀點比較中肯:太陽花反映的其實是對體制的不安,是對現狀的不滿,甚至可以看做是對臺灣現有制度的反省。學運是一面鏡子,可以映照出臺灣民主的現況,思考民主價值本身的盲點,不啻為一場民主的思辨之旅,但學運對臺灣現行代議民主政治的衝擊一定程度上是有些超過比例的,也必然帶來一些後遺症。



      藍綠之鬥,顯然不是青年人的主要思量。正如現場一塊牌子寫的:無關藍綠,就是不能黑。新世代的他們,更注意自己的思考,而不會簡單地聽信宣導。服貿表面上是經濟議題,但是青年人的運動將這個表面上的議題的遮羞布撕開了,赤裸出對中國大陸的觀感以及兩岸關係在現在和未來的投影。曾經一度,國民黨大打經濟牌,但是幾年過去了,基層民眾並未明顯享受到經濟發展或者對岸讓利所帶來的紅利。同時,貧富不均、分配不公和物價飛漲日益嚴重。國民黨的經濟政策和兩岸政策就此失去部分民眾的支持。



      馬英九執政的8年中,兩岸有良好的經濟與文化互動,政治對話也已經拉開序幕,這種趨勢是有利臺灣的,然而在詭異的社會氛圍中,馬英九卻被罵為「親中賣台」,倒是馬英九本人詼諧地說自己「沒有賣台只賣過臺灣水果」。今日落得幾乎全臺灣都罵的境地,馬英九本人也需要為自己在兩岸關係上的瞻前顧後負責任,他本可以成為政治家,以大格局揮寫兩岸書頁,但卻自我縮小格調,最終只能成為一個過眼雲煙的政客。而民眾反服貿期間,竟然沒有一個國民黨大佬或者高級官員主動挺身而出,為挺服貿辯護,企業界的聲音也甚為微小,讓人感慨,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如洪秀柱在國民黨臨時全代會上所言,「中國國民黨必須作為穩定兩岸和平的一股力量,必須去制衡民粹的氛圍」,然而今日國民黨「在是非價值、國家道路上的模糊、姑息、妥協、放棄,已經沒有信心再捍衛我們的原則,捍衛我們的價值」,「我們原已窘迫的政經情勢,在學運之後,更陷入動彈不得的困境。」



      全球化下,覺得付出與收穫不成比例的人越來越多,貧富差距擴大是所有世代共同的痛,無論大陸、臺灣抑或是世界其他國家和地區。「太陽花」運動中湧現的青年形象是衝動、不滿現狀甚至是不想和中國大陸打交道的,但是後期在媒體和民間機構的調查中又發現,年輕人對兩岸關係顯得理性而務實。

    ?

      1950年韓戰爆發,台海局勢就此定型,兩岸徹底進入分海而治。六十多年來,兩岸歷經風雨,內外因素的交錯影響,島內孕育並形成分離意識,甚至由分離主義者連續執政了20年。2008年,具有大中國情懷的馬英九勝選,中國國民黨重新執政,兩岸關係朝著良性互動的方向大踏步邁進。時任大陸最高領導人胡錦濤也就兩岸關係發表胡六點講話,兩岸關係發展進入了快車道。然而快速通行之下的隱患日漸出現,縱然大陸政府在制定政策時對臺灣百般優惠,島內的分離意識依然有增無減,臺灣人的中國認同每況愈下,臺灣人的祖國意識也日漸凋零,究其根本,是許多事情觸及臺灣民眾國族認同的意識形態。

    ?? ?

      《我們臺灣這些年》的作者廖信忠的一篇《因為我們沒有共同的歷史記憶》有一些文字是中肯而現實的。「1895年,甲午戰爭清朝戰敗,臺灣被割讓給日本,從此,臺灣與大陸就走上兩條不同的路,漸行漸遠。日本殖民統治臺灣五十年,半個世紀,好幾代人,對臺灣的影響肯定無法抹去。臺灣跟大陸這一百多年來,實質有連繫的只有1945到1949這短短四年間,絕大多數的民眾根本不足以瞭解大陸是什?,這扇門就關上了,等到40年後這扇門又重新開啟時,臺灣人因為長期反攻大陸政治教育及宣傳的影響,已經帶著另一種有色眼鏡好奇來看大陸。為什麼臺灣對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冷感,那是因為臺灣這塊土地上的人們,因為歷史原因,慢慢培養出對政權的不信任,轉而對自由的追求,對多元化的守護。如果民族是想像的共同體,很遺憾,過去一百多年來,兩岸並沒有很多可以一同想像的載體。」



      一場「太陽花」的爆發,於穩定而脆弱的兩岸關係未必是壞事。讓多年來部分臺灣民眾反中、恐中心理得到了一次大宣洩,也淋漓極致地展現了臺灣社會的深層矛盾,不啻為一次自我揭發、自我修復的機會;讓大陸涉台系統願意承認過去兩岸交流造就了不少權貴財團,卻忽略了廣大的臺灣基層民眾利益,或者說兩岸交流的受益面並不均衡,普通民眾受惠不明顯;讓政府官員願意重新審視執行多年的涉台政策。而這場運動折射的百姓心態更是讓我們明白,兩岸關係的和諧與長久發展,絕對不是單單的經濟互動以及讓利那麼簡單。



      魅力寶島,曾經接受反共教育和去中國化教育的部分臺灣青年隆重上演了一場「太陽花」,而曾經接受反國民黨教育的大陸學位生和研修生則作為觀眾欣賞了一場「太陽花」,這無疑是最具「戲劇衝突」的場景了。2015年2月,作者在臺北對不同階層的學運參與者或者見證者、大陸交換生、大陸訪問學者等進行口述歷史的採集。用謙卑的姿態,與被訪者進行一場又一場的口訪交流,在我,是持續了多年的習慣。也作為對這場運動最後的記憶。



      西方移植來的民主沒有經過與臺灣水土的融合,未必就真正適合臺灣社會。沒有經濟基礎,所謂民主所謂人權或許都行將枯木。早已經告別四小龍時代、內耗嚴重、經濟不景氣、政策方向不明的臺灣,倘若不用積極的態度正視大陸的崛起,不懂得借力使力,爭取臺灣與臺灣民眾的最大利益和福祉,不管什麼政黨執政,最後都不會得到民心與民意。任何形式和內涵的社會運動倘若以破壞穩定發展的兩岸關係為代價,最終,搬起的石頭砸疼的會是自己的腳。





    前? 言



    一、「太陽花」學運概況

    (一)佔領立法院

    (二)學運大事記

    (三)學生訴求什麼?

    (四)以「公民不服從」為理念



    二、「太陽花」面面觀

    (一)運動能量蓄積已久

    (二)背後的力量與機會

    1、綠營的協助

    2、教授與社會中堅力量

    3、媒體的推波助瀾

    4、馬王之爭

    5、宗教與首富

    (三)學運世代的聯結

    (四)文創與網路總動員??????????????????????????????? ?



    三、「太陽花」前兩岸交流現狀? ?



    四、「太陽花」前民眾對服貿協議的態度及對

    政治經濟形勢的困惑????????????????? ?



    五、學運背景下民眾心態分析研究??????????????????????????????????? ?



    (一)「中華文化復興」在臺灣已近覆滅? 民粹已成習慣???????????????? ?

    ? 1、從「中華文化復興運動委員會」與故宮博物院看「中華文化復興」的掙扎/

    ? 2、「臺灣意識」與「中國意識」的對抗日趨激烈?? 「中華文化復興」風雨飄搖

    ? 3、民眾習慣以民粹的精神捍衛民主制度「中華文化復興」徹底沉淪 ?

    (二)中學歷史課綱修改和去中國化教育影響深遠部分民眾堅信兩岸「沒有共同的歷史記憶」????????????????????????????????????????????????????? ?

    (三)長期不盡如人意的經濟與社會環境讓青年人仇富與敵視精英階層??? ?

    (四)「太陽花」激發民眾尤其是青年的政治熱情

    ?(五)「太陽花」激化部分民眾排斥大陸對台政策和官員的心理

    ??????????????????????????????????????????????????????? ?

    六、學運之後


    (一)?? ?司法的力道

    (二)?? ?青春會在現實中趨於理性

    (三)?? ?學會面對中國大陸????????????? ?



    附 口述歷史



    ?越? 韓:學運背後有政治人物的影子??????????????????????????????????? ?

    李一帆:未來兩岸存在很大挑戰?????????????????????????????????????? ?

    高樹人:在民主社會中任何運動都應該遵循法律的規範???????????????????????? ?

    呂柏良:「紅統」臺灣青年在大陸???????????????????????????????????? ?

    毛佩文:我希望大家都過得好??????????????????????????????????????? ?

    林明正:我對「太陽花」持反對立場?????????????????????????????????????? ?

    王炳忠:臺灣人的命運和中華民族息息相關???????????????????????????? ?

    南? 林:我偏藍又偏綠,我支持學運??????????????????????????????????? ?

    方? 圓:兩岸一定要交流??????????????????????????????????????????? ?

    廖千瑤:「太陽花」是一場拒絕統一的?喊????????????????????????????? ?

    姚麗娜:那時我在臺灣?????????????????????????????????????????????? ?

    洪? 燕:看「太陽」花開花落?????????????????????????????????????????? ?

    黃鑒豪:兩岸青年交流需要包容的胸襟???????????????????????????????? ?

    王沛楠:「太陽花」帶來更大挑戰與更多機會????????????????????????? ?

    張國文:佩服其精神,但不認同其行為???????????????????????????????? ?

    後 記










      寫這此篇的時候,我所在的城市迎來重度污染天氣。我身邊的罹患呼吸道癌症或血液病的人群日益壯大。



      從小在舟山群島吹著海風、品著海鮮、看著海景長大的我,依稀記得成長的歲月裡,舟山經濟發展緩慢,但是空氣是清新的,藍天白雲的出席率是極高的,菜場裡的海鮮沒用那麼多工業用劑裝扮,百姓的生活是簡單而快樂的。



      如果經濟成長註定要以日趨惡劣的生態環境為代價,如果社會日新月異註定要以越來越多百姓的健康為代價,那麼我真的不想要這樣的GDP。人是矛盾的,希望自己的經濟水準提升,也希望享有更好的生存環境。讓兩者和諧共進,是政府責無旁貸的責任,前提是任何一個公民都該享有知情權。



      臺灣的青年學子,抱持青春的朝氣和對自己居住地的責任感,拋開政治理念上的不同,所有的被訪者,不管抱持什麼樣的觀點,都對我給予了非常禮貌的配合,謝謝你們。





    其 他 著 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