庫存狀況
「香港二樓書店」讓您 愛上二樓●愛上書
我的購物車 加入會員 會員中心 常見問題 首頁
「香港二樓書店」邁向第一華人書店
登入 客戶評價 whatsapp 常見問題 加入會員 會員專區 現貨書籍 現貨書籍 購物流程 運費計算 我的購物車 聯絡我們 返回首頁
香港二樓書店 > 今日好書推介
   
二樓書籍分類
 
建築的故事

建築的故事

庫存=1
將於1個工作天內出貨
9789863424796
派翠克.迪倫
呂奕欣
三采
2016年1月29日
250.00  元
HK$ 212.5  






ISBN:9789863424796
  • 叢書系列:Beaute
  • 規格:精裝 / 96頁 / 25.5 x 29.4 cm / 普通級
    Beaute


  • 藝術設計 > 建築 > 建築理論


















    建築的故事,也是人類的故事

    亞馬遜書店讀者★★★★★推薦

    16座改寫歷史的建築,16幅全彩拉頁,16場私人導覽

    讓你一窺藏在每一根屋梁、每一塊磚瓦間的祕密





    前言:來蓋一棟房子

    征服時間的國王:左塞爾金字塔

    希臘神殿

    人民的遊行隊伍:帕德嫩神殿

    古羅馬建築

    城市之心:聖索菲亞大教堂

    披上白袍的教堂

    主教的夢想:巴黎聖母院

    世界各地的建築

    天子居住的城市:紫禁城

    歐洲文藝復興建築

    完美的房子:圓廳別墅

    皇帝的哀思:泰姬瑪哈陵

    歐洲巴洛克建築

    法國最富有的人:子爵堡

    皇家修道院:梅爾克修道院

    沼澤上的城市:聖彼得堡

    復古風潮

    玻璃宮殿:水晶宮

    現代建築

    建築學校:包浩斯學校

    美國建築

    登峰造極:克萊斯勒大樓

    國際風格

    建築師的草圖:雪梨歌劇院

    變革的年代:龐畢度中心

    三思而後建:麥稈捆之屋

    索引與年表





    譯者序

      

    在故事中與建築相遇�呂奕欣(譯者)


      

      通常關於建築知識的書多歸為科普,偶爾會覺得有點「硬」。運氣好一點的話,書中會附上大量彩色的照片與圖說文字,介紹古往今來的知名建築,及其應用的先進科技。看到這麼多精彩的「事實」,必然讚歎人類的巧思與智慧。

      

      《建築的故事》則是從另一個角度來訴說建築。作者派翠克.迪倫(Patrick Dillon)當然也提到建築物要遮風擋雨,並藉由諸多知名建築來說明建築史。但比較特別的是,作者不只發揮「理工腦」剖析技術層面,或拿出考證精神,把一條條建築史實列出而已。作者更從情感層面,帶領讀者發現人們運用建築來表達何種思緒,或透過建築感受到什麼。比方說,法老想透過金字塔來對抗時間;東羅馬帝國最後一任君主走入聖索非亞大教堂時,心情多麼沉痛;巴黎主教不顧民眾瞠目結舌,堅持拆除舊教堂,蓋出直指天際的聖母院,訴說天堂的模樣;中國末代皇帝一個人孤零零地,站在華麗的紫禁城,目送僕人遠去??這麼多故事,使得這些建築物不再只是科技的成就,更承載著人的夢想與悲傷。在作者的筆下,建築充滿七情六慾。

      

      建築是八大藝術領域的一項,只是我們可以不聽音樂、不看電影、不欣賞文學與藝術品,卻一定得住在建築物裡。建築的故事若只提到王公貴族,就不夠完整。作者沒忘記這一點,所以他提到二十世紀初,德國曾成立過包浩斯學校。他們最初只是藉由好的設計(或許只是家用品之類的小東西),讓平民過舒服一點的生活。這看似追求「小確幸」的舉動,卻累積出建築革命的能量。

      

      只是隨著時光流逝,「包浩斯」和許多明星建築師的設計,和昂貴又畫上了等號。那平民百姓該怎麼辦?關於這個問題,書中帶到的德國建築師奧托(Frei Otto),或許提供了答案。奧托是二?一五年普立茲克獎得主,在頒獎前夕離開了人世。他在去世前已得知自己得獎,並發表感言。他說他只有一個夢想:想打造一座天堂,給沉淪的人、給窮人,也給富人,尤其是沉淪的人。奧托的說法讓我們明白,美好的設計可以發揮關懷的力量,不只可以服務富人,還能關懷窮人與沉淪的人,讓他們得到自由。很感謝作者提到這位大師,為我的疑問提供了線索。

      

      過去翻譯建築書時,往往得擺出大陣仗,在書桌上堆滿建築科技、建築史、建築理論的書籍。這整本書中沒有直接提到艱澀名詞,也沒說到維特魯威的建築標準,或是「形隨機能」等主張,卻把這些概念全部融入故事中。最後出乎意料地,我沒動用到那一大堆參考書,去「對付」建築師們光鮮亮麗或是天馬行空的作品。我反而因為書中一篇又一篇的動人故事,及繪者細膩精準又不失手感溫暖的畫筆,得到滿滿的感動。能遇到這本書,我無比感激。

      

    推薦序(推薦人名皆以姓名筆畫排序)

      

    無聲卻不沈默的史料 王怡辰(臺北市立大學歷史與地理系教授)


      

      建築,是不會說話卻活生生的歷史。建築,是百分之百人類意念與能力的體現,反映出人類與環境互動的成果。作為文物史的一環,建築的意涵更加包羅萬象;它同時擁有最豐富且複雜的元素:科技發展、經濟條件、人類工藝美學,乃至於生活慾望、社會潮流、文化內涵……等等。一座建築出現在哪個時代、哪個城市,都透露著耐人深究的歷史意義。

      

      《建築的故事》以一種宏觀歷史的概念,呈現全球重大指標性建築,同時,每一個建築又以全視野的角度加以微觀圖解分析,由宏觀而微觀,帶領讀者從建築創發的時空背景瞭解它的細節,又由微觀而宏觀,讓它存在於人類歷史中的價值不言而喻,尤其更加凸顯了建築作為歷史見證,以及記載史地人文縮影的重要功能。

      

      開創史學研究「大歷史觀」的法國史學家布勞岱爾(Fernand Braudel,1902-1985),在其扛鼎之作《地中海史》便是將地理時間與人文時間納入歷史分析,表面上看來,《地中海史》似乎講述的是地理知識,細究內涵,其實大環境的因素往往是影響人類歷史的至大關鍵。

      

      若說歷史是人類在時間軸線上各種不同抉擇的軌跡,那麼,建築絕對是其中最可靠且充分的證據。

      

    推薦序



    人文和藝術的建築百科�林佳琪(桃園市青溪國民小學老師)


      

      現代人喜歡出國旅遊,不僅可以放鬆身心,還可以增廣見聞,而我們常常會在旅遊前對於重要景點做研究,先了解所要參觀景點的歷史背景,希望有難忘的深度旅遊。但是當我們站在偉大建築物前時,對建築物的設計卻了解得很少,感受到它的雄偉、壯闊,卻不明白為什麼,而這本建築的故事,將解開我們心中的謎,帶領我們了解建築物的秘密。

      

      《建築的故事》這本書,從人類為了遮風避雨而蓋的房屋開始談起,之後因應環境而使用不同的材料和方式建造適合居住的房子,到後來則是為了夢想而設計,也因此建築物經常會帶給人不同的感受。世界著名的幾個偉大建築,例如代表法老永恆生命的金字塔、有著淒美愛情故事的泰姬瑪哈陵、古羅馬帝國的競技場,和現代的美國建築,在一頁頁中娓娓道來屬於他們的故事,配合精美的建築解說插圖,讓讀者彷彿置身在那個時空,對於建築物,有更進一步的認識。

      

      多年前,曾經由專人帶領參觀過雪梨歌劇院的內部,看到舞台,看到表演者準備和更衣的地方,雖然比一般人看到的雪梨歌劇院還要多,但都只是局部的認識。透過這本書中繪畫的雪梨歌劇院,就像親臨其境一般,歌劇院的每一部分是如何利用的,都清楚介紹和記載,讓我忍不住一看再看,愛不釋手。這真的是一本結合人文和藝術的建築百科,適合不同年齡層的讀者來閱讀且非常值得珍藏,推薦給大家。



    推薦序

      

    誰的建築?誰的歷史?�凌宗魁(國立臺灣博物館展示企劃組規劃師)

      

      建築行為是人類最基本的生命續存需求之一,早期和吃飯、穿衣、移動一樣靠自己,房屋也都是透過自己的手來打造,因此可以隨著自己的需求,依照每個地區所能取得的素材及氣候條件,打造所需要的格局、規模和外觀風貌,是人類離開子宮出生後包覆身體最親密的空間。

      

      然後人類有了信仰,也發展出階級分明的社會制度,神與王成為民眾崇拜的對象,建築被當作奉獻與宣揚榮耀的象徵,權力者與資本家爭相將資源灌注其上,藝術家也努力將才華凝結於建築中,思潮與流行隨著宗教與政治的需要而改變,在不同的時代產生了不同的風貌,經過史學家的彙整分類,產生多采多姿的風格專有名詞。從此建築不再只是維持人類生存需求的保護空間,更成為向外彰顯各種理念與意志的展示品,居住也不再是建築唯一的理由,祭祀、儀典、軍事、商業等行為,讓建築產生更加多元並更為壯觀的各種面貌。

      

      在階級組織漸趨嚴密、社會分工日漸細緻的過程中,人類也越來越少有機會能夠親手建造自己要住的房子,建築逐漸成為一門專業技術,由專門的設計者、材料生產者及營造者所生產,並在經驗累積中生產出如《建築四書》等各種設計及施工的規範及程序。最後連賣房子都成為一門專業,人們被告知怎樣的建築好或不好,依賴所謂專家的價值判斷更勝於自己的身體感受;建築從維持生命續存的必需品成為昂貴的商品,歷史上出現過的各種風格,也成為販賣建築時的包裝素材,本書最後一個案例「麥稈捆之屋」,即是對於建築原始意涵的反思。

      

      本書鉅細靡遺,圖文並茂的描繪以西方文化為主體的建築發展史觀及空間發展脈絡,並將亞洲、非洲、拉丁美洲的著名建築奇觀,做為點綴納入介紹以「呈現世界」,這是19世紀以來非常典型的文明演進邏輯認知,其假設人類的歷史是一個由優勢文化主導發展,持續往前的進程,隨著智識及技術與時俱進,最後將文明與進步遍佈世界。面對這樣的說故事方式需要謹慎,對於各種具有顯著文化本位主義的觀看角度也需要認識,但不必全盤接受認同,而應該保持質疑與持續思考的態度。

      

      書中各種具代表性的風格與經典案例,雖然令人眼花撩亂,但並不必將其視為背誦的對象,透過細膩的圖畫搭配精采的故事與歷史事件,讀者自然而然的就能熟記看似龐雜的專有名詞。而當我們認識世界主流文化的建築發展概況,再回頭看待自身的土地與歷史,或許有天也能寫出和畫出屬於自己的建築故事,並重新思考究竟是為誰而建、為何而建的建築目的與意義。

     

    推薦序 



    建築,不只是建築而已�小熊媽張美蘭(親職教育作家)

      

      一開始看到這本書,其實有些驚訝:內容十分充實,但也十分複雜,真的是給孩子看的童書嗎?會不會給青少年或大學生看比較好?

      

      不過,等我仔細讀完內文後,才豁然開朗:雖然書中的大圖看起來很複雜(建築本來就是複雜的事吧?),但是解說卻十分白話易懂,作者用最理智但平實的方式,說明每一個建築的時代意義,真是一本用心的好書。

      

      我常跟三歲老么說《三隻小豬》的童話故事,有一次他突然問我:「媽媽,稻草、樹枝和磚頭……要怎樣蓋出房子呢?我也可以試試看嗎?」

      

      這下到問倒我了,一直苦思如何解釋……還好,這本書一開始便解釋了古代人如何用泥土、木材、磚瓦來蓋房子,連紅磚的堆砌都有三種方式:英式、法蘭德斯式和美式!看得我很心動,哪天還真想買塊地與孩子一起蓋蓋房子!

      

      不過本書最吸引我注意的地方,應該有兩部分:第一,是紫禁城的結構與說明;第二,則是返璞歸真的英國倫敦麥稈捆之屋。

      

      古代的美麗建築,多半是與(死)老百姓無關的,是給帝王公侯享受的奢侈品。紫禁城也是如此。我曾在快三十年前,與父親同遊紫禁城(故宮),當時只覺得一切都十分大氣、方正,也記得太和殿、中和殿、保和殿各自有不同的用途。

      

      最近,小學五年級的老二班上參觀台北捷運景點,老師特別說了中正紀念堂的國家戲劇院、國家音樂廳的屋頂,與太和殿、保和殿的形式有相關,仔細一查,果然如此!戲劇院的造型為類似北京故宮之太和殿造型,擁有臺灣罕見之重檐廡殿頂;而音樂廳的屋頂類似故宮之保和殿,尊位較太和殿略低,但同為中國傳統建築外觀,擁有重檐歇山式屋頂。

      

      因為讀了本書,我才更注意這些細節,也對中國建築有了更深的認識。

      

      其次,在書中看了好多世界知名的建築,我卻最喜歡2001年在英國倫敦的概念綠建築:<麥稈捆之屋>。人類濫墾濫伐,高度使用地球資源、汙染環境,綠建築應該是我們的未來目標。我們該住在「消耗最少地球資源,製造最少廢棄物」的建築物,最好也能做到「生態、節能、減廢、健康」的建築物。人是不能脫離自然的,人更該珍惜唯一的地球!書中說得好:在蓋房子之前,人類該先思考如何蓋一棟不傷害地球的房子,這樣子孫才能繼續生存下去!

      

      本書不但告訴孩子如何了解建築,更指引孩子:人類建築應該發展的方向!值得父母與孩子一起研讀、深思。



    推薦序  



    旅行中體驗建築之美�陳安儀(親職專欄作家)

      

      我很喜歡旅行。

      

      因此,從兒女不滿周歲開始,我就帶著他們,跟我一起向天涯的盡頭「雙」飛。我們的足跡遍佈歐、亞、美、澳大陸,最北到過阿拉斯加,往南去到越南,除了自然界的美景總是令我深深震撼之外,另一個感動我的重點就是-----建築。

      

      我永遠無法忘記:度蜜月時,我和先生在翡冷翠的街巷中尋找「聖母百花大教堂」,就在一個鬧哄哄的市集後面,一轉彎,當那座橘紅色圓頂,白、綠、粉、色彩繽紛的大理石,裝飾繁複、富麗堂皇的巨大教堂,赫然出現眼前時,我們倆當場愣在街頭、屏息以對,半晌說不出話來的那種震懾。

      

      我也難以忘懷:去年我終於實踐夢想已久的印度之旅時,在金色的夕陽餘暉、黎明的玫瑰色晨曦中,我和先生、兒子三人,曾經登高於對岸的山頭、倚坐在寬闊的廣場之中,由不同的時間與角度,凝視著在光線下變換不同色澤、時而是溫柔的粉紅色、時而金碧輝煌的泰姬瑪哈陵。那種熱淚盈眶的感動,讓我終於體會印度詩人泰戈爾為何形容泰姬瑪哈陵是「一滴永恆的淚珠」……

      

      我更愛一個人暢遊北京,在寬闊的紫禁城中,戴著語音說明的耳機,想望著當年的深宮後苑,香妃如何香消玉殞,崇禎皇帝又是如何揮淚斬殺他最疼愛的長平公主,哀嘆「誰叫你生在帝王家!」

      

      我也享受在雪梨大橋上,遙望雪梨歌劇院,看著它白色的船帆,在藍色天光中,展翅飛翔;在浪漫的波光瀲灩中,與心愛的另一半,留下永不褪色的一吻。

      

      建築,不僅只是遮風避雨的需求,更是人類文明的代表、智慧的結晶。無論是羅馬古建築的拱門、哥德式建築的尖塔、回教伊斯蘭世界的洋蔥屋頂、中國式飛簷迴廊、埃及金字塔或是裝飾繁複的巴洛克建築……其中都涵蓋了極為精密的計算、進步的數學理論、工程師心血的試煉、國家個人無數財富的累積…….才能成就建築之美。

      

      了解建築的故事,不僅只是培養欣賞美感的眼光,更能藉由建築的背景,了解歷史變遷、時代意義,進而達到「鑑古知今」的目的。

      

      因此,當我看到三采文化出版的這本英國翻譯書《建築的故事》,頗有「相見很晚」的感覺:如果我早就擁有這本書,那麼我就可以帶著它跟孩子一起去旅行,可以一邊看著實體建築,一邊給孩子說說建築的故事─穿透過鋼筋水泥,我們將可以看見它向我們展現的絕代風華,就像一位優雅老者,無言的敘述著人類文明的起始。屆時,每一棟建築講述的不再是對稱的比例,而是設計者對建築的感情,是某個時代與建築共存記憶。

      

      這是一本值得珍藏、值得咀嚼、值得帶著它,一起去旅行的好書。推薦給您!



    推薦序

      

    建築是一種看得見的愛�褚士瑩(國際NGO工作者)

      

      在人文的足印中,我最喜歡的兩個元素,一是建築二是食物。

      

      食物代表一群人的記憶,比如說泰國華人的冰黑咖啡叫做????????(發音是O-liang)其實就是潮州話裡的「烏涼」二字,咖啡裡面要加上黃豆、芝麻、玉米在棉布袋子裡混煮,有時還加煉奶。但如今來自福建潮州的年輕一輩背包客大學生,可能從小就是喝美式的星巴克咖啡長大的,到了曼谷旅行,意外地與一杯「烏涼」相遇,其實是跟一兩百年前的祖宗們,時光突然交會的美好片刻。

      

      建築也是如此,我常年在緬甸工作,每次去中緬甸的古城蒲甘,無論多少次騎著腳踏車,還是坐在馬車上,穿梭在幾千座上千年的佛塔之間,心底都會深深震動著,浦甘王國在十四世紀已經從地理版圖上消失,當年在此建塔祈福的各國商旅,連白骨都沒有留下,但是北印度式的佛塔旁邊還有著古式圓頂塔,中印度式旁邊座落著的可能是僧伽羅式塔,而南印度式的佛塔旁則是蒙鎮式的,不同的時代在這裡交匯,唯一留下的痕跡,就叫做建築。

      

      浦甘王國從全盛時期超過5,000座佛塔,因為時間的風化,蒙古忽必烈的入侵,1975年的大地震,宗教人士的重新裝修,現在只剩下2,217座,不到原本的一半,驃族人的歷史也不能重來,只能在土地上慢慢風化,消失。這樣的興起與消失,就是自然的一部分。

      

      就像食物的傳承與口味的改變,建築是人類記憶的另外一種味道,記錄著口味的改變,還有關於時代,許多我們無法用理性說明的事。

      

      建築像景觀,是一種看得見的愛。

      

      那些幸運得到愛的建築,得以保存與歌頌。

      

      有些不幸運的建築,則因為恨,被摧毀與拆解。

      

      但是無論愛與恨,都是生命非常真實赤裸的一部分,建築的保留與消失,也是反應人類思考方式的真實展現,沒有對錯,只有輸贏。

      

      每當我的舌尖有幸與不同起源地食物相會,靈魂與不存在的時代建築交會的剎那,我都會記得需要有多少的愛跟多少的巧合,才能造就我們如此幸運的相逢,一期一會,一日一生。




    其 他 著 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