庫存狀況
「香港二樓書店」讓您 愛上二樓●愛上書
我的購物車 加入會員 會員中心 常見問題 首頁
「香港二樓書店」邁向第一華人書店
登入 客戶評價 whatsapp 常見問題 加入會員 會員專區 現貨書籍 現貨書籍 購物流程 運費計算 我的購物車 聯絡我們 返回首頁
香港二樓書店 > 今日好書推介
   
地圖+地圖創意遊戲 (附行旅世界地圖包)
  • 定價650.00元
  • 8 折優惠:HK$520
  • 放入購物車
二樓書籍分類
 
唐代文士與中國思想的轉型(增訂本)

唐代文士與中國思想的轉型(增訂本)

沒有庫存
訂購需時10-14天
9789863501299
陳弱水
國立臺灣大學出版中心
2016年1月27日
167.00  元
HK$ 167  






ISBN:9789863501299
  • 叢書系列:人文研究系列
  • 規格:平裝 / 528頁 / 25k正
    人文研究系列


  • 人文史地 > 中國史地 > 朝代史 > 隋唐/五代












    中晚唐思想變化是本書作者三十年來最主要的研究課題。

    本書涵蓋中唐儒家復興的各主要論題,並展現其來由與發展過程,

    正是作者學術生涯的重要里程碑。

    ?





    增訂本序

    自序

    ?

    【總說】

    中古傳統的變異與裂解─論中唐思想變化的兩條線索

    ?

    【分論】

    墓誌中所見的唐代前期思想

    排佛論說與六、七世紀中國的思想狀態

    隋代唐初道性思想的特色與歷史意義

    思想史中的杜甫

    論中唐古文運動的一個社會文化背景

    柳宗元與中唐儒家復興

    〈復性書〉思想淵源再探──漢唐心性觀念史之一章

    中晚唐文人與經學

    中晚唐五代福建士人階層興起的幾點觀察

    ?

    人名索引





    增訂本序(摘錄)



      這本書是二○○九年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版《唐代文士與中國思想的轉型》的增訂本。在本書行將定稿之際,茲簡要說明出版本書的想法與增訂情況。

    ?

      唐代思想──特別是中晚唐思想變化──是我最主要的研究課題。這項研究從博士班時期開始,到現在已經有三十年了。廣西師範大學版《唐代文士與中國思想的轉型》是我在這個工作上的最重要結集。關於這本書,我想做的是一個既能包含中唐儒家復興的各主要方面,又能展現其來由與發展過程的研究,但二○○九年該書出版時,我並沒有完全達成原有的構想。這本書是應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之邀,和《隱蔽的光景:唐代家庭生活與婦女文化》(原名:《唐代家庭生活與婦女文化》,允晨文化實業公司,2006)一起出版的。受邀之時,論唐代思想史的書並未完稿,除了總說長文〈中古傳統的變異與裂解─論中唐思想變化的兩條線索〉在撰寫中,還有一篇論文待作。但是我想,我對唐代思想與中唐儒家復興的研究經營已久,應該趁此機會,將有關論著結集問世,較有體系地呈現自己的研究成果。於是奮力完成總說,出版該書。

    ?

      《唐代文士與中國思想的轉型》出版至今已將近六年。刊行以來,雖然欣慰於研究成果方便為學界所利用,但以該書使用簡體,且未完整達成原來構想,終有憾焉,因而有出版增訂本的謀劃。本書增訂情形如下。首先,增加論文〈中晚唐文人與經學〉一篇。我在廣西師範大學版〈自序〉中曾說,本書採取了多重研究法的取向,也就是,利用現代歷史學發展出的各種研究方法來檢視同一現象。我採用的取徑有:個人思想分析、觀念史(history of ideas)、個人與集體心態考察、思想的社會史(social history of thought)、知識社群研究。新增的論文則屬於學術史的類別,為原版所未有,但著重學術演變與知識社群的關聯,又有異於一般學術史論著。其次,在修訂方面,總說〈中古傳統的變異與裂解〉因出版前寫作稍倉促,有不周之處,做了比較多的修訂。書中其他兩文〈墓誌中所見的唐代前期思想〉、〈排佛論說與六、七世紀中國的思想狀態〉也一併修訂,主要是更正錯誤,調整不妥的表述,更改幅度很小。至於其他作品,雖然也全部校看,略有訂正,但處所甚少,不注明為修訂版。另外要說明,〈排佛論說與六、七世紀中國的思想狀態〉在廣西師範大學版題名為〈排佛思潮與六、七世紀中國的思想狀態〉,後者其實是初稿的題目,由於書稿整理時的失誤,誤入書中,現在也更正。經過這樣的整理,本書幾乎可以說是個人對唐代前期與中期思想史研究的定本了。


    陳弱水(本書作者)




    其 他 著 作
    1. 公共人文學的反思與實踐:以臺灣為場域
    2. 人文與民主的省思
    3. 中國歷史與文化的新探索
    4. 公義觀念與中國文化
    5. 中國史新論:思想史分冊
    6. 公共意識與中國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