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薦序
答案
生命中不可缺少的是什麼?
答案沒人能給你,除非我們自己去找。
看這本書的時候,常常忍不住被感動;也時時忍不住發出笑聲。感動的是,作者自述悲慘的人生,即使準備一打手帕,都嫌不夠,然而,她卻好像什麼事都沒發生過,只讓人跟著她一起開懷大笑。我常常在這些忍不住的笑聲中,強烈感受到她的堅韌和勇邁。
我十九歲發病成為身心障礙者,經驗疾病不可逆的持續惡化,無法控制。面對父母在貧窮的水平線上為生存奮鬥,更為隱性缺陷基因降臨在三個孩子身上的虛弱衰退,掙扎戰鬥。生命的味道,濃烈苦澀!
從此之後,我常常面對下列問題,如何讓一個家庭在資源極度匱乏,醫療無望的現實中,肯定痛苦的日子是有意義的?如何讓一個依賴他人而活的人感受到,活著有意義、活著有尊嚴,痛苦的活著依然比死去更值得……?
十多年來,我漸漸明白,含著眼淚微笑的生存法則,生命得發展出適應各種打擊變化的彈性張力,學習如何在壓縮扭曲的生命困境中跳躍、轉念……。我領悟到一個要訣,為每個黑暗的日子創造意義,生命絕對的價值才可能是真的;殘破的生命才可能不被相對的價值稀釋它的寶貴。正如作者安慰朋友的話:「只要你還有使命在,神就會讓你繼續活下去。」、「畢竟,神不會去創造可有可無的存在。」生命走向最高層次的肯定,信仰。
人若不阿Q,如何相信苦難是化妝的祝福?如何相信《聖經》寫的:這人眼睛看不見……,是為叫天父的工作在他身上顯揚出來?太多的弔詭奧祕,人如何理解?為沒有信仰的朋友來說,也許,可以試著看看《瑪竇福音》第五章,說不定能從中發現基督信仰的基礎密碼,這也是我最常默想的《聖經》章節;本書第一章便以這段經節答覆苦難的議題:
神貧的人是有福的,因為天國是他們的
哀慟的人是有福的,因為他們要受安慰。
溫良的人是有福的,因為他們要承受土地。
飢渴慕義的人是有福的,因為他們要得飽飫。
憐憫人的人是有福的,因為他們要受憐憫。
心裡潔淨的人是有福的,因為他們要看見天父。
締造和平的人是有福的,因為他們要稱為天父的子女。
為義而受迫害的人是有福的,因為天國是他們的。
幾時人為了我而辱罵迫害你們,捏造一切壞話毀謗你們,你們是有福的。
你們歡喜踴躍罷!因為你們在天上的賞報是豐厚的,因為在你們以前的先知,人也曾這樣迫害過他們。
面對生命的打擊,並不容易;鼓勵人們堅強勇敢,事實上也有一定的限度,唯有每一個生命在自我修行的人生道路上,經歷信仰的洗禮,焠鍊生命的質地,漸漸地,我們才能幸運地找到安身立命的基礎。
為我而言,在思想與體驗上不斷深化:生命絕對的價值;在每一個微不足道的瑣事裡,發掘隱藏的奧秘意義;將每一份憂傷和喜悅,化為祝福;在每一個奉獻與犧牲的機會中,愛鄰人、愛最弱小的弟兄。近年來,我祈禱:為承行天父旨意而活,為生命的每一個高峰低谷獻上完全的感恩,包括死亡的那一刻。 生命中不可缺少的到底是什麼?
希望每一個人都能找到屬於自己的答案,以這個答案服務世界,成為世界裡的鹽和光。我想,這是本書的核心價值,與大家共勉。
罕見天使楊玉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