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emname}
{itemname}
香港二樓書店 > 今日好書推介
拒絕家庭意外!居家安全設計健檢100+:瓦斯•水電•防墜•防盜,讓家人遠離危險的保平安設計
定價93.00元
8
折優惠:
HK$74.4
●二樓推薦
●文學小說
●商業理財
●藝術設計
●人文史地
●社會科學
●自然科普
●心理勵志
●醫療保健
●飲 食
●生活風格
●旅 遊
●宗教命理
●親子教養
●少年讀物
●輕 小 說
●漫 畫
●語言學習
●考試用書
●電腦資訊
●專業書籍
住在三十年的寂寞裡:愛,讓我們學會勇氣和奉獻
沒有庫存
訂購需時10-14天
9789862485408
林瑞玲(Danielle Lim)
黃意然
大好書屋
2016年3月03日
93.00 元
HK$ 79.05
詳
細
資
料
ISBN:9789862485408
叢書系列:
大好時光
規格:平裝 / 216頁 / 14.7 x 21 cm / 普通級
大好時光
分
類
心理勵志
>
勵志故事/散文
>
真實人生故事
同
類
書
推
薦
真心追夢:黃政傑回憶錄
人生順利需要設計,偶爾也要靠演技:黃小柔女人柔性覺醒的20堂課(限量親簽版)
帶著愛與療癒的香氣行者:一個芳療照護師,以香草給予14個傷痛心靈
人生順利需要設計,偶爾也要靠演技:黃小柔女人柔性覺醒的20堂課
微笑天使
內
容
簡
介
面對考驗、無數次想放棄的時候,
這個故事告訴我們──
設法找到力量繼續下去!
目
錄
推薦序? ?感人至深,平凡人間不凡的愛
胡海國�國立臺灣大學醫學院精神科名譽教授、精神健康基金會董事長
?
推薦序? ?寂寞低迴「窣之聲」,堅韌的手足之愛
陳志明�安成國際藥業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
?
作者序
? ?孤寂路上,破碎而崇高的美
?
第一部? ?窣之聲
住進寂寞的城
?
第二部? ?一句承諾?
三十年不棄守的愛
?
第三部?? 告別
消逝的聲響
?
後記
?? ??獻給與精神疾病同行的人們
?
致謝
?? ??珍惜你們的愛與善意
序
推薦序
感人至深,平凡人間不凡的愛
胡海國(國立臺灣大學醫學院精神科名譽教授、精神健康基金會董事長)
本書在作者平易的敘述中,以天真的參與觀察者角色,真實地描繪平凡人間一對「兄妹」情深的人生,是一則賺人眼淚的生動故事。
故事中,妹妹承母親之期待,真誠地照顧自二十一歲起患有思覺失調症的哥哥,歷時三十四年,直到哥哥五十四歲長眠為止。作者彷彿親身體驗母親──故事中「妹妹」的角色,娓娓道來照顧哥哥(作者阿舅)三十四年患病過程的困惑、無奈與承擔。
《住在三十年的寂寞裡》真實呈現平凡人間那不平凡的親情,也展露思覺失調症帶給病人與家屬的困境。這困境不只是病人因疾病症狀所造成的精神困擾和成就感的失落,家人曠時廢事地照顧病人,打亂生活秩序;更有甚者,是病人與家屬的尊嚴在鄰里間受到嚴重的折損。
一般社會大眾欠缺對思覺失調症的認識,不瞭解此病症的醫學本質,也不明白它是腦功能失去平衡所引發的病症,因此,造成對思覺失調症病人及其家屬的偏見與歧視。病人與家屬不得不忍受人生的三重傷害:其一,思覺失調症症狀本身所造的成困擾和傷害;其二,思覺失調症造成病人成就感折損的傷害;其三,社會大眾對病人與家屬缺少支持、關懷,甚至對他們有所排斥而造成傷害。
本書具有三方面的意義:其一,藉此深切瞭解思覺失調症家屬照顧病人之沉重負擔,進而啟迪人們多給家屬所需要的支持與關懷;其二,一般大眾能深切認識、瞭解什麼是思覺失調症(一種腦部疾病),並明白當身邊有人罹患思覺失調症,應及時、及早就診精神科專業醫院──愈早治療,病情愈能緩解,愈能維持好的工作能力;其三,使大眾能瞭解思覺失調症的病人也是有尊嚴的人。他們為了盡身為社會一份子的責任,是多麼用心地生活,不僅努力與醫師合作,期待康復,也努力接受復健治療,期望自己能回歸社會,服務大眾。
期盼藉由這個故事,一般大眾不要妄以偏見加諸精神病患,而磨滅他們愈來愈減損的自信與尊嚴。能進一步深切瞭解,病人身邊的一點關懷,不亞於醫療效果。
《住在三十年的寂寞裡》是值得大眾閱讀、值得讀者深深體會的一本書。本書文字優雅、淺顯易讀,意義卻是深沉且廣被,我樂意為序推薦。
寂寞低迴「窣之聲」,堅韌的手足之愛
陳志明(安成國際藥業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
精神性疾病,溯古至今皆帶有隱諱、不名譽的迷思。醫療科學的進步,讓許多疾病如今都能獲得解救;多數精神性疾病亦是如此,只要及早發現、正確治療及處置,改善的機會甚大。
二○一四年,臺灣已將「精神分裂症」正式更名為「思覺失調症」,除了對患者的尊重,更希望給予世人正確的認知。為何某些病症要改名?除了對於病灶提供更多瞭解,更是去除「無知」對病情的汙名與傷害。
因緣際會引進此書在臺問世,除盼導正世人對精神疾病的誤解,更希望普及世人對思覺失調症的認知。人生總有不完美,希望藉由此書,讓更多人認識、瞭解思覺失調症,把握黃金治療期。
閱讀本書故事的同時,引領我們探究人生的意義是什麼?又是對誰的意義?我們的生命是否擁有選擇權?在人生不同的階段、關卡,是否思考過這些問題?
作者的母親身兼妹妹、女兒、妻子及母親等多重角色,她下了生命中一個重大的決定──照顧罹患精神疾病的哥哥──從無助、後悔、哀怨至無止境的痛苦,最終該如何解開人生難解的結?
全書以「窣」聲貫穿,從洞穴中衝出、突然發出的聲音,短暫而急促,似卑微、似無助、似無奈,是在作者生命中迴響的微弱、淒楚的聲音。隨著作者的筆觸,領略到聲音對生命的意義。
時間或許會磨去許多事物的稜角,但抹不去愛的堅韌。書中無論是母親對孩子的愛、女兒對媽媽的愛、妹妹對哥哥的愛,或外甥對舅舅的愛,都有深刻的描述。愛牽起人間無限可能,愛讓生命更有光采。
作者序
孤寂路上,破碎而崇高的美
本書講述的是我舅舅阿成,我母親珠,及他們與精神疾病同行的真實故事。這故事陪伴了我很長的時間,在成長的歲月中,我不斷地斟酌,深思其中的意義。當我的人生旅程繼續前進時,遇到過十字路口,最後來到一個關鍵點,我意識到這是我非說不可的故事。假如這故事能轉變那些可能和我舅舅、媽媽走在相同道路上的人的路徑,或是幫助社會對待那些受苦的人能多點尊重;或者,能在那些受苦的人及他們的看護者的艱難旅途中給予支持,那麼,我舅舅和媽媽的奮鬥就不會徒勞無功了。
期盼這個故事有助於理解伴隨精神疾病而來的寂寞和汙名,讓大家更關懷並瞭解精神疾病;安慰那些照顧精神病患的人,他們的努力經常受到忽視;鼓勵那些面臨精神疾病風險的人早日尋求協助;敦促我們其他人尊重那些精神疾病患者。
也希望透過這本書及其他相似的故事,讓我們明白:
在破碎中會出現崇高的美;
巨大的痛楚能產生莫大的勇氣;
許多生活變得支離破碎的人,能繼續過著美麗的人生。
這本回憶錄的細節,包括日期和地點,都忠實地依照記憶所及呈現。但為了保護隱私之故,某些名字做了些改變。
獻給所有與精神疾病共生的人
他們忍受著伴隨精神疾病而來的痛苦和折磨人的寂寞
在這個有時是不在乎
更多時候是不瞭解的世界上
需要尊嚴和勇氣去面對每一天
獻給照顧精神病患的人,他們勇敢地與患者同行
背負著患者及患者的重荷
分擔患者的痛苦,自己苦楚的卻保留在心裡
他們肯定曾經無數次想放棄
但總設法找到力量繼續下去
獻給努力光榮地度過每一天的所有人
他們將夢想擱在一旁
走上一條每日謙卑地服侍的艱難道路
照料父母、配偶、兄弟姊妹、孩子,或同伴
在這個有時候會忘記他們犧牲了自己的世界上
獻給那些正在找尋答案
無法看出理由或意義的人
願他們能找到安慰
明瞭在編織美麗的織錦時
黑線與白線同樣不可或缺
最重要的是
獻給我的舅舅阿成和我的母親珠
你們手攜著手,卻孤孤單單地,走了三十年
你們以無比的勇氣、榮耀和尊嚴
走過一段真正美麗的人生
當我知道本書會在臺灣出版的時候,感觸良多,且萬分驚喜。很感激陳志明董事長,以及日月文化出版集團,讓我能將這個故事說給臺灣的朋友聽,讓我能以寫作與你們分享友誼之心。這是我的榮幸。
書
評
其 他 著 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