庫存狀況
「香港二樓書店」讓您 愛上二樓●愛上書
我的購物車 加入會員 會員中心 常見問題 首頁
「香港二樓書店」邁向第一華人書店
登入 客戶評價 whatsapp 常見問題 加入會員 會員專區 現貨書籍 現貨書籍 購物流程 運費計算 我的購物車 聯絡我們 返回首頁
香港二樓書店 > 今日好書推介
   
二樓書籍分類
 
回眸與追求:傳承不熄的暗夜微光

回眸與追求:傳承不熄的暗夜微光

沒有庫存
訂購需時10-14天
9789578017955
共生音樂節論述組×海嶼暗潮等編著
前衛
2016年2月26日
77.00  元
HK$ 65.45  






ISBN:9789578017955
  • 叢書系列:代理經銷
  • 規格:平裝 / 180頁 / 15 x 21 cm / 普通級
    代理經銷


  • 人文史地 > 台灣史地 > 歷史事件












    眾生喧嘩的時代,我們還能如何談二二八?





    一、推薦序

    向陽:期許一個可以和解共生的國家──為2016年共生音樂節而寫

    陳瑤華:上一代未曾出現的勇敢



    二、前言:跨越世代的追尋



    三、時代低語


    徐祥弼:溫柔的抵禦——詩作中的二二八

    楊小八:再看《悲情城市》

    陳令洋:一幅版畫的啟示——黃榮燦的《恐怖的檢查》到底畫什麼?

    羅友維:〈波茨坦科長〉來襲——「祖國」夢的幻滅



    四、抵抗遺忘

    王順仁:歷史教科書中的二二八面貌

    姜伯勳:從課綱爭議談歷史記憶

    徐祥弼:二二八中的媒體

    毛祥年:二二八走過的媒體印記

    黃彥傑:從噤聲到銘記——二二八事件紀念碑的創設與變革

    趙 容:民主聖地——全台首座二二八紀念碑於嘉義

    呂昂樹:從思考二二八到共生靜態展的想像——我的參與經驗與書寫



    五、未竟之業

    范耕維:踏上與遺忘及時光鬥爭的第一哩路

    余紫榕:近年政府的二二八轉型正義工作

    王俊藹:民間對台灣二二八轉型正義的貢獻

    于筑庭:論台灣可能的二二八轉型正義實踐

    王順仁:轉型正義納入歷史教育的可能性探討





    前言



    跨越世代的追尋


    文�共生音樂節工作小組 × 海嶼暗潮

    ?

      一九四七年的二二八事件,是父祖輩們為了追求公理正義,以請願談判、或揭竿而起,具體行動實踐對社會的理想,卻遭統治當局無情的鎮壓與整肅,事後受難者也長期遭到污名化、事件真相在高壓政治下噤口難言。晚近的民主化運動中,透過黨外、社運前輩的努力,讓二二八的傷痕受到正視,逐步走向昭雪平反。明年二二八即將屆滿七十週年,站在這個時間點上,今年的共生音樂節,透過動態的活動與靜態的手冊、展示,再度回望這段歷史,除了不要遺忘外,更重要的是對正義問題的反省。

    ?

      是具有穿透力量的文化抵抗方式,台灣的年輕人在二?一三年發起紀念二二八的「共生音樂節」,希望能以音樂表演、地景導覽、真人圖書館等多元互動的形式,讓更多青年學生與社會大眾關心二二八事件。「海嶼暗潮文史研究小組」則是衍生於二?一三年共生音樂節論述組的學生社團,以推廣臺灣文史知識為主要宗旨,致力於舉辦二二八、白色恐怖相關的講座或讀書會。已經辦了三屆的音樂節,第四屆的活動主題是「我們在這裡」,想邀請大眾重新認識事件裡的女性、原住民與三月鎮壓的政治受難人們,也作為一種與現實對話的宣示,希望政府能看到社會上許多弱勢者、傾聽他們的聲音,讓台灣成為具公平正義的人權國度。

    ?

      的活動手冊中規劃了三個主題,代表在這個眾聲喧嘩的時代,青年學子對二二八的重新理解與追尋,各章說明如下:

    ?

      第一部分是「時代低語」,從藝文作品進入二二八事件,以小說、新詩、畫作、電影作品,來看創作者如何以虛入實,表現官方歷史所不敢訴說的真實性,即使在政治禁忌的年代,仍奮力留下苦難者的聲音、銘刻歷史的傷痕。

    ?

      第二部分是「抵抗遺忘」,呼應去年沸沸揚揚的反課綱運動,透過爬梳二二八的歷史記憶轉變,瞭解教科書、媒體、紀念方式如何形塑我們的認識,思考台灣社會需要什麼樣的公共記憶,進而走向更具多元包容的命運共同體。

    ?

      第三部分是「未竟之業」,二二八作為統治機器的暴力與集體屠殺,即使官方已做了道歉與賠償,但在轉型正義的實踐仍然有許多不足,透過討論轉型正義的法理、政府與民間走過的歷程、其他國家的案例,希望喚起大眾的重視,也呼籲即將上台的新政府正視未完成的真相揭露、究責懲兇等問題。

    ?

      這本小冊子編寫的目的,是想藉由回顧台灣社會對二二八事件從隱晦禁忌到訴說傷痕,走向如何建構世代間的共同記憶,進一步反思轉型正義的實踐與缺憾。歷經了太陽花學運、反課綱運動後,台灣認同已成為多數年輕人心中的主流價值。這塊土地過往的政治受難與人權奮鬥史,也應該是需要珍視的前人遺產,年輕世代有義務繼承並發揚,這是向當年那些即使身處在暗夜中,仍奮力點亮自由微光的前人緬懷與致敬,也是為了邁向更美好的台灣,將民主自由的薪火承繼給下一世代。




    其 他 著 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