庫存狀況
「香港二樓書店」讓您 愛上二樓●愛上書
我的購物車 加入會員 會員中心 常見問題 首頁
「香港二樓書店」邁向第一華人書店
登入 客戶評價 whatsapp 常見問題 加入會員 會員專區 現貨書籍 現貨書籍 購物流程 運費計算 我的購物車 聯絡我們 返回首頁
香港二樓書店 > 今日好書推介
   
二樓書籍分類
 
SINGING MOMMY, HAPPY BABY 禮物盒套組(含一音樂CD)

SINGING

沒有庫存
訂購需時10-14天
9789869286206
吳玉霞
城邦印書館
2016年4月11日
330.00  元
HK$ 280.5  






ISBN:9789869286206
  • 規格:精裝 / 60頁 / 20 x 20 cm / 普通級 / 全彩印刷 / 初版
  • 出版地:台灣


  • 童書/青少年文學 > 0-3歲嬰幼兒 > 其它寶寶書












    寶寶音樂、英文啟蒙的第一套有聲書





    爆米花創意音樂工作室的哲學? 3

    音感教育愈早實施,效果愈好!? 4

    童謠是學習語言和音樂最好的媒介? 5

    培養氣質寶寶,從媽媽開始? 6

    Singing Mommy, Happy Baby套書特色? 8

    音樂與遊戲說明*Good Morning? 10

    音樂與遊戲說明*Where Are You?? 12

    音樂與遊戲說明*Rain, Rain Go Away? 14

    音樂與遊戲說明*I Have A Hammer? 16

    音樂與遊戲說明*Cute Baby? 18

    音樂與遊戲說明*Yummy? 20

    音樂與遊戲說明*Teddy Bear? 22

    音樂與遊戲說明*Choo-Choo Train? 24

    音樂與遊戲說明*Happy Birthday? 26

    音樂與遊戲說明*Good Night? 28

    編後語∼甜蜜的親子音樂生活? 30

    關於作者? 32










      ▍音感教育愈早實施,效果愈好!




      音樂教育專家及語言學家們一致認為:



      ◎人類知覺感官最早期發展的是聽覺。聽覺是個體對聲波刺激物理特性的感覺,而音樂則是聽覺的藝術。 在音樂中學習長大的孩子,格外具有敏銳的感受力,善於表達,性格也較為穩定。幼兒早期接觸音樂,其中的高低、快慢、強弱元素,更能刺激幼兒感官知覺之發展。



      ◎聽覺發展與語言發展關聯密切,而嬰幼兒接觸音樂的經驗與其學習母語的過程相當類似。當母親懷孕一段時間後,胎兒就開始透過聽覺接收母親的聲音;出生後,嬰兒對周圍的聲音總是覺得好奇,對不同聲音、語詞所傳達出的不同訊息,感到有興趣,開始學會辨識及理解其異同。



      ◎音樂(非音樂技巧教學)是極為重要的啟蒙教育,不僅屬於幼兒成長發展的一部分,也是生活中重要的學習認知管道。若能營造一個適合幼兒接觸音樂的環境,便能夠讓寶寶在遊戲中,透過聲音、語言刺激聽覺感官、語言學習及肢體動作之發展。



      ◎幼兒的音樂能力從「聽見」聲音開始,再由這愉悅的感覺引發動機,去親自「發現」聲音、自己「製造」聲音,體會聲音與人、事、物、時、地的關係。在音樂中,寶寶的身體感官受到刺激,作用於神經系統,促進了大腦的生長發育,並引起情緒共鳴。



      ▍童謠是學習語言和音樂最好的媒介



      「語言」開啟嬰幼兒與世界溝通的大門,也在思考邏輯上扮演重要的角色。

      「音樂」豐富了嬰幼兒的聽覺,使孩子手足舞蹈,活潑身心,情感得以抒發。

      「童謠」扮演了學習語言和音樂最好的媒介。



      琅琅上口的兒歌或童謠,大多押有韻腳、節奏清楚、句型反覆,孩子易於親近、喜歡,時常哼唱,自然學會發音、熟悉語感韻律。醫學專家指出,孩子在唸唱這種「不需思考」、「脫口而出」的「生活歌」,都是極放鬆且愉悅的,即使沒有刻意去理解,它仍會儲存在大腦記憶、烙印在潛意識裡,默默地、自然地影響孩子的思維或行為。



      而英文童謠中的母音〔a〕、〔e〕、〔i〕、〔o〕、〔u〕和音樂的do、re、mi、fa、sol相輔相成。本套有聲CD書為牙牙學語、剛剛練習發音的寶寶量身訂做專屬於他們的親子「生活歌」,歌詞放入了大量的擬聲字,不但富趣味,更能同時學音樂、學英文。



      著名語文學家Patricia Kuhl教授認為,嬰幼兒要讓先天語言系統更迅速、有效率的運作,必須靠後天環境中適當的語言刺激輸入來支持。及早提供豐富語言刺激的環境,嬰幼兒大腦內處理語言的神經網絡連結將會更綿密,進而增進孩子日後語言理解與表達的能力。另外,Kuhl也指出,一歲以前的嬰兒只對真人聲音的刺激有反應。因此,如何透過生活裡的聲音(音樂)與語言(英文)刺激,在遊戲玩樂中,刺激寶寶的身體感官、神經系統,讓親子關係更緊密、歡樂,是這套有聲CD書編寫的出發點。



      ▍培養氣質寶寶,從媽媽開始



      何以有這世界

      何以這世界可愛

      因為有人類的生命

      因為生命中有愛

      ——出自〈生命之歌〉



      ◎「愛」就是擁抱生命

      生命以嬰幼兒的型態來到世界,其成長之快速、變化之多樣,常讓為人父母者驚喜。每位為人父母者,都不會忘記孩子出生及成長過程;孩子照片最豐富、模樣最多變,也是0∼3歲的嬰幼兒時期。而照顧者(父母、褓姆或其他成人)對待寶寶的態度及方式,對其成長與發展有深遠的影響;尤其是媽媽,在孕育小生命的過程,提供其成長的環境,與胎兒同步分享自己的喜怒哀樂與生活,兩人成了生命的共同體。因此,許多專家都建議準媽媽們,每天撫摸肚子,用愉快輕柔的聲音和寶寶說話、唱歌,傳遞愛的訊息。這些訊息會進入胎兒的潛意識層、產生記憶,對於出生後安撫幼兒有極大的幫助。



      ◎「幫助生命」是蒙特梭利教育的第一個原則

      嬰兒一出生便自然會把頭轉向聲源,專注地聽人說話。嬰幼兒最愛聽媽媽的聲音,這和他們彼此相處時間最多、最深,有一定的關係;因此,每天讓孩子看著父母(照顧者,以下皆同)的笑臉,注視父母的眼睛,聽看著父母唱歌的嘴巴,展開美好的每一天。進而進入語言的學習活動,奠定與人溝通的第一步。三、四個月大的嬰兒,已會發出單純的母音(如〔a〕〔e〕〔i〕〔o〕〔u〕),因此媽媽唱歌給寶寶聽,有了這些發音的擬聲字,不但有趣、好玩,更是親子間共同的語言。



      ◎「音樂律動」幫助生命均衡發展

      0∼3歲的孩子要藉著與環境互動,才能發展出協調性的動作。動作是藉由孩子心智上的引導,並由大人預備「好」的環境、刺激「動」的動機。因此父母如果把每天的生活化作一首首簡短、易唱的兒歌,可以隨時且反覆地哼唱,不但能營造優雅的氣氛,也為奶瓶、尿片的單調生活增添無限色彩。舉例:

      ★起床道早安(Good Morning)

      ★減少分離焦慮(Where Are You? )

      ★適應環境(Rain, Rain Go Away)

      ★聲音刺激(I Have A Hammer)

      ★促進食慾(Yummy)

      ★擁抱觸摸(Cute Baby)

      ★運動平衡(Teddy Bear)

      ★發音刺激(Choo-Choo Train)

      ★成長樂趣(Happy Birthday)

      ★安撫情緒(Good Night)



      ◎父母親是開啟嬰幼兒生命樂章的鑰匙

      前輩音樂家黃友棣曾在作者的《生命樂章》序文中提及:「須知慈母是先生」,源自清代王次山為「夜紡授經圖」題詩。父母是嬰幼兒最親密接觸的人,影響力最大。從寶寶呱呱落地的那一刻開始,周圍所有的聲音,都影響著他的音感。父母哼哼唱唱的搖籃歌,一點一滴注入嬰幼兒的耳朵;這些歌曲、音樂,伴隨孩子每日的生活,日積月累,無形中的影響至深至遠。



      親子之間的深情,很難以文字敘述。父母和寶寶一起笑、一起哭的心情,也只有當事者體會最深。音樂遊戲就在生活中,最重要的在於確實地去執行。不要忽略了片段的零碎時間,有時周圍的環境也可以引發一些靈感,日漸累積,父母也會從寶寶身上得到一些新奇的點子。





    其 他 著 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