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序
在讀了一些坊間《傷寒論》之注本,自覺這些注本,都未能切中肯綮,不能與自己所學的《傷寒論》相契合,所以在二年前,就開始利用看診之餘閒來寫,至今總算是完成了,因為整本的著作,計六十餘萬字,在編排上可能會到一千頁以上,便把它分成上下兩冊,分別為三陽病篇〈上〉和三陰病篇〈下〉,依序來出版。
?
本書的講解以陰陽氣血為依歸,是不同於其它的《傷寒論》注本,而且對於陰陽氣血、脈證並治,都有詳細的說明,讓讀者能真正了解陰陽氣血,能脈證並治,而不會舍證從脈或舍脈從證,各偏一隅,而成井蛙之見。本書也特別與《桂林古本傷寒論》做一些參照,務使所講解的《傷寒論》能更精確。
?
本書還特別說明每一個連接字詞、陰陽字詞的意義,使讀者能更了解傷寒論的條文是在說什麼,進而通達機理,對於病機能瞭然於心,不再迷惑。
?
本書對於藥物也有粗略的講解,其講解方式亦是遵照《神農本草經》的條文,依古意來作闡釋,使讀者能了解古人的思維。當然若要更精細的探討,可以等《永諸講本經疏證》的問市,不過恐怕要好幾年後了。畢竟近期著重在《醫宗金鑑金匱要略》的講解,文稿經由學生的聽打,還待做整理,相信也能很快的問市,所以很感謝這些學生,辛苦你們了。
?
最後,感謝上天讓我順利完成此書,讓我提供另外一種思維,若是這種思維能增進醫者另一種思路,進而利益眾生,這本書的出版就有價值了,所謂「書因所讀的人而精彩」,也感謝您的購買,謝謝!
?
著者陳永諸於民國一○四年十二月二十五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