庫存狀況
「香港二樓書店」讓您 愛上二樓●愛上書
我的購物車 加入會員 會員中心 常見問題 首頁
「香港二樓書店」邁向第一華人書店
登入 客戶評價 whatsapp 常見問題 加入會員 會員專區 現貨書籍 現貨書籍 購物流程 運費計算 我的購物車 聯絡我們 返回首頁
香港二樓書店 > 今日好書推介
   
格雷的五十道陰影I:調教(電影封面版)
  • 定價127.00元
  • 8 折優惠:HK$101.6
  • 放入購物車
二樓書籍分類
 
跨越.慈濟大陸

跨越.慈濟大陸

沒有庫存
訂購需時10-14天
9789866292767
賴志銘
經典雜誌出版社
2016年5月05日
233.00  元
HK$ 198.05  






ISBN:9789866292767
  • 叢書系列:關懷系列
  • 規格:精裝 / 240頁 / 16k
    關懷系列


  • 宗教命理 > 佛教 > 其他











      本書並未鉅細靡遺地將慈濟在大陸的諸多事件盡皆蒐羅,而是想「由小見大」──藉由個人悲喜經驗的書寫,觸動讀者民胞物與、同體大悲的柔軟心靈。主要分為三個單元──



      第一單元:慈濟至大陸關懷的開創過程;

      第二單元:談慈濟人在大陸的陪伴及用心;

      第三單元:談非臺商的大陸當地志工發展。





    總序 永遠拉長情擴大愛 �證嚴上人

    編輯序 不離不棄──沛然莫之能禦的動人力量



    第一單元:我們只是做該做的事

    回首一九九一•華東大水災

    回首一九九一•真情之路

    在愛的旅程•那些相遇的人

    兩岸交流•利他的新人生哲學

    東方明珠下的天空

    南京•一杯咖啡的力量



    第二單元:不要怕,我在你身旁



    ■貴州

    堅定的愛,終能改變赤貧歷史

    叫我山裡娃兒

    藍天白雲 七年不曾遠離

    樓起時──安順西花慈濟小學援建紀實

    山那麼近

    夢不輟

    慈濟樓啟用 勤學展夢想 

    新路•心路──羅甸助學



    ■甘肅

    援助生態移民 甘肅變與遷

    遷村路 好漢一步一腳印

    伸手相援最美

    高原上的希望弦歌

    黃土地的明天

    紅艷艷的微笑

    從沒想過的好日子

    山下的第一個年



    ■四川

    重建天府 化災難為契機

    把希望找回校園

    帳棚區的安心小站

    心寬家也寬

    十方愛 暖蘆山

    美麗山城 鐘聲響起

    愛,不間斷



    ˙回首來時路--華東助學十四年

    ˙髓緣相伴

    ˙圍爐獻愛 像家一樣溫馨

    ˙老有所樂 老有所用

    ˙家書牽引 情感倍增

    ˙挺立人生 翻轉生命



    第三單元:謝謝你,我們也能做該做的事了!

    三輪車,跑得快──從熱食站到環保站

    川東明珠 五百里菩薩道

    青春,在路上

    大山的呼喚

    草根教師

    有你真好

    青島曙光

    約定

    孩子是希望

    從都市到離島,一起做環保

    關懷民工子女 身心皆得安頓

    搶救生命 做為堅強後盾





    總序



    永遠拉長情擴大愛

    證嚴上人


    ?

      慈濟從克難時期微薄的五毛錢開始,匯聚愛心成為愛的力量,這半世紀的慈濟路,足跡已遍及逾九十個國家。現代科技讓我們能放眼天下,目睹苦難眾生偏多,為了救拔苦難,需諸多菩薩在人間。如一九九一年,慈濟賑濟大陸華東洪澇,至今已二十餘年,大愛的種子已落地生根,人間菩薩一一成長,看到近年來的冬令發放,都是當地慈濟人投入在寒冬送溫情,用愛膚慰孤老無依者,無分親疏付出關懷與幫助。



      二○一一年海燕颱風重創菲律賓,許多城市被破壞殆盡,幾成廢城。在菲律賓的慈濟人,用「以工代賑」陪伴災民清淤、打掃、恢復市容,不但幫災民重建家園展現生機,也讓人與人之間增添愛的互動,經過長期不斷地陪伴,時時關懷貧困家庭與發放物資,進而帶動了當地累積小錢做好事的觀念。



      二○○八年緬甸納吉斯氣旋釀災,慈濟人走入災區急難援助,由於這分因緣而有人醫會,定期為苦難人舉行義診,這都是長年累月所凝聚愛的能量,因應不同的國度所需而付出。不久前,緬甸發生大水災,淹沒尚未收成的稻田,慈濟人及時給予稻種;雖然外在的穀種給了他們,但是內在的心田則需自己耕耘。所謂「菩薩所緣,緣苦眾生」,從為苦難眾生付出,而「見苦知福」;從用心耕耘自性的福田,而見證佛法能「『一』生無量,無量從『一』生」,這是多麼珍貴。



      又如遠在非洲,有一群閃亮的「黑珍珠」,他們是南非的本土志工。起源來自臺灣的一群志工,原初為開創事業前去南非,而今則是為慈濟志業留在那裡播撒善的種子。這把善的種子,不但萌芽也已逐漸茁壯。他們承擔跨國的關懷,將苦不堪言的愁容,轉變成處處可見的笑顏。所以人世間,只要有心,能發心立願去乾涸又貧苦的地方耕耘,自然能將之轉化為淨土。



      希望在世界任何角落,都能平安、無災無難。可是,能求得嗎?許許多多的事,都是求不得苦。為什麼會有「苦」?天地之間為什麼會不調和?為什麼我們賴以生存的土地會苦難偏多?為什麼人與人之間會對立而互相傷害?我們生活周遭的平安,就是真正的平安嗎?我們應有「無緣大慈,同體大悲」,與天地共生息的胸懷;若只在意自己的得失,天下如何能平安??????



      近五年來,中東地區的難民不斷地增加,鄰近各國收容難民,這分承擔很辛苦。聯合國難民署向慈濟求援,希望慈濟能對約旦首都三百多公里外的邊界難民營伸出援手。幾經評估之後,約旦的慈濟人就準備物資,穿越沙漠到邊境,冒著漫天風沙發放飲用水、食物和生活必需品;他們在沙漠中不只是為邊境的難民付出,還長期陪伴孤老無依、病苦、孤寡者,定期發放與關懷。



      此外,在土耳其也有慈濟人,看到難民逃難的苦──儘管已經到了土耳其首都,可是孩子們無法上學,大人也無法打工賺錢,唯有靠孩子打工。孩子在逃難時已經受盡驚恐與諸多危險,到了他鄉還需挑起家庭生計,遭逢充滿仇恨、殘酷的人事,對孩子的心靈將造成怎樣的影響?為了讓這群孩子們能多獲得一些愛,慈濟人除了助學之外,並給予關懷與照拂,希望能讓孩子們明辨是非,體會人間有愛。



      有愛的人生,才有和平與快樂;但是凡夫總是在五濁惡世中不斷地造作煩惱、彼此對立、污染,導致人禍與動亂,這都是來自人的一念心。我們要用心在人間,因為人間就是道場;有煩惱,就是我們修行的菩提覺,所以要長養成「覺有情」在人間。



      看看海內外的慈濟人,都是「法入心」身體力行,不論在慈善、醫療、教育、人文,各志業都有許多人間菩薩盡心盡力地付出愛心。希望這分大愛能廣披普天之下,大家能做到哪裡有苦難,除了給予物資之外,也能以真誠的心引導,讓苦難人充分獲得心靈的依靠。



      最近日本、厄瓜多分別發生強震並傳出災情,大家都聞震色變;南美洲烏拉圭龍捲風造成數千人無家可歸;美國德州則是豪雨成災,海地因持續乾旱無法播種。看看全球四大不調的災難頻傳,真令人擔心。我們生活於大地,需依賴大地的物資而生存,應該時時感恩它、疼惜它、愛護它。需知天地調和,人類才能平安。



      我們不能忽視時間、空間、人與人之間,故需好好把握時間,用在人與人之間,互相疼惜、彼此愛護,以培養那分和平的善念。如此,人與人之間和樂,社會才能平安,國與國之間才有真正的和平。



      慈濟用大愛鋪路五十年,這五十年也已過去,我們要永遠擴大愛、拉長情,將「大愛之道廣庇寰宇」,讓「長情大愛古往今來」。「天下無難事,只怕有心人」這也是佛陀教導我們,要堅定那一分初發心,做到「諸惡莫作,眾善奉行」,則心靈淨化;心靈淨化,則大地淨化。



      每一天能很平安地度過,就是福。願天下都能和平,才能長長久久;願我們有無數量的五十年,這一條大愛之道能更平坦,大乘佛法更昌盛,人心更淨化、更美好,這是我們共同的心願,也是努力的方向。

    ?

    編輯序



    文�賴志銘


    不離不棄──沛然莫之能禦的動人力量

    ?

      看著慈濟人在大陸奔忙的報導,於字裡行間想像著一幕幕畫面,我的眼前因潮溼而變得有些矇矓……

    ?

      《慈濟》月刊裡有這麼一則關於汶川大地震的報導:一個小女孩,在經歷了大地震後,不願讓母親離開身邊太久,甚至以「自殺」威脅母親;因為,從小已失去爸爸的她受到地震驚嚇,不想再失去媽媽。還好,有慈濟人的陪伴,讓小女孩漸漸放下了恐懼……

    ?

      有一個女兒的我,想像著小女孩驚恐的眼神、害怕再度失去親人的「任性」,讓我好想馬上緊擁著女兒,讓她感受滿滿的安全感。之後又讀到,小女孩因為慈濟人在地的持續陪伴,讓她不再驚懼,逐漸重拾笑容;讓我又想像著:當我「不在」時,如果有慈濟人這般「不離不棄」的陪伴、讓家人「心安」,我也能夠含笑「靈安」吧……

    ?

      為了編輯慈濟五十週年專書的大陸特輯,只在十餘年前去過三次大陸發放的我,得從慈濟於一九九一年因華東水災而展開大陸賑災開始,閱讀與觀看至今二十餘年的相關文字及影像資料;資料林林總總,實令人眼花撩亂。大致說來,自從因水災而與大陸結緣後,慈濟在大陸做的不只是賑災而已,大概與慈濟四大志業--慈善、醫療、教育、人文有關的方方面面,慈濟全將「臺灣經驗」移植大陸了。

    ?

      二十多年前的中國大陸,經濟條件遠不如今日;直至今日,仍有許多偏鄉地區百姓的生活條件相對貧窮。慈濟在江蘇、安徽、甘肅、貴州、福建、廣東等二十七省市與自治區,分別進行各種慈善工作,包括洪災、雪災及震災的賑濟與發放物資,此外還有援建新村、兒童福利院、敬老院、希望中小學,提供清寒獎助學金,援建水窖、移民遷村,骨髓捐贈、援建醫療大樓,協助白內障復明手術的「光明行動」等項目。

    ?

      如果只是給錢、給物資,許多慈善團體都能做得到;然而,慈濟之所以動人,並不在於其投入多少錢、做了多少事,而是在於投入了多少時間、多少關懷,這才是感動的力量之所以能沁入人心的根本原因。

    ?

      透過影像與文字,我看到了--

    ?

      ˙年近六十歲的某位慈濟志工,提起一只皮箱,隻身來到四川龍門山腳下的一座農村小鎮,從五一二地震後到現在,一待五年多時間。陪伴著受災鄉親走過重建路,不同的生命機緣在此交會相遇,

    ?

      ˙黔道迢遙,慈濟志工每次踏上這塊土地,就只盼著能多援助一個孩子;每當這裡的孩子對生命感到無助時,慈濟人就成了他們尋求慰藉與力量的所在。因為眾人的愛,這裡的孩子得以圓了求學夢,面對未來也有了清晰而明確的目標。

    ?

      ˙一段陌生人間的相約、一份忘年之交的誓言……從第一次彼此握緊雙手、相凝微笑後,便默默許下陪伴之約。從初見面到現在,長達一年多、累計十數次的相約,彼此間也信守承諾,風雨無阻。

    ?

      有一位敬老院的老人家對志工們說:「我來這裡十年了,你們一直不離不棄的……」聽到這段話,我心裡忽然有所觸動:對了!就是這幾個字──「不離不棄」!這不就是慈濟人一向的態度嗎?不是將所關懷的對象視為「個案」,而是彼此間有種如親人般的「羈絆」,念茲在茲、不離不棄……

    ?

      人性的美善,就在這片廣闊的土地上「栽下種子」、「扎根、茁壯」、「開枝散葉」。本書便依這樣的階段發展,分為三大單元──

    ?

      第一部分敘述慈濟至大陸關懷的開創過程,引領讀者穿越時空,回顧二十多年前的兩岸緊張氛圍,體會證嚴法師與慈濟人們如何憑藉其大悲與大願,克服諸多政治與人心的藩籬,讓大陸受災鄉親冰冷的身心得到溫暖。

    ?

      第二部分談的是慈濟人的陪伴及用心,主要述說臺商慈濟人對當地鄉親的關懷與 膚慰。因為對於乾旱的甘肅、貧瘠的貴州以及震災的四川這三個地方的心力投入更多、更深,因此特別將這三個所在的相關文章獨立編輯。

    ?

      第三部分則談非臺商的大陸當地志工發展。賑災、冬令發放就不必說了,包括平日的居家關懷、環保、敬老、靜思語教學,無不用心、盡力推展。慈濟的「臺灣經驗」,就這麼在大陸生根、茁壯。

    ?

      本書沒有鉅細靡遺地將關於大陸交流的諸多事件盡皆蒐羅,收錄的皆是較為近期的、未在其他專書裡刊出的文章。一來是不想重覆說著相同的故事以節約資源;二來而是想「由小見大」──藉由個人悲喜經驗的書寫,觸動讀者民胞物與、同體大悲的柔軟心靈。大陸幅員廣大、人口眾多,感人的事情相對更多,難免會掛一漏萬,也只能抱遺珠之憾了。

    ?

      慈濟之美,在於體貼人心、無微不至的溫柔;更難得的在於,慈濟人綿長不斷地相伴。也唯有如此,這分大愛才能超越政治的紛擾與人心的猜忌,成為「天下無災難」的安定力量,讓每一顆無助的心都能得到關懷與膚慰。




    其 他 著 作
    1. 原綠覺醒:行道樹與校園植物潛力原生植物培育手冊
    2. 兒童常見疾病系列+特輯:新冠病毒大解密!(共9冊)
    3. 智者大師:東土釋迦
    4. 鳩摩羅什:七佛譯經師
    5. 哈啾!著涼就會感冒?
    6. 小木偶的思考大冒險!
    7. 音樂小精靈
    8. 世紀森林容顏(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