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emname}
{itemname}
香港二樓書店 > 今日好書推介
蘇志燮的每一天 2008-2015 So Ji Sub’s History Book(紅色溫度 收藏版)
定價200.00元
8
折優惠:
HK$160
●二樓推薦
●文學小說
●商業理財
●藝術設計
●人文史地
●社會科學
●自然科普
●心理勵志
●醫療保健
●飲 食
●生活風格
●旅 遊
●宗教命理
●親子教養
●少年讀物
●輕 小 說
●漫 畫
●語言學習
●考試用書
●電腦資訊
●專業書籍
審判獨立與權利救濟、行政訴訟之發展與變革:海峽兩岸公法學論壇論文集(三)
沒有庫存
訂購需時10-14天
9789860483994
國立政治大學法學院公法學中心
新學林
2016年4月01日
217.00 元
HK$ 195.3
詳
細
資
料
ISBN:9789860483994
叢書系列:
專論系列
規格:平裝 / 576頁 / 15 x 21 cm / 普通級
專論系列
分
類
專業/教科書/政府出版品
>
法政類
>
法律
>
行政法
同
類
書
推
薦
行政法導論(修訂十二版)
職權命令與風險行政
圖解知識六法:政府採購法(八版)
行政法:案例式(6版)
行政法概要(4版)
內
容
簡
介
本書特色
國立政治大學法學院近年來持續進行兩岸法學之學術交流及研究,與各法學領域皆有一定的進展及收穫。政治大學法學院公法學中心於2015年第六屆兩岸公法學論壇,對於憲法議題的討論則聚焦於審判獨立與權利保障,針對法院審判、違憲審查制度與人民權利保障之關係,進行較深入的討論。此外,更進一步將交流討論的議題擴大至行政爭訟法制之研討,建立關於兩岸行政訴訟法制研討交流的平臺。2015年第二屆兩岸行政訴訟法法制比較研討會則以兩岸行政訴訟法之實踐經驗為主軸,針對雙方行政爭訟制度之改革及實際經驗進行深入討論。
本書彙整上述研討會之部分論文,並依主題區分為「審判獨立與權利救濟篇」與「行政訴訟之發展與變革篇」兩篇,呈現兩岸學者對於憲法及行政訴訟法領域中,對於審判獨立及行政訴訟法制之研究成果。
目
錄
序言 i
審判獨立與權利救濟篇�001
司法院大法官解釋之權利救濟功能 廖義男 003
審判獨立與權利保障──從兩篇千古名文談起 李念祖 027
法院獨立審判與人權保障之關係的實證分析 王廣輝 045
我國法官職務法庭之建置與運作實務 詹鎮榮 075
力挽狂瀾或是隨波逐流?──臺美釋憲機關處理重大政治事件的案例探討 廖元豪 121
法定法官與人民參與審判──由訴訟權之保障出發 傅玲靜 163
法庭錄音的公開及其限制──司法獨立、司法課責與隱私保護 劉定基 199
「誹謗罪」與「言論自由」之邊界──評法國憲法委員會2011-131QPC判決 王 蔚 229
憲法上人民行政訴訟權之保障 陳清秀 245
良善之法是善治的基礎,審判獨立是權利的保障──《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訴訟法》修改工程述評 莫于川 291
行政訴訟之發展與變革篇�309
行政程序違法司法審查的理想與現實 林莉紅 311
復議機關做行政訴訟被告的制度變化及其理據分析──《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訴訟法》首次修改中的一個爭議點檢討 莫于川 329
沒有判決的訴訟 何海波 347
「隱匿」司法審查下的行政裁量觀及其修正──以最高人民法院公報刊載的相關案例為線索 鄭春燕 387
一般給付訴訟之理論與實踐──以臺灣行政契約之爭訟實務為核心 江嘉琪 409
透過確認訴訟遂行規範審查:德國與我國制度發展的比較研究 陳英鈐 433
都市計畫行政爭訟實務檢討 傅玲靜 515
兩岸公益訴訟之立法與實踐──從臺灣美麗灣公民訴訟案出發 詹順貴 541
序
序言
本論文集由國立政治大學法學院公法學中心出版,主要為執行頂尖大學計畫「行政訴訟與違憲審查」子計畫第三期及理律文教基金會2015年度計畫之成果。收錄文章包括2015年5月於中國武漢大學法學院舉辦之「第六屆海峽兩岸公法學論壇─審判獨立與權利保障」與同年12月於國立政治大學舉辦之「第二屆兩岸行政訴訟法制比較研討會─兩岸行政訴訟法之實踐經驗」所發表之部分論文,合計共18篇。內容涵蓋海峽兩岸憲法及行政法之學者專家分別針對憲法上訴訟權與實體權利之保障及法官審判獨立之關聯,並具體對於行政訴訟的制度變革、實施經驗乃至於實務檢討,提出之觀察宏論及針砭意見。為突顯本論文集屬於國立政治大學法學院公法學中心執行相關計畫而出版的系列叢書之一,並參酌二次研討會之主題及收錄之論文內容,爰將書名定為「審判獨立與權利救濟、行政訴訟之發展與變革:海峽兩岸公法學論壇論文集(三)」,以延續前二冊論文集之脈絡與精神。
「第六屆海峽兩岸公法學論壇─審判獨立與權利保障」與「第二屆兩岸行政訴訟法制比較研討會─兩岸行政訴訟法之實踐經驗」二場研討會,受理律文教基金會、指南法學文教基金會等單位鼎力協助,始得圓滿落幕,而有本論文集與其他學術研究成果的產出。對於相關單位的襄助,在此謹表謝忱。對於中國憲法學研究會、中國人民大學法學院、武漢大學法學院以及所有與會學者專家,亦在此致上誠摯的敬意與謝意。
政治大學法學院公法學中心
書
評
其 他 著 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