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薦序
放不下的第六力——不確定性的根源
馬紹章
經商,本來就是一場冒險,到大陸經商,更是冒險中的冒險。冒險,需要勇氣、準備與智慧,才能滿載而歸。到大陸冒險,最怕的是先入為主的自以為是,只可惜,因此而陣亡者比比皆是。記得二○○一年第一次參訪大陸,一位已在大陸經商十餘年的台商就告訴我:「來大陸,先放掉過去你在台灣的認知和觀念,否則連怎麼失敗都不知道。」在海基會服務六年期間,也碰到不少台商陳情案件,準備不足、自以為是,幾乎是共同的問題。除了台商,外商也是一樣,這些都是許多血淚的教訓。這本書,是到大陸經商冒險的必讀指南,尤其是在每一章之後提出的問題,就像在提醒冒險者:「小心,陷阱就在這裡。」
進入中國,必須了解中國。本書三位作者,熟悉中國,既具有微觀的透視能力,也有宏觀的視野,有如最好的嚮導,帶領讀者進入中國複雜的政經世界而不至於迷路。中國的崛起是如此顯而易見,更有不少書籍以聳動的標題來吸引讀者目光,認為中國將會統治世界。這些書籍對民族主義者而言,有如鴉片,讓人自我陶醉。然而,作者用客觀的分析告訴讀者,他們並不贊同這樣的觀點。
三十年前,鄧小平的問題相對單純,主要就是經濟發展。為了經濟發展,共產黨引進了市場機制,讓一部分人先富起來,實施一胎化政策,打破大鍋飯,並且加入了世界貿易組織。今天,習近平面對的問題,複雜而險峻,四處可見矛盾的現象。中國的法律愈來愈多,可是司法依然無法獨立;GDP愈來愈高,但貧富愈來愈不均;網路人口愈來愈多,監控卻愈來愈嚴密;發展要靠民間,可是又放不下國有企業;它想競逐全球領袖,卻又自知底氣不足。中國的崛起,已碰到了瓶頸。以現在中國的實力,既無法買下世界,更無法領導世界,就像作者所言,大陸還缺少了文明化—包括文人治理的文官體制以及代表某種持久的人性價值,讓文明超越政治控制、物質發展和軍事力量。
誠如作者所言,在中國經營企業,不能不認識黨公司。共產黨和領導,這兩個不確定性,既可以是公司成功發展的助力,也可以是公司失敗的那隻黑手。作者的比喻很奧妙,麥可•波特有五力分析,但黨和領導是看不見的第六力。儘管大陸在改革開放的過程中,經歷了天翻地覆的變化,但從鄧小平立下的「堅持中國共產黨的領導」這一個原則,卻歷久彌新。如果要說「中國模式」,中國共產黨領導下的改革開放,應該是這個模式的核心。
這個中國模式,既是今日成功的原因,但也是問題的來源。大多數學者都認為,中國今天面臨的問題,其根源都在於政治體制,本書作者也不例外。如書中所言:「全世界沒有一個政黨永遠統治。問題不在它是否會失去權柄,而是它何時失去權柄、如何失去權柄。」這是一個沒有標準答案的問題,事實上,也沒有學者能解答這個問題,即使過去有關民主化的研究,放在中國的案例上,也是僅供參考而已。這是中國最大的不確定性。
中國現在是百病齊發,黨和領導也了解問題的複雜性與嚴重性,但放不下第六力,於是我們看到的改革,其實可以稱之為「類固醇療法」。習近平現在以強化共產黨與政府的治理能力、控制能力為手段,以緩和政治體制改革的壓力。然而,類固醇固然有相當效果,但治標不治本,一停用可能讓病況更為嚴重。關鍵就在於服用類固醇期間,是否能找到更好的藥方,這才是對中共最大的考驗。
(本文作者為前海基會副董事長兼副祕書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