庫存狀況
「香港二樓書店」讓您 愛上二樓●愛上書
我的購物車 加入會員 會員中心 常見問題 首頁
「香港二樓書店」邁向第一華人書店
登入 客戶評價 whatsapp 常見問題 加入會員 會員專區 現貨書籍 現貨書籍 購物流程 運費計算 我的購物車 聯絡我們 返回首頁
香港二樓書店 > 今日好書推介
   
區政新角度
  • 定價64.00元
  • 8 折優惠:HK$51.2
  • 放入購物車
二樓書籍分類
 
公門菜鳥飛:一個年輕公務員的革新理想

公門菜鳥飛:一個年輕公務員的革新理想

沒有庫存
訂購需時10-14天
9789866841767
魚凱
網路與書出版
2016年7月29日
107.00  元
HK$ 90.95  






ISBN:9789866841767
  • 叢書系列:Change
  • 規格:平裝 / 320頁 / 17 x 23 cm / 普通級
    Change


  • 社會科學 > 政治 > 政治制度











      ★政府為何崩壞?甘冒被標記的風險,一位基層公務員寫給新政府的熱血建言。

      ★老鳥寄語菜鳥「依法行政、廣結善緣、全身而退」,公務員的核心價值是服務群眾,還是服務長官?我們要什麼樣的公務員?

      ★臨時工般的長官,流水般的政策;政府缺乏長遠藍圖的點狀施政,計畫精神到底是什麼?靠數字說話,政府傾全力防弊、防止公僕怠惰,為何也成為防礙台灣創新發展的主因?

      ★GOV與NGO如何能裡外配合?公民、公僕如何共同參與協作改革?

      ★緊咬口中的肥肉,年金改革推不動,台灣年輕人的未來很嚴峻!如果新政府真的要創造一個年輕人能實踐夢想的台灣,必須要改變、改革什麼?




      想要當公務員的人,要和公務員打交道的人,都需要讀這一本書。



      政府儼然成為人生的墳墓、稅金的墳墓。

      擁有最大資本的一間公司,卻可能是全台灣最沒效率的一間,

      而且,大家還默默地接受了。



      當了六年的公務員,從文官學院新生訓練開始,菜鳥便被耳提面命要「依法行政、廣結善緣、全身而退」。面對公部門裡各種人事關說、防弊也防創新的採購制度,或只看數字、要不斷填表格的研考制度??都讓作者覺得很弔詭。年輕人前仆後繼投入國考,考上後才發現是一個無力的開始。到底公務員的核心價值是什麼?



      2016年台灣執政黨再度輪替,並且有許多年輕勢力揭竿而起,配合資料開放、公民參與的層面擴大,在在都顯示出新的政治模式必須被啟動——不符時代產業需求的法令必須被調整、人事制度必須更有彈性、文官的專業性及使命感必須找回、跨領域的議題必須整合等等,都是台灣要向前走必須突破的。



      希望有志於公職的年輕一代,仔細想想自己要的是什麼。「菜鳥不死,莫忘初衷」的精神,是不放棄希望、不滿足現狀而衍生出的改變動力,正是台灣現在所需要的。



    推薦人



      田秋堇(僑務委員會政務副委員長)

      朱淑娟(獨立記者)

      邱銘源(財團法人台灣生態工法發展基金會 副執行長)

      李鴻源(前內政部長)

      柯金源(公共電視【紀錄觀點】製作人)

      張善政(前行政院長)

      張鐵志(文化及政治評論家、報導者共同創辦人暨顧問)

      黃國昌(立法委員)

      彭盛韶(前北市資訊局專門委員)

      顏聖紘(國立中山大學生物科學系副教授)?? ??? ??? ??? ??? ??? ?

      依姓名筆畫排序



    推薦語



      他成為我心目中另類的公務員,不只在體制內尋求理想的實踐,也透過書寫傳達他的見解,同時熱中參加非營利組織??這是一本魚凱用他六年公務員生涯的熱誠寫出來的書,提出許多寶貴的建言,期待能因此促成改變。我要套用書中的話跟公務機關的朋友們互勉:「公務員,是個需要理想的行業;台灣,需要更多有熱忱、具憧憬、行動派的公務員加入!」──朱淑娟(獨立記者)



      我期待台灣公門的年輕菜鳥,也要勇於改變大步向前;我期待你們要成為夜空中熱情燃燒的星光,也不要溫馴地被姑息主義的黑暗所吞噬;我也期待大家一起為台灣奮鬥,只要動手去做,願意昂首高飛,根本不必等待風起,馬上就可以自己振翅。只要行動,我們都可以讓世界看見台灣,忘記自己的私利與本位,揚棄和稀泥。在每個崗位上努力,為自己,也為這塊土地。這段文字送給魚凱,也給所有有心改變公門的菜鳥,莫忘初衷,一路向前,KEEP WALKING!這是一本值得推薦的好書,適合菜鳥看,當然小英和林全也應該拜讀才是。──邱銘源(財團法人台灣生態工法發展基金會 副執行長)



      台灣官僚文化的貼身觀察,來自公務人員的深層自省與吶喊、期待,衷心推薦。──柯金源 (公共電視【紀錄觀點】製作人)



      魚凱這本書,描述了他公務體系的所見所聞,都是我們公務員應該參考檢討之處。同時,我也期待所有的政務官應該珍惜常任公務員,好好體會運用他們的能力。一個公務員不能夠充分發揮的國家,是不會有希望的!──張善政(前行政院院長)



      我們有個變態的社會,父母總希望子女變成公務員,社會氛圍卻憎恨公務員,但每一個人卻都需要公務體系解決與管理人生需求,如果我們還是有好的公務員,國家卻壞了,那問題在哪?怎麼解?快來看這個還沒放棄希望的傻小子的現身說法。──顏聖紘(國立中山大學生物科學系副教授)





    推薦序 期許一個沒有遺憾的公務生涯 (張善政)

    推薦序 坦途無高峰 (邱銘源)

    推薦序 讓公務員成為國家進步的力量 (朱淑娟)

    前言 我們需要改變!而且,我們可以!

    ?

    第一部??????? 公務人生怎麼演

    ?

    1. 喔∼喔喔喔──初試啼聲

    芝麻公門

    八字箴言:「廣結善緣、全身而退」

    下單位了

    ?

    2. 不動如山、牢不可破的行政模式

    制度無法篩檢的動機與心態

    怎麼就走到了這裡?窗前苦讀的背後

    ?

    3. 神祕的人事、雞肋的考績

    關說官有理,公務員努力無用?

    考績人生,一直烤鴨會怎樣

    誰把主管的管理工具拿走了

    「人事布局」總是惹人遐想

    ?

    4. 新時代裡的舊育才方式

    無感的研習會、研討會

    有選項等於沒選項的思考模式

    跨領域溝通人才須從學校開始培養

    積極,需要勇氣

    ?

    5. 即將看得到吃不到的年金

    鐵飯碗都快生鏽了,還能期待月退嗎?

    怎麼算也不對的數學題

    退休人員緊咬,年金改革推不動

    ?

    第二部 公務制度與文化的糾結

    ?

    6. 會計制度防弊,也防創新

    以繁馭簡、字斟句酌 _

    小心翼翼的會計系統 _

    四隻小豬的故事

    好人不能做好事的案例

    採購制度約束的,到底是誰?

    創新被守舊制度扼殺

    防弊,只防了小弊

    ?

    7. 數字治國、責任外包

    令人抓狂的研考制度

    計畫的精神在哪裡?

    不連續的點狀施政

    都交給評審委員就好了

    不只有萬能承辦,還有萬能委辦

    煙火般絢麗,燒完就沒的活動

    活動目標——人多就好?

    ?

    8. 臨時工般的長官,流水般的政策

    曾經熱血,滄海桑田

    壯志未酬先撞牆的案例

    有堅持卻留不住

    效益放末端,誰真的在意

    口號喊太久,靠政府不如靠自己

    ?

    9. 跨越重重山頭的跨域溝通

    山頭各立,整合不易;中央地方,各行其是

    跨部會辦公室,其實只是大雜燴

    政策與時代脫鉤,追不上產業需要

    頭痛醫頭腳痛醫腳,缺乏預警機制

    跨領域合作案例:氣候變遷是未來大挑戰

    上對下的單向溝通

    ?

    10. 真的有行政中立這件事嗎?

    政府也有置入性行銷

    是政治介入專業,還是缺乏專業?

    ?

    11. 政治掛帥,專業哭哭

    民粹瘋媒雙面夾攻,官員兩面不是人

    要依法行政,卻又關說不斷,真是錯亂!

    行政專業遠去的年代

    行政裁量的自由心證

    ?

    12. 忙於事後補救的政府

    在亡羊補牢的迴圈中打滾

    畫錯重點,問題無解

    外國人眼中「健忘」的台灣人

    ?

    第三部 改變態度、整合資源

    ?

    13. 人才不設限,出走與接軌

    向世界發聲!國際交流的體驗

    台灣前進的可能——改革態度

    營造有利於國際事務人才發揮的條件

    對自身文化的了解與自信

    打造超越語言界限、有故事可說的國家

    文化觀光該大於文化+觀光

    ?

    14. 莫忘初衷—— 公務改革的核心,是人心

    不能輕易察覺的改變

    逐漸同質化的過程

    如何改變,喔不,或許是如何不被改變

    時時自省,等待時機 _

    年輕公務員是改革動能

    對岸的七年級生副處長

    不能輸在起跑點上

    ?

    15. 如何突破現狀,讓資源碰觸能量

    溝通要訣——永遠眼中有別人

    在公部門外尋找資源

    GOV與NGO的裡外配合

    到處看看,自我增值

    ?

    16. 公器公用——媒體資訊力

    媒體的一體兩面

    連「阿婆」也看得懂的新聞稿

    大數據年代下升級版的E政府

    資訊透明,鄉民齊監督

    首長的信箱有用嗎?

    ?

    17. 公民怎麼參與?

    官方說明會的真正功能

    成長中的審議式民主

    網路公民協作的實例:vTaiwan

    率先落實公民參與制度的南區水資源局

    草鴞保育平台案例

    行政疲乏,公務員需要民間伙伴!

    ?

    後記? 寫在最後:關一扇門,開一扇窗





    前言



      如果我問,你對這個政府還有期待嗎?你會怎麼回答?這也是我最近常問自己的。



      記得二○一五年的生日,許下一個願望:希望台灣行政制度能逐漸改變,能夠讓有想法、願意投入改革的公務員有發揮的場域,然後營造一個可開放討論、能夠接受夢想存在的公務環境。



      在這幾年時間裡,聽到很多來自公務界朋友的抱怨,有些是抱怨主管人事不公、有些是抱怨雜事很多、有些抱怨制度沒彈性、有些抱怨福利越來越差、有些是覺得專業都派不上用場??那麼多優秀的人,在這個體制裡動彈不得。



      從這些問題裡面,可以歸納出幾個根本的核心元素:公務選才方式已不合時宜、防弊制度綁死創新性、無效的績效評估、施政找不到重點、邏輯不清下的決策混亂、做了很多白費力氣的事。



      這些交互影響,讓公務員忙個半死,得到的成就感卻有限。然後,在無力感堆疊、僵硬的行政系統中,失去感受外界變化的能力;加上台灣教育養成的方式,很難靠自己單兵作戰尋求突圍,於是融入群體成為保障的途徑。即使政府內部問題重重,大家的抱怨沒有中斷過,但還是會退而求其次—— 在自己能力範圍內把自己的業務做好,就對得起良心了;很難去想像結構性制度的改變、很難去挑戰不合邏輯的官場文化。



      太陽花運動後,政府開始傾聽民間的聲音;二○一六年五月政黨輪替了,眾人引頸以盼的新政治彷彿出現了。但是,新政治到底是什麼呢?能確實掌握改變的,是在我們自己手裡啊!自己手中漢堡的番茄醬酸臭了,於是肖想看別人手上的漢堡會不會好一點,但整批番茄醬都出自同一條產線的啊!產線不改的話,再厲害的廚師也只能拿到酸臭的番茄醬。



      公務系統,就是一條很長的生產線,長到即使身為國家領導人,也不見得能改變當中的組織文化。而我,小小的公務員又能做什麼?我只是看到事情不會憑空發生改變,所以想做些什麼,讓台灣政府變得不一樣。我相信,台灣要更好,靠的是大家齊心努力,改變的力量能凝聚才能看到新政治。新政治,需要台灣人共同參與;新政府,需要台灣公務員共同參與。



      愛台灣——在陳金鋒揮出全壘打的那一刻,多少人眼眶泛紅;愛台灣——《拔一條河》甲仙鄉親迎接深夜歸來的拔河隊畫面,多少人眼淚hold不住;愛台灣——〈島嶼天光〉中「天色漸漸光,咱就大聲來唱著歌」的歌詞又讓多少人熱血澎拜。而《公門菜鳥 飛!》,希望將這些能量帶入政府;用沉穩內斂的力量告訴自己,我們需要改變!而且,我們可以!




    其 他 著 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