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希臘哲人亞理斯多德說過:「我們重複做什麼,就會成為什麼樣的人。所以,卓越不是一種行為,而是一種習慣。」
投資也是如此。好的投資並不是一個「事件」,也不是尋找另一家成長潛力股,更不是猜測下一個行情轉折點。好的投資是一種嚴謹的程序,把研究與訓練轉化成某些歷經考驗的方法,然後養成日復一日嚴格執行的習慣。
由於投資獲利可以讓人感到愉悅,因此投資者往往認為,這是好點子付諸實現的「報酬」,不過,這種想法並非事實。各位不妨謹慎探究投資成功的報酬來自何處,就會發現這些獲利實際上都是某些更早行為導致的結果,這些行為包括:保持某些短期之內未必見效的投資紀律;市況發生變動時,迅速認賠;在利空充斥的環境下建立投資部位。
金融市場或許具備效率,但具備效率是有前提的。如果所有投資人的條件都相同,大家全都共用所有的資訊,投資目的與個性等各方面也都相同,那麼市場可能就具備「學術界」所謂的效率,而買進-持有投資方法的績效也就很難被超越。可是,現實世界裡,實際情況並非如此,市場充滿貪婪、恐懼、不確定,以及各種猜測。處在這種環境下,一旦受到威脅,很少有人願意繼續秉持明確而歷經考驗的紀律。至於那些少數願意堅持的人,他們後來的成功,顯然並不是「意外之財」。當大多數人臣服於情緒時,他們卻能繼續堅持嚴格的紀律,所以才能取得遲來的報酬。
舉例來說,當市況發生變動而必須結束某個顯著獲利的部位時,往往會有些困難,尤其是在重大漲勢之後。行情漲勢如果帶來報酬,我們自然會對於該報酬產生情緒牽掛,甚至愛上相關的故事,因而忽略了負面的發展。
當行情剛開始走穩,此時若想要以偏低價位建立投資部位,同樣也會有困難——尤其是在長期跌勢發生之後。如果投資人先前因為過早買進而經常遭遇行情反覆的情況,由於他們的冒險行動總是受到懲罰,因此人們自然會更傾向於迴避風險。
紀律有賴於信心,而信心則需要以事實做為依據。不論哪種投資方法,絕對都需要採用可取得的最長期資料進行測試。做為投資人,我最引以自豪的成功,都是在不確定市況下,做出信心滿滿的反應,因為這些行為的效力,都經過了歷史上無數市場循環的驗證。至於我個人投資方面所發生過的最大敗筆,則是因為我決定忽略經濟大蕭條期間的資料,因為當時我認為,這段期間的資料已經跟目前無關,結果讓我因此錯失了一波重大反彈行情。你所採用的投資方法,都應該要接受最嚴格市況的挑戰,因為你總有一天會碰到這類市況。
葛雷格•莫理斯是極少數願意從事系統性研究、測試,並秉持嚴格紀律的投資人。葛雷格是位技術分析家。各位閱讀的這本書,是他身為投資經理人累積的生涯經驗與見解。葛雷格的投資方法,其基礎是建立在各種有關價格趨勢、成交量與漲跌家數等技術指標。投資人除了要順著市場既有趨勢進行交易之外,這種投資方法確實可以有效協助侷限市場損失。
我個人的投資方法,雖然有一部分取自技術分析,但有很大成份仰賴基本面的價值評估、選股程序、經濟衡量與其他因素。每種方法都有其效益與挑戰,主要取決於市況。可是,最重要的不在於各種方法之間的差異,而是它們之間的共通性,也就是對於某種系統性投資程序的堅持。
除了頂尖技術專家的技巧與見解之外,葛雷格也跟大家分享三項要素,讓投資人不必仰賴持續猜測,而可以遵循某種嚴格的投資程序:
1.衡量綜合證據。
2.根據各種綜合證據進行交易的法則與準則。
3.遵循相關程序的嚴格紀律。
請注意一些關鍵字眼,包括:證據、法則、準則、紀律,以及可能是最最要的「嚴格」——千萬不要忽略它們的重要性。
可資信賴的市場指標固然重要,但這往往還是不夠的。成功投資方法的根本特色,就是把這些指標轉換為客觀的準則,以做為採取買賣行動的依據。葛雷格•莫理斯彙整了長達數十年的資料與研究,建立了某種以技術為主導、以法則為基準的方法,讓投資人與交易者能夠在穩固的基礎上「與趨勢共舞」。
追求某種長期目標時,如果想要成功的話,竅門往往都是相同的——找到一組預期可以達到理想結果的行為準則,然後每天堅持執行就對了。
?
約翰•哈士門博士(Dr. John P. Hussman)
哈士門策略顧問機構總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