庫存狀況
「香港二樓書店」讓您 愛上二樓●愛上書
我的購物車 加入會員 會員中心 常見問題 首頁
「香港二樓書店」邁向第一華人書店
登入 客戶評價 whatsapp 常見問題 加入會員 會員專區 現貨書籍 現貨書籍 購物流程 運費計算 我的購物車 聯絡我們 返回首頁
香港二樓書店 > 今日好書推介
   
好吃(NO.5+6)套書(共二冊)
  • 定價99.00元
  • 8 折優惠:HK$79.2
  • 放入購物車
二樓書籍分類
 
新界風土名勝大觀

新界風土名勝大觀
9789620756924
黃佩佳
商務
2016年8月19日
108.00  元
HK$ 97.2  





ISBN:9789620756924
  • 規格:平裝 / 416頁 / 15 x 21 cm / 普通級 / 單色印刷 / 初版
  • 出版地:香港


  • 社會科學 > 文化研究 > 民族學/風土民俗

















      作者黃佩佳可能是香港最早的華人博物學家,在交通不便的年代常獨自走訪鄉村父老,1935年以「江山故人」為筆名,在《華僑日報》連載專欄文章,至今未曾正式出版,只有報紙複印版本。書中介紹香港新界地區的村落、名勝古蹟、風景及生活習俗等,也包括交通及建設;另外,也研究山川形勢與居民落籍之關係,不同氏族在新界地理區之起源。



      本書豐富早期新界的珍貴資料,大部分是罕有的第一手資料,可視為知性的遊記來看,也是一部香港最早且詳盡記載的地方志。







    編校者序

    ?

    第一章 概說

    一、沿革

    二、疆域

    三、形勢

    四、村落

    (一)南約方面

    荃灣�三百錢�葵涌�九華徑�荔枝角�長沙灣�深水?�九龍塘�

    九龍城�牛池灣�牛頭角�鯉魚門村�井欄樹�將軍澳�坑口�

    孟公屋�大埔仔�田廈�佛堂門�布袋澳�馬油塘�?湖�茶果嶺�

    坪洲�長洲�東涌�大澳�石壁圍�榕樹灣、北角及其他�浦台

    (二)北約方面

    落馬洲�新田�洲頭�錦田�逢吉鄉�金錢�八鄉�元塱�橫洲�

    屏山�廈村�沙江圍�丹桂村等�麒麟圍�營盤村�屯門�青山�

    大欖涌�蠔涌�黃?仔�界咸�大腦�窩美�南圍�北圍�北港�

    打蠔墩�輋徑口�西貢�沙崗尾�大環�榕樹坳�企嶺下�黃竹洋�

    烏雞沙�馬鞍山村�大水坑�梅子林�牛鼻沙�沙田�徑口�田心�

    大圍�白田�排頭圍�大埔�大埔滘�泮涌�碗?�大埔頭�

    梅樹坑�太坑�林村�南坑�楓圍�船灣�汀角�橫嶺頭�鳥蛟田�

    南涌�鹿徑�和坑�沙頭角�黎洞�萬屋邊�打鼓嶺�上水�粉嶺�

    龍躍頭�金錢

    五、名勝

    大帽山�鳳凰山�馬鞍山�靈渡山�磨刀山�紅水山�九逕山�

    杯渡山�觀音山�大奚山�虎頭山�官富山�白鶴山�雞婆山�

    望夫山�牛潭山�八仙嶺�雙魚嶺�龍躍嶺�釣魚翁山�龍頭石�

    十字石�破瓜石�浴牛石�牛?石�漁翁石�石門�化龍巖�魚墳�

    青山寺�晴雪廬�清涼法苑�靈渡寺�覺照園�凌雲寺�圓通庵�

    紫竹林�鹿野苑�普光園�竹林襌院�嗇色園黃仙祠�慈雲山觀音堂�

    翠林洞�南豐臺�哆哆佛學舍�寶蓮寺�般若殿�韋馱寶塔�華嚴閣�

    竹園�南華院�純陽仙院�紫竹林�鹿湖襌林�靈隱寺�龍巖寺�

    新娘潭�龍潭�金鐘�鱟地

    六、古蹟

    宋二王臺�侯王古廟�九龍寨城�龍津義學�字紙亭�五龍院�

    龍津渡頭�九龍寨炮台�金夫人墓�耿迎祿墓�北帝古廟�

    杯渡遺蹟�韓昌黎碑�黃椰川碑�東涌炮壘

    七、風景

    浪打金鐘�雲蒸鳳嶺�望夫化石�觀音坐蓮�潮灣秋月�杯渡晚鐘�

    昂平襌地�鞍嶺朝陽�帽山俯瞰�娘潭飛瀑

    八、生活

    農業�漁業�種蠔�畜牧�製造�教育�商務�習尚

    九、交通

    甲、陸路

    乙、水路

    十、建設

    九龍水塘�石梨貝水塘�城門水塘�其他

    ?

    第二章 居民之來源及其演進

    一、山川之形勢與居民落籍之關係

    二、錦田鄉南陽鄧氏之世系

    三、新田鄉文氏落籍之溯源

    四、上水鄉之廖氏

    五、粉嶺鄉隴西彭氏之源流

    ?

    第三章 南部寫真

    (一) 九龍城

    (二) 九龍仔

    (三) 鴨仔湖

    (四) 九龍塘

    (五) 深水?

    (六) 長沙灣

    (七) 荔枝角

    (八) 九華徑

    (九) 葵涌

    (十) 荃灣

    (十一)汀九

    (十二)深井

    (十三)青龍頭

    (十四)城門谷

    (十五)沙田

    (十六)牛頭角

    (十七)西草灣

    (十八)茶果嶺

    (十九)鯉魚門

    (二十)馬油塘

    (廿一)井欄樹

    (廿二)將軍澳

    (廿三)田廈

    (廿四)佛堂洲

    (廿五)布袋澳

    (廿六)佛堂門

    (廿七)坪洲

    (廿八)坭菇洲

    (廿九)長洲

    (三十)石鼓洲

    (三一)大嶼山

    ?









      余久久為旅人於香港,暇時即喜作郊遊,雖風雨如晦,亦不中止。日積月累,足跡遂幾遍新界,因嘗以所聞所見,學為文章,投諸《華僑日報》之「香海濤聲」欄。標題為「本地風光」,「琴寒館漫話」,及「額涼集」等,皆拙著也。自維學籍荒落,淺半無足觀,然稿中多述新界風土名勝事,因稍見知於島中旅行人,乃獲交於吳子灞陵、黃子嗇名、趙子奔瀾等,三子皆活潑可喜,且為島中報界先達,私幸得共友,嗣而相約倡為旅行事,連翩裙屐,咸本刻苦耐勞以赴之,期鍛煉體格,振奮精神,故於新界自然界中,不知結下幾許山水緣矣。惜諸人多羈於事,未克常聚,稍中輟,衹吳子與予,至今未已而已。然舊日嬉游之印象,猶繫緒懷也。日者,黃子啣衛子國綸命來,以關於新界文事相屬,予久不為文,棘捻而澀於管,欲違命﹔又以盛意拳拳,不敢卻。不得已,黽勉以從,抑亦藉此良機,為溫故之舉,因檢舊稿而增刪之,略加整理,條分縷析,並集年來旅行新界之聞見,參以新界書籍,著為較有系統之書,顏之曰《新界風土名勝大觀》。書中先述新界之概況,後及各村落之風土人情、居民之來源及其生活,以至於名勝古蹟、園林別業、樓閣亭臺、橋樑碑版、地方史實,與乎該地名人之史略等,苟力之可逮,當為翔實之記載,細膩之描寫,使讀者如得臥游,聊為探風問俗之助,而舊時新安遺跡,亦稍留印象焉,是又著者所應盡之棉力也。



      新界僻處海陬,本無文物之可言,而其山川之秀媚、居民之淳樸、村野之幽妍,亦足以動人游思者,使日處軟紅十丈中之香港旅人得此,一旦解衣磅礡,心游神放於群山萬木之間,未嘗不可偷一日之閒以領略之也。余不文,自愧未能盡新界之風土名勝於萬一,不過勉為其難,以報衛子之請耳。新亭涕淚,故國雲煙,搦管之餘,能無感慨繫之乎。




      中華民國二十四年(一九三五年)三月一日江山故人序於九龍半島




    其 他 著 作
    1. 香港本地風光•附新界百詠
    2. 香港本地風光.附新界百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