庫存狀況
「香港二樓書店」讓您 愛上二樓●愛上書
我的購物車 加入會員 會員中心 常見問題 首頁
「香港二樓書店」邁向第一華人書店
登入 客戶評價 whatsapp 常見問題 加入會員 會員專區 現貨書籍 現貨書籍 購物流程 運費計算 我的購物車 聯絡我們 返回首頁
香港二樓書店 > 今日好書推介
二樓書籍分類
 
伊斯蘭朝代簡史:七世紀至二十世紀的穆斯林政權

伊斯蘭朝代簡史:七世紀至二十世紀的穆斯林政權

沒有庫存
訂購需時10-14天
9789570530506
艾德蒙德•博斯沃茲
張人弘,池思親
台灣商務
2016年9月01日
333.00  元
HK$ 283.05  









人文史地 > 世界史地 > 通史

















「此書足以解開學生及學者對穆斯林世界的疑惑。」

──美國哥倫比亞大學歷史教授Richard W. Bulliet





導讀:伊斯蘭世界歷史簡述(林長寬)

編輯體例

參考文獻縮寫對照表

導論

第一章:哈里發時期

第二章:西班牙地區

第三章:北非

第四章:埃及與敘利亞

第五章:塞爾柱突厥政權前的兩河流域

第六章:阿拉伯半島

第七章:西非

第八章:東非

第九章:塞爾柱突厥政權前的高加索與波斯西部

第十章:塞爾柱突厥政權前的波斯東部與中亞

第十一章:塞爾柱政權及其附庸國

第十二章:安那托利亞的突厥政權

第十三章:蒙古人與其中亞及東歐的繼承者

第十四章:蒙古政權後的波斯

第十五章:蒙古政權後的中亞

第十六章:阿富汗與南亞

第十七章:東南亞與印尼

朝代一覽表

阿拉伯文拼音對照表

索引





導讀



伊斯蘭世界歷史簡述(林長寬博士)




  自西元七世紀起至十六世紀,穆斯林勢力幾乎主導了東亞、歐陸以外地區歷史的發展;而整個中世紀世界文明的發展,除了東亞的中國之外,歐洲地區文明的發展也幾乎是以伊斯蘭中土(central lands of Islam)為向背。伊斯蘭文明的發展歷史無法單獨以區域史看待之,著名的美國伊斯蘭文明歷史學家馬歇爾•哈濟生(Marshall G. S. Hodgson, 1922-1968)即主張必須將伊斯蘭文明史置於世界文明的架框研究之,其在人類文明發展歷史上具有特殊的地位與作用,而我們也應該去理解伊斯蘭文明的發展過程中對歐洲文明發展的影響。因此有些穆斯林學者認為伊斯蘭歷史是中世紀世界史的核心,並將穆斯林視為世界歷史發展的主角。實際上,伊斯蘭文明奠基於古波斯薩珊(S?s?n?ids)與羅馬拜占庭文明,並融合之,且將這些文明伊斯蘭化,進而刺激現代西方文明的快速成長。整個伊斯蘭世界歷史的發展從所謂的西亞(中東地區)阿拉伯半島為中心,透過不同的途徑,逐漸含括歐亞非三洲的世界歷史;中世紀的伊斯蘭世界還包含了南歐的伊比利半島(地中海區),現代的伊斯蘭世界更包括東南歐的巴爾幹半島,往東延伸到東南亞的馬來世界,往西到達大西洋岸的西非,包含所謂的「黑色非洲」地區。雖然阿拉伯人建立了第一個伊斯蘭朝代,或稱之為「阿拉伯帝國」(the Arab Kingdom),在伊斯蘭世界歷史舞台上扮演主角的並非阿拉伯人,而是波斯人、突厥人,特別是西元十世紀以後的歷史發展。因為伊斯蘭發源於阿拉伯半島,故理解伊斯蘭世界史必須從西亞地區的伊斯蘭中土(central lands of Islam)歷史著手。



  ……



  博斯沃茲的《伊斯蘭朝代簡史》



  去年剛過世的英國伊斯蘭史學巨擘艾德蒙德•博斯沃茲(C. Edmund Bosworth, 1928-2015)所編撰的Islamic Dynasties: A Chronological and Genealogical Manual(中譯《伊斯蘭朝代簡史》)為研究伊斯蘭世界編年史的重要工具書,此書乃博斯沃茲教授數十年學術研究成果的副產品,出版至今已被翻譯成數種語言:俄文、阿拉伯文、波斯文、土耳其文、法文等,其重要性自不在話下。伊斯蘭世界的廣大,其歷史的複雜,尤其是各個地區政權的起伏更替,若無相當豐富的治學經驗,則難以釐清。



  這本書內容的規劃能夠使研讀伊斯蘭歷史者建立一個較清晰的朝代發展脈絡之歷史觀點。該書分為十七章,時間從西元七世紀到二十世紀,地區含括了整個伊斯蘭世界,即歐亞非三大洲。每一章的內容以某一區域內之政權的朝代表與簡史呈現;而從英文書名更可得知這是一本穆斯林政權之紀年與族系手冊。該書將伊斯蘭世界的政權歷史區分為:哈里發時期(Caliphs)、西班牙地區、北非、埃及與敘利亞、塞爾柱突厥政權前的兩河流域(Ir?q and Jaz?rah)、阿拉伯半島、西非、東非、塞爾柱突厥政權前的高加索與波斯西部、塞爾柱突厥政權前的波斯東部與中亞、塞爾柱政權及其附庸國、安那托利亞的突厥政權、蒙古人與其中亞及東歐的繼承者、蒙古政權後的波斯、蒙古政權後的中亞、阿富汗與南亞、東南亞與印尼。



  一般而言,伊斯蘭帝國主要指的是早期的哈里發政權,即正統哈里發時期、伍麥亞朝、阿巴斯朝、後伍麥亞朝、法蒂瑪朝,其中伍麥亞、阿巴斯兩朝建構了伊斯蘭世界文明的基礎,西班牙的後伍麥亞朝與埃及的法蒂瑪朝則較被視為區域性政權。阿巴斯朝瓦解後地方勢力林立,其中較大者首推塞爾柱突厥所建立的政權,以及之後的傭兵政權,這些勢力後來被統合成三大軍事帝國,即歐斯曼、薩法維、蒙兀兒帝國,其他地區則是屬於零散的地方政權或是屬國,但是他們之間並非無相互關係。《伊斯蘭朝代簡史》這本書將這些政權或國家羅列清楚,明白交代他們了的起伏更替,以及相互隸屬或敵對競爭的關係。



  由於伊斯蘭世界種族的多元性,伊斯蘭語言相對複雜;但通行的伊斯蘭語言除了阿拉伯語文、波斯語文、土耳其語文,尚有烏爾都語文(Urdu)、馬來?印尼語文(Bahasa Melayu)、斯瓦西里語文(Swahili)等,因此在拼寫穆斯林人名、地名、專有名詞時就會產生不少問題。這本書的名詞拼音採國際羅馬拼音,以荷蘭萊登大學E. J. Brill所出版的《伊斯蘭百科全書》(Encyclopaedia of Islam, new edition, Leiden: E. J. Brill, 1960-2009.)之音譯系統為主,但稍作修改,以忠於原文的呈現為原則;如此,讀者較容易追溯原文的拼音與意涵。中文版的音譯則儘量以趨近原來語文(如阿拉伯文、波斯或土耳其文)的拼音轉譯之;但因為不同語系的關係,無法全然如羅馬拼音系統般精準;故所謂的「國語」(北京話)之語音無法將伊斯蘭語文中的一些字母正確地轉音(台語的發音倒是比較有可能,如M的音),拼音語系日文在這方面就比較沒問題。



  這本伊斯蘭朝代手冊亦可視為伊斯蘭政治簡史入門之讀本,或是以工具書參考使用,查閱朝代年表與統治者族系。此書詳細地列出朝代名稱與統治者姓名表,建構了政權變革脈絡,並以傳統伊斯蘭姓名學系統拼出完整的人名,這是伊斯蘭歷史治學必備的基本知識。其中,對每一朝代政權的簡介,也讓讀者能夠更有邏輯性與歷史脈絡地全面理解伊斯蘭世界的政治發展,而每一篇簡介亦附有參考與延伸閱讀資料。這本書羅列了一百八十六個政權系譜,可謂相當完整;當然有些朝代是大帝國下的地區侯國,或獨立政權,這也顯示出伊斯蘭世界政治文化的多元面貌。



  個人在英國求學時曾受教於博斯沃茲教授,得到他所屬之歐陸傳統伊斯蘭學(Islamology)的薰陶。在學期間,他也鼓勵我研究中國地區的伊斯蘭歷史,即使中國地區並不被視為伊斯蘭世界的一部份,但其境內穆斯林社群發展的複雜歷史不容忽視。? 博斯沃茲教授治學嚴謹,在史料收集方面更是鉅細靡遺。作為一位專業的歷史學家,他不主張妄加斷言,應該讓史料說話;而如何讓史料呈現真理,即是一位學者應有的涵養。博斯沃茲教授研究中東與中亞伊斯蘭歷史的成就,至今尚無人能超越;其超過七百多項的學術成果是中、新生代學者所望塵莫及的;他本身就是一部百科全書,為《伊斯蘭百科全書》所撰寫的條文就超過兩百條,而且內容相當精闢。博斯沃茲教授一生治學孜孜不倦,研究從不中輟,1993年退休後,仍持續研究、寫作出版,直到歸真前夕。 ?



  得知博斯沃茲教授於去年(2015年)的2月28日歸真,個人乍聽之下,不勝唏噓,深深懷念在曼徹斯特大學(University of Manchester)追隨他寫論文的那段時間。雖然他相當忙碌, 但都會抽空仔細修改論文,給予相當中肯的評語與建議,每次與他見面時總是可以挖掘新的資訊與治學技術。博斯沃茲教授桃李滿天下,許多歐美、阿拉伯、印度、巴基斯坦、伊朗的學生(不論是穆斯林或非穆斯林)皆慕名投入他的門下,他曾經一年中同時指導了二、三十篇碩、博士論文,其學術影響力早已遍及全世界。「二二八」在台灣是一個悲劇的紀念日,湊巧的是這一天也是博斯沃茲教授歸真的安息日。但願這本《伊斯蘭朝代簡史》中文版的問世可為其學術成就增添些許光輝。謹此紀念博斯沃茲導師。




其 他 著 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