庫存狀況
「香港二樓書店」讓您 愛上二樓●愛上書
我的購物車 加入會員 會員中心 常見問題 首頁
「香港二樓書店」邁向第一華人書店
登入 客戶評價 whatsapp 常見問題 加入會員 會員專區 現貨書籍 現貨書籍 購物流程 運費計算 我的購物車 聯絡我們 返回首頁
香港二樓書店 > 今日好書推介
二樓書籍分類
 
歐洲餐桌日日美味:專業烘焙師為家人手作的66道麵包X蛋糕X塔派X餅乾X料理

歐洲餐桌日日美味:專業烘焙師為家人手作的66道麵包X蛋糕X塔派X餅乾X料理

庫存=4
將於1個工作天內出貨
9789869318846
布爾•丁夫人
PCuSER電腦人文化
2016年9月10日
117.00  元
HK$ 105.3  






ISBN:9789869318846
  • 叢書系列:自慢廚房
  • 規格:平裝 / 224頁 / 16.8 x 22.7 cm / 普通級
    自慢廚房


  • 飲食 > 甜點/麵包 > 西式點心/甜點











    最道地的歐洲食譜全展現





    手工烘焙�飲食療癒 溫暖全家人的心

    湯匙、茶匙的份量



    Chapter 1 熱呼呼手感烘焙 歐式麵包共和國

    葡萄乾圓麵包

    酥香肉桂甜心捲

    德國傳統圓麵包

    香草奶油麵包

    杏子麵包球

    蘋果麵包球

    甜蜜糖霜麵包

    布爾家有機吐司

    布爾家有機圓麵包

    甜薑麵包

    漢堡雙層麵包

    比利時佛蘭芒麵包

    海牙螺旋捲

    法國大蒜麵包

    辮子結麵包

    巧酥可頌



    Chapter 2 歐風甜蜜味蕾 特色巧派 / 特製蛋糕

    荷蘭迎新年炸球

    草莓貝殼派

    杏仁條派

    三角蘋果派

    國王奶油派

    水果蛋糕

    國王橘子捲

    項圈甜派

    法國蛋糕

    荷式乳酪蛋糕

    巧克力泡芙蛋糕

    香檳蘋果派

    法式榛果糖霜蛋糕

    德式黑森林蛋糕

    盆莓夢幻水果捲

    荷蘭嬤私房蛋糕

    創意鮮奶油蛋糕

    創意糖霜派餅蛋糕



    Chapter 3 下午茶派對 點心 / 餅乾

    雪白陀螺馬卡龍

    巧克力鬆軟餅

    杏仁肉桂餅

    圓點巧克力餅乾

    濃情布朗尼

    杏仁杏子雙餅

    西洋燉梨

    芒果甜優格

    泡沫糖霜

    細手指酥脆餅

    義式提拉米蘇

    荷蘭煎餅

    Gevulde Koek老荷蘭懷舊風味餅

    Goudse Moppen老荷蘭懷舊風味餅

    Carre Spritsjes老荷蘭懷舊風味餅



    Chapter 4 暖胃暖心居家料理

    馬鈴薯泥培根肉

    法式蔬菜蛋派

    西洋菇燉牛肉

    瑞典黑胡椒肉丸子

    匈牙利燉肉

    鱈魚燉鍋

    酥香炸魚

    德式炸豬排

    義式焗烤雞肉通心麵

    千層麵

    義式鮮蝦披薩

    布爾家牛排

    碎絞肉鹹派

    德式酸菜香腸與馬鈴薯泥

    自製有機薯條



    Super PS

    自製派餅

    自製香草奶油醬

    酵母小知識&發酵時間因地制宜





    作者序

      

    手工烘焙、飲食療癒,溫暖全家人的心!


      

      小國荷蘭飲食小文化

      

      荷蘭,絕對是個啃馬鈴薯的民族,就像是我們米食文化,一樣米不只養百樣人,還可以創造出多樣萬貌米製品。馬鈴薯當然也可以一薯多吃,普通荷蘭家庭晚餐餐桌上出現率最高的國民美食Stampoot馬鈴薯泥(Ruben拔和小孩都很愛)、炒馬鈴薯片香脆口感倒不錯吃、烤馬鈴薯餅(口感像極了某速食店早餐配餐)這個好吃等級又更加分!

      

      雖說荷蘭飲食文化遠遠比不上台式餐點,但飲食均衡調配倒是很重要的一環。簡單來說,家庭晚餐主食通常只會出現一種,肉類或魚類,絕對不會兩種同時出現,就算去餐廳吃飯也不會有「海陸雙拼」這樣好康的菜單出現,再巧搭當季時令蔬菜及馬鈴薯、米飯、麵食類,就是荷蘭家庭的正統晚餐!

      

      有一個荷蘭冷知識,就是荷蘭文發音miehoen簡直就是神翻譯,因荷蘭文米粉發音和閩南語的米粉發音百分百相似度,當我第一次聽到我婆婆說米粉時,簡直不相信自己的耳朵,想說誰教她說的,竟會說閩南語!

      

      後來發現除了米粉這一道神翻譯的民間美食,還有豆芽(tauge)、肉包(bapao)、潤餅(loempia)皆是。追溯到17世紀台灣與荷蘭文化交流下,荷蘭人在台灣的38年裡留下了各式各樣的歷史印記與奇緣,因此很多特殊的荷蘭文發音及涵義與閩南語不謀而合,讓我倍感家的親切感。

      

      布爾家的飲食革命

      

      一向是肉食動物的荷蘭人(無肉不歡阿∼),近年來飲食習慣風氣悄悄改變,就連全球連鎖知名速食店都大喊吃不消,食客日漸萎縮。其實「食育」可以就從自家做起,當黑心廠商將食品當成商品在販售,利潤是最大考量,但吃進肚裡卻是你我,甚至是下一代的外食養成。

      

      現在,除了越來越多的荷蘭家庭都自己開伙(布爾家是天天開伙),飲食革命就從食材來源與種類來篩選變化。一向嗜肉的荷蘭人現在寧願多多將食材改變成魚類或素食類,牛油(動物油)就使用在煎牛排的必須裡吧!

      

      一般家庭烹飪都用橄欖油來料理舖底,少一點油,多一點健康已是全球共識,食物不怕沒來源,而是改變吃法,如何吃出養身又美味,才是「食尚趨勢」!

      

      老實說荷蘭飲食豐盛感,無法和台灣相比,但是每個家庭對於食物獲取來源都非常謹慎挑選、購買,包裝上的食品來源絕對誠實公布,政府把關與企業良心都是換取國民健康的基本要求。

      

      布爾家餐桌上的幸福哲學

      

      婚後搬來荷蘭定居,真正開始建家造家的行動,心裡最期待的大餐桌,就在尋尋覓覓下真實實現。它除了提供我三餐舒適方便的用餐氛圍,附加價值就是家裡新成員的加入與成長,天天和大餐桌密不可分。

      

      孩子們從兒童座椅需一口口被餵食到自己用餐、創意塗鴉的勞作手作、樂高積木加工廠、習字練習、耶誕佳節室內燒烤、大雪紛飛時的台灣火鍋??所有點滴記錄無法抹滅;當家裡有重大決定與計劃時,也是我和Ruben拔靜心坐下互相商量規劃;有朋自遠方來或家庭聚會,擺滿桌的盛情款待,就是布爾家家規之一,賓主盡歡!

      

      餐桌,對布爾家來說絕對是生活重心與飲食印記,就連夜晚難得的一場消夜,就我和孩子們三人坐在飯桌前,開著一小盞昏黃桌燈細細品嚐從台灣阿嬤傳承下來的豬油拌飯。沒想到,孩子們愛死了,大兒子Rory絕對也是扒飯式吃法,一碗秒殺之後再來一碗,小兒子Ethan則說這是他吃過最好吃的飯了。

      

      我們三人一邊滿足開動、一邊聽我訴說媽媽孩童時光有多麼喜歡豬油拌飯,於是Rory跟我說:「媽媽∼可否把食譜寫下給我,等我上了大學離家求學,也要自己做豬油拌飯,這樣就會想起家裡的味道、媽媽的味道及台灣的味道!」

      

      Ruben拔愛上台灣飲食文化

      

      記得十多年前,Ruben拔第一次踏上台灣這片土地,也是他身平第一次亞洲旅遊,所有的一切對他來說真的就像是哥倫布發現新大陸,除了氣候差異甚大(每天汗流浹背,一天最少沖兩次澡),再來就是飲食習慣。台灣人真是太熱情,舉凡家族或朋友聚會,就是一場接著一場的「澎派飯局」,擺滿桌的精美佳餚,就是怕嬌客餓著了沒吃飽,大家拼命把肉啊、菜啊毫不保留通通夾入他的碗裡。Ruben拔滿臉害羞直說,謝謝!謝謝!但是心裡直打哆嗦,天啊!這這……這根本不是我的菜!

      

      果真,2001年冬天第一次的寶島行,Ruben拔還是跟McDonalds(麥叔叔)、KFC(肯爺爺)卡麻吉。每每聚餐後就是往速食店報到,因為他根本沒吃飽,不過就是扒幾口飯和喝不停的飲料呆坐在餐廳裡等著散會,當時我倆剛剛認識,我還誤以為他食量小,哈∼

      

      接下幾年Ruben拔再來台灣就全因伊人在這方,他開始願意為愛嘗試道地台灣料理與路邊攤,把從沒使用過的味蕾通通打開,從一開始擔仔麵、蛋餅、珍珠奶茶、牛肉麵、炒飯、鳳梨蝦球……漸漸地接受度越來越廣,也越來越少去速食店打牙祭。

      

      演變至今,Ruben拔每回超市購物還會順帶一瓶醬油、青蔥、蒜、薑回來,布爾家廚房除了標準歐風料理輪番上陣,也越來越飄散出台灣味道,感覺就像是台灣家裡的媽媽味一般,連爆香油煙味都像極小時候的晚餐氣息,讓我更有「家」的依靠。

      

      Ruben拔環境造就的廚藝與烘焙

      

      當Ruben拔對我說他第一次接觸職場為16歲,就已經幾乎每天的專業職人生活,學校反而是交報告或是重大學測時才會露臉,就連上課時間也不固定,隨著選課或是學生程度不同,有些人甚至可以在家自學。聽他這樣描述,完全顛覆我的求學認知。

      

      原來,荷蘭中學教育與腳步像極了我當時的大學生活,孩子進入荷蘭中學以後,學校便開門見山讓孩子選擇貼近自己熱愛的課程學問,目的就是在培養開發個人專長領域並深入觀察。教育體制已經在點滴挖掘個人亮點與價值,不論是更深入求學(為進入大學準備)或是專業職人(校外實習)的培訓,從15、16歲就已開啟!

      

      以Ruben拔來說,當上專業烘焙師傅是興趣也是夢想,教室裡粉筆灰塵他待不住分秒,但與麵粉為伍的中央廚房卻是大展身手的職業競地。從對烘焙熱情點燃到自我生命價值認定,即使烘焙師傅需日夜顛倒作息,他一點也不介意,有著明確夢想追尋,加上6張專業證照加持,一切辛苦都會幻化出無法言喻的夢想動力。

      

      只是受到大環境無奈與一場意外,他必須將麵包師傅的職位黯然捨去,轉職其他工作。原想只是短暫暫別,沒想到這一別竟是10多年冷暖,也結婚生子,夢想,是否還有再次追逐的契機?!

      

      畢竟以Ruben拔的個性也不屬於商場上的爾虞我詐,工作絕對不是生活全部,家,才是成就感的來源。他說,唯有靠著自己雙手,憑藉著熱情佐味添料,家中廚房便是Ruben拔的魔法天地,在這裡他獲得更多自信與滿足,藉由烘焙�料理創作與居家分享,反而是紓解工作壓力的最佳管道。

      

      終究,當年中學實習生,現今就快踏入不惑之年的高年級生,再度與夢想搭上了線,烘焙舞台就從自家廚房開始,現在請跟著Ruben拔一起動手做,以最溫馨、最居家的歐風日常,無須烘焙館,自家廚房就可以變化多國歐風烘焙與料理!

      




    其 他 著 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