庫存狀況
「香港二樓書店」讓您 愛上二樓●愛上書
我的購物車 加入會員 會員中心 常見問題 首頁
「香港二樓書店」邁向第一華人書店
登入 客戶評價 whatsapp 常見問題 加入會員 會員專區 現貨書籍 現貨書籍 購物流程 運費計算 我的購物車 聯絡我們 返回首頁
香港二樓書店 > 今日好書推介
二樓書籍分類
 
刑事訴訟法爭點整理(3版)

刑事訴訟法爭點整理(3版)

沒有庫存
訂購需時10-14天
9789862955796
孫宥
學稔出版社
2016年9月01日
217.00  元
HK$ 184.45  






ISBN:9789862955796
  • 叢書系列:爭點整理
  • 規格:平裝 / 584頁 / 17 x 23 cm / 普通級
    爭點整理


  • 考試用書 > 研究所考試 > 法政/教育











    本書特色



      看不出來考點在哪嗎?就算看出考點也不知道要寫什麼內容嗎?別擔心,《爭點整理》系列揉合學者重要文章及實務見解,從答題視角出發重新呈現爭點,讓您考試無往不利!



      「「刑事訴訟法」考試之準備過程中,最讓考生頭痛的,便是將多如牛毛的實務見解及學說,彙整成一個又一個爭點。針對此種應考趨勢,將多到數不盡的文章及判決(例)整理成爭點,放置在這本小書中,供讀者備考時使用。」





    Chapter 1刑事訴訟基礎論及重要原理原則

    主題概說1-2

    Q.01刑事訴訟之定義及欲達成之目的1-3

    Q.02刑事訴訟程序訴追之方式及程序關係人1-5

    Q.03何謂法官保留原則?何謂令狀原則?兩者有何區別?1-10

    Q.04何謂裁判?何謂裁判之「確定」?1-14

    Q.05我國採調查原則(澄清義務)或當事人主義?1-15

    Q.06無罪推定原則之內涵?1-22

    Q.07何謂正當法律程序?1-23

    Q.08何謂「審理之三大原則」?1-24

    Q.09為何刑事程序被稱為憲法之「測震器」?1-26

    考題參照1-27

    參考文獻1-29



    Chapter 2國家機關

    主題概說2-2

    Q.01刑事訴訟法之效力2-3

    Q.02何謂刑事訴訟法所稱「法院」?我國對法院之審級及組織有何規範?2-14

    Q.03法官迴避之事由有哪些?2-16

    Q.04法定法官原則有何內涵?我國是否承認法定法官原則?2-20

    Q.05檢察官是行政官?還是司法官?2-23

    Q.06何謂「檢察一體」?其界限為何?2-25

    Q.07檢察官和司法警察關係為何?2-27

    考題參照2-28

    參考文獻2-34



    Chapter 3被告

    主題概說3-2

    Q.01被告與「犯罪嫌疑人」有何不同?被告與「證人」有何不同?何謂「關係人」?3-3

    Q.02不自證己罪特權之內涵與要件為何?3-5

    Q.03不自證己罪原則於我國法是否被實踐?3-8

    Q.04對被告之訊問可如何分類?訊問之時間有何特別限制?3-9

    Q.05於哪些情形方須盡刑事訴訟法第95條之告知義務?違背告知義務之法律效果為何?3-11

    Q.06違反刑事訴訟法第93條即時訊問之法律效果為何?3-14

    Q.07訊問被告為何須全程錄音?未全程錄音之法律效果為何?3-16

    Q.08為何須禁止不正訊問?不正訊問直接取得之自白可否使用?3-17

    Q.09何謂不正訊問取得自白之直接效力、繼續效力與放射效力?3-19

    考題參照3-23

    參考文獻3-29



    Chapter 4辯護制度、輔佐人與代理人

    主題概說4-2

    Q.01辯護人之定位為何?辯護人是否負擔公益保護之任務?4-4

    Q.02何謂實質辯護?4-5

    Q.03任意辯護與強制辯護有何不同?何時應適用強制辯護規定?4-7

    Q.04於強制辯護案件中,辯護人於審判程序未到場,法院應如何處理?4-11

    Q.05選任辯護與指定辯護有何不同?指定辯護是否必然也是強制辯護?選任辯護與指定辯護何者優先?4-13

    Q.06多數辯護與共同辯護有何不同?4-15

    Q.07辯護人之閱卷權與被告之閱卷權有何不同?偵查中辯護人有無閱卷權?4-17

    Q.08偵查中及審判中辯護人有哪些重要的在場權?4-20

    Q.09在押被告與辯護人之自由交通權憲法基礎為何?如在押被告係與律師以外之人會見,是否亦得享有自由交通權?4-21

    Q.10受拘捕被告與辯護人之自由交通權,在現行刑事訴訟法有何規定?4-24

    Q.11國家機關為偵查被告犯罪,得否搜索特定被告所委任律師之律師事務所?4-25

    Q.12哪些人能取得輔佐人地位?輔佐人能做哪些訴訟行為?4-26

    Q.13代理人能做哪些訴訟行為?有哪幾種代理人?4-27

    考題參照4-28

    參考文獻4-33



    Chapter 5訴訟關係、訴訟條件與訴訟行為

    主題概說5-2

    Q.01何謂訴訟關係?訴訟關係如何發生、如何消滅?5-3

    Q.02何謂訴訟條件?5-5

    Q.03本法明定之訴訟條件有哪些?超法規之訴訟條件?5-6

    Q.04多數訴訟條件欠缺時應如何處理?5-12

    Q.05訴訟行為分成哪些層次討論?5-12

    Q.06訴訟行為之「撤回」與「撤銷」?5-13

    Q.07何謂回復原狀?適用要件為何?5-14

    Q.08誤合法上訴為不合法,予以判決駁回時,應如何救濟?5-15

    考題參照5-17

    參考文獻5-18



    Chapter 6案件

    主題概說6-2

    Q.01案件之意義與作用為何?6-3

    Q.02一事不再理原則如何保護被告?6-4

    Q.03檢察官起訴之人如何特定?6-4

    Q.04單一案件與同一案件有何不同?「實務上」單一犯罪事實如何認定?單一性影響哪些訴訟程序?6-7

    Q.05犯罪事實之同一性有何機能?「實務上」如何認定?法院何時須於判決中引用刑事訴訟法第300條?6-14

    Q.06犯罪事實之認定,德國學說與實務有何看法?6-17

    Q.07何謂裁判之「形式確定力」與「實質確定力(既判力)」?言詞辯論終結後、判決宣示前所生之事實,有無可能被判決之既判力所及?6-18

    考題參照6-20

    參考文獻6-39



    Chapter 7強制處分

    主題概說7-3

    Q.01何謂強制處分?7-5

    Q.02何謂「短時間之人身自由拘束」?傳喚與通知有何不同?7-6

    Q.03拘提是否「憲法上逮捕」?一般拘提與逕行拘提有何不同?拘提如何執行?7-8

    Q.04通緝干預人民何種基本權?逮捕分成哪些類型?7-9

    Q.05刑事訴訟法第88條之1是緊急逮捕?緊急拘提?或是緊急拘捕?7-13

    Q.06司法警察(官)拘捕被告後應如何處置?7-15

    Q.07羈押之意義為何?羈押與無罪推定原則關係為何?7-16

    Q.08何謂「拘捕前置原則」?7-17

    Q.09一般性羈押之「羈押原因」有哪些?7-19

    Q.10何謂「羈押之必要」?7-23

    Q.11偵查中羈押,聲請羈押與決定機關分別為何機關?7-24

    Q.12偵查中羈押之審理,有哪些程序參與者?證據來源有無限制?7-25

    Q.13偵查中羈押之審理程序為何?7-26

    Q.14審判中羈押與偵查中羈押有何不同?7-29

    Q.15預防性羈押有何爭議?7-34

    Q.16關於羈押期間有何限制?延長羈押之容許次數?7-35

    Q.17何謂羈押之撤銷?當然撤銷與視為撤銷有何不同?7-38

    Q.18何謂「停止羈押」?何謂「再執行羈押」?7-40

    Q.19法院得否於「夜間」為羈押之審理?7-42

    Q.20替代羈押之處分7-43

    Q.21臨檢與搜索的區辨7-44

    Q.22「搜索」與「扣押」意義為何?搜索有哪些常見分類?7-46

    Q.23關於「無令狀搜索」本法有哪些規定?7-50

    Q.24是否得以檢察官所簽發之拘票,進行刑事訴訟法第131條第1項找人之緊急搜索?7-53

    Q.25附帶扣押與另案扣押有何不同?7-54

    Q.26新修正通訊保障及監察法有哪些重要規定?7-55

    Q.27另案監聽所得資訊是否得作為證據?7-63

    Q.28「陷害教唆」與「釣魚偵查」之區辨?7-65

    Q.29依刑事訴訟法第205條之2,司法警察得恣意為身體檢查處分?7-67

    考題參照7-71

    參考文獻7-87



    Chapter 8證據法則總論

    主題概說8-2

    Q.01「實體證據」及「彈劾證據」意義分別為何?8-3

    Q.02「證據能力」與「證明力」有何不同?實務對於證據能力如何定義?8-3

    Q.03無罪推定原則與證據裁判原則關係為何?8-4

    Q.04我國關於舉證責任有何規定?辯方是否亦負有舉證責任?8-5

    Q.05「嚴格證明法則」與「自由證明法則」有何區別?8-9

    Q.06傳聞法則之意義為何?直接審理原則與傳聞法則關係為何?8-11

    Q.07我國關於證據排除有哪些規定?權衡法則如何適用?8-11

    Q.08私人不法取得之證據得否作為判決之依據?8-14

    Q.09「證據法定原則」與「自由心證原則」有何不同?我國法有哪些規定?8-17

    參考文獻8-19



    Chapter 9證據法則各論

    主題概說9-3

    Q.01「共同被告」或「共犯」,其陳述屬於何種證據方法?9-5

    Q.02何謂證人之具結義務?如有違背,法律效果為何?他案被告,對本案而言是否亦有具結義務?9-6

    Q.03「基於特定身分關係之拒絕證言權」與「基於不自證己罪之拒絕證言權」有何不同?9-9

    Q.04國家機關漏未告知證人基於不自證己罪所生之拒絕證言權,則證人之陳述得否於本案使用?證人日後若經起訴,於其案件中得否使用此先前陳述?9-11

    Q.05刑事訴訟法第159條所指「法律另有規定」應如何解釋?9-13

    Q.06證人於檢察官面前之陳述,未經詰問,有無進入法庭之資格(證據能力)?9-14

    Q.07何謂刑事訴訟法第159條之3所稱之「傳喚不到」?得否類推適用第159條之3?何謂第159條之2、第159條之3所稱「可信之特別情況」?9-15

    Q.08何謂「特信文書」?9-18

    Q.09何謂「傳聞之同意」?為傳聞同意後,得否再為爭執?9-20

    Q.10法院得否一概以「自行勘驗」取代「送請鑑定」?9-22

    Q.11法院是否受鑑定意見拘束?9-23

    Q.12檢察長以公文要求轄區之警察,於特定案件皆一律送請特定機關鑑定(例如毒品案件皆一律送刑事警察局鑑定),此鑑定之選任是否合法?9-24

    Q.13鑑定報告與勘驗筆錄是否應受傳聞法則之拘束?鑑定人應否出庭接受詰問?9-26

    Q.14刑事訴訟法第165條之1第2項是屬於何種證據方法,勘驗或文書?9-28

    Q.15測謊鑑定之相關爭議9-29

    Q.16照片作為證據之性質為何?應如何調查?9-32

    Q.17監聽譯文之證據能力?9-32

    Q.18證人先前於警局完整陳述,後於審判期日時行使拒絕證言權,該審判外陳述得否作為證據?9-34

    Q.19刑事訴訟法第159條之3是否包括向外國司法警察陳述?9-36

    Q.20司法警察是否有告知不自證己罪拒絕證言權之義務?9-37

    Q.21檢察官非以證人身分傳喚被告以外之人,未命具結時,該陳述是否有傳聞例外?若檢察官蓄意規避具結義務時,該陳述之證據能力應如何評價?9-38

    Q.22私請鑑定之可用性?9-40

    Q.23勘驗作為證據之調查方式9-41

    Q.24訊問證人要不要錄音?9-42

    考題參照9-43

    參考文獻9-63



    Chapter 10偵查

    主題概說10-2

    Q.01偵查不公開之目的為何?偵查例外得公開之原因為何?10-3

    Q.02偵查不公開對辯護人效力為何?對媒體效力為何?10-4

    Q.03「告訴」之意義為何?何謂「告訴乃論」之罪?10-5

    Q.04告訴之性質為何?實體法規定、程序法規定或具有雙重性質?10-7

    Q.05本法關於「告訴權人」有何規定?10-9

    Q.06告訴權有哪些分類?10-12

    Q.07得為告訴之期間?10-14

    Q.08告訴之程式為何?10-15

    Q.09何謂「告訴不可分原則」?10-16

    Q.10告訴權人何時喪失告訴權?10-19

    Q.11何謂「不起訴處分」?10-21

    Q.12緩起訴之適用要件為何?緩起訴處分有何效力?緩起訴之成就要件為何?10-22

    Q.13緩起訴期間,緩起訴處分尚未經撤銷,檢察官得否逕行起訴?10-25

    Q.14本法關於不起訴處分有何監督方式?10-29

    考題參照10-30

    參考文獻10-40



    Chapter 11通常審判程序第一審

    主題概說11-2

    Q.01「準備程序」與「審判期日」有何區別?11-3

    Q.02何謂「受命法官」?設置受命法官有何益處?受命法官得否調查或決定證據能力?11-3

    Q.03準備程序中,受命法官得否訊問證人?11-6

    Q.04準備程序進行中,得否改行審判期日?相對地,審判期日進行中,得否改行準備程序?11-8

    Q.05審判期日,審判長是否「應」訊問被告?如有訊問,受到何種限制?11-10

    Q.06詰問之次序為何?11-12

    Q.07何謂「誘導詰問」?為何僅「主詰問」不得為誘導詰問?11-14

    Q.08審判中訊問或詰問如有不當,如何救濟之?11-15

    Q.09審判期日被告未到庭之法律效果為何?11-16

    Q.10審判長何時可依刑事訴訟法第169條規定,命被告暫時退庭?11-17

    Q.11宣判時,被告是否有義務到庭聆判?11-20

    考題參照11-22

    參考文獻11-28



    Chapter 12通常審判程序上訴審

    主題概說12-2

    Q.01依本法規定,上訴權人有哪些?12-3

    Q.02何謂「依職權逕送上級法院審判」?12-6

    Q.03何謂「不利益變更禁止原則」?適用範圍?12-6

    Q.04不利益變更禁止原則之例外12-14

    Q.05我國第二審之審級構造?第三審之審級構造?12-17

    Q.06實務上對於「上訴第二審之具體理由」如何認定?學者見解如何?12-20

    Q.07第二審之判決有哪幾種?何謂上訴第二審「無理由」?12-25

    Q.08對於「第三審發回次數」與「上訴限制」,刑事妥速審判法第8條有何規定?12-28

    Q.09刑事妥速審判法第9條不對稱上訴?12-31

    Q.10第三審之判決有哪幾種?12-36

    Q.11上訴第三審之案件限制?12-38

    考題參照12-40

    參考文獻12-49



    Chapter 13簡易型審判程序

    主題概說13-2

    Q.01簡易型審判程序共通目的為何?13-3

    Q.02簡易型審判程序與通常審判程序有何不同?簡易型審判程序是否違憲?13-3

    Q.03「簡易程序」有哪些適用要件?13-4

    Q.04「簡易程序」之開啟及審理有何規定?13-5

    Q.05「簡易程序」中哪些情形帶有「協商」之性質?13-6

    Q.06「簡易程序」之上訴審與通常審判程序有何不同?13-7

    Q.07「簡易程序」二審得否撤回告訴?13-9

    Q.08「簡式審判程序」有哪些適用要件?13-10

    Q.09「簡式審判程序」與通常審判程序於審判期日有何不同?13-13

    Q.10「簡式審判程序」何時應改依通常審判程序審判?13-15

    Q.11「簡式審判程序」就判決結果有無限制?就上訴審有無特別規定?13-16

    Q.12「協商程序」之開啟要件為何?13-16

    Q.13「協商程序」之進行與判決,本法有何規定?13-17

    Q.14「協商程序」之上訴審有何規定?13-20

    Q.15「協商程序」得否上訴第三審?13-21

    考題參照13-22

    參考文獻13-29



    Chapter 14自訴

    主題概說14-2

    Q.01不得自訴,亦有「告訴不可分」原則之適用?大法官意見為何?14-3

    Q.02公訴與自訴競合時,何者優先?14-4

    Q.03關於自訴「強制律師代理」,實務及學說有何重要見解?14-5

    考題參照14-12

    參考文獻14-17



    Chapter 15非常救濟程序

    主題概說15-2

    Q.01「一事不再理原則」如何展現於我國刑事程序?15-3

    Q.02何謂「再審」?再審之管轄?15-6

    Q.03得聲請再審之期間為何?15-7

    Q.04再審之審理分為哪些階段?15-8

    Q.05何謂「發現確實之新證據」?15-8

    Q.06我國再審分為哪些類型?為受判決人之不利益而聲請再審,是否違憲?15-15

    Q.07非常上訴之原因有哪些?15-16

    Q.08「最高法院97年度第4次刑事庭會議」重點為何?15-18

    Q.09最高法院若有變更其法律見解,可否執此為非常上訴之理由?15-27

    Q.10得否以原審判決後出現之新事證提非常上訴?15-27

    Q.11非常上訴審關於原判決不利於被告之判斷15-28

    考題參照15-30

    參考文獻15-35





    三版序



      承蒙各位讀者的支持,才能讓本書又有改版的機會。於本次改版中,新增立法院於今年7月施行的沒收程序,想必將會成為新一波的考點,還請各位讀者多多注意。



      寫下此序時,筆者為了能成為一個適任的實務工作者,到了另外一個城市生活並學習著,呼吸著另一個城市的空氣、體驗著另一個城市的生活態度。在這段日子中,深深體會到,上榜後才是考驗的開始。親身經歷著刑事訴訟程序的運轉,才深刻理解條文中每一字、每一句的產生都有其背後的血淚故事、都有其存在的必然意義。期望各位讀者往後走入實務工作後,也能細細品味,這其中的滋味。



      最後,仍然要感謝學稔的各位工作夥伴們,若沒有你們的仔細校對、專業編輯,這本書也無法順利問世。筆者的學識淺薄,縱已傾盡畢生所學、經過多次校對,錯漏或思慮未周亦在所難免,還請各位讀者不吝指教批評。本書若能為這社會有任何一丁點貢獻者,都應歸諸於其他工作夥伴的功勞;若有其他錯漏或缺失者,筆者願負全部文責。


    孫宥

    2016年8月




    其 他 著 作
    1. 實務必考熱區:刑事訴訟法(4版)
    2. 實務必考熱區 刑事訴訟法(3版)
    3. 實務必考熱區:刑事訴訟法(2版)
    4. 實務必考熱區 刑事訴訟法
    5. 1試就上:2015律師、司法官第一試模擬試題大全
    6. 刑事訴訟法爭點整理(2版)
    7. 刑事訴訟法爭點整理
    8. 重點式法規本:刑事訴訟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