庫存狀況
「香港二樓書店」讓您 愛上二樓●愛上書
我的購物車 加入會員 會員中心 常見問題 首頁
「香港二樓書店」邁向第一華人書店
登入 客戶評價 whatsapp 常見問題 加入會員 會員專區 現貨書籍 現貨書籍 購物流程 運費計算 我的購物車 聯絡我們 返回首頁
香港二樓書店 > 今日好書推介
二樓書籍分類
 
聖經信息系列 耶利米哀歌:禱告的眼淚

聖經信息系列

沒有庫存
訂購需時10-14天
9789861985206
萊特
黃從真
校園書房
2016年9月01日
100.00  元
HK$ 95  






ISBN:9789861985206
  • 叢書系列:聖經信息
  • 規格:線裝 / 224頁 / 25k正 / 14.8 x 21 cm / 普通級 / 單色印刷 / 初版
  • 出版地:台灣
    聖經信息


  • 宗教命理 > 基督教 > 聖經











    在充滿謊言的年代

    讓記憶和淚水幫助我們勇於真實





    總序   11

    作者序   13

    中文版序   17

    簡寫一覽   19

    參考書目   21

    引言   23

    1. 無人安慰(一1?22)   73

    2. 神發怒的日子(二1?22)   100

    3. 在絕望深淵中的盼望(三1?66)   132

    4. 一切都完了(四1?22)   169

    5. 求你使我們向你回轉(五1?22)   194





    作者序

    想對神說句真心話



      「主啊,我是誰?」過去這幾個月,我常常問自己這個問題。我怎麼有資格來撰寫耶利米哀歌(以下皆稱「哀歌」)的註釋呢?比起書中所記述,成篇累牘的災難、無法言喻的苦楚,即使我曾有過哀傷、悲歎的時刻(人生難免有無可逃避之痛),我的一切,也只能算是微乎其微的品嚐罷。我該怎麼切實地聽見那些浸泡著淚水的言語,真確地看見它所刻畫的景象呢?更何況,還要執筆來詮釋這一切?要冷靜地拆解這一行行散發著焦味、抽噎不停、刺痛人心的字句—就像電視主播,對著一群群因天災人禍,連綿戰火而流離失所、家破人亡的難民,還要加上絮絮叨叨的旁白一般;這一切,正是我們現在要進入的「哀歌的世界」。

    ???

      只不過,除了這個問題,還有更摧折人心的事。過去,我怎麼會忽略這卷書這麼久,從來沒有認真深入地查考過它呢?當然,我必須說,可悲的是,大多數的基督徒和教會,似乎也都有這種現象。對於探討何謂合乎聖經的哀痛,大家似乎都興趣缺缺,也無從置喙,更別說有何能力從事這方面的研究了(至少,西方教會在公開的講道中,向來如此),這卷書到底有什麼用處?我們原本就幾乎不知道該怎麼應用那些哀鳴的詩文,更何況是(近乎,但未盡然是)充滿難以撫平的傷痛和對神質問的這一整卷書了。諷刺的是,我們雖然對哀歌少有聞問,卻屢屢加入經過鍚安城,對之猛搖其頭的那支隊伍,目睹荒廢的城邑和受苦的百姓,我們迸不出一言半語的安慰之詞。因此,撰寫這卷書的註釋,對於過去這麼長久的忽視,我多少抱著一種賠罪的心情。往日鍚安的女子,如今已成了哭泣的寡婦,她不斷地請求神和她的鄰舍,以及今日作為讀者的我們,來「注目??觀看」。而撰寫這本註解她話語的書,等於就是要回應她的哀求(不管它姍姍來遲了多少世紀),也邀請別人一起來回應。



      研究本卷經文的參考書倒是十分足夠。我在參考書目中已羅列出個人覺得最適用的,另有一些是我未加採用,但是經常在別處被引用的。郝斯(Paul House)非常仔細地將本卷經文中,有關神學及教牧應用上,經常受到批判的領域和懸而未決的議題列出。柏琳(Adale Berlin)及奧康納(Kathleen O’Connor)則採取與本卷「對以色列神的慈愛和信實深具信心」的傳統觀點全然相反的立場;她們認為,全卷明顯充滿控告神的況味,留給我們滿腹的疑難。我並不同意她們的論點,但也覺得,她們對經文欲表達的苦楚和詩歌的意境,觀察相當敏銳。特別是奧康納,對個人的苦難,塵世的不公,她所提出的吶喊,尤有獨到之處。貝利肯(Daniel Berrigan)緊接在911的慘案及阿富汗的爆炸案之後,依據哀歌寫了一篇反思(嚴格說來,尚不足以成為註釋)。他把經文中恐怖的情節,與今日的恐怖情節,作強烈的對照,全文充分流露出先知的預言性,引用了最充足的註腳;對經文最具爭議的片段,也罕見地,有最清楚的解說,並且還加上範圍廣泛、發人深省的神學反思,它不僅探討了基督教圈內有關正典的研究,也涵括了當代國際政治及衝突的相關書籍。



      本書扉頁中「哀哭」的圖畫,是發想自二○一一年巴基斯坦北部洪水災難期間,為失喪兒女而哭泣的一位母親的畫像。繪者菲麗璞(Gill Phillips)因這位飲泣的婦人所流露的尊嚴和沉靜而深受感動。這似乎就是哀歌中,鍚安女子和她喪失兒女的痛苦寫照。

    ?

      因耶路撒冷城陷而受苦受難的孩童,也是本卷書的重點主題。作者似乎永遠無法忘懷這些孩童—伴隨著他們那群憂勞困頓、饑饉攻心的母親們。今日,這景象依舊;兒童福利機構的代表們說,二○一四年是世界兒童最困苦的一年。有無數的小生命被摧毀—因著誘拐、工廠或家務奴工、性交易、人口販賣、強暴凌虐、加工成殘、被整編為兒童傭兵、驚人的死亡率、因戰爭殘廢、戰區孤兒或驚嚇創傷,現在,甚至發展為刻意地以孩童為報復目標。這一切,都因遍布全球、成人之間的鬥毆,因魔鬼的嗜血把戲而付出代價。因此受到推殘的兒童,無以計數,神的心為此傷痛破碎;祂的兒子耶穌,之前降生於這個暴力充斥的塵世時,就曾因著一個心胸狹隘的暴君下令誅滅耶路撒冷無辜的嬰兒,不得不淪為難民,起身逃命。本書謹獻與敘利亞的兒童;我們曾結識這地區的幾位好友,因而與他們有所連繫,謹以此代表普天下所有受災受難的孩童。上主垂憐!

    ???

      本書寫就於主降臨節期間,而這篇序文則完成於主顯節,提醒我們,曾在人間顯現的主,曾以肉身背負人間罪惡與苦難的神子,有一日將要再臨,終止這一切的罪惡與苦難,終止一切的哭泣與眼淚,終止一切的死亡與毀壞;我們也列在引頸以待主顯現的那群人中。就如詩篇九十六篇所歌頌、所期待的,當神來地上施行審判,使一切步入正軌時,受造萬物都要齊聲歡呼。哀歌是我們不能不聆聽的、必要的怒吼,它也是「神所默示??有益的」主的話語,要向今日的世人發聲。但是感謝神,在整本聖經,以福音為核心、以新天新地為高峰的信息故事裡,哀歌不是最終的樂章。


    萊特(Christopher J. H. Wright)




    其 他 著 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