庫存狀況
「香港二樓書店」讓您 愛上二樓●愛上書
我的購物車 加入會員 會員中心 常見問題 首頁
「香港二樓書店」邁向第一華人書店
登入 客戶評價 whatsapp 常見問題 加入會員 會員專區 現貨書籍 現貨書籍 購物流程 運費計算 我的購物車 聯絡我們 返回首頁
香港二樓書店 > 今日好書推介
二樓書籍分類
 
從前從前有一座森林

從前從前有一座森林

沒有庫存
訂購需時10-14天
9789865730338
斐德利克•芒索
徐麗松
水滴文化
2016年9月29日
117.00  元
HK$ 99.45  






ISBN:9789865730338
  • 叢書系列:繪本滴
  • 規格:精裝 / 32頁 / 24.7 x 31.6 cm / 普通級
    繪本滴


  • 童書/青少年文學 > 圖畫書 > 生命教育











    如果有一天

    那片森林只剩下昨日回憶……





    推薦序



    敬天敬地,謝天謝地




      登山者進入山區要先敬山神,向山神報告「我來了,請保護我平安回家。」,自從有一次在山上的土地公廟裡見到有人在拜山神,一直念念不忘。一來因為感受自己的渺小:我們只不過是佔用�暫用土地的鄉民。二來敬畏前人的智慧,其實拜山神的敬意,由來已久。我們走進山裡,最明白看見的、最多的、最大的,就是樹。每棵樹都有自己的樣子,不管是獨立、共生、宿主、還是寄生;樹齡老的、小的;即使樹種相同,樹相都不同。它們各自獨立在森林裡,彼此相關共組這個體系。其實樹們就是森林的居民,如果我們見到樹有如看到人或神,我們應該都會自然而然的尊敬它們。



      打開這本書,在蝴蝶頁上看到像花又像樹的圖案飄滿畫面,有點像一朵一朵彩色小野菊,也彷彿墜落的星星,又像整個宇宙充滿一個個多腳動物,正在浮游飛行,各自探索。思緒越飄越遠,但進入文字頁時,馬上被法蘭西太太的聲音拉回到現實,她叮嚀著先生出門要記得買麵包回來。為什麼人說話的聲音讓這個畫面的空間變小了?於是我決定要重新看這本書,我不要看字。



      重來一次,先不要看文字,我們只看圖。那就從頭到尾都不會聽到法蘭西太太的聲音,也不用記得要買麵包。只會專心想如何與環境相處、怎樣仔細觀察環境的變化、並且能夠安靜的聽心底的聲音。這時的我們可以仔細看樹,領略當法蘭西先生墜落在森林裡,獨坐在樹下流淚時,到底在想些什麼?如果世界只剩下我自己的話,我要怎麼辦?用這樣的方式比較容易開啟人與自己的對話、人與樹的對話、人與森林的對話。接著進入另一種關係:樹自己的呢喃,當安全的時候,樹可以茁壯到讓人感到渺小,但受到威脅的時候,樹又從很大變成很無辜、很不安全。這同時也是我們人生的寫照:今天我們在安全的環境裡,我們可以極盡潛力的成長發展,若一旦受到威脅和環境變遷時,我們獨自對抗的能力的確非常有限。



      如果沒有文字,這位老先生想必是法國豪華版的亨利?梭羅。他正從森林小屋出發,在森林裡漫步;他的森林小屋有兩層樓,有煙囪、有窗台、還有雨遮。他可以在樹上、或是樹下寫生;他決定要騎腳踏車、還是走路、或是搭熱氣球。他漫走在森林裡,好像整個森林都是他的,上上下下對他都沒有阻礙。但是當環境開始變遷時,混暗黑煙漫佈的森林,糾葛在焦黑的樹叢裡,他在樹下流淚,我們的心跟著沈重。原來住在森林裡的他,與樹近、與土親,所有呼吸都是好空氣。一旦森林經過濫墾、燒毀,之後的污染與破壞只能再等待環境體的修復。



      這些樹,尤其大樹,經過繪者的處理,都有隱隱鮮明的色彩在線條下方,除了畫風營造的立體感,還塑造了樹的個性。每一棵樹,有個性而不張揚,造就彼此在森林裡的協調感。所以我們不覺得這是令人害怕的森林,我們只會感受森林的巨大規模和人的渺小。事實上,回到影響這本書創作的影片時,我們更震撼那些巨大的樹。我絕對相信樹有樹靈,而且可能還有很多小精靈也住在樹上,他們自成一個生態系統。這寧靜和諧的生態系統被開伐森林的行為所破壞,當人類發明機械,誤以為自己是強大的時候,就是一切災難的開始。動物們紛紛奔走,用牠們的語言相告危險,一個生態體系的崩壞,只是世界崩壞的預告。



      當這些訊息如此強烈的時候,那些人類的語言就不算什麼了,雖然回到現實,法蘭西太太還是會叮嚀先生記得買麵包回家;我想法蘭西太太應該要走出房子,覺察這個世界的改變。如果這是作者的用意,那是很巧妙深刻的手法;如果他是不小心的,那表示他的潛意識中正在抗拒被語言困惑。所有的畫面中,只有那條「花園街」標示在圖面上,因為,不論如何,法蘭西先生是回到家了。但有一種規律的力量,拉著我們經常只是往一邊走(麵包只是象徵),這個力量在書裡用語言來代表;如果暫時放開這些表面我們經常擔心或是需要處理的事,我們一定會記得另一邊還有大環境的問題需要處理。


    賴嘉綾|作家、繪本評論




    其 他 著 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