庫存狀況
「香港二樓書店」讓您 愛上二樓●愛上書
我的購物車 加入會員 會員中心 常見問題 首頁
「香港二樓書店」邁向第一華人書店
登入 客戶評價 whatsapp 常見問題 加入會員 會員專區 現貨書籍 現貨書籍 購物流程 運費計算 我的購物車 聯絡我們 返回首頁
香港二樓書店 > 今日好書推介
   
秘密花園
  • 定價93.00元
  • 8 折優惠:HK$74.4
  • 放入購物車
二樓書籍分類
 
陰陽相濟的太極拳(二版)

陰陽相濟的太極拳(二版)

沒有庫存
訂購需時10-14天
9789863461326
林冠澄
大展
2016年10月01日
127.00  元
HK$ 107.95  






ISBN:9789863461326
  • 叢書系列:武術特輯
  • 規格:平裝 / 191頁 / 15 x 21 cm / 普通級
    武術特輯


  • 生活風格 > 運動/戶外活動 > 武術/拳術 > 太極拳











      本書為林冠澄老師自研習太極以來,經歷18年的質疑、困頓與研發,在2002年9月【破論】出版的著作,以陰陽相濟的太極拳及太極勁法的推廣及研究為主要目的。初版版本售罄許久,2016年10月由大展出版社出版發行二版版本,將林老師的著作更加完備的分享給愛好太極拳的讀者們。







    自序

    前言



    第一章 理論探討

    1─1 太極陰陽

    1─2 另類思考

    1─3 太極拳譜的檢查

    1─4 歷史典故的探討

    1─5 天下之至柔馳騁天下之至堅

    1─6 極柔軟然後極剛強

    1─7 拳架的探討

    1─8 陰陽相濟方為懂勁

    1─9 腰為主宰

    1─10 以小勝大

    1─11 虛字辨正

    1─12 陰陽、虛實、剛柔文字之比較

    1─13 反及無

    1─14 房屋的建築

    1─15 植物的生長

    1─16 不動手

    1─17 蹺蹺板

    1─18 地震

    1─19 陰陽相濟



    第二章 部分人對太極陰陽的思維與我對太極陰陽的思維之比較

    2─1 太極陰陽的部分

    2─2 兩種思維運用在太極拳中的比較



    第三章?? ?實務研修途徑

    3─1 「由下而上」及「由內而外」

    3─2 腳部練習三部曲

    3─3 身體部分



    第四章?? ?拳架

    4─1 拳架的運行

    4─2 拳架的檢測

    4─3 拳架的進階



    第五章 接勁與發勁

    5─1 接勁發勁的時間訓練

    5─2 學習過程中的進階流程

    5─3 勁路的圖示(陰陽的軌跡)

    5─4 接勁發勁的實用技巧

    5─5 發勁的層級

    5─6 發勁時腳底運作方式的比較

    5─7 各種接發勁示範



    第六章 其他問題的思辨

    6─1 推手

    6─2 內家拳、外家拳的區別

    6─3 太極拳等不等於氣功?

    6─4 內沉外不沉、內動外不動

    6─5 鬆沉



    結語

    後記

    附錄

    參考資料





    序一



      中國武術,博大精深。其舉世無匹的崇高價值,足可供聯合國教科文組織,選列之為「人類口述與非物質世界遺產」而無疑。言其博大,可於二百多個門派與支系的驚人數量,一覘見之。

      

      言其精深,則可分見之於二端:一是外現的武打技術,二是內蓄的氣勁開發。

      

      武打技術以攻防二事為大端,而中國武術攻防修鍊的終極目標,一者是從攻必能防,防必能攻 經攻中有防,防中有攻 到攻即是防,防即是攻的攻防一如,氣體一致之境地。

      

      另一則是四肢軀幹,全身一拳,無所不用其極。並無「攻擊器」──侷限於手足,與「防衛區」──多半是身首,自我設限的二分概念之存在。

      

      全世界各民族無不有其武術:與獸鬥、與人爭;求生存、求發展。而武術必須能投射其勁力,否則便無法殺敵致果。

      

      勁力如何求得?不但中外有別,而且判為二途。

      

      外國武術追求力量,認為血肉之軀可化而為物理力學,方程式分之為二:其一是產生力量之主體,求其強壯。另一是產生力量的工作,求其闊大。

      

      為了遵奉「質量加速度」的定理,為了符合「距離大則力大」的公式,外國武士力行有成,則必體現之於二處:一可瞻仰於其魁偉之身材體格,一可參觀於其張揚開放之動作。

      

      不能盡如人意的憾事是,人類的身形不如犀象,武士之舉止難比虎豹奈何?

      

      中國武術則不同;中國武術講究的是己身內在氣勁之開發與運使。第一步,先求知己;末一步:通達天地。中間散之於四肢百骸,千手千眼,無不是一氣所生,自然能百戰百勝。

      

      近百年來,火器大興。武術屢敗於鎗炮,地位因之而輕卑。無論攻守之術,養氣之方,兩皆不講。徒遺空疏的套路,輕豔的做表,視息自持於今時……

      

      又加上西風壓倒東風,時代的風潮洶湧。輒令人熟習西方的學識、技能;對於自家文化,反覺陌生。

      

      流風所及,武術未能獨免。其表現在格鬥技術上者,是以外國的攻防,論釋祖傳之套路。扞格難入,勉強支吾。而亡失了優秀的本技後,與外國武術比試,亦未見長。

      

      至於發勁的功法,更無能力講求。一倚西式的重量訓練為法式,二靠初級的物理力學作依憑。棄精華而取糟粕,矧至於根本不知自家武術中,尚有勁道修為這回事。

      

      上述攻防與發勁,本係武術最最基本必須合二而成一之元素,是只能兼備,缺一而為不可的。

      

      古昔武家──非「臨陣」兵勇──之所講求者,必合命中之方──攻防,與致命之法──發勁,為終身已之之追求,為同道切磋之題庫。

      

      所謂「遊場」──「遊」於藝的「場」合──較技,乃含二者,以相攻錯。

      

      今日武風低下,已見前述;前於茲二事,更還應有所辨別的是:武打的技術雖然異化,淺化,尚有其物,尚知實驗。可歎氣勁的開發,卻多落入二項歧途。

      

      一則以勁道為唯一的真理,詆毀其他傳統本有之訓練與價值。以為只此一勁,天下橫行,誇飾威力,神道設教。不但不與同道之攻防作實較,

      

      而且避免一己之訓練內容相合參。其中高明,雖不可測。不過,似已違離傳統武術之真實。

      

      另一則是故神其說,秘不示人。非其人則不輕傳,本是優良的傳統。從前為了治安,現在為了傳承。然而,如果是謀求宏道護教以外的原因與目的,以武術為敲門磚的話,似不免又落入了:「武術、武術事業、武術從業人員」三者,孰先孰後?孰輕孰重,顛倒混亂的窩臼。不能破繭騰飛,敢問英雄何論?

      

      同道林君冠澄先生,服務教界,樂育英才。課餘,雅好武術,涉歷廣泛。柔道、擒拿、合氣道等,無不擅場,實技實施。

      

      其後精修太極拳,二十餘載。宗楊式,而採百家。不尚虛玄,破除偏見,博納百川,而斷之以理。先在當今現世紛紛擾擾之太極環境中,求得一方清淨心田,不受污染,以利修行。

      

      而其苦參拳經拳論,直探先賢心法之著手途徑,正符合古人讀經,先讀白文──經句本身,不及注疏──的不二法門。

      

      於是由解悟而實踐,由實踐而糾偏,由糾偏而得證──歷年來之辛苦困頓,豁然通澈。可以以今日之身手,解昔賢之經論,如水入水,與古暗合,斯固由其聰明穎悟之資質,實亦賴於胼手胝足之苦辛。

      

      林冠澄老師為將一己辛苦參研之寶貴心得,和盤托出。乃發大願心,自教育界提前退休,俾使靜心寫作,完成首部作品。使凡我太極拳同好諸君子,乃至於武林各門各派,有志深求之俊才,均得分享而同參之。

      

      有緣拜讀了冠澄道兄的力著《陰陽相濟的太極拳》,佩服他隻眼獨具,心得別出詮釋、見解、與論辯。更感動於他繪圖立說,不厭求詳的努力。不但是「鴛鴦繡出從君看」而且還「『肯』把金針度與人」其不求一己勝人的胸襟,提升武術全體的志節,相信,不僅來自於學習武術的正確觀念,一定還是他從事教育工作,誨人不倦,為國育才的一貫修養吧!


    2002年夏 徐紀拜序 止戈武墊




    其 他 著 作
    1. 太極拳勁法:林氏結構
    2. 太極拳勁法:林氏結構
    3. 陰陽相濟太極勁法的科學與應用(附DVD)
    4. 細說陰陽相濟的太極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