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序
穿越時空的小旅行
帶朋友遊覽巴黎時,我最感到疑惑的一個問題,大抵就是「能不能帶我們去幾個妳的私房景點呢?」
並非我藏私,不願意分享一條看似不起眼實為過往城牆存在的痕跡、在春季時才開花的一株櫻花樹、亦或是舊公寓上著名建築師的簽名。我總想:「會不會比起在街道散步,他們更想去鐵塔前照相呢?」「如果照片裡盡是些植物覆蓋、叫不出名字的小徑,會不會使他們忘記曾經來過巴黎?」我越想越多,開始懷疑起他們是否會和我一樣,在踏入一條百年廊巷時感到悸動,又是否會對著路邊一塊八百年前的石磚激動不已?
於是我跟著他們去體驗一些所謂的巴黎印象,投卡德侯廣場觀望鐵塔,香榭大道馬路中央與凱旋門合影,瑪黑區排隊品嚐人氣小吃……對於初次來到這座城市的遊客來說是無可厚非的,甚至能說是一條必經之路。然而我心中對巴黎的私人情感,卻從未消失過。尋找這座城市中過往殘存下來的痕跡,逐漸成為了一種使命,那是只存在巴黎的獨家祕密,古老的小巷、樓房到國王建立的廣場,歷史融入了生活之中,隨時都能穿梭回到上個世紀般,是巴黎對於懷舊主義者最致命的吸引力。
每個人的巴黎經驗,都隨著拜訪這座城市的年紀、季節與環境緩緩地增長且變化。從左岸到右岸的日子,巴黎之於我已不能輕言用某個形容字詞帶過,它並非完美,甚至相當脆弱,它讓人眷戀,卻也不時令人感到疲乏,像一個看不見盡頭的迷宮,為了半路的美景駐留,卻也為了似乎遍尋不著出口而失落。掙扎、迷惘的靈魂,欲在此生存或逃離,卻都一次又一次地,掉入它的束縛,那就是巴黎的魔咒。想要掙脫,只能反覆磨練著成為巴黎人的要件。
這是一本適合第二次旅行巴黎,隨身帶著的散步指南,這也是一本無法出遠門時,憑藉著想像旅行巴黎的小書。它有巴黎多變的天氣,雨天、雪景,以及連綿不絕的陰天。它也有建構起城市風貌的各式微小模型,深夜雜貨店、魚市場、車站,與轉動的摩天輪。它更有城市裡的感情軌跡,那些堅持、流連以及無法開口的不捨。它告訴你如何於此生存的守則、規矩和習慣,讓你不只做個旅人,更能做一個巴黎人。這是在巴黎發生的人事物,也是我的巴黎私房景點,透過角色之間微小卻深刻的記憶場景,過往與現刻串連起來,組成巴黎的日常樣貌:一場能隨時出發的穿越時空小旅行。
我想像你可能在捷運上閱讀某個章節,開始計畫下一趟到巴黎一定要去十九區的木屋區走走。我也想像你也許會在某個下雨無法出門的天氣裡,吃著泡芙、聆聽雨聲,懷念你剛結束的那場單人旅行。這裡介紹的巴黎,可能並非你所熟悉的那一個,又或者與你所認識的那個同中有異,然而那即是巴黎的魅力,以任何角度解讀都適宜,古老卻也永遠新鮮,在懷舊裡緩慢地向前邁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