會長序
生命之美
知命 認命 運命 養命
真正圓滿之美的人生,不是平淡單調的順利與幸福,
而是能勇敢地面對各種挑戰,
充分擁有人生的歷練所形成的美麗光芒。
回想這本書的誕生之初,是我與作家鍾文音小姐會面時,看著南僑歷來的照片興起的想法,因此有了這本以企業之美為主體的書。
南僑的美學,是人與組織所形成的價值觀,投射在執行流程,其中又以領導人與其團隊為關鍵,並決定企業的命脈。以企業文化為核心書寫,作家鍾文音小姐從一塊肥皂寫起,她說南僑的美,一定要從這塊經典永恆的水晶肥皂寫起,接著逐步帶出影響的經典,包括領導人的生活與思想,南僑幹部執行者的理念與實踐,逐步帶到南僑產品與行銷、獨佔價值與利基市場、建築生產硬體、飲食美學與在地化、海外發展與社會責任等等,建構了支撐南僑企業美學的全面性觀照。展現南僑美學除了有形而上的哲學思想傳承,還有形而下的硬體與實踐功夫,透過鍾文音小姐的筆墨,我彷彿也跟著文字,重新看見南僑光陰的故事,看見老會長父親的身影,也看見整個南僑一點一滴的隱形之美。
美學需要時間的養成,企業文化美學亦然。美學對於未來企業的經營深具關鍵影響力,是因為美學是人文思想的展現,和企業生存哲思的體現。南僑美學具有深度的彈性,能靈活地應用在軟硬體之間,與時俱進卻又保有自己不變的核心價值,此價值因而能投射在員工與企業文化中,處處透現南僑人獨有的文化底蘊,與企業文化的發展模式。
為此南僑永續經營的傳承之美,盡在其中。而永續經營,是我對父親臨終懸念的承諾。這句話有兩個意義,一個是承諾的力量之美,一個是永續經營的價值之美。承諾是一種責任,是不畏艱難也要達成的君子之德。
這承諾的養成是怎麼來的?首先得回顧到我的祖父年代,打從我的祖父開始,我的家族就有了這樣的基因存在了。我的祖父陳光郁是怎麼做到他該履行的承諾呢 ?就如鍾文音小姐在書中所寫的,到外地闖天下的祖父雖遠至他方,卻總是承諾祖母每四年必定返鄉,他做到了承諾照顧一家大小,他做到了承諾繁榮家業,他做到了承諾回饋地方鄰里教育。到了我的父親也是如此,因此到了我的手裡,我也依然如此。
第二是如何達到永續經營的永恆價值?我以為永續經營是個不變的價值,但建立在這個不變價值的根基上,卻必須植栽懂得如何變化的枝枝葉葉。因為隨著時局情勢與競爭對象的不同,還有組織大小所產生的差異,企業必須具備知變、求變、應變的靈活能力。也就是說企業的理念與價值是不變的,就好比企業的根,而根部上面要能開枝散葉,則必須具備變化的能力。
此即我說的「求變是為了不變」。這有點像佛家說的隨緣不變,不變隨緣,變化是為了初心不變,調整反而是為了符合當初訂下的價值。我也曾說過「我的習慣就是沒有習慣,常打破常規來思考。」這句話就是心必須很開放,不會拘泥也不會強求,能放諸四海,異中求同,同中求異,不會被自己和外物外境所限制住。永續經營既然是南僑經營的不變價值,要擁有這個不變的長遠價值,則必須要有審度時勢的知變、求變、應變的能力。不變不是死抱著沒有變化的思維,恰恰相反的是「求變是為了不變」。
企業要長青,除了本身的核心價值確立與使命感驅使之外,要有變通的適應能力。這是我多年的企業經營心得,這也是南僑經歷時光無情汰換,卻能日新月異的思維。南僑走了超過一甲子的時光,也就是因為一直能站在時代的浪頭上,領先眺望時代的未來變化,在既有價值下,以彈性靈活的方法,才能抵達「不變」的永恆價值,也就是永續經營。
知變 求變 應變 不變
知變、求變、應變、不變,這使我想到我所走過的時代,我所經歷的生命歷程,作為一個企業集團之首,我的個人生命早已和南僑畫上等號,而為了達到永續經營的永恆目標,我常說自己的身體早已不是由我管的,而是交由別人來託管了。
我的父親陳其志常以「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為圭臬,天也即是命也,自強不息也是永續循環之意,我從小就在這樣的薰陶中,形塑了我的人生觀。近八十歲的人卻永不退休,這也許也是來自於我的家族血脈吧。命運在百年前就啟動了關鍵時刻,從祖父遠至南洋、菲律賓等地發展後,接著他把我的二伯父與三伯父帶到他方學習,因我的父親是老么,他們就讓他回到大陸家鄉讀書,這就是我的命運源頭。祖父一生對自己有著使命感、責任感,這影響到我父親,也滲透到我的血液基因裡,這成了我家族的一種人格特質。
因此回顧一個永續經營的企業是怎麼來的?永續經營的企業應該要做到哪些事呢 ?最基本的就是要瞭解企業的命脈,也就是中國人說的「知命」,我父親重視的「天行健」。
我的家族從祖父開始,彷彿「知命、認命、運命、養命」的哲思就在傳承的血液裡流動了。在鐘小姐所寫的〈傳承之美〉的單元裡,有提到從祖父陳光郁到我父親的傳承故事。我讀著也彷彿回到了童年的大宅院,那個有著祖母疼愛的鼓浪嶼花園,充滿故事的年代。
知命就個人而言就是知道自己命定的路,就南僑企業而言,就是知道自己經營的範圍。認命就個人而言是接受這樣的責任,不會有任何怨言。就南僑企業而言,是好好經營自己所屬的行業,而不會去羡慕別人的行業。運命就是有能力選擇時,要好好選擇,不把自己的命運交到別人手中。就南僑企業而言,運命就是與命奮鬥,和企業為合一的生命共同體,因此理念,於今已經
茁壯發展且形成企業文化的底蘊了。養命就個人生命而言,就是溫養、保養。就企業而言就是將此成果歷程與心得和更多人分享,盡到社會責任之美。如此,我個人的天命有朝終止時,企業命脈依然得以持續流動,此即養命。養命所抵達的終點就是美感心法,追求而致的美,就是一種個體與企業體彼此激蕩之後的充分發揮,一種圓融,一種圓滿的美。圓滿就像一個小迴圈,是由許多的段落與段落懸接而成,從小圓滿到大圓滿,我們還有很多路要走。圓滿的美是起點,美對我個人而言,也是一種圓滿的境界,一種充分發揮自己所達到的美好心境。
全球化的放射網狀
圓滿的美,一如南僑全球化放射軸線所形成的圓弧之美。就像南僑早在二十多年前就佈局的東協,還有今年(2016)南僑在中國二十周年了。南僑在每個地方的經營,也都是建立在永續的價值。永續是一種時間概念,追求永恆,挑戰時間的無情流變,因此永續經營必須在源頭時就謹慎選擇,在過程時則隨著時局,能有知變、求變、應變能力。臺灣企業一直被認為是遊牧民族,而我當初去泰國時,我的人生哲學則是告訴我,南僑要在那個地方百年。
當近來泰國熱使得許多房產或者其他行業向上勃發時,南僑仍不改初衷,依然默默耕耘,知命、認命、運命地「養」著企業的「命」脈。
南僑今年從泰國回銷臺灣的小廚師頂級速食麵,中國南僑上海金山廠建廠,這座美學經典再現的廠房,改寫了工廠美學史,南僑也開始在日本生根,打造鑽石級的旅館與點水樓……南僑美學之書值此時刻出版,如作家鍾文音所言,每個企業事業部於南僑就有如千江萬水匯於大海,有如所有星辰折射著銀河體系,南僑的每個小行星,在全球地圖上發亮,這就是永續經營,這就是一個企業經歷知命、認命、運命的養命歷程。
很多人都認為我很聰明,其實那正是我缺乏的。我只是認為往對的方向走,往對的事去做,這就對了。對了,就不會有錯了。只要是對的價值、對的方向與對的事情,那就要堅持下去,之後遇到難關就找出問題,克服困難、調整步伐、全力以赴、耐心等待、合作無間……那麼有朝一日,終有歡喜收成的時光來臨。我相信一件事情執著久了,也就有了執著自身所散發出的動人魅力。
南僑的硬實力與軟實力之美
本書作者鍾文音小姐除了對文學熱愛之外,又兼及攝影與繪畫,她除了是我淡江大學的小學妹之外,她也曾到紐約視覺藝術學院與紐約藝術聯盟學習繪畫,對於美學有她自己獨特的看法與觀點,能邀請她和與時俱進的南僑一起走過最燦爛的企業旅程,我個人當然是非常的讚許。
加上和鍾文音小姐的合作其來有自,之前已有《烏龍麵王國傳奇》一書的出版,書中的〈烏龍麵之旅〉一文且被收錄在詩人與美食家焦桐 2014年所編選的《2013飲食文選》。此回她和南僑企業能再續情緣,實屬難得,因緣甚深。
在這本書裡,所展現的南僑企業之美,在硬實力上包括建築、設計、生產廠房等硬美學,軟實力則包括南僑人的人生之美與企業文化之美,涵蓋經典、傳承、企業文化、服務行銷美學、獨佔思想美學、飲食美學等等。本書探訪的層面,從企業文化出發,由外到內,舉凡和南僑企業文化與美學相關,作者皆一一走訪拍攝,尋找相關文化源頭與脈絡,還原企業時空,再現文化肌理,觀照微物細節,譜出了南僑各種美的面向。在南僑企業美學的時光巨廈裡,藉由本書不同區域的書寫,完成南僑多年美學的源頭與精髓探訪,彷彿我也一起追憶了南僑企業的美學時光。
美學是一種文化,是南僑眾多企業文化的表徵。美學對於南僑的意義是從企業的理念、經營目標、建立的共識、形成的策略、執行的方法、消費者所建立的關係,這整個過程與流程的完美設計,還得要有團隊的執行,因此南僑人常提到的就是南僑團隊之美,人是南僑最重要的資產與載體,因為行之久遠,因此不論南僑人或是南僑建築與餐飲等等,一看就有南僑風格,亦即南僑美學已然形塑,且為社會人心所認知。
這本書的出版我與有榮焉,也體認到只有書寫才能讓傳承延續。南僑一向重視出版,因為書寫才能紀錄存在,才能再現不同時代的企業精神與思維體系。我一向珍惜與重視公司與自己的歷史,因為從過去的歷史可以看見自己與公司的現在與未來。這也是書寫的價值與出版的意義。
一條人煙稀少的路 成就圓滿的美
身為南僑集團會長,南僑企業的領導人,我在此特別感謝南僑每位員工的兢兢業業,在學習組織文化裡,發揮職人的負責精神,各事業單位的努力與合作無間的精神,企業幹部審度時勢的知變與求變精神,發揮「求變才能不變」的彈性活力,使南僑企業能日新月異、獨領風騷,在利基市場上領先群倫,走在一條人煙稀少的經營之路,締造唯一美學。
鍾文音小姐引用美國詩人羅伯特的詩句:因為走上一條人煙稀少之路,使得日後都變得不一樣了。南僑確實走上一條人煙稀少之路,因此日後發展也不一樣了。利基市場是有如細小針尖的縫隙市場,作家甚至用「站在針尖上跳舞的天使」來形容南僑企業,我個人讀了真是十分感動,為南僑人喝采。
身為企業之首,當然深知每個管理者與螺絲釘的重要,因此由衷感謝旗下麾將配合鍾文音小姐的採訪,戰將們無所不談,他們將多年在南僑體驗到的企業之美以及工作心得,化為人生體驗與思想哲學之美,無私地分享給廣大的讀者。讀者雖讀到一本關於南僑企業之美的書,但隱形裡卻獲得了無數人的生命故事與學習經驗的傳承,我想這也是本書暗藏的意義核心之所在。
再次,感謝每個南僑人,每個喜愛南僑企業的客戶們與無數的消費者。然因書籍篇幅之限,以致無法一一讓作者盡述,然我相信身為南僑人的榮光,早已隱藏在其中了。此書出版是南僑企業的一大盛事,欣逢南僑中國二十年,此書出版意義非凡。在此,我也深深感謝家人與朋友們,感謝生命所經歷的這一切,感謝南僑的過去、現在與未來。祝福大家,祝福南僑。擁有圓滿的美。
南僑企業的美學歷程-南僑集團會長 陳飛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