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薦序
知名文化評論人南方朔為《誠品副作用》所寫的推薦序
當文案變成一種文學
每一個企劃或廣告行銷的文案,都祇是一個剎那的故事,一次小小的事件,最後變成一張海報,一份插頁的廣告,或DM裡的一個角落,它是使用過後就被遺忘的創意,沒有人還會繼續記得。
文案儘管會被遺忘,但卻未曾消失。一份文案是停格的單獨畫面,但十個、二十個,或更多的停格畫面卻成了動作,有動作斯有歷史。因此,個別的文案是枚基因,累積成總體的遺傳。文案的風格演練也彷彿像蚌蛛一樣,層層包裹出它的華豔。文案史裡濃縮著另一種版本的企業史。文案的影像塑造,語言運用,和它的風格呈現,意識背景,訴說的是一個非關業績數字的成長故事。
因此,李欣頻是幸福和幸運的。她年紀小小,就能參與「誠品意識」的塑造。文案是「誠品」的衣服,她做著設計,裁製的工作。《誠品副作用》一份份文案的匯積,就彷彿一場服裝的展示,人們讀到的不是服裝,而是穿著服裝的「誠」,畢卡索說過:「藝術是虛構的謊言,卻說出真實。」在這些虛構的文案裡,「誠品」第一次顯露出她綽約的奧秘。
「誠品」是九○年代一個獨特的奧秘。它是書店,但其實卻又早已不再祇是書店,而成為台北文化地圖上的一個地標,一枚記號。「誠品」之於文化台北,就彷彿艾菲爾塔之於巴黎,它們都帶領著城市走往想像和期待的方向。
因而,艾菲爾塔的意義也就可以類比為「誠品」的意義。羅蘭巴特說過,艾菲爾塔高高聳立,人們的眼光無法迴避。它是巴黎的地標,也是一種代碼符號。它在風雨裡聚集雷電,而夏夜的塔頂燈光則彷彿成了螢火蟲。它在旅遊中被看,但也在高處俯瞰。它是理性的紀念物,而同時卻又是認同、標示、儀典、歡樂、消費,以及給著不斷變化中的巴黎意義。
而「誠品」不正是台北文化地圖上的艾菲爾塔嗎?它從店鋪開設之日起,就已叛離了書店的初衷,而把自己變成一則台北的神話傳奇。書對「誠品」而言,業已非書,而是一種饕宴,一種耽溺,一種期待,一種內心的著迷和品味;而「誠品」對「誠品」是夢幻東區裡的另一種夢幻。由和現在不一樣的期待與張望編織而成。「誠品」是台北文化地圖上的風景,不但妝著今日的花紅柳綠,也用它的夢幻呼喚著那些即將的未來。
九○年代的台北,甚或台灣,以及華人文化圈,似乎都免不了要讓「誠品」佔住醒目之位置。以前,當麥肯西寫《舊金山》這首歌的時候,曰:「如果你到舊金山,千萬記住要在髮間別一串花束。」舊金山與花束是那時的新價值,新代碼,以及新的流行,而今日則能聽到:「如果你到台北,莫忘了要到『誠品』走上一回。」「誠品」是奉流行的叮嚀,一種不能疏落的風向及參考座標。「誠品」對知識分子,如同左岸咖啡座對巴黎文化人,祇要有那麼一兩個月未曾涉足,就讓人產生不知道巴黎在想些甚麼的無名焦慮。人們到「誠品」去停、看、聽、嗅,以便攫住台北的知識風情,或來段驚豔式的知識邂逅。「誠品」被觀光,被展示,成為指向未來的文化櫥窗,也是文化社交暨情報交換中心。在台北的中心逐漸東移的時代,它守候著新東區的大門,並形成了一個「誠品文化生活圈」,被它吞進而後又吐出的人群,吞吐之間彷彿真的反芻出了某一種不同的風韻。
植物的芽頂和根尖,都有生長點,城市也同有生長點。它細胞分裂旺盛,尚未被分化成某一種定型的機制,因此,它缺乏被認定的可能性,而沒有可能性卻也正是它的一切可能性。這就是年輕的旺盛。「誠品」之成為「誠品」,就是因為它的年輕。
「誠品」的年輕,也是李欣頻的年輕,《誠品副作用》無論如何閱讀,都可以讀出年輕的風采。當本世紀初,近代的廣告概念出現而名家輩出,歷史學家艾文(Stuart Ewen)稱讚他們是「意識的船長」,其最高的境界已不再指涉商品,而是將人的反省向著自己的不足,羅曼史的想像,性的勢能,以及衰老和死亡的解毒藥。廣告已非說服,而是一種暈染,李欣頻用她年輕的暈染美學在替「誠品」造像的同時,也在反映著「誠品」的年輕歷史。《誠品副作用》的文案寫作,是一種詩與非詩之間的實驗、拼剪,無關係聯想的營造,或者就是各種斷想的接枝與配交。它多半不以具體的書或活動作明言的訴求。而是在具體的週邊浮繞,以想像來勾勒實體,用朦朧挑動出本質。它有時營造炫酷,有時則推促著鄉愁,甚至有些時候則教唆叛逆。文案寫作愈來愈成為一種表演,在這個誰也別想說服誰的時代,文案不再那麼實用的像結構功能,而愈來愈接近文學創作,而欣頻原本就是個很有才情的文學創作者啊!
多年以來,我始終用「虛構文本」的角度來看「誠品」的活動文宣及企劃文案。那是一種年輕的造句法,經常故意打亂語言的既定指步,卻又接上另外一些意義的枝枒。這是誠品成功的文案及頭腦體操。它突兀而懸疑,有如不斷進行的變裝秀。文案的表演和遊戲風格,其實也就是「誠品」魅力的一個超人氣側面縮影。
「誠品」是個傳奇,它將書變成不是書,書店也不是書店,而文案則變成了文學,在人們對書已愈來愈失去敬意的時代,它以一種轉折的方式,重新為書找回地位,這乃是「誠品」的終極。每當想到這一點時,就覺得它所做的一切,其實都已值得,固不僅祇有文案而已!
推薦序
百帝廣告公司執行創意總監葉旻振為《繼續字戀》所寫的推薦序
繼續字戀,是誠品的副作用
作家紛紛上電視節目打廣告,廣告人紛紛在廣告上偷渡文學欲圖變成作家。當文學廣告化,廣告祇好文學化,這是一種反撲,也是一種互補。當文學慰藉嚴重缺貨,人們開始在廣告詞或流行歌詞上尋求寄託。沒有舉杯邀明月的雅興,至少有乎乾啦的爽快酒量。
李欣頻在《誠品副作用》之後,《繼續字戀》,都是廣告文學化的典型例子。由一篇篇誠品書店的宣傳文案,以及其他廣告創作集結而成,每一篇都是一首美麗的散文詩,像是讓文字穿高跟鞋,亭亭玉立,到處展示魅力。有些篇章是文字與文字比武,前面的辭句和後面的辭句決鬥,形成精采可觀的文字浴血戰。不像時下一般的廣告信函,以張牙舞爪的文字暴力搗毀你家信箱,然後告訴你:恭喜你中獎了,這是你獨享的權利。
廣告是二十一世紀的詩,詩人不死,祇是逐漸變身成廣告人。既然市場上沒有文學的容身之處,此處不留人,自有留人處,被傳統閱讀形式驅逐出境,展開絕命大逃亡,隱姓埋名搭上廣告傳單的便車,逃亡到廣告招牌中藏身,躲進電視報紙的夾縫中生存,從此掛廣告的頭賣文學的肉。商業迫害文學、文學臥薪嘗膽,以牙還牙將商業文學化,一點一滴慢慢收復文學失土。在這個商業到令人悲傷的時代,讀李欣頻將廣告文學化的《誠品副作用》後,《繼續字戀》,讓人有一種復了仇似的快樂。
精心創造的廣告比粗製濫造的文學高尚,有良知的廣告人比沒良知的作家道德。我不是央行總裁,無法干預台幣貶值,但是身為文字工作者,卻樂見有人挺身挽救文學貶值的危機。一本好書就像強勢貨幣能讓心靈富有,因為惜墨如金,所以字字珠璣。蘇格拉底說,沒有經過熬夜寫出來的文章不值得一看;顯然這本書必定是無數個失眠的夜晚結晶而成的。羅蘭巴特說:「閱讀上的爽和做愛一樣」,閱讀李欣頻《誠品副作用》的副作用,就是讓人非常容易《繼續字戀》,精神上爽快兩次。
推薦序
前台北市政府新聞處長.詩人羅智成的推薦序
用文字奪權,讓文學政變
廣告文案為什麼看起來和文學這麼接近?
是不是文化和商品有時分不清?文學與非文學有時分不清?
從李欣頻的作品來看,文案與文學的雷同,似乎在於它的創意、修辭與表現技巧,它所依據的人性基礎,甚至還包括了它所傳達的某種態度,或某種對理想的追求。
但是,文學的本質是不會退讓的,它必須出自創作者個人的感受與動機──即使當作工具,也只能作為創作者個人的表現工具。讀者因為相信這些,所以相信文學的真誠。但是,會不會,另外一些更大的可能性已繞過文學的本質而展開了……
同時在成長的兩個緊鄰的事物,終會擠掉彼此的界線,而產生「混淆」或者「混血」。「越界」就是這樣一個快速成長的年代典型的文化現象──甚至,快速成長的兩個不相鄰的事物,也會擠掉彼此的邊界……
李欣頻作品所鮮明呈現的新寫作浪潮(我並沒有用文學來稱呼它)正是這樣:年輕世代的創作者,正帶著未經「文學」規範、或不曾被「文學」規範到的態度與作品,繞過文學本質,向潰不成軍的文字書寫傳統傳達了「支援」或「篡奪」的訊息……。
推薦序
?
北京大學新聞與傳播學院副院長.博士生導師陳剛教授推薦序
咒語、通靈者與貓
李欣頻是年輕一代華人廣告圈中的佼佼者,她延續了傳統文案的精髓,並進行創新,逐漸形成了自己獨特的風格。在由以誠品書店文案為主所匯聚而成的《廣告副作用》一書中,這一風格得以盡情展現:從具體的廣告環境中,把文案抽離出來進行閱讀,這些文案彷彿具有了獨立的生命,因而提供了一種觀察廣告文案的新角度。
如果把廣告活動看作一種儀式的話,那麼,在這個儀式中,一個非常關鍵的因素就是廣告文案。廣告文案就像某種神祕的咒語。在很多宗教儀式中,咒語被認為具有神奇的力量,輕念咒語,人與宇宙萬物間溝通的關係一下子就打開了。好的廣告文案也是如此,一句看似不經意的廣告語,對消費者而言,彷彿是撬動心靈之門的按鍵。消費者被真實所觸動,然後領會、感悟,最終參與到消費的過程中。對於廣告活動而言,好的廣告文案,是靈魂,是活力之源,具有咒語一樣的魔力,它會觸發廣告效果的能量場,創造品牌與消費者的溝通。
咒語雖然是一種語言形式,但這種形式必然有不同於日常語言的特質。咒語是不可知的世界與可知的世界之間的橋樑,所以咒語必須創造一種表達方式,在咒語中必然有不可解的要素。這正是咒語的魅力和魔力的所在。廣告文案也是對語言的一種重新發現和定義。廣告文案把商品同消費者關係的不可知的層面通過語言表達出來,像咒語一樣激發消費者形成對商品的感應。因而,廣告文案的語言表達必然具有某些反日常語言的特性。只有對語言的陌生化,語言本身的力量才能充分顯現。
在可知與不可知之間來去自如,所以,創作出一流文案的人必定是通靈者。他(她)雖然生活在常人中間,但就像遊曳在世間的貓一樣。貓的目光經常穿透了物質之牆。由於看到了前世、來世以及其他豐富的跡象,它的眼神當然是飄移而詭異的。我看到許多優秀的文案創作者都具有貓一樣的神態,貓一樣的特質。無論他們呈現出或溫順、或威猛或萎靡的形態,或蜷伏,或伸展,在特定的時刻,他們的眼中總是瞬間閃爍出迷離又決斷的光芒,就像貓在散漫的行走中突然警覺到未知的形體的存在。
優秀的文案創作者,是社會的神經末梢。他(她)所表達的是自己的情感,但代表了不同群體最隱秘和最真實的內在的需求和意識。他(她)對社會變遷所帶來的個體心理最細微的變化是如此敏感,以至於發出囈語一樣的呻吟,這種表達的結晶應該是詩,但同商業文化結合的時候,就成為廣告文案。如南方朔先生所言,廣告文案是介於詩與非詩之間的。廣告文案用語言的形式凝聚和提煉了消費者的情感,並建立了同商品的精緻的鏈結,因而對消費者產生了引導和感染的力量。這是一種暈染,廣告文案賦予商品以動人的意義和價值,吸引消費者關注和擁有。
以上文字與其說是序,不如說是讀罷《廣告副作用》一書的感想。
推薦序
?
大陸知名龍之媒廣告連鎖書店董事長徐智明推薦序
一本書的傳奇與可能
在今天這個版本之前,大陸能買到這本書的地方大概不超過五個,想讀或者會對它一見鍾情的,大概會超過五萬或更多,包括廣告人、書店店主、出版業者、時尚體驗者、文化閱讀者、書的精神狂熱者。按照作者李欣頻在字裡行間留下的密碼,還能聯絡到知識勞動者、中產階級、另類文化迷、流浪藝術家、王家衛的觀眾、三宅一生的擁躉、高木植子繪本迷、字戀者……
在我所服務的廣告業,讀者把它當專業書。它的確也是廣告書,而且在廣告書中,它還絕對是一個獨特的存在,在你所能見到的每一面閃著確切又難以捕捉的光,撲朔迷離,可遇難求。廣告可以這麼寫?一家書店的廣告可以這麼寫?文案功能的極限在哪裡?文字意蘊所能達的疆界又在哪裡?當你迫不及待地從頭讀到尾,又回來在某處停下,為這些無法回答的問題冥思時,作者已經驚鴻般掠過每一個廣告文案撰稿人都夢想著達到的那個境界,留下這些看似平常敘說,卻時時有某種柔韌的力量穿透重重屏障直達訴求物件內心的文案,轉戰更廣泛的領域揮灑文字、才情、感悟去了。
沒有第二個李欣頻,沒有第二個當年的誠品,所以作為專業書,這本書不是用來學的,是用來讀和感悟的。李欣頻不願意複製自己,同樣,誰也複製不了李欣頻。或者,這本書只是讓我們看到一種可能,並因這種可能而心生希望,原來廣告的疆域並不如像我們日日見慣的這樣狹小,所不能突破的,唯心而已。
在我所處身的書業,店主和出版人們也把它當專業書。一家書店,如何成為島內的文化地標?又如何跨越海峽,成為大陸有理想的店主們建設自己書店的榜樣?如何給一個書店品牌,注入如此多樣又如此和諧的符碼和內涵?如何將濃郁的商業氛圍與深遠的文化意境兩樣看似格格不入的元素集於一身?
身為書店店主,說誠品的氛圍是無數同行的夢想,理解大概不差。這本書,則被視為一個書店傳奇的解讀密碼。書店和文案和李欣頻一樣,不可複製。但我相信,好書店是可學的,畢竟,這本書的每一篇文案,都是為一家書店的商業活動而做,其中隱含或明示的資訊,已經足供體味甚或探求。
這樣一本書,其可能性自然不僅如此。如果你愛書,並且在情感上與某家你鍾愛的書店發生過絲絲縷縷的聯繫,你很可能在這本書中,重溫到某一刻的心馳神往;如果你愛的是閱讀不同但獨特的文本,那麼這本書,很可能帶給你一些全然不同的體驗;如果你愛文字,看到一種如此獨特而有魅力的敘說方式,一定是件無比過癮的事。
推薦序
前台北市政府新聞處長.詩人羅智成的推薦序
用文字奪權,讓文學政變
廣告文案為什麼看起來和文學這麼接近?
是不是文化和商品有時分不清?文學與非文學有時分不清?
從李欣頻的作品來看,文案與文學的雷同,似乎在於它的創意、修辭與表現技巧,它所依據的人性基礎,甚至還包括了它所傳達的某種態度,或某種對理想的追求。
但是,文學的本質是不會退讓的,它必須出自創作者個人的感受與動機──即使當作工具,也只能作為創作者個人的表現工具。讀者因為相信這些,所以相信文學的真誠。但是,會不會,另外一些更大的可能性已繞過文學的本質而展開了……
同時在成長的兩個緊鄰的事物,終會擠掉彼此的界線,而產生「混淆」或者「混血」。「越界」就是這樣一個快速成長的年代典型的文化現象──甚至,快速成長的兩個不相鄰的事物,也會擠掉彼此的邊界……
李欣頻作品所鮮明呈現的新寫作浪潮(我並沒有用文學來稱呼它)正是這樣:年輕世代的創作者,正帶著未經「文學」規範、或不曾被「文學」規範到的態度與作品,繞過文學本質,向潰不成軍的文字書寫傳統傳達了「支援」或「篡奪」的訊息……。
推薦序
作家、前聯合副刊主編 陳義芝為《廣告敗物教》寫的推薦序
才氣縱橫、無法類比的作家
李欣頻是一位才氣縱橫、無法類比的作家。自信傑出,自覺邊緣。心思奇幻熱烈,雜揉了憂鬱不安的特質。
她依賴現代生活零件卻否定有用即善的生活價值。她淬取城市景象,探求文明新知,期盼帶引人做「內在的超越」。
年紀輕輕的,李欣頻已經建立了自己的精神面向、書寫風格:在秩序與遐想間遊走,在合法與犯意中掙扎,她以優雅的言語姿態表現藝術,表現一個完整的人。
推薦序
前《數位時代》總主筆 詹偉雄為《廣告敗物教》寫的推薦序
抒情的游擊隊式文集
這是一本抒情的游擊隊式文集,襲擊我們生活週遭的大小事物,拆解熱門和流行的價值觀;而且,它兵諫的時間極短,點火你理性和感性的內部矛盾後,立刻撤退。
在生活中有些遺憾的人會讀它,覺得街景乾燥的人會讀它,迷惘的人會讀它。這種袖珍書寫的方式,將文字美學、記憶與批評高密度的整合,不是更符合城市住民集居式的人生處境?
噢!數位時代的工作者更要冷靜面對它!看它的文字綠扁帽,深入我們脆弱的腹地,瓦解我們用位元、網路和IPO密織的邏輯防線。在它遺留的廢墟裡,我們要籌備復建計畫,還得面對情緒的傷痛。
但,也不要那麼微言大義去看它。熟悉李欣頻對比、隱喻、指涉、模擬情境的文字運用,終於,我們作文的能力得以中年再造。
推薦序
水牛出版社社長 羅文嘉為《廣告敗物教》寫的推薦序
閱讀敗物教,你將會更加了解敗物教
你信什麼教呢?是佛教?是道教?是基督教?是天主教?回教?還是睡覺?不過,我相信越來越多人信奉「敗物教」。
你很敗家嗎?你信敗物教嗎?你想成為敗物教的信徒嗎?閱讀敗物教,你將會更加了解敗物教。
因為廣告越來越有趣,因為廣告越來越吸引人,因此,有越來越多的人討論廣告。廣告讓敗物教的勢力版圖不斷擴張,讓人們的慾望不斷吞噬著消費市場。
「買了我,你才是走在時代的尖端!」商品如是說。你要消費嗎?敗物教告訴你,你不消費就是對不起你的情人,對不起你的家人,對不起你自己的良心。你跟得上敗物教的腳步嗎?還是你還要活在久遠的石器時代之前?
從石器時代以來,人類就有永遠無法滿足的情慾、無法抵抗的寂寞、無法拒絕的熱情……;透過敗物教的廣告,我們看得更清楚。
許多潛藏在人類心中待解的秘密,透過《廣告敗物教》,我們可以發現──更多、更多!
總序
欣頻給您的一封信:
謝謝您,此時此刻打開了我的《廣告四庫全書》
這是我人生第一本作品《誠品副作用》的繁衍體
從1998年到2016年
從我28歲開始算起的整整19年青春點滴時間
謝謝你們還在我身邊陪伴我
以圖文描繪這個世界的美好
以狂野的想像與夢預言未來
你已經進入《廣告四庫》
芝?開門
請開始享受沿途的驚喜吧!
李欣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