庫存狀況
「香港二樓書店」讓您 愛上二樓●愛上書
我的購物車 加入會員 會員中心 常見問題 首頁
「香港二樓書店」邁向第一華人書店
登入 客戶評價 whatsapp 常見問題 加入會員 會員專區 現貨書籍 現貨書籍 購物流程 運費計算 我的購物車 聯絡我們 返回首頁
香港二樓書店 > 今日好書推介
二樓書籍分類
 
雲水一年:行住坐臥永平寺

雲水一年:行住坐臥永平寺

沒有庫存
訂購需時10-14天
9789862137512
野?村馨
吳繼文
大塊文化
2016年11月23日
127.00  元
HK$ 107.95  






ISBN:9789862137512
  • 叢書系列:Mark
  • 規格:平裝 / 476頁 / 13 x 18 cm / 普通級
    Mark


  • 文學小說 > 翻譯文學 > 日本文學











    攝心,為了自由;

    結束,為了開始。

    一年來去,

    一無所求的練習。

    在永平寺,學習肯定過去的勇氣,以及珍惜當下的喜悅。



      三十歲,出家修行



      「那,我等你可以嗎?」



      「咦,等?到底要等什麼呢?是說想要躲在哪裡等我剃光頭後跳出來大聲笑我嗎?與其這樣,不如像我以前告訴你的,找個善良又老實的上班族談一場大戀愛,然後到無人島舉行婚禮吧。我一定會在永平寺誦經迴向給你們,祝願兩個人永浴愛河的。」



      「…………」



      峰子八成是哭了。兩個人認識以來,第一次陷入如此漫長的沉默。



      三十歲那年,對社會、生活倦怠,對身邊一切感到厭煩,為了逃離,他決定離開穩定的工作、告別感情,出家修行。可一旦社會開始慢慢離自己遠去,卻不禁有些落寞,一天比一天傷感。何況他選擇的是紀律森嚴的永平寺,人稱「將近八百年時間傳承不斷,仿佛宗教與文化的活化石」。



      自我崩解的場所



      「你為何而來?」



      「為修行而來!」



      「是嗎,那麼所謂修行到底是什麼?」



      「…………」



      「我在問你那是什麼?」



      「…………」



      「你剛剛不是說為了修行而來嗎?那是什麼?你其實不知道只是隨口說說而已嗎?」



      「不是!」



      「這種胡言亂語的傢伙沒有資格進這個門!還不快給我滾回去!」



      「叫你回去聽不懂嗎?」



      他再一次狼狽地跌落石階。之後客行將試圖爬上來的他又推落好幾次;儘管他踉踉蹌蹌、舉步維艱,還是拚了命爬上石階。



      草鞋袈裟網代笠, 龍門山門伽藍,行住坐臥,甚至進食、如廁,一連串儀節做法重頭學起,以往慣習瞬間消滅殆盡,做為一個人的尊嚴,在此被徹底抹去。而想要逃離,這個世界上也已經沒有可以若無其事回去的地方。



      與真實的我相見



      仿佛到今天為止一路所背負的失望與沮喪、後悔與眷戀等等念頭,決堤一樣與淚水一起從雙眼流了出來。真想大聲號泣,直到將心中累積的那些糾結的情緒全部流得一乾二淨為止。



      直到今天,我仍忘不了當時滾落臉頰的淚水之灼熱。



      那些記憶如果能夠繼續存在身體某個角落,或許在將來一次號哭或是絕望想死的時候突然被呼喚出來就好了。



      朝課晚課諷經面壁打坐,到底能不能好好坐到最後,其實心裡充滿了不安。但這時充分感受到嶄新的人生帶來的刺激,懷抱著從此時此地出發讓自己再一次面對試煉的決心,整個人激動不已。自己真實的高度與深度,即使終於清楚自己的極限在哪裡都值得。



      一位年輕僧侶在永平寺行住坐臥一年,寫下古寺的四季和三百六十餘天的日常,以及體悟「肯定過去一切事物、珍惜活在當下」的勇氣和喜悅。藉著他的經歷,我們也將身上的一切清除一空,並繼續向著自己提問。去年、來年,結束,也是開始。

    ?





    第一章?? ?結束,以及開始

    遍? 參

    地藏院

    龍? 門

    山? 門

    旦過寮

    東? 司

    面? 壁

    應量器

    晚課諷經

    藥? 石

    夜? 坐



    第二章?? ?作法即禪

    朝課諷經

    行? 粥

    迴廊掃除

    威? 儀

    洗? 面

    偈? 文

    午? 時

    警? 策



    第三章?? ?在黑暗中凍結的孤獨

    入? 堂

    僧? 堂

    鐘? 灑

    振? 司

    鐘? 點

    反省會

    淨? 人

    僧? 食

    淨? ?

    大? 鑒

    饑? 渴



    第四章?? ?隨流而行時在乎的事

    逃? 亡

    新到掛搭式

    開? 浴

    結? 制

    作? 務

    罰? 油

    眼藏會

    轉? 役



    第五章?? ?微溫生命的所在

    副行兼瑞雲閣接頭

    便? 用

    拜? 請

    瑞雲閣

    點? 檢

    雜? 巾

    解? 制



    第六章?? ?峰之色、谷之響

    監? 行

    相? 見

    行? 者

    朝? 參

    侍? 香

    開? 爐

    臘八攝心

    掃? 煤

    歲? 朝

    開旦過

    打? 坐

    行履調查

    乞? 暇

    後記





    後記



      如今回頭想了又想,當初我為何感到走投無路以致絕望到做出「出家」這個結論,我真的不知道。



      如果真要說的話,或許就是當時自己所有狀況的總和,以及圍繞著自己的社會一切之總和。



      我曾經在既非春天夏天、也不是秋天或冬天,而是不屬於任何季節的季節之間隙,一個人在路上漫無目的地走到天昏地暗。



      大學生活就像一般學生一樣,被年輕的慾望與焦躁所驅使,獲得一些玻璃般易碎的成就感,也受過兩三次微不足道的傷害。但不管是哪一樣,都好像發生在電視映像管中的畫面那樣,冰冷、空洞、毫無真實感到令人害怕。



      我在那樣的季節的間隙僅僅是活著,自己也不知道是好是壞、有意思或沒意思。



      不得不停下來,是在大學生活進入最後一年,為了求職活動而必須與社會現實面對面的時候。我站在那樣的現實之前,瞬間陷入茫然,完全抓不著任何頭緒。



      我非常需要知道活下去的明確意義。這樣的想法漸次從「欲求」變成「必然」。對我而言,無法找到生命的意義,也就失去了自己的存在價值。



      我不時被這種妄自尊大、自以為是的理想壓得喘不過氣來。每當那種時刻,總會對自身的一切感到無比厭煩。但是繼續抱持那個自己也說不清楚的理想,對當時的我來說變成自己唯一的存在價值。



      結果我放棄所有求職活動,行屍走肉般參加完畢業典禮,即出發去旅行。第一站是曼谷。



      不可否認,若是再怎麼用心思考還是找不到「今後」的出路,那麼順著社會的慣習隨波逐流,然後在裡面暗中摸索也是一種選項。可是我一點都不想在得到自己滿意的結論前,勉強給自己找個安身立命之處,。



      旅途上炙熱的陽光與汗水讓我的皮膚變黑,滾燙的瀝青使得鞋底越磨越薄。然而出國之前悄悄期待著旅行帶來的戲劇性改變,一直到長旅結束都沒有出現。



      不過整個人都輕快了起來。回國以後,趁著那種愉悅的微熱還沒從體內退去,馬上去找了個工作開始上班,總算踏出個人走向社會的第一步。



      那大而無當的理想,依然橫亙在腦海之中,可是無論如何都找不到自己存在的意義,忙碌的生活讓自己越來越悶悶不樂。



      不知道從什麼時候開始,自己的人生就像壞掉的齒輪一樣空轉。然後就在忙碌不堪的工作壓力下,突然被難以形容的不安所啃噬。



      的確,照目前的生活繼續過下去,我可以清楚預見在社會這個大繭之中,我將過著無風無浪、安穩舒適的日子。可是過了三十歲還是這樣,等接近四十歲的時候我的心恐怕已經枯槁,失去了潤澤與活力。



      儘管如此,卻也沒有改掉重練、另尋出路的想法,兩難的處境讓自己更加進退失據。



      就在即將進入三十歲的時候,我的心已經厚厚堆積了一層難以移除的東西,對周遭的一切越來越無法忍受,與社會也愈形疏離。



      那時腦海中突然冒出「出家」兩個字。為什麼會這樣我也說不清楚。



      說到底,人生為何陷入這樣的地步,也沒辦法用數學的等式來加以明確表述。人生是無數正數與負數的複雜糾葛,不一定會歸結出一個結果或等號來。唯一可以確定的,其結果是來自人生一瞬一瞬的要素、以接近極度偶然的必然性作用而產生。



      也就是說,當社會讓我感到煩躁、疏離,以致腳步越來越沉重時,有一顆小石頭擋住了我的去路。那時我沒有繞道而行,反而停住將那顆擋路的小石頭檢了起來。



      那顆小石頭就是「出家」。現在想想,二十多歲時以中國為出發點,經過西藏、緬甸、寮國、越南、柬埔寨、泰國,一路尋尋覓覓的旅途,最後的終點就是永平寺。



      *???? *



      之後已經過了五年。



      我又開始過著完全與過去沒有兩樣的生活。每天在爆滿的電車中搖搖晃晃、通勤上班、下班後到市立游泳池游個兩公里。一個人簡單吃過晚飯,時間一過十二點即上?睡覺。



      對我而言,永平寺的一年到底意味著什麼呢?



      人生當中,有些東西是等你失去之後才第一次留意它的存在,但永平寺的一年,則是透過徹底將一切從你身上清除一空,並繼續不斷向你提出質問。



      經過那樣的一年,我自身的改變是——



      首先,要下手打停在自己身上的蚊子時會有一陣遲疑。

      其次,吃東西不過量。

      還有,不會想太多。

      最後,就是變成一個愛哭鬼。以前我曾經跟誰說過「長大後還會哭的男人是幸福的」。我是個不會哭的人。越是告訴自己哭出來會好過一點,卻怎麼都哭不出來。但是現在動不動就哭。



      大概也就是這樣而已。當然這也可能只是我的心理作用。



      最近,關於永平寺那一年的記憶開始變得模糊起來。然而遺忘也是活著的證明,理所當然的事情。



      就像被推湧到沙灘上的貝殼,被浪潮打碎,成為小小的沙粒終至消失,那一年每一天的情景,最後也將被眾多的記憶所埋沒。這些都沒有關係。



      即使過去完全被忘卻了,但過去肯定仍存活於現在。現在,是過去的產物。



      此外,就像現在乃過去之產物一樣,未來也是現在的產物。



      我在永平寺學到的,是肯定過去一切事物的勇氣,以及珍惜活著當下——未來所由生的現在——的喜悅。



      我想那些記憶如果能夠繼續存在身體某個角落,或許在將來一次號哭或是絕望想死的時候突然被呼喚出來就好了。



      那時,我應該就會懂得永平寺一年對我的意義了。



      我因為被永平寺那一年所感動所以寫這本書。如果這本書的內容被永平寺內或曹洞宗宗門的大德們認為有問題,那全都是我的筆力有所不逮,首先在這裡表示深深的歉意。



      我從開始執筆直到完成為止,對於寫這樣一本書是否妥當從未停止過迷惑與不安。不過像我這樣一個普通人,只在永平寺待過一年,並寫下稚拙的感思,想必無法撼搖永平寺七百五十年的法燈,我就是在這樣的確信下才放心執筆的。



      正所謂「如蚊子咬鐵牛」是也。



      這本書的出版,承蒙新潮社伊藤貴和子氏、諏訪部大太郎氏、郡司裕子氏的寬容與指導,才得以順利完成,內心感到無比感激。



      此外也得到永平寺內以及曹洞宗宗門許多大德的協助。不過考慮到如果指名道姓反而會給他們帶來不必要的麻煩,所以在此略過,但還是要表示我的謝意。謝謝你們!


    一九九六年十月十日

    野?村 馨




    其 他 著 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