庫存狀況
「香港二樓書店」讓您 愛上二樓●愛上書
我的購物車 加入會員 會員中心 常見問題 首頁
「香港二樓書店」邁向第一華人書店
登入 客戶評價 whatsapp 常見問題 加入會員 會員專區 現貨書籍 現貨書籍 購物流程 運費計算 我的購物車 聯絡我們 返回首頁
香港二樓書店 > 今日好書推介
二樓書籍分類
 
故事薪傳:賴王色的民間文學傳講

故事薪傳:賴王色的民間文學傳講

沒有庫存
訂購需時10-14天
9789863263968
賴奇郁
秀威資訊
2016年11月28日
117.00  元
HK$ 105.3  






ISBN:9789863263968
  • 叢書系列:民俗與民間文學叢書
  • 規格:平裝 / 220頁 / 16 x 23 cm / 普通級
    民俗與民間文學叢書


  • 文學小說 > 文學研究 > 華文文學研究











      民間文學傳承人作為具能動性主體,與聽講者、講述內容三者共構同生──

      講述者與故事文本、講述情境間的關聯性,故事之於講述者的生命意義與文化內涵,在在顯見民間文學生命力!

      生於1922年的賴王色女士,是隱身於民間的智慧寶藏,豐富多彩的生命經歷鋪寫了大時代的流光歲月。

    ?

      本書針對其講述作品來源與傳播管道及流變,分析所述故事之類型、主題思想及風格,並以表演理論視角解析講述者、聽者、採錄者於講述現場的情境關係,凸顯民間文學隱性傳承人之重要性。



      並得原述記錄及中文文稿兩相並置,一則保存其原語講述的風采,亦能經由中文譯稿提供予使用閩南語以外閱讀、研究者參考!



    本書特色



      ★有別傳統民間文學,此書強調隱性傳承人之重要性!

      ★原述記錄及中文文稿兩相並置,供予使用閩南語以外閱讀、研究者參考!





    壹、前言 

    ?

    貳、講述者及其所述故事傳承背景 


    一、家世生平 

    二、生活環境與文化背景 

    三、所述故事傳承背景 

    ?

    參、講述作品來源與傳播 

    一、口頭傳播的傳承 

    二、民間戲曲的傳承中介 

    三、大眾傳播媒體的角色扮演 

    ?

    肆、講述作品分析 

    一、故事類型之探析 

    二、作品主題思想 

    三、作品風格 

    ?

    伍、講述情境探討 

    一、講述者與表演場域的關聯 

    二、講述者與聽者的對話 

    三、採錄者的角色扮演 

    ?

    陸、結論 

    一、故事來源的多重化 

    二、故事主題的傳統性 

    三、講述者與聽者的對話 

    四、隱性傳承人的積極化 

    五、目的性採錄的介入 

    ?

    附錄:賴王色所述故事文本 

    主要參考書目 

    後記





    後記

    ?

      本書據筆者於二○○八年間完成的碩士論文修改而成。二○○七年三月筆者就讀花蓮教育大學民間文學碩士班,由於一次田野調查實習作業,意外地開啟了祖母賴王色記憶中的故事藏寶箱。祖母記憶力好、愛看歌仔戲、很會織毛衣和算數,是家族中眾所皆知之事,卻從來沒有人知道她會講故事。每一次的故事採錄活動,祖母除了講故事也談天說笑,甚至配合著故事情節手舞足蹈。望著祖母說故事、回憶過往生活的專注神情,彷彿引領我進入時光隧道,回到了過去。歷經一次的作業,不想卻開啟了爾後祖母傳播故事的主動性,口傳文學傳承活動就此在家族中展開。這本結合祖母生命歷程的口傳文學研究成果,讓我有機會從不同面向認識祖母,也真切地體會何謂民間文學根植於民眾生活。



      當年碩士論文收錄祖母所述故事時,為保有其閩南語講述故事的語言特性,且是中文無法表情達意之部分,在中文整理稿裡以「臺灣閩南語羅馬字拼音」方式呈現部分講述特點。然轉譯為中文稿的過程,實已略去許許多多故事在口語敘述的韻律性。今藉此出版機會,委請臺灣師範大學臺灣文化及語言文學研究所畢業的賴欣宜小姐,就祖母當年講述故事之錄音檔,細膩地逐字謄錄成原述記錄。是以本書收錄祖母賴王色所述故事,得原述記錄及中文文稿兩相並置,一則保存其原語講述的風采,亦能經由中文譯稿提供予使用閩南語以外閱讀、研究者參考。



      本書寫作及出版過程得業師劉秀美教授悉心指導。自二○○六年跟隨劉教授前往宜蘭縣大同鄉進行田野採錄,開拓了我對民間文學的認識;也因為劉教授致力於田調的精神和付出,令我萌生踏入田調領域的想法。當年碩士論文口試委員陳益源教授及劉惠萍教授,於口試時所給予的寶貴意見及指正,幫助我認識論文寫作的盲點。陳教授以其故事家研究領域的豐碩成果及經驗,啟發我對傳承人調查更深刻的省思。感謝惠萍老師在這數年間對本書內容寫作與整理出版,持續給予關注且提攜後學不遺餘力。



      本書所引臺灣日據時期唱片資料,感謝林太崴、徐登芳、林良哲、李坤城等諸位先進提供。碩士論文寫作期間,臺灣老唱片收藏達人林太崴先生熱心地將唱片資料與音檔寄予我分享,且同意資料引用於本書的出版,使讀者對日據時期唱片有更深入的了解;林良哲先生於日治時期臺灣流行樂方面素有研究成果,聽聞本書出版用途,慨然允諾唱片圖資授權。承蒙前人研究成果與無私地奉獻,這些珍貴的資料得穿插於本書當中,為臺灣早期流行唱片的存在做出最好的展示。



      置身於民間文學研究領域十年間,回顧與前賢同儕一同探討臺灣民間文學的存在與發展,有感於能講述故事的耆老逐漸凋零,投入於田野調查實乃刻不容緩。然田野調查及整理採錄成果需耗費龐大人力資源,實非一人之力所及;再者,經採錄而得的民間文學珍貴資產,於保存及傳承面上,皆應隨時代演進與科技發展獲得更好的推廣應用,方得以活化前人智慧結晶以啟來者。期盼臺灣民間文學的未來能有更為寬廣的道路,益於世人發掘、認識在地的美好。



      感謝祖母樂於分享自身的生命經驗與記憶所及之傳說故事,以及一路走來家人的支持與陪伴。如今祖母長年為疾病所苦已無法再講述故事,母親罹癌逝世,過往一家三代齊聚聽講故事情景已不復再現,幸得本書記錄成就永恆回憶。




    其 他 著 作
    1. 雷女悠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