庫存狀況
「香港二樓書店」讓您 愛上二樓●愛上書
我的購物車 加入會員 會員中心 常見問題 首頁
「香港二樓書店」邁向第一華人書店
登入 客戶評價 whatsapp 常見問題 加入會員 會員專區 現貨書籍 現貨書籍 購物流程 運費計算 我的購物車 聯絡我們 返回首頁
香港二樓書店 > 今日好書推介
   
區政新角度
  • 定價64.00元
  • 8 折優惠:HK$51.2
  • 放入購物車
二樓書籍分類
 
補教老師怎麼教?啟發學習力與生活教育七堂課:確立孩子一生受用的習慣、思考與價值

補教老師怎麼教?啟發學習力與生活教育七堂課:確立孩子一生受用的習慣、思考與價值

沒有庫存
訂購需時10-14天
9789862486054
佐鳴升學補習班教師群
劉愛夌
大好書屋
2016年12月02日
117.00  元
HK$ 99.45  






ISBN:9789862486054
  • 叢書系列:高EQ父母
  • 規格:平裝 / 336頁 / 14.7 x 21 cm / 普通級
    高EQ父母


  • 親子教養 > 潛能/學習力啟發











    你知道要求孩子抬頭挺胸,他的內心也會跟著成長嗎?

    你相信父母的一句話,可能啟動孩子念書的契機嗎?

    孩子的成績與生活教育息息相關!





    前言 父母是引導孩子成長的守護者

    先來確認你家的生活習慣吧!



    第1章 如何教出身心強健的孩子?



    ◇幫孩子培養健康的身心

    抬頭挺胸,心靈也會跟著成長

    保持良好的生活步調——待人有禮貌、按時吃三餐、保持環境整潔

    提升孩子動力的三個關鍵

    學習獨立的第一步:靠自己起床

    能否早起的關鍵就在睡前!



    ◇善用學校規定,讓孩子學會安排生活

    用學校拿回來的講義,教孩子「斷捨離」

    社團是自我磨鍊的最佳選擇——競爭原理、尊卑關係、夥伴意識

    競爭原理:在互爭勝負中培養「感性」

    尊卑關係:了解組織有時候可能「不可理喻」

    社團玩累了怎麼辦?——「活力傳染法」

    「忙碌」有助於孩子學會「安排生活」



    ◇運用「家庭力量」,幫孩子練就堅強的心

    馬上就可以跟孩子說的「魔法語言」

    用教導部屬的態度對待孩子

    擁有虛心受教的態度,出社會一樣受用

    家事分工有助於孩子學習獨立

    給孩子零用錢,要固定合理

    全力支持孩子培養自己的興趣

    你想把孩子養成什麼樣的人?

    感到「迷惘糾結」,是刺激父母成長的良機



    專欄 讓孩子思考「提升讀書效率」的方法



    第2章 如何提升孩子的在校學習成果?



    ◇判斷上課態度好壞的方法

    上課先聽懂,複習更輕鬆

    上課認不認真?看坐姿就知道!

    孩子上課時,會和老師「四目相對」嗎?

    聽課時,孩子會點頭嗎?



    ◇上課態度是影響成績高低的關鍵

    跟不上進度的孩子,有哪些特徵?

    不要讓孩子在上課前,就輸在起跑點

    如何培養孩子「快速回應老師」的習慣?



    ◇從筆記可以看出孩子未來的成就

    培養孩子「塊狀」的閱讀能力

    資訊處理是學習的基本能力

    別把寫筆記當成「做美工」

    寫筆記是為了課後複習

    抄筆記應以「段落」為單位

    在家念書,孩子不需要橡皮擦

    學會正確筆記方法,孩子受用一生



    專欄 坐最後一排,比第一排更顯眼



    第3章 如何養成孩子在家讀書的習慣?



    ◇提升在家念書的品質,關鍵在於改善生活習慣

    為什麼孩子不想在家念書?

    依據學習類型改變生活習慣

    孩子想睡覺的兩個原因

    讓孩子體驗成功,培養他的自尊心



    ◇固定時間坐在書桌前,培養念書習慣

    不管三七二十一,先「上桌」再說!

    勿急功近利,先從小目標做起

    如何讓「定時念書法」持之以恆?



    ◇在家念書,「自動自發」很重要

    讓孩子「心甘情願」,而非父母「一廂情願」

    別讓孩子為了「交差」而念書



    ◇不是「有念就好」,跳脫「交差式念書法」

    孩子是為念書而念書嗎?

    評量不用一科買三本,而是一本寫三次!

    不用紅筆訂正,寫錯不打叉!

    避免孩子淪為「交差式念書法」

    有效提升孩子信心:「小朋友心態學習法」

    先求量再求質

    自訂計畫,付諸實行

    你的一句話,將成為孩子念書的契機

    執行「輸出學習法」,釐清自己的弱點

    自我學習法:如何善用「解說」?

    居家問答複習法



    ◇別親口扼殺了孩子的幹勁

    強摘的瓜不甜,別勉強孩子讀書

    不要說否定孩子的話

    別「比」掉孩子的進取心



    ◇展現說話的力量:如何「說」出一身幹勁?

    由「支援型」轉為「自律型」

    考後如何支援孩子:「同理心法」

    國一:讓孩子進入「用功循環」的最佳時機

    國二:「逆轉勝」的最佳時機

    找出孩子的優點,真心為他高興

    別錯失激發孩子鬥志的機會



    ◇如何啟發孩子的學習欲?

    真的不用「爭第一」嗎?

    父母應向孩子強調念書的好處

    別讓家庭環境成為學習的絆腳石

    利用「親子對話」,強化孩子的念書欲望

    刺激孩子求知欲,家長該這樣做



    ◇讓孩子想像未來,他才會積極行動

    不念書到底有沒有差?

    鍛鍊孩子面對困難不逃避的忍耐力

    讓孩子實際感受到「時間永遠很夠用」

    少壯不努力,老大徒傷悲──「想像將來法」



    專欄 成績好的孩子誇不得?



    第4章 如何教孩子善用電子產品?



    ◇保護孩子遠離「手機中毒」的魔掌

    資訊爆炸時代的生存之道

    培養孩子不沉迷手機的判斷力

    線上遊戲讓人沉溺的原因

    使用社群網站,要注意哪些事情?

    父母說的話,才能讓孩子牢記在心

    人手一機的時代,父母難以掌握孩子的交友狀況

    教子女判斷是非是父母的義務



    ◇制訂規則,他就不會沉迷於手機

    如何教孩子善用手機?

    買電玩或手機前,先和孩子達成共識

    遵守自己制訂的規則



    ◇「網路成癮」導致溝通能力衰退

    你的孩子善於表達情緒嗎?

    用簡訊傳收訊息的影響

    親子溝通是學習「表情」的最佳管道



    ◇如何避免孩子成為電視兒童?

    有要看的節目才打開電視

    列出看過的節目清單



    ◇在資訊氾濫的時代,如何生存?

    家長的必修科目:「資訊辨識教育法」

    新聞媒體的訊息,不可全信

    「不聽信一面之詞」的生活應用法



    專欄 入學考試考什麼?其實只有「資訊處理能力」



    第5章 如何教出成熟穩健的孩子?



    ◇別讓家庭教育淪為反效果

    你是抓魚給孩子吃的爸媽嗎?



    ◇如何「說」進孩子心坎裡

    不同溝通方式對孩子產生的效果

    在適當時機,應尋求外援

    父母對孩子的教育該如何分工?



    ◇親子其實彼此依賴的「共存關係」

    中學生越來越「乖」了?

    「叛逆期」有助於孩子成長

    該說的不說,小心孩子成為保護過度一族



    ◇不要怕孩子跌倒,只怕他爬不起來

    讓他學會從錯誤中學習

    過程比結果更重要

    「跌倒手撐地」是靠學習,而非本能

    檢討失敗,勇敢面對

    別讓急性子扼殺了孩子的思考力



    ◇用人格教育教出成熟穩健的孩子

    「獨特的個性」不能見容於社會嗎?

    「自主性」背後的危機

    「對就是對,錯就是錯!」勇敢矯正孩子的錯誤

    鍛鍊人格要秉持「位高任重」的精神



    專欄 「低壓式教育」造成的負面效應



    第6章 如何教出勇於面對考試的孩子?



    ◇準備入學考試的關鍵,在於符合應試學校的格局

    教育是出社會的前導訓練

    「合格」就等於符合格局

    金榜題名的「三大階段」

    「虛心受教」的重要性



    ◇那些考試教我的事:讀書習慣與思考方法

    壓力是激發潛力的催化劑

    養成不拖拉的習慣

    分配讀書時間的最佳方法

    分析自己容易出錯的題目類型

    考前特效藥——手舞足蹈背書法

    「輸出」是最神的記憶法

    如何全神貫注不分心、鬥志昂揚不喪氣?

    有競爭才有學習的動力

    因自我需求而讀書,才算是一流的學習

    準備考試,也別忘了幫自己找樂子



    ◇「考上」只是中繼點

    不考上第一志願,絕對不放棄!

    為什麼有人落榜後一蹶不振,有人能化悲憤為力量?

    哭著練習,笑著上場

    努力不懈是創造成功的關鍵



    ◇迎戰國中升高中的「五大變化」

    高中是終點,還是起點?

    你想羡慕別人,或是被別人羡慕?

    升高中有「五大變化」,孩子有足夠適應能力嗎?

    面對高中課業,應保持質量平衡



    第7章 如何協助孩子找到人生目標?



    ◇想幫孩子尋找未來目標?這樣做準沒錯!

    該怎麼定義「好工作」?

    上大學是為了找工作嗎?

    把興趣當職業又何妨

    孩子的夢想,真的是夢想嗎?

    引導孩子思考將來的工作

    重點在於想成為什麼樣的人



    ◇是孩子不願長大,還是你不讓孩子長大?

    你擔心親子關係惡化嗎?

    告訴孩子你的真正想法

    讓孩子按時完成該做的事

    父母聚精會神的身影,是孩子的最佳榜樣

    難以讓孩子獨立的社會

    恐龍家長的兩種形態

    你是孩子的「舒適沙發」嗎?



    ◇換個角度思考,創造更圓滿的親子關係

    想要孩子自立,父母就得自強

    你管教孩子是為了自我滿足嗎?



    附錄 「激發孩子鬥志的話語」和「扼殺孩子幹勁的話語」





    前言



    父母是引導孩子成長的守護者




      常有家長跟我商量孩子的事,像是:



      「我家孩子跟得上學校與補習班的功課嗎?」

      「孩子在家總是很散漫,真讓人擔心。」

      「是因為正值叛逆期嗎?我完全搞不懂孩子在想什麼……」



      我想各位讀者一定有人也有類似的煩惱吧?這些都還只是冰山一角。很多父母正陷入親子關係的惡性循環中——為了孩子操心勞神、做牛做馬,孩子卻完全不當一回事。



      說來慚愧,我也是當了爸爸之後,才明白為人父母有多辛苦、多偉大。父母親的「親」,可拆成「立」、「木」、「見」三個字,現在我才知道這樣寫是有道理的,因為,父母隨時都站在樹上(高處)守護孩子。



      我在補習班當了二十多年老師,教過近一萬名學生,接觸過近一萬組家長。這二十年來,隨著時代進步和社會變遷,親子關係有了很大的變化。說得誇張一點,以前的父母總是高高在上,對孩子頤指氣使,現在則和孩子平起平坐,當孩子最好的聽眾;以前的親子,是單方面教導的「師徒」關係,現在則是互相學習的「朋友」關係。也就是說,我們已經不能用以前父母對我們的那一套來教導孩子。



      除此之外,我們還身處資訊爆炸的時代。尤其因教育沒有絕對法則,所以市面上充斥著各種「育兒資訊」。這些資訊來自報章雜誌、電視、網路,其中也不乏完全相反的意見,有人認為鐵的紀律已經過時,應該施以愛的教育,用稱讚代替責罵;有人認為應該適時斥責孩子,否則會把孩子寵壞。公說公有理,婆說婆有理,雖說每個人的狀況不同,但過多的資訊有時只會徒增家長的煩惱,讓人左右為難,不知該聽誰的意見。



      這二十年來,我每天和許多國小、國中與高中的孩子相處,發現有件事二十年如一日,那就是「童心」。雖然現在有很多孩子不喜歡出門,也鮮少開口說話,不是把自己關在家裡打電動,就是一天到晚用手機跟朋友傳簡訊聊天,和以前孩子的休閒活動截然不同。但事實上,他們只是順應時代,因應社會變遷而改變行為模式,而非失去孩子的本質。



      所謂的「童心」是指:



      自我中心,恣意享樂。



      家長會有文章開頭的那些煩惱,其實都是出自於「胡思亂想」。什麼樣的胡思亂想呢?「會不會只有我家的小孩這麼散漫」、「會不會只有我家的小孩這麼叛逆」、「別人家的小孩是不是乖巧又用功?」其實,一百個孩子中,有九十九個都脫離不了「童心」,所以不用擔心,每一家孩子的狀況都差不多。



      自我中心會讓人變得孤僻,不努力就不能過好生活——這些道理大人都知道,但小孩子不懂。正確來說,就是因為不懂,他們才是小孩子。所以,我們大人才必須矯正(教導)他們的觀念。所謂的「教小孩」,意思是「教出對社會有用的人」,學業成績、考試結果只是過程,而非終點。



      因此,本書不是要教你如何讓孩子名列前茅、金榜題名。而是要教你——把孩子教成對社會有用的人。



      本書由多位補習班老師寫成,這些老師每年都和各式各樣的學生、家庭接觸,經驗相當豐富。希望看完這本書,能讓你重新思考教育孩子的方式,為你的育兒之路點亮一盞明燈。


    佐鳴升學補習班 山田敦範




    其 他 著 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