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emname}
{itemname}
香港二樓書店 > 今日好書推介
成為賈伯斯:天才巨星的挫敗與孕成
定價217.00元
8
折優惠:
HK$173.6
●二樓推薦
●文學小說
●商業理財
●藝術設計
●人文史地
●社會科學
●自然科普
●心理勵志
●醫療保健
●飲 食
●生活風格
●旅 遊
●宗教命理
●親子教養
●少年讀物
●輕 小 說
●漫 畫
●語言學習
●考試用書
●電腦資訊
●專業書籍
幸福由心生
沒有庫存
訂購需時10-14天
9789570388923
渡邊和子
姚巧梅
天下生活
2016年12月07日
93.00 元
HK$ 74.4
詳
細
資
料
ISBN:9789570388923
叢書系列:
優生活
規格:平裝 / 128頁 / 12.8 x 18.8 cm / 普通級
優生活
分
類
心理勵志
>
勵志故事/散文
>
勵志小品文
同
類
書
推
薦
此時此刻,就是最好的時刻
此時此刻,就是最好的時刻【限量親簽版】
37度,我們剛剛好
接納生命中的不完美
我可能錯了:森林智者的最後一堂人生課
內
容
簡
介
日本上市三個月•狂銷30萬冊
最年輕出任大學校長的傳奇修女
百萬暢銷療癒系作家渡邊和子
以一生跌宕的思想所得,創造美好心靈的隨想小品
目
錄
前言 為愛而生,心生幸福
?
第一章 沒有完美的人
沒有完美的人
原諒別人,自己就能獲得救贖
用正面的眼光,看待人與人之間的關係
不可以惡意批評
真愛中帶著嚴厲
逆耳的意見中,藏有重要的提示
捨棄依賴之心,力量自湧而來
幸與不幸,看自己
獻給即將步入社會的你
?
第二章 即使得不到所求
體驗挫折
珍視所有,別想失去之物
您是老幾啊?
人有如何看問題的自由
接受不合理
人生不如意十有八九
?
第三章 不放棄自己
讓對方更自由,是真正的愛
接受自己本來的面貌
自卑感
在落地處,綻放屬於自己的花朵
為了培育愛的能力
?
第四章 光熱活著的祕訣
為何要讀大學?
向日常瑣事致上敬意
將自己鍛鍊得更美麗優雅
維持美麗的祕訣
?
第五章 成為一個有愛的人
請讓我來做吧!
金錢買不到的東西
圓融人際關係的祕訣
加爾各答就在你身邊
吾以外,其他皆吾師
序
前言
為愛而生,心生幸福
故事的主角是九州某所小學一個一年級的女生。這件事後來被報紙報導,廣為人知。
有一天,女孩放學回家。父親問她:「今天的功課是什麼?」
「今天的功課是,被家人抱抱,」女孩回答。
「好耶!」驚喜的父親說完,立刻緊緊的抱住女孩。
隨後,母親、祖父、曾祖母、姊姊們,都輪流抱抱她。
第二天放學回家,女孩向父親報告,因為家裡有六個人抱了她,所以她是班上的第一名。
父親問她:「每個人都這麼做了嗎?」
「不,有幾個人沒被家人抱抱。不過,老師要他們走出來。然後,老師一個一個的抱了他們。」
對沒有做到家庭作業的孩子,老師既不斥罵,也沒有責備,只是代替學生的雙親,自己抱了抱他們。老師的這種態度,讓人感到很溫馨。所以,我要求日後要擔任教職的每一個學生,希望他們都能效法這位老師。
東日本發生大震災以後,一位很有學識的人對著我說道:「我們現在遭到的災難有天災、人災和文明災。」進展神速的文明發展,確實為人們帶來許多方便。但是,受惠的人類有必要偶爾轉換視角。如果我們將文明發展當作是一種災害呢?例如,人性變壞了。
德蕾莎修女說過:「愛的相反不是憎恨,是冷漠。」沒有做到老師要求的家庭作業「抱抱孩子」的父母;嬰兒放在背帶裡,邊將奶頭塞到嬰兒的嘴,逕自寫著手機mail的母親??在這種雙親養育下成長的幼兒,即使肚子被餵飽了,心靈仍枯乏,是可想而知的。
另一方面,身為有自主性的人們,例如,肯定孩子是「珍貴」的,因此願意用擁抱來展現愛;餵母乳的母親,一邊專心地凝視著嬰兒;因為心中有愛而面露微笑??。這些人即使有方便的機器可操作,也不致成為機器的奴隸。具備這種自主性的人,如果能夠持續地多多培養,該有多好。這是我的禱告。
**原諒別人,自己能獲得救贖
天主教教宗若望保祿二世說過:「原諒別人。原諒的人能變得自由,獲得解放。當原諒別人時,原諒的人能更有創造性地開拓自己的未來。」
換句話說,不願意原諒時,人會限制自己的自由,因而變得不自由。
為什麼?教宗繼續說道:「不原諒別人的人,等於活在別人的支配之下。」
這是很有趣的說法。說出「我不原諒你」的人,自以為佔了上風。實際上並非如此。這麼做等於受「執著」所束縛,受不被原諒者影響而遭到支配,自己已不再是自己的主人。
在一場宴會中發生一件事。
一位手拿著香檳酒杯的男人,突然一位男子故意撞了上來。男子手上的香檳受到撞擊而噴灑出來,結果酒沾到衣服上去。
「好失禮的人,這個人對我到底有什麼怨恨……」
被撞的男人邊想著,邊從後追趕那位闖禍的人。後來發現,闖禍者不斷故伎重施,繼續刻意地衝撞其他人。追趕的男人見狀後恍然大悟,低聲說道:「啊,那是他的問題,和我無關。」於是,立刻轉換心情。
換言之,那個被撞的男人如果是因自己做錯事而遭撞,那麼勢必得追究到底。但是,事實並非如此。當他肯定「問題出在對方」,決定「原諒」闖禍者不理性的行為,以及不禮貌的話時,他的內心因而獲得了平靜。
**不是漠視,而是保持距離
也許有人會問:「這不等於漠視嗎?」
從某種角度來看,也許如此。
但是,並非保持「那種人無須搭理」的漠視,而是選擇了「自己的心,沒必要被那種人攪亂」之後,決定對這種人「保持距離」,這也是一種生存的方式。
即使不至於如此,也可說是一種避免「受別人支配」,維持自尊心而解放自己的念頭。自己的心情一時受到擾亂已經夠惋惜了,卻一昧地追究,反倒將生命中無法逆轉的寶貴時間浪費掉了。
珍視自己生活是件重要的大事,因此由自己果斷地「斬斷」煩惱有時是必要的。同時告誡自己:「別再繼續煩惱下去了。」但是,儘管說要斬斷煩惱,身而為人,難免因無法忘卻煩惱或憎恨而「無法原諒」。這時,時間,也許是良藥也說不定。
「原諒別人時,自己就能獲得自由。
並非漠視不講理的對象,而是保持距離。」
書
評
其 他 著 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