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emname}
{itemname}
香港二樓書店 > 今日好書推介
好吃(NO.5+6)套書(共二冊)
定價99.00元
8
折優惠:
HK$79.2
●二樓推薦
●文學小說
●商業理財
●藝術設計
●人文史地
●社會科學
●自然科普
●心理勵志
●醫療保健
●飲 食
●生活風格
●旅 遊
●宗教命理
●親子教養
●少年讀物
●輕 小 說
●漫 畫
●語言學習
●考試用書
●電腦資訊
●專業書籍
妖怪臺灣:三百年島嶼奇幻誌•妖鬼神遊卷(限量作者、繪者親筆簽名版)
9780010739381
何敬堯
聯經出版公司
2017年1月05日
167.00 元
HK$ 158.65
詳
細
資
料
ISBN:0010739387
叢書系列:
歷史大講堂
規格:平裝 / 592頁 / 17 x 23 cm / 普通級
歷史大講堂
分
類
人文史地
>
台灣史地
>
考古
同
類
書
推
薦
探索臺灣原住民住家研究的出路:兼談博物館展示與部落文化的重建
赤道線的南洋密碼:台灣@馬來半島的跨域文化田野踏查誌
福爾摩沙鐵道浪漫印象
番俗六考:十八世紀清帝國的臺灣原住民調查紀錄【文白對照註解版】
李濟考古學論文集(二版)
其
他
讀
者
也
買
讀建築:從柯比意到安藤忠雄,百大案例看懂建築的十大門道
攀岩技術教本 詳細圖解:抓撐轉跳我就是蜘蛛人
蘇菲的世界 (上/下冊不分售) Sofies Verden
內
容
簡
介
作家何敬堯+漫畫家張季雅聯合共同打造
第一本搜羅最完整、考據最精確的臺灣本土妖怪百科全書!
目
錄
序言:我們遺忘的魔幻時代
插畫繪者後記
簡介:妖鬼神的世界
邀請函
?
總述、古島紀
?
卷壹、大航海時代及其前(∼西元1662
年)
一、漢人與西方人誌異
◆海境之章
1. 澎湖嶼:鬼市魅影
2. 毗舍耶:鳥語鬼形之國
3. 碧龍:三龍飛昇於海
4. 鯊鹿兒:鹿變鯊
5. 臺南海岸:人魚示警
◆山野之章
6. 巨象牛:異牛如巨象
◆神界之章
7. 天公、媽祖、土地公、關帝公
8. 地牛與金雞
9. 雷神
10. 鬼王:大士鬼
?
二、原住民世界
◆西拉雅族
11. 福爾摩莎的一角幻獸
12. 死者幽靈的清洗
13. 西拉雅的十三位神靈
14. 西拉雅的惡靈
?
卷貳:明清時代(西元1662
年∼1895
年)
一、漢人與西方人誌異
◆海境之章
15. 魔尾蛇的詛咒
16. 海翁:噴火魚如海中山
17. 金鱗火焰鱷
18. 旱龍:引來旱災饑荒
19. 木龍:船精靈
20. 鬼蝶:海上告凶預警
21. 澎湖南嶼:鮫人遷居
22. 鯊魚變鹿
23. 鱟妖好淫
24. 安平妖怪:飛行巨牛
25. 天妃女神護船
26. 海和尚:海中妖怪
27. 黑水洋魔巨蟹
28. 人面怪魚:開口嘻笑
29. 龍?:銅砲妖怪
30. 長尾三娘鯊與音樂魚
◆山野之章
31. 鉤蛇:巨蛇能吞鹿
32. ?妖:鳴則火災
33. 仙狗踏石
34. 古樹有邪神
35. 瘧鬼:惡疾糾纏
36. 疫鬼:降災之鬼
37. 墓坑鳥:陰間返魂
38. 赤虯:掌管風雨之龍
39. 麒麟颶:風中火雲
40. 蛇首族:飛天妖魔
41. 瀨口大牛
42. 東北暗澳山:鬼魅國
43. 鰍魚精
44. 制風龜:颶風止息
45. 巨蘆鰻精怪
46. 旋風蛟:狂風過境
47. 婆娑鳥:臺陽妖鳥
48. 傀儡山之雲龍
49. 鼠尾雲:鼠妖作祟
50. 大肚山:巨妖所棲
51. 酒桶妖:山中怪物
52. 獠人族:鳥爪三指人
53. 長髯矮人
54. 烏蝶妖怪:蔽日遮天
55. 西班牙白馬幽靈
◆鄉里之章
56. 五通:偽神求香火
57. 鬼哭明倫堂,雷起大成殿
58. 老猴魅:賢者鎮妖
59. 罪鬼:鄉里為厲
60. 贔屭神獸:白蓮聖母
61. 嘉邑女鬼:復仇奇譚
62. 鬼鬥聲:陰兵造反
63. 殭屍:油蹄貓跳過而變
64. 觀音大士壓孤魂
65. 陰陽雞妖
66. 人面牛:預言能力
67. 冤魂陳守娘
68. 雲林水鬼:彌陀降伏
◆神界之章
69. 媽祖天妃
70. 仙人山:仙者下棋
71. 關帝廟之神
72. ?神
73. 國姓爺:大鯨轉世
74. 施琅:虎精轉世
75. 元帝神入夢
76. 保生大帝
77. 嬰兒守護神:床公與床婆
78. 祈雨之神與龍神
79. 義民忠魂
80. 天行使者:厄神化身
81. 白髭鬚:神仙老者入夢
82. 石頭公
83. 姑娘廟的仙女娘
?
二、原住民世界
◆噶瑪蘭族
84. 祖靈:前往快樂的獵地
◆阿美族
85. 阿美神的拐杖
86. 天神馬拉道
87. 阿美族的惡靈
88. 日月星神靈
89. 山谷的回音靈
90. 雷神與閃電神
◆排灣族
91. 佳平部落的山中神靈
92. 泉水精靈
93. 天神玩球
94. 森林裡的精靈
95. 巨水牛
96. 獰笑的天花鬼
97. 動物化人形
98. 蛇妖戲弄
◆山中原住民
99. 山火鳥:穿梭火山中
100. 五色鳳:月出飛天
101. 瑯嬌靈貓:陰陽眼
?
卷參:日本時代(西元1895
年∼1945
年)
一、漢人、日本人與西方人誌異
◆海境之章
102. 五使嶼:生人
103. 鴟尾:旋風之龍
104. 吳賽嶼的怪物 105. 海棘獸:臺灣近海怪獸
◆山野之章
106. 白猿妖
107. 蛇郎君
108. 鸚哥妖與龜怪
109. 煞神
110. 黑狗妖
111. 蟾蜍山:食人之山
112. 溪畔女鬼現形
113. 香魂女鬼
114. 大甲溪的鬼火
115. 僧亦怕鬼
116. 雷公埤的女鬼
117. 虎姑婆
118. 山貓:妖怪成神
119. 有應公:賭博有求必應
120. 魑魅魍魎碑:鎮西畔陰鬼
121. 寶藏巖:老龜與女鬼
122. 文龜妖
123. 劍潭詩魂
124. 水鬼迷惑
125. 犯土神
126. 叉爺:孤魂野鬼
127. 白虎與黑虎:吞胎
128. 竹鬼
129. 替死鬼
130. 魔神仔
131. 蜈蚣吃蛇精
132. 雷公鳥
133. 豬哥石
134. 地牛尾巴
135. 石燕引颶風
◆鄉里之章
136. 彰化鬼譚:女鬼告冤屈
137. 人面牛:三角湧奇事
138. 臺南的風流鬼
139. 狐身、貓頭、虎尾、人目之妖怪
140. 鬼石擲屋
141. 澎湖女妖
142. 七足壁蟹成歹鬼
143. 枯骨怪
144. 板橋的飛顱妖
145. 靈驗的廖添丁墓
146. 買粽的女鬼
147. 鬼口:鬼聲啾啾
148. 屍鬼作祟
149. 臺北爆竹會社的鬼譚
150. 臺南的五色鬼
151. 角力魔
152. 臺中的女童鬼
153. 公學校宿舍鬧鬼
154. 屋中的騷擾魔
155. 南鄉的怪牛
156. 水塘的紅蛇精
157. 滾地魔:神社前的怪譚
158. 臺北大橋:魔之橋
159. 八罩島的貓精
160. 金魅:魔物吃人
161. 鴨鬼
162. 死靈
163. 死嬰成邪鬼
164. 火鳥與火王爺
165. 無頭鬼
166. 縊鬼:吊頭鬼
167. 陰鬼走無路
168. 纏身青面婆
169. 金銀鬼
170. 白馬妖怪:守護寶藏
171. 周成過臺灣
172. 林投姐
173. 幽靈園與幽靈屋
174. 活埋神
175. 貓鬼與狗妖
176. 致病眾邪鬼
177. 五鬼符
◆神界之章
178. 椅仔姑
179. 臨水夫人
180. 城隍之神
181. 水手爺
182. 水神降夢
183. 天公與山羊和豬
184. 註生娘娘
185. 嬰兒守護神:胎神
186. 澎湖的祖師廟
187. 碧山巖聖王
188. 媽祖的親事
189. 送神與接神:燈猴說謊
190. 鯤鯓王爺廟
191. 走馬天公:抓小兒魂
192. 月神:掌管姻緣
193. 井神
194. ?爺矮爺
195. 牛爺馬爺
196. 速報司與功告司
197. 閻王
?
二、原住民世界
◆泰雅族
198. 人頭的故事
199. 妖怪的手
200. 古苗栗原住民誕生神話
◆賽夏族
201. 妖蛇「卡蘭」
◆太魯閣族
202. 神靈的信仰
◆賽德克族
203. 魔鳥:禍伏鳥
◆阿美族
204. 巨人異族「阿里嘎蓋」
205. 死者的靈魂
206. 死靈的種類
◆布農族
207. 骷髏人的故事
208. 妖怪求婚
◆鄒族
209. 靈界
210. 雨神與雷電神
211. 青蛙妖怪
212. 鹿王
213. 無頭妖怪
214. 被砍頭者的幽靈
◆拉阿魯哇族
215. 死亡觀念
216. 亡者搗麻糬的故事
◆卑南族
217. 擊退大蛇
◆排灣族
218. 牡丹路社的生靈
219. 內文社的死靈
220. 幽靈傳說
221. 望嘉社的幽靈
222. 魂火
223. 鳥獸的亡魂
224. 巨人「孤奴」
225. 食人的怪鳥「瑪莎嘎拉咕」
226. 排灣族惡靈「蓋羅」
227. 矮妖「咕塔」
228. 田螺美人
229. 沙利庫的故事
?
序
序言
我們遺忘的魔幻時代
我熱愛妖怪。
對我來說,世界各國家自古以來各種各樣的傳說、神話、怪譚,都是我的閱讀興趣。也因為這樣的閱讀經驗,我寫了我的第一本小說《幻之港──塗角窟異夢錄》,這是一本關於臺灣妖怪的奇幻小說。
我的起點,其實是單純的願望:一直以來,我總是期待有小說家,能寫出屬於臺灣島嶼的奇幻故事,如同日本人寫江戶怪譚、陰陽師,或者是像托爾金用中古歐洲歷史背景,創造《魔戒》的奇幻平行世界。我很希望臺灣也有小說故事,用這樣的筆法,來創造出臺灣奇幻世界的史觀。
因為這樣的想法,讓我寫下小說《幻之港──塗角窟異夢錄》,想為這樣的願望,盡一份心力。未來,我也期望延續此觀點,繼續將各種類型文學(包含奇幻、魔法、科幻、推理、恐怖)的元素,與臺灣的古代歷史進行結合。
但是,我卻遇到了一個極其困難的阻礙。
這個困難就是:從以前到現在,臺灣從來沒有人以全面性、系譜性地蒐集,臺灣歷史典籍中出現過的各種妖怪、神魔與怪譚的紀錄。因此,若要將奇幻元素融入小說,勢必要進行歷史學的考察。
一開始,我只是在自己的筆記本裡,蒐集些許古文書上的紀錄,寫進我的備忘錄,作為我寫小說的靈感與素材。
我在小說筆記簿裡,抄錄了許多奇異故事。數百年前的黑水溝巨蟹傳說,魔鬼邪神的鄉野奇譚,虎姑婆與蛇郎君等臺灣妖怪,都被我寫入了《幻之港》的小說世界。我閱讀了臺灣古書後,所抄錄的筆記與心得,都成了創作的養分。
但沒想到,原先只是作為備忘錄的筆記本,越寫越繁多,蒐羅的資料豐富到難以想像的境地。這時候,我才發現,我意外闖入了一座人跡罕至的神祕世界。我的眼前,出現了一座巨大的祕密礦脈,在歷史的黑夜裡閃閃發光。經過了考量之後,我終於決定展開遠征,啟程去尋找未知的遠方。
這一套書籍《妖怪臺灣:三百年島嶼奇幻誌》,便是這趟旅程中,我的一切所見所聞,從遙遠的歷史扉頁之間,攜帶回來的故事。
我熱切地期盼著,有人也願意與我同樣,對這些不可思議的奇妙故事,充滿好奇,想一探究竟。
究竟,這是什麼樣的書呢?
《妖怪臺灣》蒐羅了臺灣從四百年前(一六二四年)到二戰終止(一九四五年),共計三百二十一年之間,從大航海時代、明鄭時代、清朝時代、日本時代之間,曾經有過漢人、西方人、日本人、原住民的故事,調查了五百本以上的古文書,摘選關於臺灣的「妖怪」與「奇譚」的文字記載。
《妖怪臺灣》,是臺灣妖怪與奇譚的百科全書,搜羅了這三百年之間,各式各樣的臺灣奇妙故事。
為了要達成這樣的目標,我成立了「百鬼工作室」,邀請了幾位夥伴共同參與翻閱臺灣古書的計畫。我與百鬼夥伴共同翻讀、調查了許多臺灣古文書,最後從上百本書中摘錄出三十萬字以上的原始資料。最後,再以我個人的觀點,重新整理、編排、校對,將這些資料去蕪存菁,刪除了重複、零散、瑣碎的資料,最終分類為四百多項條目,才完成這一套臺灣妖怪奇譚的百科書典。
其實,對於古代奇妙文獻的整理工作,許多國家都有人進行編纂。
例如,十八世紀有一位德國人古斯塔夫•斯威布編纂歐洲古代的傳說,他就是現今流傳最廣的古希臘神話通俗讀物《希臘神話故事》的蒐集者;柳田國男的《遠野物語》、小泉八雲的《怪談》,是日本當今許多妖怪故事的原型;中國的《山海經》、筆記小說、聊齋故事,則成為現今中國文化裡的通俗怪譚的養分。
現今各國的奇幻文化、妖怪文化,大抵都是從這些編纂書中衍伸而來,成為各國重要的文化資產,並且孕生出各種流行文化。
舉例來說,在日本文學、電影、漫畫、動畫最常出現的百鬼夜行世界觀,其源頭便是《遠野物語》、《繪本百物語》、《怪談》、鳥山石燕的妖怪圖錄、水木茂的妖怪圖鑑。
當我們回過頭來,凝望自身,不禁要問:
「那麼,臺灣呢?」
事實上,臺灣也有人對妖怪與怪譚文化深感興趣,也不乏著作。但,若我們仔細瀏覽,便會發現問題重重:這些輯錄,大都是很零散的材料,缺乏有系統的總整理,或者只是二次創作,並非直接以「文獻本身」來做參考。
最有爭議性的一點則是,幾乎所有著作都參雜了過多中國、日本的妖怪與怪談,結果屬於臺灣土生土長的故事,淪為裝飾。
目前對於臺灣妖魔考察最為深入的書籍,只有林美容、李家愷撰寫的《魔神仔的人類學想像》以及臺北地方異聞工作室的《唯妖論》。
也因為閱讀了這些著作,啟發了我,想要以全面、綜觀的角度,去觀察有史以來的臺灣妖怪們的蹤跡。
《妖怪臺灣:三百年島嶼奇幻誌•妖鬼神遊卷》與《怪譚奇夢卷》便是最後的成果。能夠將屬於臺灣的妖怪、奇譚文化,進行一個總整理,是我的夢想。很幸運的,這個計畫獲得許多人的支持與幫助,儘管夢想很天馬行空,卻能腳踏實地來實現。
這兩卷書共蒐集了三百年之間,臺灣古文書中曾曇花一現的各種怪譚異說、百妖百鬼。包含了從一六二四年?一九四五年之間,西方人、漢人、日本人、原住民等各種族群,在臺灣島嶼的所見所聞、奇譚異事。
它不僅屬於通俗、娛樂的讀物,同時也具備百科目錄的功能,用來提供讀者想要研究臺灣怪譚與妖怪時,可以迅速翻查找尋的參考書。對於任何有強烈興趣了解臺灣的妖怪、奇譚的人們,都是極佳的「通俗讀物」、「參考書」與「事典」。
簡介
一、臺灣有妖怪嗎?
臺灣,有妖怪、或鬼怪嗎?
記憶中,除了虎姑婆、魔神仔、林投姐、人面魚……這些妖鬼之外,你還知道臺灣有什麼妖魔鬼怪?
如果絞盡腦汁也想不出其他,可能就會開始說,不要講臺灣啦,其他的妖怪還有很多種啊,像是狐狸精、《山海經》裡的鮫人族、或者是日本的雪女、河童、天狗,要不然就是歐洲的吸血鬼、噴火龍等等,而且這些妖怪還具有某種特殊能力,外貌還超酷……講起這些國外的妖怪,我們可能還比談論臺灣的妖魔傳說還要熟悉、還要充滿熱情。
其實一直以來,來自中國、日本、西方的妖怪們,都在「殖民」著我們腦海中對於「妖魔鬼怪」的幻想世界。
就算是家喻戶曉的臺灣傳說「虎姑婆」,現在又有幾人能完整地說出這則故事呢?甚至可能講一講,忘了故事內容,為了填補劇情,就開始說:「這個故事就像〈小紅帽〉,有恐怖的大野狼會吃掉小孩子。」
臺灣知名學者胡萬川先生,曾在一場研討會中感嘆:「如今在學的大中小學生,對臺灣的民間故事如〈虎姑婆〉一類,已較少或不再聽聞,則是不可否認的事實。實際上會把〈虎姑婆〉故事講得完整的學生已不多,聽過〈蛇郎君〉故事的更少,會講〈蛇郎君〉的人更是稀見。」
會不會有一天,我們都只記得〈小紅帽〉,而遺忘了〈虎姑婆〉?有誰還能將「林投姐」、「蛇郎君」的故事倒背如流?
是否,未來有一天,臺灣島上的妖魔鬼怪,將被來自外國的「強勢種」排擠,併吞了生存空間,最終走投無路,百年之後再也沒有屬於我們島嶼的妖魔傳說?
其實,「進口」這些外國的妖魔鬼怪與童話傳說,並非一件糟糕的事情。我們耳熟能詳的各種日本妖怪,真的完全產自日本嗎?
事實上,有70%的日本妖怪源自於中國,20%的妖怪來自於印度,只有最後的10%才是土生土長於日本。而這些「進口」的妖怪,經過日本的「在地化」之後,才慢慢蛻變出具備日式色彩的妖怪;例如「天狗」,原先只是《山海經》書中彷如狐狸、山貓的生物,但經過日本人的「加工」,混合佛教的要素,才成為「長鼻子,有翅膀,穿和服,腳踏木屐,會抓小孩的奇異怪物」。
或者是日本男鹿半島名聞遐邇的「生剝祭典」,年輕人會頭戴紅鬼面具、身披棕色蓑衣,巡遊各處家戶來祈願消災。在他們的傳說中,朱面獠牙的「生剝鬼」,就是中國的漢武帝與西王母乘坐飛天馬車來到此地,同行帶來的五隻蝙蝠化身而成的鬼怪。
可能有人會提議,既然臺灣妖怪那麼稀少,我們也將外國的妖怪進行「改造」,如同〈虎姑婆〉、〈蛇郎君〉來自中國閩南,將這些外來文化的妖魔鬼怪「加工」之後,成為臺灣的故事吧!
可是,如果只是如此,總讓人有些氣餒,垂頭喪氣。原來臺灣島上,並沒有什麼可以自傲的妖怪傳說?
不過,請等一等,不要太快下結論,你確定這個「前提」是正確的概念?
臺灣的妖怪,真的很稀少?誰能斬釘截鐵肯定?
只因為不曾聽聞,就斷定不存在,只因為不曾見識,就結論「沒有」?這是否太過武斷?
但是,為了要見證臺灣千百年以來的妖怪蹤跡,我們也無法請「哆啦A夢」拿出「時光機」,跳入過往的歷史裡,像「魔物獵人」般,追蹤著妖精們留下的足印。可是,依然有些辦法,能夠帶領我們回到過去,尋覓那些早已被我們遺忘的「X檔案」。
臺灣島的「X檔案」,就夾藏在這幾百年以來的古書、文獻的扉頁之間。
例如,《熱蘭遮城日誌》、《巴達維亞城日記》、「臺灣四庫全書」之美稱的「臺灣文獻叢刊」、日本時代的民俗學與人類學書冊、《蕃族調查報告書》、《臺灣日日新報》、《三六九小報》……等等各式各樣的歷史文獻,都遺留著屬於臺灣島上「妖魔鬼怪」的蛛絲馬跡。
例如,臺灣島的怪譚故事,可以回顧到三百多年前清代的「地方志」書寫。
自從西元一六八三年(康熙二十二年),清廷政府為了統治臺灣,歷任地方官員都要派人訪查海島上的民情風俗,許多官吏與文人也相繼以地方志、日誌、遊記的形式,詳實描述臺灣島的疆域、氣候、歷史。
在志書中的「災祥篇」,便紀錄了非常豐富的鯤島怪譚,例如魔鱷上岸、黑海妖蛇、天星詭變、三陽同出、島嶼深山藏匿各種恐怖魔神,每一篇皆是不可思議的驚悚奇事。
當時,清廷官員秉持著「采風」的精神,才將這些怪事收錄進志書中,並且也只將這些奇談,視為清政府「風化善教」、「民變天災」的佐證。譬如,魔鱷橫死,便象徵鄭氏王朝的覆滅,而婆娑鳥現身,正是代表林爽文事變的預兆。
這些奇譚異事,雖然是在清廷的意識形態下被採錄,但每種故事,都有重新去詮釋、欣賞的空間,不應該只被視為無稽之談。
不過,非歷史科系出身的我,所能掌握、理解的資料也僅僅是九牛一毛。若添加上一九四五年∼現今的妖怪奇譚、都市傳說,數量可能還會更加龐大──還有更寬廣的奇幻世界,等待著探勘。
回到剛才的提問:「臺灣的妖怪真的很稀少?」
我們不能因為不曾聽聞、不曾見識,就將這些曾經流傳臺灣島上的怪物故事一筆勾銷。
臺灣有沒有妖怪?
臺灣的妖怪文化,是否也能成為大眾文化、流行風潮呢?
如果講到妖怪,我們總會被問到:「你相不相信妖魔鬼怪的存在?」但對於我,則更想詢問:「你相不相信臺灣土地上,也有我們自己的妖魔鬼怪?」
?
書
評
其 他 著 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