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emname}
{itemname}
香港二樓書店 > 今日好書推介
格雷的五十道陰影I:調教(電影封面版)
定價127.00元
8
折優惠:
HK$101.6
●二樓推薦
●文學小說
●商業理財
●藝術設計
●人文史地
●社會科學
●自然科普
●心理勵志
●醫療保健
●飲 食
●生活風格
●旅 遊
●宗教命理
●親子教養
●少年讀物
●輕 小 說
●漫 畫
●語言學習
●考試用書
●電腦資訊
●專業書籍
五天
沒有庫存
訂購需時10-14天
9789864060757
道格拉斯•甘迺迪
葉佳怡
寶瓶文化
2017年1月05日
130.00 元
HK$ 110.5
詳
細
資
料
ISBN:9789864060757
叢書系列:
Island
規格:平裝 / 368頁 / 14.8 x 20.8 cm / 普通級
Island
分
類
文學小說
>
翻譯文學
>
美國文學
同
類
書
推
薦
有時你會感到寂寞但那並非沒有道理
晨碎(限量贈品,典藏燙金精裝版,颶光典籍系列外傳)
火宅之舞
晨碎(颶光典籍系列外傳,限量典藏燙金精裝版)
小鎮醫生
內
容
簡
介
如果讓你遇見此生最愛,但前提是賭上整個人生,
你,願不願意放手一搏?
你以為你愛過,痛過,經歷過……但你有賭上全部嗎?
另一種結局的《麥迪遜之橋》!
序
推薦序
開採對自由的渴望 葉佳怡(作家,本書譯者)
《五天》是一本什麼樣的小說?《五天》是一本用五天殺死你再把你救活的小說。
大學時讀外文系,有人問我如何增進英文能力,我總推薦道格拉斯.甘迺迪(DouglasKennedy)。當時的我其實不懂他的好,只知道他的語言平易近人,故事流暢,不至於擊垮試圖掌握英文的學習者。
十多年過去,命運有趣,我成為他的譯者,此時才終於意識到:道格拉斯.甘迺迪太懂如何以文字開採人們對自由的渴望。
道格拉斯.甘迺迪一九五五年於紐約曼哈頓出生,高中時就讀常春藤預備校;大學時到愛爾蘭讀歷史,也在當地與朋友成立過劇團。一切經驗都反映在他所寫的十二本小說及三本旅遊書中:他了解菁英生活的光彩與醜陋、明白階級在不同世界代表的意義,也透過修習歷史理解人性,劇團經驗更讓他擅長在小說中運用對話鋪陳角色稜角。
更有趣的是,他擅長以女性視角說故事。他曾表示父母婚姻並不幸福,母親受過良好教育,卻對自己辛苦建立的生活不滿。他因此對女性處理私生活、事業與親職的各種衝突特別敏感。《五天》的女主角蘿拉幾乎是作者母親化身,相信讀者處處都能讀到他對蘿拉的同理與憐憫。
當然,相關議題在男性角色身上也沒有缺席。比如在《如果那天我沒死》中,甘迺迪就寫了,「我們都渴望自由,卻同時越掘越深,讓自己陷入家庭羈絆。我們夢想輕裝旅行,卻竭盡全力攬下責任,將自己拴在定點。」這部小說的男主角渴望成為攝影家,卻為了家庭放棄,直到悶燒的欲望終究點燃一連串反撲。至於《死亡之心》,男主角看似虛無,聲稱自己像飛機在平流層中航行,「因為在這裡,野心沒有趁虛而入的機會,」卻仍在逼近中年時受到澳洲號稱「死亡之心」的荒野所吸引,拋下平淡安穩的生活投身其中,甚至因此陷入幾乎直面死亡的流沙。
於是我知道,甘迺迪並不虛妄地談自由,更不用故事鼓勵人追夢。他談的是人們困陷於自由的悖論:你以為自己選擇安穩,便背棄了自由,但正如生與死是一枚硬幣的兩面,安穩與自由也相生相剋,挑戰人性對自我極限的想像。
翻譯《五天》的經驗非常愉快。甘迺迪從女主角身為檢驗技師所面對的致命疾病出發,以「終點在我眼前拉開了序幕」邀請讀者走入悲劇、懸疑的氣氛。此後便是女主角平淡生活中一連串的內爆……明明只有五天,每個轉折卻都令人好奇接下來的發展。最有趣的是,明明都是生活細節,你卻能感受到其中隱隱有的懸念,比如蘿拉會鉅細靡遺地描述幾乎困住她大半輩子的緬因小鎮:那些高級住宅區、海岸、日復一日的風景,壓抑中有詩意,同時字字句句都緊貼著逃離的渴望邊緣滑行。
當然,疾病作為死亡的隱喻,也貼合著女主角追尋自我的旅程,暗示對於純粹自由的渴望其實彷彿一種病。這裡的病當然不完全是負面的意思,而是一種擾亂當下身心均衡狀態的入侵。人活於世,身體自然衰敗,與各式疾病糾結本是常態,如何學習與各種「拋下一切就能自由」的欲望對抗共處,也是許多人的一生難題。或許正因為甘迺迪深諳此理,截至目前為止,他的作品已在全世界賣了一千四百萬冊,並被翻譯成多達二十二種語言。《死亡之心》、《如果那天我沒死》以及《第五區的女人》更被改編成電影,尤其後者乃出自波蘭名導帕威爾帕里高斯基之手,畫面細膩哀傷,深刻挖掘了自我壓抑後極致爆發的各種情感質地。
甘迺迪也擅長描寫每個家庭內摧毀性極強的微型悲劇。《五天》中出現了控制孩子人生的父親、使盡全力也無法對怪異孩子付出感情的母親、完全無法抗衡暴烈丈夫的妻子、因為自卑而扭曲至極的父親……這些人總有些極度可恨之處,但在「家」的結構下卻又屹立不搖地發揮了某種效果,致使讀者不得不對每一段破損的人生致上同情,甚至接受破損做為人生的完美樣貌。當然,甘迺迪也藉由這些人的對照凸顯出蘿拉願意承受痛苦、尋求改變的韌性。畢竟僅僅是五天,她就挺直背脊穿越累積了數十年時光的荊棘。故事結尾,甘迺迪表示人總能經受疾病與打擊後活下去,幾乎勵志,也幾乎像對於記憶中母親的喊話。
當然或許,甘迺迪談的不只自由,還有時光平直殘忍的一面。《五天》中的蘿拉母親病重時這麼說了,「直到入土那一刻,你都覺得自己是年輕的。」是呀,我們無法克制地渴望自由,或許不是抗拒安穩,而是抗拒老去。對自由的渴望是年輕棲息在我們內心的核蕊,我們以為只要繼續將其懷抱,就能對抗所有時光的踐踏。
但終究我們得學習的是:被踐踏這件事是有類別的。有些人被踐踏是為了逃離踐踏,有些人被踐踏是為了換來一點格式化的安穩。而人是被所有選擇及交換定義出來的,並在被踐踏裡面尋找意義。如果真要說有什麼類似靈魂之類飽滿的東西,大概是一種類似病識感的存在——知道自己犧牲了什麼出去,換的又是什麼回來。不然輕易被世界踩平終究也只是一張人形的皮。
而甘迺迪所做的,就是把靈魂撐住不滅的那份精神寫出來,鼓勵你、安慰你、悼念你,最後拍拍你的肩膀,要你打起精神,好撐過下一波投奔自由的渴望。
書
評
其 他 著 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