庫存狀況
「香港二樓書店」讓您 愛上二樓●愛上書
我的購物車 加入會員 會員中心 常見問題 首頁
「香港二樓書店」邁向第一華人書店
登入 客戶評價 whatsapp 常見問題 加入會員 會員專區 現貨書籍 現貨書籍 購物流程 運費計算 我的購物車 聯絡我們 返回首頁
香港二樓書店 > 今日好書推介
二樓書籍分類
 
心理治療入門

心理治療入門

沒有庫存
訂購需時10-14天
9789576934353
巴史克
易之新
張老師文化
2000年4月01日
120.00  元
HK$ 102  






ISBN:9576934354
  • 叢書系列:教育輔導系列
  • 規格:平裝 / 352頁 / 16k菊
    教育輔導系列


  • 心理勵志 > 心理諮商/治療











    本書以十六個精彩的案例,告訴你心理治療是怎麼一回事?諮商師如何進行心理治療?為什麼心理治療有用?

    《心理治療入門》寫下在心理諮商過程中,所發生一切細微卻關鍵的片段,讓人更深入了解,原來,在那一個談話片刻,諮商者已被改變…。不僅諮商師該看,正在接受或考慮接受心理諮商者,更不能錯過,它讓你懂得自己正在做什麼…。

    (陳登義)作者寫作本書的目的一方面是談論如何結合心理治療這門藝術,並探索各種治療技巧及其運用;另一方面則要從科學的基礎上來討論這些特殊技巧如何運作,為何有效,以據此了解整體人性,包括生理性和病理性的。因此作者花了相當的篇幅在探討心理治療如何從一門藝術進入到科學的殿堂,而這正是弗洛依德窮其一生之力所未能完成的憾事。






    導論-心理治療是一種科學嗎?第一章自我形象與勝任感的尋求第二章從做決定到自我價值感的產生第三章什麼是思考?第四章情感是行動之鑰第五章自我系統和焦慮、憂鬱的關係第六章治療師和移情關係第七章情感連結與退縮第八章從感受中憂鬱地退卻第九章自戀型與邊緣型人格第十章有關精神官能症的幾個例子





    易之新--譯序

    從故事瞭解心理治療

    近十來年,自我成長與心靈探索的課程與活動在臺灣日漸興盛,我相信一方面是物質生活改善後,自然會追求精神生活的提升,另一方面,現代人的生活壓力龐大,人與人的互動頻繁,常見關係網路綿密,心靈卻仍是孤島的現象,所以探索內在世界與外在人際的需求理當日增。

    可是提到「心理治療」,常有人說「我心裡又沒病」而予以排斥,也有人說「太艱深了」而不敢接觸,更有人雖然需要,卻怕丟臉而不願面對。其實自我成長也罷,人際溝通也罷,心理治療也罷,探索的範圍大多不脫人與自己、人與他人的關係,這種內在與外在的關係卻正是現代人當前面臨的重要課題!

    本書的內容正是希望幫助人認識心理治療,從童年發展的過程談到性格的形塑,從適應的能力談到勝任感和自我價值感,從心理的缺憾談到自我的成熟。作者的專業背景是精神分析和自體心理學,所以內容相當深入,但力圖以淺顯明白的說法,佐以實際治療故事,好使一般大眾也能一窺心理治療的殿堂。譯者相信不只專業助人工作者讀來能有收獲,只要是對自我、對心靈、對人際關係有興趣的讀者,也都能有會心的收穫。

    本書是巴史克第三本譯成中文的著作,巴史克的特色就是用大量治療實例來說明心理治療的過程,本書也不例外。全書共分十章,第一、二章以三個實例介紹心理治療的目標與理論背景,第三到六章詳述心理治療的重心,包括思考、情感、自我(系統)、心理防衛機轉和移情關係,並根據兒童發展的歷程,把常見的心理困擾大別為四類。第七到十章就以詳盡的治療故事,深入刻畫這四大類心理困擾的來源與治療。

    雖然作者已經盡可能以淺顯易懂的方式介紹心理治療理論,但第三到六章讀來可能仍然稍顯艱澀。畢竟治療故事還是較為生動有趣,讀者可以讀完第一、二章後,直接跳到第七至十章,再回頭看其理論部分,兩相對照,較易融會貫通。貫穿全文的主軸可說是嬰兒和童年期的人格發展,作者也非常強調「預防性心理治療」,並鼓勵為人父母者能觀察小孩的情感需要,不只能避免小孩發展歷程不必要的傷害,甚至父母也能藉此面對自己的情感需要,而益發成熟。譯者以為,這種態度可說是心理治療功效的極致表現。

    本書雖然力求淺顯易懂,但不可避免的會談及許多專業用語,各家翻譯或有不同,如self譯者譯為「自我」,transference譯為「移情關係」,affect attunement譯為「情感共鳴」,self esteem譯為「自我價值感」等等,譯者考量的前提是不扭曲原文的意思,也避免增加中文的陌生名詞為原則,如有不同看法,歡迎共同討論。原文書中故事人物的姓名,大多暗示當事人的特徵,譯者也多以意譯(而非直譯)的方式命名,如有雷同,必屬巧合。

    深願本書能幫助讀者重視人格的發展與心理的成熟。





    其 他 著 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