庫存狀況
「香港二樓書店」讓您 愛上二樓●愛上書
我的購物車 加入會員 會員中心 常見問題 首頁
「香港二樓書店」邁向第一華人書店
登入 客戶評價 whatsapp 常見問題 加入會員 會員專區 現貨書籍 現貨書籍 購物流程 運費計算 我的購物車 聯絡我們 返回首頁
香港二樓書店 > 今日好書推介
二樓書籍分類
 
殖民地帝國日本的文化統合

殖民地帝國日本的文化統合

沒有庫存
訂購需時10-14天
9789863501978
駒?武
吳密察,許佩賢,林詩庭
國立臺灣大學出版中心
2017年1月18日
153.00  元
HK$ 153  






ISBN:9789863501978
  • 叢書系列:臺灣研究叢書
  • 規格:平裝 / 456頁 / 25k正
    臺灣研究叢書


  • 人文史地 > 台灣史地 > 日據時期

















    不只是日本帝國史,更是東亞殖民地史!

    以整體性視野,掌握各地域的相互關連,

    重現戰前日本帝國主義對殖民地與占領區的統治樣貌。





    導讀�吳密察

    中文版序



    序章

    研究課題

    研究的視角:「同化政策」概念的再檢討

    本書內容、結構與研究方法



    第一章? 臺灣:1910年前後──自中華帝國脫離

    前言

    天皇制國家的「內」與「外」

    教育制度中的殖民地主義

    儒教、教育?語、日語

    小結



    第二章 朝鮮:1900至1910年代──弱肉強食與平等博愛

    前言

    統監政治時期的教育政策

    第一次《朝鮮教育令》的結構

    抗日民族運動與教育政策

    小結



    第三章? 臺灣:1910年代──歧視的重層構造

    前言

    《臺灣教育令》制定過程

    臺灣版教育?語發布構想

    吳鳳傳說的改編過程

    小結



    第四章 朝鮮:1920至1930年代──摸索多民族國家體制

    前言

    「文化政治」的結構

    教育?語修正論的發展

    朝鮮議會設置論的挫折

    對外擴張與皇民化

    小結



    第五章 滿洲國:亞細亞主義的可能性與局限

    前言

    王道主義的範圍

    王道主義的狹路

    小結



    第六章 華北占領地:日語共榮圈構想的崩潰過程

    前言

    華北占領地的文化工作

    針對日語普及政策的合作和競爭

    日本語=日本精神論的崩解過程

    小結



    結論

    摘要與展望

    「戰後」國民國家的重建:被塗墨的「帝國」記憶



    後記

    索引





    導讀



      1993年,臺灣大學歷史學系舉辦「日據時期臺灣史國際學術研討會」,邀請駒?武先生與會,這是我與駒?武先生認識的開始。該次會議,他報告的論文是〈抗日運動的教育要求與總督府的教育政策—以1920-30年代臺中州草屯庄之事例為中心〉,由我擔任評論人。這篇論文分析了草屯望族洪家的兩位人物(洪元煌、洪火煉)對於日本殖民政府的不同態度,並從臺灣傳統的士紳階級之社會角色來對彼等的出處做出解釋。這是一篇不論是文獻或田野都做了深入調查,而且企圖在臺灣社會原有脈絡中研究日本殖民地時代臺灣史的好文章,與一般日本研究者多傾向於只是研究日本殖民政府之施政不同,這篇關注臺灣人主體能動性的研究在那次的會議中令人印象深刻。



      此次翻譯成中文版的《殖民地帝國日本的文化統合》,是以駒?武先生於1994年向東京大學教育學部提出的博士論文為基礎,修改而成的鉅著。我在此說駒?武先生這本書是「鉅著」,不但不是客套話,而且還要說它在各方面都可以稱得上是「鉅著」。首先,這部書所處理的空間範圍(即本書中所謂的殖民地),並不局限於當年國際政治秩序中日本帝國之「正式帝國」所統治的部分,也包含日本帝國實際支配的滿洲、華北占領地等廣大地域(以下對日本殖民地的用法也比照準用)。其次,它不但充分吸收了日本戰後歷史學對於上述日本帝國支配地域之研究成果,而且對於如此廣大地域的龐大公刊書籍、雜誌也都網羅殆盡,甚至連歷史學者也不見得充分使用的未公刊文書(例如,「後藤新平文書」、「隈本繁吉文書」、「齋藤實文書」、「大野綠一郎文書」、「鈴木三郎關係文書」等)也都使用了。更重要的是,貫串全書之分析視角的一致性及作者對於日本近代殖民地統治理念之批判,讓我們看到一個既有明確之問題意識,又有堅實緻密之實證功力的嚴謹學者之面貌。



      駒?武先生這部鉅著,最主要的問題意識是在於從教育(尤其是日本語教育)的面向,分析日本近代殖民地統治之理念及其矛盾。日本近代之殖民地統治,也就是其異民族統治。駒?武先生的研究焦點就是以日本語教育為具體考察對象,來分析日本以如何的理念來統合這些異民族。但是,這些異民族地區之成為日本殖民地,乃是日本帝國不斷擴張的結果,因此其間除了有地域的差別、民族的差別之外,也有時間的差別。所以,駒?武先生的研究就可能形成了一個既是地域之間、民族之間的比較,也是時間軸線上的比較,而成為日本帝國殖民地統治的「歷史(或通史)」。日本帝國殖民地統治之歷史起點是臺灣。當然,在1895年之前就已經被統合進入日本的沖繩,甚至北海道,從駒?武先生的觀點來看應該也是日本的殖民地吧。只是,駒?武先生本書所要分析的是日本帝國成立(最便易的定義是明治憲法〔《大日本帝國憲法》〕頒布)之後,陸續被納入到日本帝國之政治領域的異民族地區。所以,日本帝國在臺灣殖民地的統治及(日本語)教育理念,也就成為駒?武先生首先要面對的研究課題。由於個人的研究領域及能力所限,我無法對駒?武先生這部鉅著的全部內容進行討論,以下只就本書中關於臺灣的部分,講幾句話。



      1895年,因日清戰爭的勝利而獲得新領土臺灣的日本,對於如何在甫頒行不久的《大日本帝國憲法》之架構中安置這個戰利品的問題(這一方面是個制度設計的問題,同時也是牽涉統治理念的問題),事先並沒有任何相對清晰的腹案,也沒有太多知識上的準備。從當年政府內部及論壇上的各種討論來看,其處置的方式其實存在著各種可能的選項,但結果卻只是倉促地於新年度即將開始的前夕(1896年3月底),妥協性地於帝國議會通過將臺灣特殊化(實質上的「異法域」化),卻又在法解釋上可以統合進入憲法架構的「六三法」。但從「六三法」是個限定有效期間的法律也可知道,如何安置新領土臺灣的問題,還不能說已經因此拍板定案地確定下來了,以後仍然將會爭議不斷。也就是說,統治理念的各種選項仍然存在,政府當局並未將此問題「決著」下來。



      戰前,憲法學者中村哲教授已指出六三法問題不但是法制問題,還是個思想問題(這裡的所謂思想問題,是指六三法所體現的統治理念),但他的研究終歸還是止於法律面向。而我自己晚近的研究,也只是拾取升味準之輔教授指出「膨脹之逆流」的想法,利用政治史料企圖重建日本政府決定殖民地統治政策的政治過程,也就是將重點放在日本殖民地統治的制度設計與權力運作的關係之上,因此仍然屬於是駒?武先生所說的政治史研究。但是,駒?武先生則將此種政策問題當成思想問題來討論,其研究重點是政策所反映的思想、理念、意識型態。因此,即使也有政策的討論分析,但就如駒?武先生自己所說的,它是一種「做為政治史的文化史」之研究。



      六三法爭議雖然可以當成思想問題來討論,但是要當成文化統合問題來分析,畢竟比不上直接分析教育的相關討論來得有效。駒?武先生接著檢證日本統治初期的教育政策及日語教育。日本殖民地時代的教育,一般的印象式說法,就是「同化」主義,而且不成比例地強調伊澤修二的角色。其實,伊澤修二在臺的任期甚短(1895年6月至1897年7月),而且他的教育構想也幾乎沒有付諸實現(其實,也就是理想落空才讓他掛冠去職的)。伊澤修二,如果在臺灣近代教育史上要細數他所留下來的「貢獻」,應該就是:一、教育語言限定為「國(日)語」;二、教師限定由師範學校培養。這兩項限定長期地,即使到了戰後都還是臺灣教育沒有被質疑的不辯自明之前提,為教育之國家主義性格做出制度性的基礎。但是,如果吾人較為具體地檢證日本殖民地時代初期的教育實情,就會發現就像其他地區一樣,教育到底應該採取如何的方針,其實也存在各種不同的選項。1903年,後藤新平在學事諮問會議中那經常被引用的「無方針主義」,固然是他閃避明確宣示教育方針的政治性技術發言,但卻也一方面顯示出日本之殖民地教育並不是只有一種可能性。



      駒?武先生檢視了伊澤修二以後擔任總督府學務官僚的木村匡(任期1900年6月至1901年2月)、持地六三郎(任期1903年12月至1910年12月)等人關於臺灣殖民地教育的意見及爭論,也讓我們理解到總督府官僚之間對於殖民地應該採行如何的教育問題,不論在教育制度、教育方法、教育內容上,也都存在明顯的意見分裂。尤其是關乎日本近代國家教育理念之核心的「教育?語」、「國語(日本語)」是否應該、是否能夠及如何適用於臺灣殖民地,更是意見分歧。駒?武先生深入分析這些規範日本近代國家教育理念的「民族傳統」、血統主義、語言=民族靈魂這種本質主義式的思考,指出它們形成一個排除異己的高牆,將殖民地人民阻擋在外部。因此即使有一些人口頭上高唱「同化主義」、「一視同仁」,實際上也將會是自相矛盾而成為虛偽的謊言。日本的殖民地統治之文化統合,就在這樣充滿矛盾的狀態下,不斷彌縫地迂迴前進,問題始終沒有獲得解決。



      駒?武先生的這部鉅著,透過綿密細緻的分析,不但為我們深入解釋殖民地帝國日本的文化統合所存在的結構性困境,而且幫我們點明一般認知上的盲點。例如,他具體指出:「同化」這個一般被當成日本殖民地統治之文化統合理念的關鍵詞,其實不可以簡單地用作分析的概念,而毋寧是應該要將它當成分析的對象。「同化」一詞在不同的脈絡下,其意義竟然會是完全相反的。接續這樣的指摘,陳培豐教授的《「同化」的同床異夢》(麥田出版,2006),應該可說是駒?武先生這部鉅著的一個延伸研究。



      另外,駒?武先生在本書中具體地以日本帝國的殖民地日本語教育之分析,對於民族主義(nationalism)這個意義豐富多岐且在東亞近代史被各種誤用(或惡用)的語詞,如何被「民族主義」、「血統民族主義」、「語言民族主義」這些具有本質主義性質的排他因素所綁架,從而只能發揮負面的功能。在此,吾人不難感受到駒?武先生對於近代日本民族意識型態的批判。這種批判的姿態,讓駒?武先生的學問也具有豐富的當代意義。但願本書的讀者可以理解當今日本學術界具有良識之學者的苦心。



      當然,我也衷心希望臺灣的讀者能夠舉一反三地從本書對於本質主義式之民族主義的批判獲得啟發,也可以反觀我們自己的民族主義是否存在著如何的陷阱。


    吳密察(國史館館長)




    其 他 著 作
    1. 帝國的學校•地域的學校【台灣史論叢 教育篇】
    2. 「臺灣人的學校」之夢:從世界史的視角看日本的臺灣殖民統治(上)(下)